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臺灣大選,有些自媒體,在有意與無意之間,搞分化、帶風向,說什麼選舉臺灣總統、暗指哪些參選人是親共的,而哪些參選人是反共的,全都是在搞對立矛盾,煽惑民眾。

今天忍不住了,就留了幾句話,沒想到在哪個烽火臺,至今還沒有人懟杠。以下是該留言:

年紀大了,眼拙了!臺灣大選,是選舉新一屆的中華民國總統,而不是臺灣總統。當選後,宣誓就職,還是中華民國總統。現時三黨參選,我沒看到有哪個參選人是親共的,也沒看到是反共的(包括民進黨)。與其說親共,不如正確地說是親中(中華民國);反過來說,與其說反共,倒不如說臺灣事是咱家事、咱家管,管它反不反。

2023-12-3

avatar-img
63會員
820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剛才方格子有位新讀者(她本身也是寫作人),一口氣讀了我九篇文章,還誠懇地留言。茲回覆如下: 首先多謝瀏覽及留言,多謝! 要做到「三明治」的政治體制,在華人地區,確實比較難,原因有很多,但以我個人的看法,華人一般相對來說,氣量比較淺窄,私心比較重;要是沒有開明的政治體制,那就很難出現「三明治」的,
學術交流、經濟互補、文化認宗,這些都是大陸政權該做的(事實上也正在做);而最重要的,是人心的呼喚呀!那就是先前筆者所寫的「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呀! 要「至於道」,必須要從「心」出發,從人心定位、定性,不管流言蜚語,那怕含冤受屈,個人的寵辱,個人的得失,那只是短短幾十年的事而已。千秋百世
生孩子,大家都知道是有風險的,就因為懷胎十月,冒著風險,辛苦地、忍痛地,終於都生了,那叫作親情呀! 生病了,要進醫院了,人才會更關注自己的健康。為什麼不早點關注呢? 情斷了,要一刀兩斷了,你才會後悔、才會不甘心,何解呢?為什麼不能居愛思離呢? 有時候想想,順境與逆處,還不是踩著中線,要順還是隨
近日又添了個外孫,我又再當外公了。母子平安,總算放下心頭重擔。 前幾天去醫院看望,女兒很開心,沒想到我會到醫院看望(我是第一次開車去醫院的,要靠GPS導航)。今天她出院了,我又燉了個江瑤柱豬腱紅參片湯、煲粥、炒波菜,下午送去她家,然後去茶餐廳叫個下午茶餐(快五點了),代替晚飯(其實今兒晚飯昨天已多
昨天的﹝兄弟鬩牆﹞提到繼承權。繼承什麼呢?權位、土地主權、宗派…等等。然則,憑什麼資格、憑什麼身分才應得繼承權呢?歷來所憑的,就是血統嫡系。若是宗教派系,所憑的,就是神的默示。 問題就來了: ①若是單憑血統嫡系而擁有繼承權,這豈不是世襲?世襲,誰能保證都是明君聖主呀?若是昏庸無道,濫殺無辜,他
「兄弟鬩牆」這個成語,在現世代的口語上比較少用,但其涵義在現實上,古今中外都經常發生,即使時至今日,仍然普遍存在。 兄弟鬩牆,鬩,國音ㄒㄧˋ(xì),粵音抑,兄弟失和相爭。 典出於《詩經》: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 全句本意指兄弟在家裡(內部)雖然不和,但遇上外來欺侮時,就會團結一致對外。 或
剛才方格子有位新讀者(她本身也是寫作人),一口氣讀了我九篇文章,還誠懇地留言。茲回覆如下: 首先多謝瀏覽及留言,多謝! 要做到「三明治」的政治體制,在華人地區,確實比較難,原因有很多,但以我個人的看法,華人一般相對來說,氣量比較淺窄,私心比較重;要是沒有開明的政治體制,那就很難出現「三明治」的,
學術交流、經濟互補、文化認宗,這些都是大陸政權該做的(事實上也正在做);而最重要的,是人心的呼喚呀!那就是先前筆者所寫的「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呀! 要「至於道」,必須要從「心」出發,從人心定位、定性,不管流言蜚語,那怕含冤受屈,個人的寵辱,個人的得失,那只是短短幾十年的事而已。千秋百世
生孩子,大家都知道是有風險的,就因為懷胎十月,冒著風險,辛苦地、忍痛地,終於都生了,那叫作親情呀! 生病了,要進醫院了,人才會更關注自己的健康。為什麼不早點關注呢? 情斷了,要一刀兩斷了,你才會後悔、才會不甘心,何解呢?為什麼不能居愛思離呢? 有時候想想,順境與逆處,還不是踩著中線,要順還是隨
近日又添了個外孫,我又再當外公了。母子平安,總算放下心頭重擔。 前幾天去醫院看望,女兒很開心,沒想到我會到醫院看望(我是第一次開車去醫院的,要靠GPS導航)。今天她出院了,我又燉了個江瑤柱豬腱紅參片湯、煲粥、炒波菜,下午送去她家,然後去茶餐廳叫個下午茶餐(快五點了),代替晚飯(其實今兒晚飯昨天已多
昨天的﹝兄弟鬩牆﹞提到繼承權。繼承什麼呢?權位、土地主權、宗派…等等。然則,憑什麼資格、憑什麼身分才應得繼承權呢?歷來所憑的,就是血統嫡系。若是宗教派系,所憑的,就是神的默示。 問題就來了: ①若是單憑血統嫡系而擁有繼承權,這豈不是世襲?世襲,誰能保證都是明君聖主呀?若是昏庸無道,濫殺無辜,他
「兄弟鬩牆」這個成語,在現世代的口語上比較少用,但其涵義在現實上,古今中外都經常發生,即使時至今日,仍然普遍存在。 兄弟鬩牆,鬩,國音ㄒㄧˋ(xì),粵音抑,兄弟失和相爭。 典出於《詩經》: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 全句本意指兄弟在家裡(內部)雖然不和,但遇上外來欺侮時,就會團結一致對外。 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基於歷史與文化差異,中國與臺灣的選舉制度存在著許多的不同之處。本文介紹了中國自古以來的官員選拔方式,以及近代開展的民主化過程,以及臺灣的選舉制度源由、發展與運作方式。同時也闡述了中共對獨立參選需克服的障礙,並點明瞭臺灣選民對政治人物的深思熟慮態度。
2024年大選後,國民黨人在台灣社會引起許多爭議和反彈。在社會議題上表現強勢、無責任的態度,並將責任推給中央政府。並提出許多含政治目的的爭議法案。此外,國民黨員屢次訪問中國,令人擔憂其親中態度。這一系列事件都令人對新政府的未來擔憂,在施政上恐陷入混亂。希望人民應與真心為國效勞的人一銅守護美好的未來。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是中國的舊政權之真相」(這就是一個中國),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
Thumbnail
世界各國從去年年底至選前幾周,不約而同地開始集中報導1/13的臺灣大選,也都逐一採訪主要總統候選人,甚至也有外國製作了特別電視節目,予以講評。儘管選舉已過去兩週,但不僅僅是美國的智囊團,世界其他民主國家都仍在持續發表有關臺灣選舉的影響報告。
Thumbnail
近日“台灣民主”在網路上成為熱門話題,覺得好像可以借這個機會介紹一本好書,大家出版的《臺灣總統選舉:臺灣認同的成長與爭奪》,作者小笠原欣幸是東京外國語大學綜合國際學研究院教授。 這是一本學術著作,作者系統性地分析1996到2020的七屆總統大選,對年紀和我一樣或比我大的讀者朋友而言,內容都是自己親
國民、民眾、民進三黨,是因台灣公民的投票而得以存在,所以才會有台灣主體性已被全世界看見並認同。
Thumbnail
臺灣的選舉結束了。本屆選舉的最大亮點,是「民主」終於沒有「死亡」了,足見臺灣民眾及政治人物的民主素養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選民選擇投票對象的方式,以及三組候選人的政治規劃,依然令人感到憂慮。
Thumbnail
討論臺灣政治運作中選民思想價值的文章,採訪了藍營家庭出身的姊弟在選舉候選人及各政黨之間的不同立場,並分析了他們對政治的看法。評論了臺灣社會政治冷漠的現象,以及小黨在政治中的地位和影響。
Thumbnail
臺灣即將就會舉行第十六任總統選舉,在選前最後一個周末,藍白綠三個陣營都在各地舉行大規模的競選造勢大會,把握最後的搶票黃金機會。然而,無論賴清德、侯友宜和柯文哲如何聲嘶力竭,臺灣民眾對民主選舉的亢奮和熱情似乎早已不比以往,擺在面前的,看似有選擇,又似乎如何選都是一樣。
Thumbnail
原本打算先寫一篇〈2023-2024﹕跨年回顧與前瞻〉,再寫一篇臺灣2024總統大選的分析,但落筆遲緩,而大選在即 —— 1月13日星期六 —— 故換一個次序。 一﹕選前預測 我們預測 ❙賴清德❙+❙蕭美琴❙ 將輕鬆勝出,原因有二,一遠一近: (1) 近因: ❙國民黨❙的 ❙侯友宜❙ 和 ❙民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基於歷史與文化差異,中國與臺灣的選舉制度存在著許多的不同之處。本文介紹了中國自古以來的官員選拔方式,以及近代開展的民主化過程,以及臺灣的選舉制度源由、發展與運作方式。同時也闡述了中共對獨立參選需克服的障礙,並點明瞭臺灣選民對政治人物的深思熟慮態度。
2024年大選後,國民黨人在台灣社會引起許多爭議和反彈。在社會議題上表現強勢、無責任的態度,並將責任推給中央政府。並提出許多含政治目的的爭議法案。此外,國民黨員屢次訪問中國,令人擔憂其親中態度。這一系列事件都令人對新政府的未來擔憂,在施政上恐陷入混亂。希望人民應與真心為國效勞的人一銅守護美好的未來。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是中國的舊政權之真相」(這就是一個中國),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
Thumbnail
世界各國從去年年底至選前幾周,不約而同地開始集中報導1/13的臺灣大選,也都逐一採訪主要總統候選人,甚至也有外國製作了特別電視節目,予以講評。儘管選舉已過去兩週,但不僅僅是美國的智囊團,世界其他民主國家都仍在持續發表有關臺灣選舉的影響報告。
Thumbnail
近日“台灣民主”在網路上成為熱門話題,覺得好像可以借這個機會介紹一本好書,大家出版的《臺灣總統選舉:臺灣認同的成長與爭奪》,作者小笠原欣幸是東京外國語大學綜合國際學研究院教授。 這是一本學術著作,作者系統性地分析1996到2020的七屆總統大選,對年紀和我一樣或比我大的讀者朋友而言,內容都是自己親
國民、民眾、民進三黨,是因台灣公民的投票而得以存在,所以才會有台灣主體性已被全世界看見並認同。
Thumbnail
臺灣的選舉結束了。本屆選舉的最大亮點,是「民主」終於沒有「死亡」了,足見臺灣民眾及政治人物的民主素養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選民選擇投票對象的方式,以及三組候選人的政治規劃,依然令人感到憂慮。
Thumbnail
討論臺灣政治運作中選民思想價值的文章,採訪了藍營家庭出身的姊弟在選舉候選人及各政黨之間的不同立場,並分析了他們對政治的看法。評論了臺灣社會政治冷漠的現象,以及小黨在政治中的地位和影響。
Thumbnail
臺灣即將就會舉行第十六任總統選舉,在選前最後一個周末,藍白綠三個陣營都在各地舉行大規模的競選造勢大會,把握最後的搶票黃金機會。然而,無論賴清德、侯友宜和柯文哲如何聲嘶力竭,臺灣民眾對民主選舉的亢奮和熱情似乎早已不比以往,擺在面前的,看似有選擇,又似乎如何選都是一樣。
Thumbnail
原本打算先寫一篇〈2023-2024﹕跨年回顧與前瞻〉,再寫一篇臺灣2024總統大選的分析,但落筆遲緩,而大選在即 —— 1月13日星期六 —— 故換一個次序。 一﹕選前預測 我們預測 ❙賴清德❙+❙蕭美琴❙ 將輕鬆勝出,原因有二,一遠一近: (1) 近因: ❙國民黨❙的 ❙侯友宜❙ 和 ❙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