間歇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閱讀方法有各式各種,作者提供一種在一百分鐘內可以快速抓到重點閱讀,讓嘗試想大量閱讀的讀者有更好的讀書方式。

作者在書中提出幾種讀書方式:

  1. 策略性閱讀(選擇自己需要的書)
  2. 效率性閱讀(快速反覆閱讀,節省時間)
  3. 有效性閱讀(掌握要點,記住內容)
  4. 主體性閱讀(重視自己的詮釋,把學到的知識轉換成自己的)
  5. 實踐性閱讀(不只是吸收知識而已,還要運用在生活中)

我們在閱讀時要讀出作者思考模式,讀書的目的是要改變觀點,關鍵在於要有"自己的觀點",精進自己的觀點。在閱讀時,一方面吸收作者觀念,另一方面也要有自己的想法,用共同著作的心態去閱讀,並不是作者說什麼都要照單全收,閱讀是要塑造自我。

在這裡作者主要是提供閱讀"商業類"、"實用類"、"學術類"書籍的閱讀方法,而作者介紹的閱讀方法就是在閱讀一本書時都要分配好時間,第一次閱讀花10分鐘,第二次閱讀花50分鐘,第三次閱讀花40分鐘。先反覆閱讀熟悉書本,熟悉之後再來專注閱讀,這樣才有效果。這有點像原子習慣中提出的,培養一個新的習慣,並不是一次就要做到完美,當習慣重複次數變多時,就會趨近完美。

  • 第一次閱讀-十分鐘:先概觀式,發現式的閱讀,先看目錄,知道作者重心放在哪幾個章節,再來決定要讀那些部分。
  • 第二次閱讀-五十分鐘:拿著螢光筆畫重點,深化理解力,畫下你特別在意或感興趣的部分。
  • 第三次閱讀-四十分鐘:留意第一次閱讀時掌握的架構,以及第二次閱讀時畫下的重點部分。在第三次閱讀時拿著與第二次閱讀不同顏色的螢光筆,畫下重點,有需要時可以寫下自己的感悟。

看到感興趣的格言或金句,直接抄寫筆記,對作者的著作寫下自己的意見或感言。記下特別吸引你的重點,之後再回頭來閱讀重點前後的內容,這樣更可以提升你的理解力。

作者提倡反覆閱讀的意義是,先讓自己有讀完整本書的感覺,大概知道內容深淺之後,你就會知道要花多少心力去閱讀。

要給自己一個目標和期限去閱讀,這樣你才會有動力。如果你都不去設限時間,人都會有拖延心態,你就會覺得這本書怎麼都看不完。


avatar-img
8會員
5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侑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老子從來不否定"仁、義、孝、慈" 大道廢,有仁義:大道毀壞失去作用了,於是有仁義的出現。
領導者的最高境界:讓自己和被管理者都輕鬆獲得成功 老子將管理者分為四個境界: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人間的痛苦,都來自我們想怎樣 致虛極,守靜篤:首先要盡量清空自己,使自己清虛到極點。要保持安靜、純粹的狀態。 我們把自己清空後,保持一種安靜、純粹的狀態,這樣我們才能體會到這個世界的奧妙。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萬物一同生發、運作時,我們如果能夠秉持一顆特別安靜、純粹的心來觀察這個世界,就能看清
原子習慣在書中提出想要建立新習慣有四個步驟,我認為新習慣也可以視為一個目標,因為目標並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也是需要反覆執行才能達到我們想要的目標,例如想要減肥,也不是運動一天、飲食控制一天就能達成的,目標也是需要持之以恆,不斷地去執行才能完成。
永遠把自己當作過客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在古代那些達到"道"的境界的人,善於按照"道"的指導去做事的人,他們的思想特別地精微、深奧,以至於無法很清楚地把它標示出來。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因為它太深奧了,不能清楚地描述出來,所以勉強去描述它的狀態、容貌跟表現。
照老子說的規則去做,你會活得很順 視之而弗見,名之曰微。聽之而弗聞,名之曰希:我們看"道",卻看不見它,這種狀態稱為"微",我們去聽"道",卻聽不到它,這種狀態叫做"希"。 搏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你去摸"道",摸不到它,這種狀態叫做"夷"。 此三者不可至計,故混而為一:無論是從視覺、聽覺、觸覺
老子從來不否定"仁、義、孝、慈" 大道廢,有仁義:大道毀壞失去作用了,於是有仁義的出現。
領導者的最高境界:讓自己和被管理者都輕鬆獲得成功 老子將管理者分為四個境界: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人間的痛苦,都來自我們想怎樣 致虛極,守靜篤:首先要盡量清空自己,使自己清虛到極點。要保持安靜、純粹的狀態。 我們把自己清空後,保持一種安靜、純粹的狀態,這樣我們才能體會到這個世界的奧妙。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萬物一同生發、運作時,我們如果能夠秉持一顆特別安靜、純粹的心來觀察這個世界,就能看清
原子習慣在書中提出想要建立新習慣有四個步驟,我認為新習慣也可以視為一個目標,因為目標並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也是需要反覆執行才能達到我們想要的目標,例如想要減肥,也不是運動一天、飲食控制一天就能達成的,目標也是需要持之以恆,不斷地去執行才能完成。
永遠把自己當作過客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在古代那些達到"道"的境界的人,善於按照"道"的指導去做事的人,他們的思想特別地精微、深奧,以至於無法很清楚地把它標示出來。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因為它太深奧了,不能清楚地描述出來,所以勉強去描述它的狀態、容貌跟表現。
照老子說的規則去做,你會活得很順 視之而弗見,名之曰微。聽之而弗聞,名之曰希:我們看"道",卻看不見它,這種狀態稱為"微",我們去聽"道",卻聽不到它,這種狀態叫做"希"。 搏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你去摸"道",摸不到它,這種狀態叫做"夷"。 此三者不可至計,故混而為一:無論是從視覺、聽覺、觸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金正 John Kim先生提出一套針對忙碌讀者的高效閱讀方法,提出三次閱讀法是在一百分鐘內全面掌握書本知識的方式。快速瞭解書的架構,再進行深入閱讀,最後整理重點心得,以提升知識內化與實用性。此外,文章鼓勵讀者確立閱讀目的,選擇合適的書籍,並強調知識應用的重要性,以達到真正的自我成長與啟發。
Thumbnail
好書太多,時間太少。 據說只要花100分鐘讀三次,就能幫你提升閱讀效率。 跟🍊有一樣「讀不完」困擾的讀友們,為你推薦既能快讀,又能強記,還能建置個人讀書資料庫的「三次閱讀法」。🍊實測有效,歡迎一同來瞭解。
Thumbnail
檢視閱讀的目的 讓讀者有能力判斷這本書的整體 判斷是否值得深讀,進入分析閱讀階段 檢視略讀的步驟 閱讀書名頁或序 釐清本書類別 了解作者動機 閱讀目錄 了解本書架構 檢閱索引 依靠常識找出重點詞彙 閱讀出版者的介紹 通常作者會在此摘要書的內容 判斷是否想更仔細讀這本書 在
Thumbnail
因為從大一暑假開始看課外書,大概已經滿了一年了,這幾年來閱讀有帶來些成長,想要列出幾點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這裡說的書是課外書,而且是以工具書為主,也就是知識型和方法類的書 案例和故事 在書中,方法和觀念是最重要的,而故事或案例則是用來解釋或輔助說明,那麼如果你已經對這些方法和觀念有理解透徹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知道閱讀的重要!人生的高地就是取決閱讀量,但是當你準備要好好閱讀時是不是會碰到一些問題就好比,我不知道我該讀什麼書又或者是讀完後就忘記內容了跟沒讀過一樣,還有讀完之後知識沒辦法運用在工作跟生活中,然後還有一個大部分人的問題,我沒有時間啊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問題我很推薦大家一定要去閱讀這本書
我總結3個我最有幫助的想法:不要用所謂的讀書效率來讀書、閱讀不要只去看別人的結論、讀書的本質是思考,而改變才是讀書的終於目標。
《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是一本關於如何將閱讀轉化為創作和收益的指南,作者弘丹以親身的閱歷和深刻的見解,向讀者展示了三大閱讀法和五大變現方法,以及個人品牌的變現策略。這本書不僅提供了實用的技巧和方法,還啟發了讀者將閱讀轉化為實際行動和利益的可能性。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書中介紹的三大閱讀法。快速閱讀法
Thumbnail
作者認為與其花很長時間要求自己讀完一本書,而且常常還會因為種種原因而無法讀完,不如在限定的時間內多讀幾次,反而會讓你更有收穫。這就是《間歇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一書中推薦的讀書方法。
Thumbnail
閱讀書籍: 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 提升閱讀量的技巧 了解全貌: 閱讀前,花費時間先將目錄前言看完,並且快速翻閱,找出書中的標題、粗體字或是圖表,將不熟的觀念、有幫助的觀念再圈起來。 判斷書籍是值得精讀: 透過了解全貌後,找出閱讀目標,並且判斷全書的難度,如果只是簡單的生活輔導書籍,就快速閱讀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金正 John Kim先生提出一套針對忙碌讀者的高效閱讀方法,提出三次閱讀法是在一百分鐘內全面掌握書本知識的方式。快速瞭解書的架構,再進行深入閱讀,最後整理重點心得,以提升知識內化與實用性。此外,文章鼓勵讀者確立閱讀目的,選擇合適的書籍,並強調知識應用的重要性,以達到真正的自我成長與啟發。
Thumbnail
好書太多,時間太少。 據說只要花100分鐘讀三次,就能幫你提升閱讀效率。 跟🍊有一樣「讀不完」困擾的讀友們,為你推薦既能快讀,又能強記,還能建置個人讀書資料庫的「三次閱讀法」。🍊實測有效,歡迎一同來瞭解。
Thumbnail
檢視閱讀的目的 讓讀者有能力判斷這本書的整體 判斷是否值得深讀,進入分析閱讀階段 檢視略讀的步驟 閱讀書名頁或序 釐清本書類別 了解作者動機 閱讀目錄 了解本書架構 檢閱索引 依靠常識找出重點詞彙 閱讀出版者的介紹 通常作者會在此摘要書的內容 判斷是否想更仔細讀這本書 在
Thumbnail
因為從大一暑假開始看課外書,大概已經滿了一年了,這幾年來閱讀有帶來些成長,想要列出幾點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這裡說的書是課外書,而且是以工具書為主,也就是知識型和方法類的書 案例和故事 在書中,方法和觀念是最重要的,而故事或案例則是用來解釋或輔助說明,那麼如果你已經對這些方法和觀念有理解透徹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知道閱讀的重要!人生的高地就是取決閱讀量,但是當你準備要好好閱讀時是不是會碰到一些問題就好比,我不知道我該讀什麼書又或者是讀完後就忘記內容了跟沒讀過一樣,還有讀完之後知識沒辦法運用在工作跟生活中,然後還有一個大部分人的問題,我沒有時間啊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問題我很推薦大家一定要去閱讀這本書
我總結3個我最有幫助的想法:不要用所謂的讀書效率來讀書、閱讀不要只去看別人的結論、讀書的本質是思考,而改變才是讀書的終於目標。
《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是一本關於如何將閱讀轉化為創作和收益的指南,作者弘丹以親身的閱歷和深刻的見解,向讀者展示了三大閱讀法和五大變現方法,以及個人品牌的變現策略。這本書不僅提供了實用的技巧和方法,還啟發了讀者將閱讀轉化為實際行動和利益的可能性。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書中介紹的三大閱讀法。快速閱讀法
Thumbnail
作者認為與其花很長時間要求自己讀完一本書,而且常常還會因為種種原因而無法讀完,不如在限定的時間內多讀幾次,反而會讓你更有收穫。這就是《間歇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一書中推薦的讀書方法。
Thumbnail
閱讀書籍: 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 提升閱讀量的技巧 了解全貌: 閱讀前,花費時間先將目錄前言看完,並且快速翻閱,找出書中的標題、粗體字或是圖表,將不熟的觀念、有幫助的觀念再圈起來。 判斷書籍是值得精讀: 透過了解全貌後,找出閱讀目標,並且判斷全書的難度,如果只是簡單的生活輔導書籍,就快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