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我是 VK~
在先前 OpenAI 宮鬥中, Microsoft 執行長 Satya Nadella 力邀 Sam Altman、Greg Brockman 加入 Microsoft。
這也被外界認為是相當聰明的一步。但後來 Altman、Brockman 都回到了 OpenAI。
這期來聊聊 Satya Nadella 和他的自傳《刷新未來》。目前接任執行長將近十年的 Nadella,是如何帶領 Microsoft 轉型、提前布局下個科技前沿。
以及,為什麼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是 Nadella 和前兩任執行長的最大差別。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K科技閱讀時間》,祝你今天一切順利~
歷經多週,在電子報中分享了推出付費電子報的掙扎和心魔、那些超讚的讀者回饋,以及電子報能提供什麼樣的價值。
很開心跟大家分享,接下來《VK科技閱讀時間》將在 12/1 推出付費版內容。每週會有一篇以科技趨勢、新創故事為主題的 4-6000 字長文。
之後,《VK科技閱讀時間》會透過方格子、Firstory 的電子報系統發送內容。後續我們也會在 FB 公布詳細的方案。
雖然要推出付費版前,有很多掙扎、心魔,即使把電子報推到下個階段,這些可能還是會在,但也很期待在這過程的成長與變化。
在最新一集 Podcast 中,邀到閱讀前哨站的瓦基聊聊個人知識管理。後來,他分享,一開始對錄 Podcast 的想法有點排斥,沒有很習慣自己的聲音,也擔心大家會不喜歡這樣的聲音。
但瓦基轉念一想,「如果 100 個人裡面有 10 個人喜歡,那我做這件事就很有價值。」
謝謝打開信件、閱讀《VK科技閱讀時間》的你,希望這樣的內容對你是有價值的。期待 12/1 ,有你一起加入這趟旅程!
「Google 是搜尋領域的 800 磅重的大猩猩。…我想讓人們知道是我們(Microsoft)讓他們跳舞,我認為那將會是美好的一天。」
這是 Satya Nadella 今年初在接受《The Verge》採訪說。他接著說,在搜尋領域做了 20 年的他,一直在等待為搜尋帶來更多競爭的一天。
陸續看了不少關於 Nadella 的採訪,他給我的印象是惦惦吃三碗公。他可以很有底氣地說出來讓 Google 跳舞,也是因為在背後布局數年的成果。
現年 56 歲的 Nadella 在印度出生和成長,他最大的夢想是上一所小型大學、打板球,出社會後在銀行工作。但這和後來的發展大相逕庭。
Nadella 他們家以前很常搬家,在各個不同的學校念過書。直到中學的時候,他們家定居在海德拉巴,並讓他進入海德拉巴中學就讀。
在中學時,也是改變他的重要轉折。學校鼓勵學生學習有興趣的學科,喜歡數學就學數學,不強調大家要一起學習同樣學科。值得一提的是,海德拉巴中學的校友們都人才濟濟。像是 Adobe 執行長 Shantanu Narayen、萬事達卡前執行長 Ajay Banga、多倫多楓信金融創辦人 Prem Watsa 等人。
在 1990 年代初期,他在美國念完了大學、碩士後,先是加入昇陽電腦(Sun Microsystems),後來在 1992 年他進到了 Microsoft。他沒想過會進入 Microsoft,當時他正在考慮去念 MBA,也在思考進入投資銀行的可能。
但招募 Nadella 進 Microsoft 的人,相中他對於 UNIX 和 32 位元作業系統的背景,最後他決定加入 Microsoft。
就這樣,從 25 歲進入 Microsoft 擔任 32 位元作業系統 Windows NT 的傳教士,到如今成為 Microsoft 執行長。
按照《刷新未來》中的分類方式,可粗略將 Microsoft 的事業體區分為三大版塊:PC 和伺服器、雲端、後雲端時代(混合實境、量子運算、人工智慧)。身為老微軟人的 Nadella,參與 PC 和伺服器,也開創了後續的兩個時期。
在 Nadella 接任執行長前的這段時期(2008-2014)有兩個重點:
2007 年 6 月 iPhone 正式上市,開啟了行動裝置的熱潮。接下來,也開啟了 Apple 和 Google 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銷量攀升。此時,線上搜尋業務和廣告營收都大幅成長。
沒有搶到行動裝置先機的 Microsoft,也面臨了另個困境:PC 出貨量一直沒有成長。這是他們維持財務命脈的重要產品線。過去數十年來,全球 PC 的出貨量都是穩定成長的,但這時開始停滯、走下坡。
為了挽救錯過行動裝置熱潮,Microsoft 在 2013 年決定收購 Nokia,來搶占智慧型手機市佔率。但最終失敗收場,裁撤超過 18000 名與 Nokia 手機和服務相關的員工。
錯過行動裝置革命之後,Microsoft 不打算再錯失雲端。
2006 年,Amazon 先推出了雲端運算服務 AWS。在陸續的幾年內,AWS 開始獲利,到現在成為雲端服務市場的領先者。2008 年,Amazon 已經有 18 萬研發人員在 AWS 開發應用程式和服務。
但這時 Microsoft 還沒有可營利的雲端平台。雖然落後 Amazon,但選擇了雲端事業可總結兩點。第一,和前任 Microsoft 執行長 Steve Ballmer 的佈局有關。他想建立除了 Windows 和 Office 以外的競爭力。
第二,雲端服務是必然到來的未來,有三個轉變:
除了執行長布局、趨勢使然之外,Nadella 也是建立 Microsoft 雲端服務的關鍵推手。在 2007 年,他被 Ballmer 欽點為線上搜尋與廣告事業部的工程部主管,接手雲端誕生的新事業:Bing。
這是以線上、雲端為主的業務,並且主要都能在手機上存取。這也成為 Nadella 後來不斷強調地,「行動優先、雲端至上」。
2013 年,Ballmer 在宣布將以 72 億美元收購 Nokia 後,隔沒多久就丟下即將退休震撼彈。
最終,Nadella 在眾多人選中脫穎而出。其他人有福特汽車執行長 Alan Mulally、或是 Microsoft 收購公司的高層,像是 Skype 的 Tony Bates、Nokia 的 Stephen Elop 等人。
Nadella 能雀屏中選的原因不只是因為是老微軟人。他在提交給董事會的報告中,訴求了一大願景:帶領微軟重生。
Nadella 想嘗試更多普及運算(ubiquitous computing)、智慧環境感知技術(ambient intelligence)。當人類的經驗和互動會橫跨許多裝置和感官,Nadella 認為,這要由雲端的智能、人類互動最即時的資料來驅動。
追求創新是遠大的目標和願景,他也看見了當時 Microsoft 的組織問題。這也奠定了他後續從內到外地改變 Microsoft 組織。
過去在業界領先的榮景,確實可以讓他們追求短期利潤、穩定的現金流持續下去。但他相信只要回歸自我價值和創新,就能追求更長遠的價值。
接手執行長的 Nadella,第一個處理的正是 Nokia 收購案的後續發展。他在書中,也提到了當時在收購協商階段時 Ballmer 要部屬對收購案公開投票,而 Nadella 投下了反對票。
他的原因是,「手機市場上不需要第三個生態系,除非能夠改變遊戲規則。」市場上已存在 iOS、Android 系統的手機,也都成為領先者。Microsoft 希望收購採用 Windows 的 Nokia 加速發展 Windows 手機的生態系。
最終結果是失敗的,Nadella 裁了將近兩萬名員工。但這也讓他學到寶貴的一課:「收購低市占率的公司,永遠都有高風險。」
不過,也是錯過行動裝置的革命,位居後發者的位置,讓他們在雲端服務、行動運算領域上布局,建立不同的策略。
這策略就是,讓自家雲端服務可以橫跨所有裝置和平台上運作、為 Windows 開發新硬體、讓運算個人化。並以這樣的策略,回到手機戰局中。
具體行動濃縮成八字,正是「行動至上,雲端優先」。也希望透過這樣的行動,重新創造生產力,無疑 Microsoft 是生產力工具和平台的專家。
在這個階段中,以 2015 年推出的重要產品有: 平板電腦 Surface Pro 3、可以在 iPhone 等裝置使用的 Office 365,以及雲端平台 Azure。
雲端之後下個科技前沿,又在哪?
Microsoft 押注大量資源在三大領域:混合實境、量子運算,以及人工智慧。
當用戶戴上 HoloLens 就可以進入混合實境,可以同時在目前的方位行進、和身邊的人進行互動,也可以到達遠端環境,操控立體投影和其他數位物體。這也和其他巨頭推出的頭戴式裝置不太一樣 ,Meta 的 Oculus 是隔絕大部分的真實世界,讓用戶沉浸在數位空間中。Google Glass 則是投影資訊在眼鏡上。
Nadella 提到,大數據、大規模運算力、複雜的演算法,這三大突破正在加速發展人工智慧。 再加上,他將科技發展視為三個執行期(Run Time)。
不得不佩服 Nadella ,在 2017 年的書中,勾勒出對於人工智慧的想像,如今也一步步達成。「我們的目標是做出擁有人工智慧的工具,並融入到所有個人助理、應用程式、服務和基礎設施中。」另外,他也提到,開放 Microsoft 幾項基本的智能服務。
在成為執行長之前,Nadella 認為 Microsoft 必須更積極、專注地持續投資新技術和新市場。這件事基於三個要素:我們有沒有令人興奮的新概念(concept)、成功所具備的「能力」(capability),以及樂於擁抱新概念與做法的文化(culture)。
這也影響了他們在對這三大領域的投資策略,第一,發展目前的核心業務與技術。第二,發展新構想與未來產品。第三,長期投資突破性的創新。
WSJ 報導回顧 Microsoft 歷任執行長認為,「Bill Gates 是個技術天才、Ballmer 則對商業模式有著敏銳的眼光,而由工程師出身的 Nadella,則比前兩任執行長都更能接受合作夥伴關係。」
願意和不同公司、甚至是巨頭成為合作夥伴,,也是我在看《刷新未來》認為這是 Nadella 最重要的策略。不論是和 OpenAI 合作,或是在 iPhone 推出 Microsoft Office 軟體等,都不難看見他願意超越競爭的合作。
Nadella 在書中提到,他常常被問到「什麼時候適合合作,而不走收購?」
他表示,這個問題答案用另一個問題來回答最貼切:「怎樣才能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合而為一?還是維持兩家公司?」
「成功的收購都從合作開始,最初也都先從審慎分析客戶需求開始。」他說。過往幾次 Microsoft 的收購案,以 260 億美元買下專業人脈社群 LInkedIn,或是 Xamarin 等都是先從合作開始。
如果只是說願意合作,似乎低估了 Nadella 的策略。他的精妙之處在於懂得「改變賽局」,超越競爭關係,創造更多價值。也就是競合。
如同,《競合策略》一書強調的,「改變是賽局理論的獨到之處,不只要改變參賽方式,也要改變賽局本身。積極塑造自己參與的賽局,讓他符合你的利益,才能獲得真正的勝利。」
商業中的賽局和其他賽局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它允許不只一個贏家存在,也會隨時發生變化。
其他像是西洋棋、運動競賽等,都有最終裁決機構,決定誰是贏家/輸家。但商業賽局會因為不同人的利益,而不斷改變賽局。
長久以來,眾所皆知 Microsoft 和 Apple 之間有著競爭關係。Nadella 提到,以至於大家忘了 1982 年起,Microsoft 就為 Mac 電腦設計軟體。
重新從用戶需求和體驗為出發,思考如何才能在不同的裝置和平台繼續使用 Microsoft 的服務。雖然和競爭對手競爭,卻也能找到彼此超越競爭、可以合作的切入點,是 Nadella 擅長的事。
在 iPhone 內出現 Microsoft 的應用程式。裡面有 iPhone 版的 Outlook、Skype 、Word、Excel、PowerPoint 等經典軟體外。也有,Dynamics、OneNote、OneDrive、Sway 和 Power BI 等。
和競爭對手 Apple ,重新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接著,以用戶體驗為中心,除了 iOS 系統之外,他們也和 Android 作業系統合作。
「創造價值的本質是合作,爭取價值的本質是競爭。」如果想要創造價值,不太可能只靠自己的力量,完成開發新市場、拓展既有市場。中間需要依賴供應商、員工、顧客等角色,才有機會把餅做大。
但做餅之外,也有分餅的問題。企業之間會相互搶奪市場外,顧客、供應商也會想要分到一杯羹。但《競合策略》強調,競合是教你創造出你能爭取到的價值。也就是和「互補者」合作。
不同於競爭者,可以透過和互補者合作,讓自家產品和服務變得更有價值。比如說,硬體需要軟體,很少一個人可以單打獨鬥地在市場中存在。
互補者是指,顧客喜歡同時擁有你和另一位參與者的產品,勝過單獨擁有任一個產品。對顧客來說,比起擁有單一的 Apple 產品或是 Office 產品,兩者合而為一的更是有吸引力的選項,可以同時達到在行動裝置中使用生產力軟體的效果。
Nadella 提到,和 Apple 合作可以確保用戶享有 Office 的價值,Apple 也會致力讓 iOS 作業系統展現 Office 的能耐。這也鞏固 Microsoft 是 Apple 一線開發者的地位。
不只是 Microsoft 和 Apple 的合作。2019 年 7 月,Microsoft 也開始和 OpenAI 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投資 30 億美元。2023 年初,Microsoft 再投資了 100 億美元。對 Microsoft 來說,OpenAI 的語言模型已成為該公司最新的 AI 服務的關鍵,也成為 OpenAI 將新的 AI 技術商業化的首選合作夥伴;而 OpenAI 需要 Microsoft 雲端運算服務平臺 Azure 和資金來支援他們的 AI 模型。
前面有提到,Nadella 希望由內而外地改變內部組織。但改變通常不容易,它牽涉著未知,而害怕未知是正常的情緒。
在他接任的第一年,不斷傾聽內部員工、合作夥伴等,Nadella 試圖回答兩個問題:Microsoft 為什麼存在?我們接下來要做什麼?
第一個問題代表了願景,Nadella 想重新找回 Microsoft 的靈魂。也就是,重新創造生產力、幫助全球每一個人到每個組織,都能貢獻更多、成就更大,為他人賦能。
但要如何帶領組織往願景的方向前進,Nadella 決定從組織文化作為切入。不過,文化是個抽象、難以定義的概念。他認為,「文化轉變的關鍵,在於賦予個人更多權力。」當有個員工在問答環節問:「為什麼不能從手機列印文件?」Nadella 回說,「那就想辦法做出來,你完全有權限做這件事。」
文化除了賦予個人更多權力之外,Nadella 也採用了心理學家 Carol Dweck 的「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理論在組織內推動。也就是,擁有成長心態的人認為,人的智力及其他能力等,可以透過後天學習進步成長。
面對失敗、挫折或批評等,成長思維的人思考更多的是如何解決或改善眼前的失敗,並不斷從中學習,努力不懈地修正錯誤,享受在學習過程中的努力。
Nadella 強調,「比起利潤成長,他更重視個人的成長。」這也是他帶領 Microsoft 轉變的契機。
古希臘詩人 Archilochus of Paros 寫道,「狐狸知道很多事情,但刺蝟知道一件大事」。
耶魯大學軍事和海軍歷史教授 John L. Gaddis 在《On Grand Strategy》一書中,討論了對於偉大的領導人、策略家的定義,以及他們過往的經驗、教訓。
Gaddis 認為,偉大的策略家既是狐狸又是刺蝟。「需要在自己的腦中,結合刺蝟的方向感、狐狸對周圍環境的敏感性。…在避開沼澤的同時,堅持他們的指南針方向。堅持不懈地追求宏偉的抱負,但在應對不斷變化的環境時保持靈活性。」
無庸置疑,Nadella 是個既是狐狸、既是刺蝟的偉大策略家。即便 Microsoft 錯過行動裝置熱潮、收購第三市佔率的 Nokia,也難以贏得智慧型手機市場。但找回原先 Microsoft 擅長的生產力軟體,與競爭對手 Apple 等合作,為彼此創造價值、改變賽局,從市場中分一杯羹。
Gaddis 也給出偉大策略家的定義:將潛在的無限願望、必然有限的能力結合起來,並且有跨越時間、空間和規模的一致性。
在雲端運算後,Nadella 押注三大領域:人工智慧、混合實境、量子運算。以 AI 而言,他清楚知道,他們的目標是做出擁有人工智慧的工具,並融入到所有個人助理、應用程式、服務和基礎設施中。
即便《刷新未來》是一本 2017 年的著作,在當時來看或許是個「無限願望」,但 Nadella 絕妙之處在於了解在這場戰役單打獨鬥的能力有限。與 OpenAI 合作,建立、壯大他們的優勢。
放回現在看, Microsoft 一步步達成上述提及的,也持續在這條路上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