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 間歇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概述

本書提出了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透過在單位時間內多次的閱讀次數增進對於書本的理解力來提高閱讀效率。此外,作者還提出了許多關於閱讀的見解,閱讀的好處多多,透過三次閱讀法更可以讓自己的短時間內成長!

在本書中得到的收獲及成長

  • 了解「間歇高效率三次閱讀法」是如何運作的。
  • 了解閱讀可以帶來的好處。
  • 如何閱讀才能夠讓自己真正成長。

探討點

聲明:以下論述基點為本人閱讀書籍後的理解,有可能並非作者要表達的原意。
作者提出的間歇高效率三次閱讀法,以一本200頁的商業書,100分鐘讀完為例,可以分為三個步驟:
  1. 第一次閱讀:10分鐘閱讀書本大綱,以及快速翻閱整本書,了解書本的整體架構。
  2. 第二次閱讀:50分鐘詳細閱讀,將重點使用螢光筆標記,這一次主要的功是在抓出整本書的重點。
  3. 第三次閱讀:共40分鐘,前10分鐘再次閱讀第二次閱讀畫出來的重點,並使用不同顏色的螢光筆標記(此為真正的重點),後30分鐘試著對於重點做抄寫或者對話(有自己的感悟)。
可以看出作者提出的方法是利用短時間內多次閱讀讓自己加強理解,且可以對於重點部分做加強。透過與書本(作者)對話更可以讓書本的觀念內化,真正讓自己有所成長。
以下為作者提出的概念,我也對此提出自己的想法:
有目的的閱讀,把閱讀當成是一件嚴肅的事情,訂立計劃表去執行它
作者對閱讀分成兩種種類,一種為「散步式」的閱讀,像是讀小說;一種則是「登山式」的閱讀,像是讀商業書、紀實書之類的。通常前一種就是娛樂用的,對於自身成長較沒有幫助,而後一種是真正讓人有助益的書籍。我認為作者使用登山來比喻非常好,因為會有登向峰頂的目標,有了目標才會對要如何達成有所規畫及想法。此部分其實是我先前有所欠缺的,我目前讀書都只在於挑一本書,並未先預想書本可能給我帶來的助益,所以在閱讀時就比較沒有專注在抓重點,我想從下一本書開始,可以先試著預想我要從書中學到的知識,再來讀,看是否能夠更快速抓住重點。
但是作者提出的三次閱讀法,我認為比較適用於紙本書籍,因為內含了畫重點以及寫感悟,對於我這種使用手機閱讀的讀者較不適用。其次,我認為50分鐘的時間其實不是很好抽出來,因為現階段要找到一個50分鐘不被打擾的時間,我認為有點困難,所以這本書提出的方式其實不太適合我目前的生活。最後一點,在第三次閱讀,需要抄寫(抄寫內容可以幫助記憶)或是寫自身心得,我認為40分鐘對我來說還蠻難達成的,我認為寫字其實還蠻耗費時間的,如果書本的內容真的很空泛,那才有可能。
還有一點,單位時間內快速閱讀多次以及緩慢閱讀一次,前者帶來的效益會大於後者,這點我是贊同的,相同的內容讀了多次真的好像會比較容易理解。以我目前的讀書方式其實也是花三個步驟,與作者的方式有點類似,以下是我的閱讀步驟:
  1. 閱讀書籍大綱,並繪製心智圖。
  2. 閱讀書籍內容,以自身習慣做閱讀(可能一日一個章節,依據書籍內容作調整),對於步驟1的大綱心智圖寫下各章節重點。
  3. 利用心智圖再總覽書籍內容,寫出心得文分享。
有進行「分享」這個操作會比較有進行思考的過程,對於吸收書籍內容幫助會比較大,這部分我自身的體驗與作者想法是吻合的。對於各章節內容有抒發自身感悟,才是真正有思考過書本內容,而不是讀過去就算了。
大部分的商業書只有20%是重點,所以學會如何挑重點很重要!
其實以本書來說,三次閱讀法的操作篇幅其實只佔了書本不到20%(個人認為),本書其餘篇幅都是在說明對於閱讀作者的想法,像是閱讀的好處,以及重複描述為何要進行三次閱讀,每一次閱讀的步驟可以帶來什麼。如果只是要說三次閱讀法的操作步驟,其實我上述就有說明了,與作者說的商業書只有20%是重點相符。但我認為其實作者其餘篇幅對我的幫助其實也蠻大的,所以在此部份我也是在思考,是真的只要抓住重點嗎?還是其餘篇幅也要留意?這部分我想等我在閱讀多一點書籍,可能會更有感觸。
不過作者也有提出了,要進入一個新的領域,最好要讀3~5本的書,不要害怕其中重複的概念,重複的部分才是重點。這個觀點對我來說蠻有啟發的,以前我讀了相同領域類似的兩本書就會覺得怎麼都差不多,這個觀念可以讓我重新審視該領域真正重要的知識,以及不同作者間帶來的差異性,即便這個概念不是所謂的本書重點,但我仍認為讓我有所獲益。

推薦給以下人群

  • 想要提升閱讀效率的人。
  • 想要了解閱讀好處的人。
  • 讀完書總是一下子就忘記(或是抓不住重點)的人。

閱讀過程心得

對於我的閱讀過程心得有興趣的人,可以透過以下連結觀看我的每日閱讀筆記記錄喔!

結尾

感謝各位讀者的閱讀,雖然我個人是已經有一套自己的閱讀方式,但是此書帶來的關於閱讀的好處還是讓我有所獲益,如果你對於閱讀有任何看法,迎留言或來信跟我一起討論分享喔!
原文作者: John Kim,出版社:采實文化,出版日期:2021/11/25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0會員
67內容數
這個專欄主要是紀錄佩姬個人的學習歷程及觀點分享,學習及分享的素材主要來自於與兒子共讀的童書、經由彭蒙惠英語學習時得到的新知、過去閱讀過的書籍在現實生活中的感悟以及新閱讀的書籍筆記。內容可能會有些過於雜亂,但可以確保的是隨著每次發布文章我都會有所成長,也希望這些內容可以幫助到閱讀此專題的你。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佩姬觀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書介紹的是幫助別人的「同理心教練法」,從此教練法的好處開始說起,並詳細說明如何透過「同理心教練法」來幫助別人尋求他們的夢想。此外,也提出了許多令人可以自我反思的想法及實作幫助讀者自我覺察。
本書依據亞洲、非洲、歐洲及美洲等地區分別介紹透過考古發現的古文明。介紹方式是先以概述的方式說明,後續輔以詳細的介紹,讓人更可以加深對於該文明的印象。
習慣要如何養成?作者提出了彈性習慣的概念,從如何找尋自己想要養成的習慣、如何去規劃目標來養成習慣、如何追蹤自身成果以及調整目標。整套方法從原理到執行面都非常詳盡,而且十分簡單,想要排除壞習慣養成新習慣的人千萬不要錯過這本書!
概述 這是一本教人如何溝通的書,內容依據情境「對客戶」、「對部屬」以及「通用情境」舉出多數範例,說明某些場合適合使用的話術以及雷點。書中內容是以「小技巧」+「範例」來呈現,因此本書中包含非常多的「小技巧」及注意點,並無一個通用的中心思想。
概述 本書由品牌定義以及傳統的品牌行銷手法開始說明,作者發現非經由傳統的步驟,依舊有些品牌是廣為人知且受歡迎的。闡述傳統的品牌行銷策略可能並非最佳解。後續搭配大腦決策行為得到的啟發,進一步推出容易影響大腦偏向的行銷策略。
本書介紹的是幫助別人的「同理心教練法」,從此教練法的好處開始說起,並詳細說明如何透過「同理心教練法」來幫助別人尋求他們的夢想。此外,也提出了許多令人可以自我反思的想法及實作幫助讀者自我覺察。
本書依據亞洲、非洲、歐洲及美洲等地區分別介紹透過考古發現的古文明。介紹方式是先以概述的方式說明,後續輔以詳細的介紹,讓人更可以加深對於該文明的印象。
習慣要如何養成?作者提出了彈性習慣的概念,從如何找尋自己想要養成的習慣、如何去規劃目標來養成習慣、如何追蹤自身成果以及調整目標。整套方法從原理到執行面都非常詳盡,而且十分簡單,想要排除壞習慣養成新習慣的人千萬不要錯過這本書!
概述 這是一本教人如何溝通的書,內容依據情境「對客戶」、「對部屬」以及「通用情境」舉出多數範例,說明某些場合適合使用的話術以及雷點。書中內容是以「小技巧」+「範例」來呈現,因此本書中包含非常多的「小技巧」及注意點,並無一個通用的中心思想。
概述 本書由品牌定義以及傳統的品牌行銷手法開始說明,作者發現非經由傳統的步驟,依舊有些品牌是廣為人知且受歡迎的。闡述傳統的品牌行銷策略可能並非最佳解。後續搭配大腦決策行為得到的啟發,進一步推出容易影響大腦偏向的行銷策略。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Thumbnail
最近因為前陣子(其實也過蠻久了)的書展買了很多說,加上正在出版產業求職中,所以閱讀了一些書籍,雖然在求職方面幾乎都沒有用到但還是抱持著分享與記錄的心態放上來了! 這本書是我在書展時閒逛,意外翻到的,看了幾頁覺得內容很可愛就買了的書。 還記得自己的國中生活是怎樣的嗎?回想起自己的國中生活,
Thumbnail
即使碰上壞時刻,也能成就美好人生,本書收錄15堂哈佛的最後一堂人生課,傳授經得起考驗的生命智慧,陪你走過20歲、30歲、40歲甚至50歲的困惑與關卡。
Thumbnail
好的自我對話可以使人有超乎水準的表現,但壞的自我對話則會造成不自信、缺乏動力的人生態度,因此人生中最重要的對話,就是我們與自我的對話!
Thumbnail
生活緊張,步調紊亂。工作、家務、人際網絡全部卡頓。數不清的脈絡雜亂,壓力紛至沓來。於忙忙碌碌之中,或者感覺生命黯然無光,內心快被掏空時,有種不知所為何來,又是何為而去的壓抑。
Thumbnail
從事業務工作剛滿兩個月的我,慢慢的在習慣業務的工作生活。從一開始慌亂沒有方向的收集資訊,到現在開始有一套流程在跑。從一開始只是跟著同事去拜訪客戶,到後來開始和自己的朋友連結起來。在其中我得到了成就感與樂趣,對我來說,業務是一個很有趣的工作。
Thumbnail
到底,什麼是所謂的「正常」?和這社會不一樣,真的不行嗎?
Thumbnail
「我可以去用我的壽命換取什麼嗎?」、「有沒有這種當鋪呢?」我想用我的壽命換⋯
Thumbnail
是用一個番茄鐘只有25分鐘,不可打斷、不可分割 好了,番茄這本書就推薦給需要的人了。希望你也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Thumbnail
最近因為前陣子(其實也過蠻久了)的書展買了很多說,加上正在出版產業求職中,所以閱讀了一些書籍,雖然在求職方面幾乎都沒有用到但還是抱持著分享與記錄的心態放上來了! 這本書是我在書展時閒逛,意外翻到的,看了幾頁覺得內容很可愛就買了的書。 還記得自己的國中生活是怎樣的嗎?回想起自己的國中生活,
Thumbnail
即使碰上壞時刻,也能成就美好人生,本書收錄15堂哈佛的最後一堂人生課,傳授經得起考驗的生命智慧,陪你走過20歲、30歲、40歲甚至50歲的困惑與關卡。
Thumbnail
好的自我對話可以使人有超乎水準的表現,但壞的自我對話則會造成不自信、缺乏動力的人生態度,因此人生中最重要的對話,就是我們與自我的對話!
Thumbnail
生活緊張,步調紊亂。工作、家務、人際網絡全部卡頓。數不清的脈絡雜亂,壓力紛至沓來。於忙忙碌碌之中,或者感覺生命黯然無光,內心快被掏空時,有種不知所為何來,又是何為而去的壓抑。
Thumbnail
從事業務工作剛滿兩個月的我,慢慢的在習慣業務的工作生活。從一開始慌亂沒有方向的收集資訊,到現在開始有一套流程在跑。從一開始只是跟著同事去拜訪客戶,到後來開始和自己的朋友連結起來。在其中我得到了成就感與樂趣,對我來說,業務是一個很有趣的工作。
Thumbnail
到底,什麼是所謂的「正常」?和這社會不一樣,真的不行嗎?
Thumbnail
「我可以去用我的壽命換取什麼嗎?」、「有沒有這種當鋪呢?」我想用我的壽命換⋯
Thumbnail
是用一個番茄鐘只有25分鐘,不可打斷、不可分割 好了,番茄這本書就推薦給需要的人了。希望你也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