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找蘇東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第一次進台北故宮是大一導師帶隊,讀了中文系怎能不陶冶些人文氣息?導師約了全班有興趣的同學當作週末郊遊,我們幾個肚子沒多少墨水的臭男生當然也去了。正殿前拍照當作點名,進了各展廳看了各種古玩國寶,進了大觀園的心態左看右看,一點不懂也不識,只想著離開之後要吃什麼。

  小時候開始寫書法,或許來自長輩對書香世家的期待,家裡總該有拿筆的,照著寫、照著畫,沒有持續寫下去,但生活中只要有毛筆字就會多看兩眼。大一有書法課與書法賞析課,那麼多年後又拿筆就不想再寫褚遂良的楷書了,而是想嘗試國高中歷史課本裡看見宋徽宗的「瘦金書」,橫如鋼、鉤如刀,完全不修飾的美感,即使自己寫不來,也還是認為那樣的字體真美。何其有幸,大四時候故宮策劃北宋特展,竟然就展出宋徽宗的「穠芳詩帖」,每個字約手掌大小,細看每一筆劃都是張揚跋扈,與「藏鋒」的理念大相逕庭。整幅作品撇捺颯爽、勁健有致,即使鋒芒畢露也令人讚嘆。那時候看得是這種大開大闔、豪不掩藏的美。

穠芳詩帖

穠芳詩帖

  年紀漸長,或許經歷了些錢塘煙雨浙江潮,雖沒再拿起毛筆,卻在講述〈蘭亭集序〉與〈赤壁賦〉的時候都會看看王羲之蘇東坡的字,為文的心情應該就表現在字上面,或許酣然暢快,也或許超脫自得,讀其字或許得想其人。有生之年能遇到真跡展出,當然去找蘇東坡

  你或許也沒想到在大江南北的貶謫之後寓居於此,一旁的外雙溪不夠你泛舟飲酒、扣舷高歌,我們總想不到自己的奔波。每年都覺得會變,你怎麼能說是不變呢?沉穩圓融的運筆甚至有點稚拙感,看你彎低身子一筆一劃慢慢寫,寫自己文章不是可以更快些嗎?你看外面文徵明七十多歲還那麼俐落遒勁的字。展場人潮來往走馬看花,忽有日本人驚呼這是蘇東坡呀!帶隊老師也驚訝,一旁正襟危坐的國文老師也驚訝,更別說蘇東坡了,前面才聽了英文問說這些怎麼都寫直的,這個日本人卻開始白露橫江,水光接天唸了出來,展場不能飲酒,我看你應該憋得受不了,「飲酒樂甚」是皺著眉頭寫的嘛。每年夏天都想著你那變與不變,去哪都是教書,去哪都是清風明月,或許真的無妨,也只能無妨,此身未必是我們所有。

raw-image
〈赤壁賦〉

〈赤壁賦〉

  這趟去故宮就是為了這期的特展,其中也有〈褚遂良書倪寬傳贊〉這幅作品,這是小時候開始寫字臨摹的帖子,工整端正而精緻,當年慢慢爬九宮格毛邊紙的記憶也透了出來。下午還要去咖啡展與酒展,臨走之前又看了一眼〈赤壁賦〉,「一起去喝酒嗎?」我問。幾位韓國遊客簇擁著,看你有點得意,果然自在就應該如此。

〈褚遂良書倪寬傳贊〉

〈褚遂良書倪寬傳贊〉



 

 

 

avatar-img
17會員
64內容數
藉著自己的興趣,連結或者開拓人與人的關係。讓咖啡、讓人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XX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生活中是隻魯蛇,有一台遊戲主機就有一半成功的人生。沒人看到的那一半。
  站在廳前埕上看著為了辦法事而鋸掉的樹木,斷枝觸目,入眼驚心,但那天陽光耀人,即使還是八月夏日,陽光白得慘了,藍天的藍、綠葉的綠以及院子裡的各種顏色都白了。過了一年多,怎麼這景色又出現了。
前一篇寫的好像就是三合院週邊的樹木茂盛,披垂的枝蔭覆蓋層層,一塊塊密不透光的暗翳給人感覺雜亂。長輩這幾天就動手鋸除過盛的樹枝了。
最後幾年阿公會去補血,在鎮上的小小醫院,吊著血袋補充血液。
明信片一定都拍得漂漂亮亮,而且是自己無法在場的時節,除了自己拍照,也都會買當地的明信片。 挑一張這次的明信片吧,每次都會這樣想,邊想邊挑,越挑越多張,幾張寄出去了,幾張就自己留著,這幾年下來已經一疊了。 . 這次當然也去了幾個固定會去的地方,去清水寺週邊挑小地藏,去嵐山天龍寺、伏見稻荷、宇治,
或許我臉上一副隨時要去出國的樣子,三不五時會有人問我有沒有要出去,也會問我能不能跟去關西。而我總是一強調自己大概都是機票住宿訂完就當準備好了,要走哪、想走哪,都是到了當地再看著辦,一走會走個一兩個小時不太休息,不想走就買了喝的在河邊或公園坐著,什麼也不做,或是讓自己處在接下來不知道要去哪的狀態。
  如果生活中是隻魯蛇,有一台遊戲主機就有一半成功的人生。沒人看到的那一半。
  站在廳前埕上看著為了辦法事而鋸掉的樹木,斷枝觸目,入眼驚心,但那天陽光耀人,即使還是八月夏日,陽光白得慘了,藍天的藍、綠葉的綠以及院子裡的各種顏色都白了。過了一年多,怎麼這景色又出現了。
前一篇寫的好像就是三合院週邊的樹木茂盛,披垂的枝蔭覆蓋層層,一塊塊密不透光的暗翳給人感覺雜亂。長輩這幾天就動手鋸除過盛的樹枝了。
最後幾年阿公會去補血,在鎮上的小小醫院,吊著血袋補充血液。
明信片一定都拍得漂漂亮亮,而且是自己無法在場的時節,除了自己拍照,也都會買當地的明信片。 挑一張這次的明信片吧,每次都會這樣想,邊想邊挑,越挑越多張,幾張寄出去了,幾張就自己留著,這幾年下來已經一疊了。 . 這次當然也去了幾個固定會去的地方,去清水寺週邊挑小地藏,去嵐山天龍寺、伏見稻荷、宇治,
或許我臉上一副隨時要去出國的樣子,三不五時會有人問我有沒有要出去,也會問我能不能跟去關西。而我總是一強調自己大概都是機票住宿訂完就當準備好了,要走哪、想走哪,都是到了當地再看著辦,一走會走個一兩個小時不太休息,不想走就買了喝的在河邊或公園坐著,什麼也不做,或是讓自己處在接下來不知道要去哪的狀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自題金山畫像>蘇軾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前言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一一○一年)五月,蘇軾獲赦從儋州北上,途經鎮江金山寺,看到畫家李公麟為他所繪之畫像,有感而作。也是在多年貶謫後,對自己一生的總評。黃州惠州儋州都是他被貶謫、流放的地方,在這三個
我國文辭優美由其對聯更是代表作,偶然看到一副對聯,作者是蘇東坡及佛印和尚創作諧音聯附錄于下: 蘇:狗啃河上骨 佛:水流東坡詩 兩上下聯帶有諧音字,河上(和尚)骨,東坡詩(東坡屍)絕對絕妙呀! 不才依此作了幾個上聯,唯獨下聯苦思多年無果,故尋求高手對絕佳下聯。 一、(諧音
Thumbnail
宋朝的大學士蘇東坡居士,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因他為人耿直,以致仕途並不順利。當他被貶到江北瓜州做官的時候,和一江之隔的金山寺高僧佛印禪師相處得很好,經常談經論道,那已成為他公餘寂寞的心靈最佳的安頓處。 有一天,東坡居士的靈感來了,隨即寫了一首自許為不朽的五言詩偈: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Thumbnail
至善園位於故宮博物院前方,至善園的格局設計是仿宋建築,依據王羲之所著“天下第一行書”,是一個古色古香的景點,亦是散心與舒壓的好去處。
Thumbnail
我們上次看到,由於蘇洵過世,二蘇兄弟不得不再度離開官場,運送父親的靈柩返回蜀地(四川);守孝期滿,二蘇兄弟返回京城,沒想到直接撞上了轟轟烈烈的王安石變法(熙寧二年,1069 年,沒有在開黃腔🥵) 無論從什麼層面看,年僅 20 歲的宋神宗都是個亟思進取的皇帝,他渴望痛擊遼國、西夏,重振大宋基業。打
Thumbnail
最近這半年來,一直沉浸在「重讀蘇東坡」的這個閱讀計劃中,希望今年能盡快把自己對蘇東坡的心得寫成一本書出版。 市面上有關蘇東坡的書已經太多了,比較知名的就有林語堂《蘇東坡傳》、衣若芬《陪你去看蘇東坡》等等,於是我開始思考:我還能寫出什麼不一樣的東西? 由於自己一直以來都很喜歡畫畫,於是想嘗試把蘇東
Thumbnail
在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專題演講的簡要紀錄。歷代詩評家都將〈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視為一個整體,以詠花爲主要内容,描寫浣花溪畔群芳競放,千姿百態,春意盎然的美景,表現出詩人對美事、美境的熱愛和嚮往。。杜甫採取移步換形手法,從不同角度,從不同「鏡頭」角度拍攝七幅各具特色的春花美景。
Thumbnail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楚辭-漁夫》
Thumbnail
前陣子台北故宮博物院展出了蘇軾手書的《前赤壁賦》真跡,成為一時話題。妻子說,去看展時聽到許多參觀的民眾一面瞻仰書法,一面回憶著高中時讀過的課文,不禁讓我想到《男人四十》電影中,張學友和梅艷芳去探望病危的高中老師時,用粵語一句一句背誦起前赤壁賦的片段......
Thumbnail
滄海與浮海 故宮博物院展出蘇東坡親自書寫的〈赤壁賦〉,因其中「渺浮海之一粟」與通俗版本的「渺滄海之一粟」不同,而引起媒體數度報導,意外成為故宮最近幾年最受矚目的展品和話題。 可惜的是,當記者問到故宮相關人員「為什麼會蘇東坡會寫浮海而不是滄海」時,受訪者顯然沒有做過任何準備,以致答出「一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自題金山畫像>蘇軾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前言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一一○一年)五月,蘇軾獲赦從儋州北上,途經鎮江金山寺,看到畫家李公麟為他所繪之畫像,有感而作。也是在多年貶謫後,對自己一生的總評。黃州惠州儋州都是他被貶謫、流放的地方,在這三個
我國文辭優美由其對聯更是代表作,偶然看到一副對聯,作者是蘇東坡及佛印和尚創作諧音聯附錄于下: 蘇:狗啃河上骨 佛:水流東坡詩 兩上下聯帶有諧音字,河上(和尚)骨,東坡詩(東坡屍)絕對絕妙呀! 不才依此作了幾個上聯,唯獨下聯苦思多年無果,故尋求高手對絕佳下聯。 一、(諧音
Thumbnail
宋朝的大學士蘇東坡居士,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因他為人耿直,以致仕途並不順利。當他被貶到江北瓜州做官的時候,和一江之隔的金山寺高僧佛印禪師相處得很好,經常談經論道,那已成為他公餘寂寞的心靈最佳的安頓處。 有一天,東坡居士的靈感來了,隨即寫了一首自許為不朽的五言詩偈: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Thumbnail
至善園位於故宮博物院前方,至善園的格局設計是仿宋建築,依據王羲之所著“天下第一行書”,是一個古色古香的景點,亦是散心與舒壓的好去處。
Thumbnail
我們上次看到,由於蘇洵過世,二蘇兄弟不得不再度離開官場,運送父親的靈柩返回蜀地(四川);守孝期滿,二蘇兄弟返回京城,沒想到直接撞上了轟轟烈烈的王安石變法(熙寧二年,1069 年,沒有在開黃腔🥵) 無論從什麼層面看,年僅 20 歲的宋神宗都是個亟思進取的皇帝,他渴望痛擊遼國、西夏,重振大宋基業。打
Thumbnail
最近這半年來,一直沉浸在「重讀蘇東坡」的這個閱讀計劃中,希望今年能盡快把自己對蘇東坡的心得寫成一本書出版。 市面上有關蘇東坡的書已經太多了,比較知名的就有林語堂《蘇東坡傳》、衣若芬《陪你去看蘇東坡》等等,於是我開始思考:我還能寫出什麼不一樣的東西? 由於自己一直以來都很喜歡畫畫,於是想嘗試把蘇東
Thumbnail
在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專題演講的簡要紀錄。歷代詩評家都將〈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視為一個整體,以詠花爲主要内容,描寫浣花溪畔群芳競放,千姿百態,春意盎然的美景,表現出詩人對美事、美境的熱愛和嚮往。。杜甫採取移步換形手法,從不同角度,從不同「鏡頭」角度拍攝七幅各具特色的春花美景。
Thumbnail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楚辭-漁夫》
Thumbnail
前陣子台北故宮博物院展出了蘇軾手書的《前赤壁賦》真跡,成為一時話題。妻子說,去看展時聽到許多參觀的民眾一面瞻仰書法,一面回憶著高中時讀過的課文,不禁讓我想到《男人四十》電影中,張學友和梅艷芳去探望病危的高中老師時,用粵語一句一句背誦起前赤壁賦的片段......
Thumbnail
滄海與浮海 故宮博物院展出蘇東坡親自書寫的〈赤壁賦〉,因其中「渺浮海之一粟」與通俗版本的「渺滄海之一粟」不同,而引起媒體數度報導,意外成為故宮最近幾年最受矚目的展品和話題。 可惜的是,當記者問到故宮相關人員「為什麼會蘇東坡會寫浮海而不是滄海」時,受訪者顯然沒有做過任何準備,以致答出「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