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2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名曲喫茶】2023/11/30 | 古典樂?可是現在已經是二十一世紀了耶!

雖然古典樂的聆聽壽命高達數百年,不像流行樂或是搖滾、爵士樂有明確的流行時效,但古典樂到現在還在被大眾接受的,仍然大多侷限在「巴洛克-古典-浪漫」這三大時期的風格之內。提到二十世紀之後的古典樂作品,許多人都搖頭,認為這不是音樂、不好聽、聽不懂。

更何況,現在已經是二十一世紀了,綜觀國內古典樂演奏曲目的流派,仍有七成以上是在二十世紀以前完成的作品。

難道二十世紀以後的作品就是票房毒藥嗎?但我覺得現在還在演奏大家都知道如何演奏、如何鑑賞的作品,一昧地走安全牌、或是商業考量至上,難道不是身為一個音樂人的怠惰嗎?

說到這,我就很佩服大提琴家Matt Haimovitz,這位出身於以色列、後來移居美國的大提琴家,竟然在21歲~29歲之間,一口氣錄製了二十世紀大提琴作品,分量高達三張CD,而且是在德意志留聲機唱片公司(DG)錄製的!

Matt Haimovitz: The 20th-Century Cello

這套三張CD的唱片,內容包含了二十世紀重量級且具代表性的無伴奏大提琴作品。無伴奏組曲的部分,收錄了英國作曲家布列頓(Britten)所作的三首無伴奏組曲、德國作曲家雷格(Max Reger)。

無伴奏奏鳴曲的部分,收錄了匈牙利作曲家高大宜(Kodaly)及李格悌(Ligeti)、美國作曲家克朗(Crumb)及哈比森(John Harbison)、德國作曲家亨德密特(Hindemith)等人的作品。

其他還收錄了有鋼琴伴奏的德布西(Debussy)及布列頓(Britten)所作的奏鳴曲,以及魏本(Webern)所作的三首小品和布列頓(Britten)所作的Tema "Sacher"(獻給指揮家Sacher的主題與變奏),還有其他朱玉小品。

或許因為篇幅關係,Max Reger的無伴奏組曲共有三套,只收錄了一套;另外未收錄比利時的易沙意(Ysaye)的無伴奏奏鳴曲,也有滄海遺珠之憾。

當時的大提琴家Matt Haimovitz正年輕氣盛,許多地方運弓較為生猛犀利,力道較重。不過整體上瑕不掩瑜,畢竟要能找到一位可以完全鑽研當代音樂、且馬上就有個人觀點的演奏家實屬不易。專輯內文解說也有一大段都由Matt Haimovitz親筆撰寫,可見他不是只拿譜來練習而已。

整體聆聽下來,會發現其實二十世紀的作品並非想像中那樣完全天馬行空。例如雷格(Max Reger)以及哈比森(John Harbison)的無伴奏組曲,就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巴哈的音樂所帶來的影響。

用數學來比喻好了。記得以前學校的數學老師說,數學分成「幾何、代數和機率統計」這三大領域。許多人在幾何與代數學得好,但搞不定機率統計這一塊。幾何與代數就像是音樂史上的巴洛克到浪漫時期,而當代音樂就像是機率統計。前者雖然基本且重要,但要進入到後者則需要學會跳脫框架,才能在當中游刃有餘。

古典樂不如想像中那樣古板靜止,只有靈活的人,才能跟上它的腳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