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on:從歷史汲取靈感、重塑生產力工具未來

2023/11/13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Hi 我是 VK~

這期來聊聊整合了筆記、資料庫、看板和日曆等功能 Notion 的早期故事。

他們為什麼決定從舊金山搬到日本,來渡過早期資金最困難的一段時期?

談到 Notion 都會提到他們讓資料變成像「樂高積木」。用戶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堆疊出頁面、資料庫,他們又是如何找到這樣的想法?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K 科技閱讀時間》,祝你今天一切順利~


關於那些很讚的讀者回饋

上週有提到,要推付費電子報的心魔,比如說「寫得真的好到讓人訂閱嗎?」「我的內容對別人有價值嗎?」等的想法。

最近,看了前陣子發出去的問卷結果,發現大家願意訂閱的意願蠻高的,超過 70%,真心感謝大家~~

想分享其中幾個很讚的讀者證言,直接被大家的證言給治癒到!

也有很多其他也蠻讚的回饋,之後再來開個頁面,把讀者證言放在一起~~

「如果對於了解科技新創資訊感興趣的話,VK 是目前市場上的眾多選擇中,極少數能讓我願意細細讀完,並且還會對下次內容產生期待的創作者之一。」

「文章主題兼具角度與深度,大多數時候閱讀起來非常順暢。但最後總是會在Vicky的反思處停頓許久,重新回顧文章的脈絡和心得,常常提供許多啟發!五星推薦訂閱!」

「《VK科技閱讀時間》的科技文章很特別,對於創業者而言讀來生動有趣、充滿洞見,對於科技小白而言也非常好理解,非常推薦喔!」

「VK電子報是少數長篇幅卻能讓我讀得津津有味的內容。VK的內容含金量高,卻不像百科全書或工具書,我最喜歡VK深入淺出的述說創業故事、新創策略或是最新科技趨勢,個人連結和觀點也更引發共鳴。有了喜歡,我們才會願意打開自己,學習或吸收對方的觀點或做法,而 VK 電子報就是一個這樣的入口。未來 VK 推付費電子報絕對支持,也希望把這樣用心製作的內容推薦給對科技新創有興趣的人~」

很謝謝每位願意在回饋中,寫下為什麼喜歡《VK科技閱讀時間》、電子報帶給他們什麼樣收穫和啟發的讀者們。

這一年多來,沒有斷更地寫了 60 幾期,每週都在不知道這週要寫什麼、知道這週要寫什麼、開始寫、快寫不完、熬夜寫完、排程發出去,休息一下、繼續找下個主題的無限循環裡。

偶爾疲憊、懷疑、不夠好的聲音會來造訪,但這種時候出現時,也常常會收到來自讀者、聽眾的鼓勵和回饋。

一直覺得能夠被喜歡、被期待,是件非常幸運的事。非常感謝!


Notion:從歷史汲取靈感、重塑生產力工具未來

一起回到 Notion 成立的那年:2013。

兩位共同創辦人 Ivan Zhao、Simon Last 想讓沒有技術背景的使用者,不用寫程式,就能製作自己工具的產品:Notion Beta。後來,還有另一位共同創辦人 Akshay Kothar 的加入。

但當時沒有人願意使用他們的早期產品。在接下來的兩年,他們持續開發產品,不過 Notion 幾乎快要燒完資金、快要死掉。

這時,他們面臨一個殘酷的選擇:解散剛成立不久的 4 人團隊,還是燒光現金。「如果你看 burn rate,我們都會一起死去」Zhao 說。

沒什麼選擇,兩位共同創辦人決定解散團隊、離開舊金山,跑到了日本京都。

這決定也很務實,他們不會講日文,想說搬到一個房租比較便宜、可以專心寫程式的地方,京都成為了首選。接著他們幾乎每天都穿著睡衣、寫程式。

寫到 Figma 注意到他們,Zhao 每天會花超過 18 小時在 Figma 上,成為他們最活躍用戶之一。這時他們正在瘋狂設計 Notion 1.0,準備推出這款重要的產品。

這段故事,也被 Figma 寫在部落格中,提到 Notion 是如何運用 Figma 的 multiplayer 功能等,集思廣益、共同協作,最終在 2016 年推出 Notion 1.0。

raw-image

為什麼要打造 Notion?

不過談了這麼多,他們在開發 Notion 的難題,還是得回到一個問題:為什麼要打造 Notion。

這可以從三個層次來看:

  1. 他們想要打造更能幫助人們思考的產品
  2. 現有工作工具存在著一大問題,資料四散各地
  3. 透過自定義的資料庫,建立 all in one 的工作空間和流程,解決工作工具分散的問題

他們也在官網用圖文來回答這題,談了 Notion 產品背後的思考脈絡:

  • 他們想要解決現代工作工具分散四處的問題

回想現在的工作情境,查看信箱裡的郵件、為了開會在雲端硬碟中打開 Google Docs,為了和其他同事溝通打開 Slack。

所有工作分散在多個地方,不僅耗費時間找資料,也製造了斷點讓注意力下降。

  • 從歷史來看,Google Docs 只是把打字機搬上雲端

他們在文章中,回顧過去在工業革命的歷史,當時為了解決管理負擔過重,發明打字機來取代不好辨認的筆跡、發明檔案儲存櫃來存放重要資料。

「Google Docs 使打字機成為多人可以共同編輯。Dropbox 把檔案儲存櫃帶到了雲端。…從概念上講,它們幾乎沒有超越工業革命的祖先。」

  • 整合所有工作流程在你所定義的資料庫

有沒有可能把所有工作需要的東西,全部整合到一個地方?

這是他們想的第一步:重新設計工作流程,讓所有與工作相關的東西,像是任務清單、Roadmap、與工作相關的資料庫等,都在同個地方找到。也就是:all-in-one workspace,並且所有的資料就像是積木一樣,可以自己定義、建立。

  • 從電腦科學家身上汲取打造 Notion 的靈感

不過,他們也不是突然迸出說要打造資料像積木般可以自定義的工作空間。

他們提到了,1970 年代的電腦科學家想像了電腦可以遠遠超越數位運算的機器。

不論是電腦科學家 Alan Kay 認為電腦可以放大想像力,或是人機互動先驅、鼠標發明者 Doug Engelbart 認為電腦能夠增強智力。甚至是,美國資訊科技學者 Ted Nelson 認為我們可以將思想擴展到紙上的文字之外。

Notion 受到 Engelbart 的啟發:用工具提升人類的智力

為人們提供工具,幫助他們思考,而不僅僅是做事。

工具限制了表達思考方式,還是思考方式被工具給限制住了。這是個蛋生雞、雞生蛋的問題。

因為工具的設計,讓本來存在的想法流失,比如說,由上而下、線性的文字編輯器,中間可能繞開了一些脈絡;或是過往都是線性為主的設計,變成我們的思考方式被限制,不容易跳躍、串連。

2012 年,Zhao 大學快要畢業時,他當時的女友和朋友正在為時裝學校的畢業製作趕工。他們需要一個線上網站來展示作品集,這重擔就落到 Zhao 的身上,他是唯一會寫程式的人,前後弄了五個網站。

他意識到一件事:這說不通。那些人有品味;他們只是沒有好的工具。

同時,在這個時候,他讀了 Engelbart 一篇 1962 年的論文〈增強人類智力:一個概念性的框架〉(Augmenting Human Intellect: A Conceptual Framework)

他也想像了一個未來,人們自行設計軟體來完成他們想要的任何事情。

這篇論文強調了幾個重點:

  • 提高人類的智力,意味著能夠帶來更快、更好的理解。我的意思是提高人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根據自己的需求去理解問題,並推斷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 一方面,人類系統包含典範、組織、程式、習俗、方法、語言、態度、技能、知識、訓練等等,所有這些都存在於人類基本的感知和運動能力之中。
  • 另一方面,有工具系統,其中包括媒體、電腦、通訊系統等。 它們共同構成了增強系統。 工具和人類系統共同進化,來製造更好的工具和系統,從而使我們自力更生。

時間快轉到 50 年後的 2012 年,Zhao 回過頭閱讀這篇論文時,發現人們確實使用電腦完成各式工作,現代人能夠接觸到的知識也和過去的人們有了大幅的差距。

他認為論文中缺少一個關鍵元素:仍然有多數人不會寫程式。這也使得根據自己的需求去理解問題、找到解法是困難的。

Zhao 希望,人們能夠製作自己的軟體,這是他們創造創造力、塑造自己的環境、創造文化和價值的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IVAN ZHAO

IVAN ZHAO

Notion 產品迭代和進化

打造能夠讓大家自己製作的軟體-自定義,是 Notion 團隊從過往電腦科學家身上中帶走重要的啟發之一。

但要如何真正做到,Noiton 的答案也很有趣:讓資料最小的單位變成樂高積木,任意讓人堆疊出自己想要的資料庫。

讓區塊(block)變成最小單位,可能是一行文字、表格等。當所有區塊的資料堆疊起來,形成關於特定資訊的「頁面」。這些頁面集結起來,變成了「資料庫」。

不過讓他們有把資料當作樂高積木的想法,可以從他們的設計哲學說起:瘋狂排列組合;創造新變體、選擇其中之一。

前面提到 Zhao 大學時看到了有品味的朋友受限於工具,而無法好好發揮他們的品味。

產品創新往往可以分為兩條途徑:改善現有消費者體驗、創造新的消費者體驗。好的產品創新通常都符合這兩點。

過往大家使用的 Microsoft、Google 提供的生產力工具已經存在這麼長一段時間了,也就表示這是現有的品味。

透過改善現有的消費者體驗,是達到創造新的消費者體驗的路徑之一。

於是,Zhao 提到,他們透過研究科技巨頭的排版、設計,把之中的所有元素瘋狂排列組合,創造多種不同的版本、最後選擇最好的一個。

他也解釋了 Notion 每一版本的核心本質:

  • Notion 1.0:關於清單型。
  • Notion 2.0:關於資料庫的。
  • Notion 3.0:關於整個工作流程的。

回想一開始他們想要打造 No-code 工具,但最終沒有人願意用。Notion 團隊記住了這個教訓。

Zhao 說道,「我們過於關注想帶給這個世界的東西,卻沒有意識到這個世界真正希望從我們這裡獲得的東西」。

在 2016 年 3 月,他們在 Product Hunt 上正式發布 Notion 1.0 之前。他們先是在前一年(2015)推出了一個大家都看得懂的產品:一款具有表達力、協作性的文件編輯器(An expressive and collaborative document editor)。

這時,他們先推了 Notion 0.5,透過密集的用戶反饋成功驗證了這款產品的可行性。在這版本中可以看到後來 Notion 的影子,有可輸入文字、程式碼、To-Do List、附件等功能。

2016 年推出的 Notion 1.0 和 0.5 具備的功能類似,並在當年獲選為 Product Hunt 最佳桌面端產品。有文字編輯、製作拖放式待辦事項清單和 wiki 等的功能。

2018 年 3 月,發布了 Notion 2.0 產品,將筆記、任務、wiki 和資料庫組合到一個工作區中,讓所有工具都可以在一個工作空間完成,成為 AII in one 的工具。

更重要的是,在這版本中,有了新的專案管理功能、資料庫,使用者可以透過自定義的方式,配置這些資料庫。

Notion 構建第三方應用,也收購了日曆應用 Cron 與自動化平臺 Automate.io,讓更多第三方工具出現在 Notion 中,這也是 Notion 3.0 。

Notion 建立社區和科技巨頭比拚

能夠讓人製作、編輯、自定義各種文件,管理專案、建立共用 Wiki,設計各種圖表和表格,並且把所有東西都整合在一個地方:Notion。

科技巨頭 Google、Microsoft 當然不能讓 Notion 專美於前。

到了 2021 年,Google Workplace 在推出 Smart Canvas 時增加類似 Notion 的互連性。

而 Microsoft 也透過 Fluid Framework 升級為 365 做了同樣的事情。

如果熟悉巨頭與新創之爭的讀者,可能會覺得這段故事和 Microsoft Teams 對上 Slack 的故事有些相近。Slack 透過網路效應,凝聚了一大群用戶。

Notion、Slack 啟動網路效應的方式有個共同點:產品的早期採用者,是網路新創公司。(更多關於網路效應的概念,可以參考過去這篇電子報

Slack 在一開始推測試版時,共同創辦人 Stewart Butterfield 問了他的朋友們一遍,盡可能說服他們這是很酷的產品。

最後有不少在網路新創公司的朋友們,開始試用了 Slack,逐漸也解決了網路效應的第一步「冷啟動問題」。

事後他回想,為什麼使用 Slack 測試版的人,都是來自新創公司。他的答案是,科技新創通常都是早期採用者,他們有個共通的理念:相信軟體可喔改善生活。

這件事也出現在 Notion 上。紅杉資本(Sequoia)合夥人 Mike Vernal 提到,他在 2016 年加入紅杉后不久,他注意到越來越多的初創公司在Notion上開展業務,用它來發送 memo 或製作 deck 等。

2021 年 Zhao 接受採訪表示,最近 Y Combinator 有 68% 的人在 Notion 上營運他們的公司。

產品要發揮網路效應,會經歷幾個階段:建立原子網路、解決冷啟動問題,試圖達到引爆點等。

Slack、Notion 基本上也是照著這樣的路徑走。但 Notion 有個很獨特的地方在於建立 Notion Community。

Vernal 觀察,這種對建立社區的關注是在產品領域站穩腳跟的關鍵。這也是讓他們和 Google、Microsoft 最不同的地方,找到了一群真正的鐵粉(或傳教士)持續推廣 Notion、協助解決使用 Notion 的問題。

結語

  • 創新不見得要從無到有的發想

創新究竟是什麼?要足夠原創、沒人採用過才能稱得上是創新嗎?

在回頭看 Notion 的早期故事、思考產品的歷程,對於創新有了不同想法,不見得要找到一個全新的想法。

他們從 Engelbart 的思考中,找到對於工具和系統的啟發:增強人類的智力,這成為他們想要達到的目標。

把這樣的概念,放回到現在,Zhao 發現一個關鍵問題,當人不會寫程式,就無法建立屬於自己的工具,這也不容易理解問題,甚至找到解決方法。

這讓 Notion 圍繞在一大核心:自定義。所有的內容、頁面、資料庫都能自己定義,打造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理解事物的方式。

  • 工具是種多變體

Amazon 創辦人 Jeff Bezos 提到,「我經常被問到一個問題未來十年,會有什麼樣的變化?但我很少被問到未來十年,有什麼是不變的?我認為,第二個問題比第一個問題更重要。」

從這個角度來看,Engelbart 的想法或許是種不變的追求,能夠透過工具讓人有更快、更好的理解,解決更複雜的問題。

Notion 從中汲取了他的想法,經過不同的混合,產生各種變體,最終長成了現在的樣子。

有趣的是,Heptabase 共同創辦人詹雨安在<My Vision: The Context>提到,他也受到 Engelbart 的啟發。

Heptabase、Notion 都受到同個想法啟發,建構知識體系、增強理解能力,選擇的路徑不同,這也讓他們打造的產品、長成不同樣貌。

寫到這裡,想到 OpenAI 最新推出的 GPTs 也符合 Engelbart 讓人們自行設計軟體來完成他們想要的任何事情的想像。

後記

2016 年,Zhao、Last 為了讓 Notion 在 Product Hunt 有不錯的排名,他們制定各種計畫,讓他們在 24 小時內獲得最多的票數。

其中一個方法也是蠻有趣的,他們請 Notion 的早期投資者 Naval Ravikant 在 Twitter 幫忙推薦。Ravikant 同時也是 Angelist 的創辦人、《快樂實現自主富有》就是一本集結關於他的採訪、推文內容的語錄。

這策略果然奏效,讓 Notion 獲得極大的關注。

最後,非常推薦紅杉這篇訪談 Notion 的內容,也是這期電子報的主要參考資料。

    7.4K會員
    33內容數
    Hi,我是 VK~ 好奇科技發展、想看懂科技趨勢和新創的眉角。決定每週記錄下那些我感興趣、還看不懂的事。這裡會聊很多科技公司、新創,他們背後的人物與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