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2|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極度節儉的德國人

印象中的德國人大多是住豪宅、有花園、開豪車、渡假旅遊,標準的空中飛人,這些都是德式生活的基本款。但這背後卻是縮衣節食,勤儉持家,餐餐吃麵包,爲何德國人的生活如此奢華,同時又是如此拮据?

他們之所以會富有,秘密其實在DIY。

房子自己蓋,花園自己開墾,豪車自己修理,旅行全盤自助,三餐絕不外食,極少住旅館飯店。又因德國境内住宿費用太高,全德國人只好往國外去旅遊了,別羡慕人家三不五時前往國外跑,那是因爲在國内根本玩不起。

先談豪宅,德國人工作時數不長,而且時數可以自行調整,普通人普通收入都能住上豪宅,並帶有車庫、有花園、有菜園,這華麗的外表下,都是辛勤工作的結果。與台灣人社畜的概念完全不同,他們盡量縮短在公司的工作時數,將勞力與時間投資在蓋房子上,沒錯!大家眼睛看到的這些豪宅都是德國人自己蓋的。

自己蓋房子?多麽不可思議的概念,確實是如此。

尤其是出身大家族的人,只要呼朋引伴,很容易就能蓋上一座大豪宅,内部隔成十間屋子,是一般人家的配置,一點都不稀奇。建材貴,人工更貴,因此德國人傾向使用最好的建材來蓋夢想中的房子,才不會枉費人力與時間。

法規是有規定一些建築工藝,是必須透過有照建築公司才能建造,剩下的部分,都允許民衆靠自己的力量砌磚頭、刨木工、鋪地磚⋯⋯來完成。最重要的一點是,德國人不怕做苦工。内部裝潢更不用説,尤其是木造與瓷磚的部分,很多人家車庫與地下室都裝設有木工機器,以便自架樓梯、自隔樓層(木造天花板)、自蓋花園木屋等。

再者,置產的人都能申請政府的津貼補助,依照生育子女數目,政府會替蓋房子的人還一部分銀行貸款。

省吃儉用的德國人還有一項特色,盡量節約能源,取自自然。豪宅屋頂上通常都會安裝太陽能板,發熱發電,安裝太陽能也是政府出錢補助的,因此家家戶戶都裝上醜醜的太陽能板。我們這裏的飲用水是引山泉,電是太陽能,熱水也是太陽能,冬天暖氣爐則燒森林裏的木材,烏克蘭戰爭所引起的能源危機,除了汽油上漲之外,其實我們感受不深。

再者,豪宅都會有個大花園,花園不是只用來種花美麗就行了,這裏崇尚自給自足,除了種花,一般人家都會自己種菜,種植許多蔬果自用,除了沙拉菜無法長期保存之外,其他蔬菜像是胡蘿蔔、芹菜根、大葱、蕪菁、番茄、南瓜、四季豆⋯⋯都能夠切片冷凍、長久保存。至於水果,藍莓、黑莓、醋栗、覆盆子、黃李、西洋棗、蘋果、桃子、櫻桃、葡萄⋯⋯我們樣樣都有,水果收成後,皆能冷凍或是做成果醬、烤成蛋糕。

花園與菜園裏都會放置巨大的水缸,收集雨水,澆花澆樹。

他們盡量取自自然,還諸自然。

最後,德國人在吃方面極爲節儉,很少外食,晚餐必吃麵包,只有午餐是熱食。德國的企業型態以大企業爲主,公司都會提供員工午餐,家庭主婦與學童通常是在家吃午飯,因此餐飲業並不發達。

我們隔壁的法國,雖然只有一水之隔,生活型態卻完全不同。法國人崇尚美食,經常到餐廳吃飯,不僅午餐都在外面餐廳吃,南歐民族還有夜間長留餐舘的文化。歐洲盛行一種説法,法國人把錢花在美食與華服,德國人把錢花在車子與房子。兩個民族對金錢觀的不同也表現在旅遊上,法國人都待在家中渡假,巴黎一到夏天,全城盡空,都是回鄉下渡假去了,他們渡假以回家探望年老的父母爲主,被德國人戲稱在陽臺烤肉的渡假文化。

再看南邊的瑞士,瑞士跟德國人一樣,三不五時往國外旅遊,但因國内物價奇高,日常食肉則要實施「配給制」,何謂「配給制」?不是政府强制實施,而是民衆被迫在家實施,他們必須好好規劃,星期幾是吃肉天?因爲肉貴到,普通的上班族每星期只能吃一、兩次。

最後再看美國人,他們也是看重豪宅豪車,但大多數人連本護照都沒有,願意走出美國去旅行的不多。即便不把錢花在出國旅行,美國人卻有極爲瘋狂的消費行爲,對刷卡好像不太有感覺,信用卡在德國非常不普及,大家都使用提款卡付帳,提款卡在歐元國内暢行無阻,因此信用卡在德國變成毫無用武之地。

美國人消費觀念十分不同,很多人持有多張信用卡,連超市購物都可以分期付款,多麽不可思議,這種借貸消費的觀念在美國非常普及,有錢沒錢先買了再説。我個人認爲決定美國人消費模式的關鍵還是在學貸,美國大學教育的費用非常高,大家生來註定是背債的命,多存幾塊錢,少存幾塊錢,並不會減少學貸的壓力,因此美國人花錢極爲豪邁。

基本上英語國家都有這個隱憂,我一位英國好友也是一直背著學債,直到中年還是無錢結婚,直到繼承了分到一筆祖母的遺產之後,才向女友求婚。這卻養成了用錢沒感覺的壞習慣,漸漸地學債轉變成惡性的卡債。我幾乎能肯定地說,學貸幾乎影響了英語國家人民的金錢觀,讓金錢管理變成無錢管理。

德國從出生到博士實施「零」學費制度,全額醫療健保,福利社會的痛處在於,工作所得的一半都要繳納國庫與投入社會保險體系,剩餘的享受就只是豪宅、豪車與出國旅遊了,於是人人極爲節儉,人人靠北,最終把幸福感展現在出國渡假之上。

德國政府幾乎幫人民規劃了一生,大多都不是靠人民努力得來,學費政府幫你付,醫療費用政府幫你付,孩子政府幫你養,失業、退休、養老、照護更不用説了,蓋房子政府給你補助,能源短缺政府也補貼給你,甚至現在推行電動車,政府也幫你買車⋯⋯

但人人要獻出薪資所得的大半,你願意嗎?

即便如此,在德國還是有月光族。

昨日我們陪一位媽媽去找房子,據説她男友是家暴男,決意帶著四個小孩搬離男友家,她就是一個月光族。她的月收入林林總總加起來四千多歐元,臺幣至少十五萬(四個小孩領兒童金、兩個小孩領半孤兒津貼、兩個小孩領單親津貼),她若是租房子,還能申請房租津貼與低收入兒童津貼。

收入這麽高,爲何算是低收入戶?還是個月光族,付不出押金。

匪夷所思。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薇亦柔止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