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假裝不在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感情中,不管是愛情、友情、親情哪一種,會明明在意卻不敢靠近,明明心裡想這麼做但就是無法說服自己去達成,這樣的情況也許就是一種自我保護,害怕自己受傷,會覺得比起提著勇氣去走陌生的路,還不如待在原地比較安全,比起去冒險去嘗試、去賭那一把,還不如只在原來的道路走著原來的路。但是若前提是建立在內心想這麼做,但卻無法說服自己執行或不知如何執行,然後去假裝自己不在乎或讓自己繼續做著違心的事,這樣還是好的選擇嗎?

  怕受傷怕失去而選擇違心的選擇,看似沒受傷沒有失去,但自己心裡其實比誰都清楚,這不是真實的。大家或許都聽過看過「現實是殘酷的」、「現實是殘忍的」這兩句話,雖然不能否認這兩句話不是真實的,但也不代表這兩句話就是完全正確的,會讓人覺得現實殘忍,這個「殘忍」不也是個人所去定義的嗎?腦中所想的和內心所想的或許不同,但是否可以嘗試一次內心所想和腦中所想達成平衡,讓自己不違心做一次選擇。

  自我保護是好的,不管在哪懂得保護自己是正確的,但若過度自我保護,或許對自己來說也會產生一些不便,以下是「過度自我保護」的一些想法行為。

  • 「過度自我保護」,指一切用來避免自己和內在或外在的現實靠得太近的行為:
  1. 迴避眼神
  2. 情感投射
  3. 自我麻醉
  4. 視而不見
  5. 過度樂觀
  6. 轉移注意力

以上這些是指常見的,可能也有其他不一樣的。


  對於「過度自我保護」其中最先想到的不光是人際關係,就連自己與自己的對話也可能會產生一些矛盾。雖然有時的自我保護可以幫助我們遠離無法承受的心理創傷,但如果過度自我保護,甚至變成無意識地擅自作主,就可能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影響。對生活中的未知感到害怕,那就試著把注意力放在現在就好,對於未來保持平常心,不過度猜測也不要自己嚇自己,生活過得幸福很重要,但懂得傾聽內心想法更重要。


avatar-img
78會員
142內容數
有時好奇,人有那麼多情緒和不同的情感表現,人們會給予不同的形容詞甚至說是標籤,但真的都是符合的嗎?在這可以看成是心靈雞湯,也可以看成是對每一種情緒和情感表現的另一種自我理解,這裡是宇彗星,歡迎你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宇彗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只要挪動空間就OK!不復亂的收納魔法,不勉強自己丟東西。
時間管理不是管理,而是設計行動 時間管理的重要性,不外乎就是讓我們在同樣的時間裡,做出更多有意義的事情,或在這段時間裡讓所要做的事情有所進展,而不是時間過了,也不知道自己忙了些什麼?或者明明一直在做著同樣的一件事,但時間過了,事情卻還在原地踏步。
不要讓自卑阻礙我們人生前進的道路。
對一直付出的你找回自我關照與對等尊重 他說這樣做比較好,他說希望我這樣做,但是是真的這樣做比較好嗎?還是只是單方面希望我們照他所說的做呢?我不這麼做他們會不開心,我不這麼做他們會不喜歡我的,但是照著他們說的做,他們就會喜歡自己嗎 ?那份喜歡是真心的嗎?還是只是要我們繼續照做而給我們的糖果呢?
同時兼顧家庭與生活,打造了職場、生活與家庭的完美人生。
只要挪動空間就OK!不復亂的收納魔法,不勉強自己丟東西。
時間管理不是管理,而是設計行動 時間管理的重要性,不外乎就是讓我們在同樣的時間裡,做出更多有意義的事情,或在這段時間裡讓所要做的事情有所進展,而不是時間過了,也不知道自己忙了些什麼?或者明明一直在做著同樣的一件事,但時間過了,事情卻還在原地踏步。
不要讓自卑阻礙我們人生前進的道路。
對一直付出的你找回自我關照與對等尊重 他說這樣做比較好,他說希望我這樣做,但是是真的這樣做比較好嗎?還是只是單方面希望我們照他所說的做呢?我不這麼做他們會不開心,我不這麼做他們會不喜歡我的,但是照著他們說的做,他們就會喜歡自己嗎 ?那份喜歡是真心的嗎?還是只是要我們繼續照做而給我們的糖果呢?
同時兼顧家庭與生活,打造了職場、生活與家庭的完美人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會不會極度憂慮衝突的發生?能避則避,能閃則閃,可是和諧至上的想法常常為自己埋下更多內耗的因子,更容易被有心人利用: 1.害怕被討厭、拒絕、否定、陷入尷尬 2.不敢明確表達感受與想法 3.很難拒絕別人,常默默接受的別人要求 4.非常在意 5.面對無法避免的衝突時腦中一片空白 (點閱內文看更多唷!)
我知道:只要我不在乎他了,他就不會傷害到我! 理智的知道卻不等於情感能做到, 這是我目前最大的困境。 我永遠都在和自己拔河。 心不斷的痛與下墜, 而大腦,企圖拉回失控的心時,就會出現亂碼或當機。 我一直在忙著壓住那顆躁動的心,與提醒自己深呼吸,靜下來。 然後對自己精神喊話: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你最在意的事情,往往就是你核心的恐懼。無論你認為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都源自於你如何看待自己,也就是你的核心信念。舉例來說,有人在乎自己是否被愛,他越渴望被愛,就越害怕失去愛。 而對待這種恐懼的方式通常有兩種: 迴避策略:如果某處存在危險,就儘量避開。例如:害怕受傷,就不主動談戀愛
Thumbnail
從我推薦了上一本《女醫師》的性愛書籍之後,就很多人再問我說到底還有沒有推薦其他兩性的書籍,後來我關注不少床笫之間技巧的說明書,覺得真的大同小異,反倒是戀愛相關的書有不少可以討論。
Thumbnail
或許你也有過類似經驗,在一段關係中,無法認同對方的說法或做法,可是害怕傷害到對方,不敢說出口;對於對方無理的要求,雖然內心深處知道自己並不願意,可是害怕拒絕會使關係生變,因此假裝欣然接受。「沒有界限的善良,成了討好,以卑微隱忍和順應,來迴避不想面對的衝突,讓人總是失去自我、在關係裡受傷受苦。」
Thumbnail
為了讓自己在感受上不再難過,人為此發展出各式各樣的防衛機制,其中包括"假裝不在乎"。本文將討論假裝不在乎的這種防衛機制帶來的影響,並提供療癒的方法。
Thumbnail
有一種心理現象是,當我們不懂處理「內在情緒」時,會採取面對的相反做法,因為承受不起只好逃避,稱為「反向作用」。此種心理防衛機轉是「擔心某些事情發生,反而故意做出相反的事」,例如對某人過度禮貌,其實是掩飾厭惡某人,他若不這樣做,就怕無意間露出馬腳、露出自己不敢面對的脆弱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會不會極度憂慮衝突的發生?能避則避,能閃則閃,可是和諧至上的想法常常為自己埋下更多內耗的因子,更容易被有心人利用: 1.害怕被討厭、拒絕、否定、陷入尷尬 2.不敢明確表達感受與想法 3.很難拒絕別人,常默默接受的別人要求 4.非常在意 5.面對無法避免的衝突時腦中一片空白 (點閱內文看更多唷!)
我知道:只要我不在乎他了,他就不會傷害到我! 理智的知道卻不等於情感能做到, 這是我目前最大的困境。 我永遠都在和自己拔河。 心不斷的痛與下墜, 而大腦,企圖拉回失控的心時,就會出現亂碼或當機。 我一直在忙著壓住那顆躁動的心,與提醒自己深呼吸,靜下來。 然後對自己精神喊話: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你最在意的事情,往往就是你核心的恐懼。無論你認為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都源自於你如何看待自己,也就是你的核心信念。舉例來說,有人在乎自己是否被愛,他越渴望被愛,就越害怕失去愛。 而對待這種恐懼的方式通常有兩種: 迴避策略:如果某處存在危險,就儘量避開。例如:害怕受傷,就不主動談戀愛
Thumbnail
從我推薦了上一本《女醫師》的性愛書籍之後,就很多人再問我說到底還有沒有推薦其他兩性的書籍,後來我關注不少床笫之間技巧的說明書,覺得真的大同小異,反倒是戀愛相關的書有不少可以討論。
Thumbnail
或許你也有過類似經驗,在一段關係中,無法認同對方的說法或做法,可是害怕傷害到對方,不敢說出口;對於對方無理的要求,雖然內心深處知道自己並不願意,可是害怕拒絕會使關係生變,因此假裝欣然接受。「沒有界限的善良,成了討好,以卑微隱忍和順應,來迴避不想面對的衝突,讓人總是失去自我、在關係裡受傷受苦。」
Thumbnail
為了讓自己在感受上不再難過,人為此發展出各式各樣的防衛機制,其中包括"假裝不在乎"。本文將討論假裝不在乎的這種防衛機制帶來的影響,並提供療癒的方法。
Thumbnail
有一種心理現象是,當我們不懂處理「內在情緒」時,會採取面對的相反做法,因為承受不起只好逃避,稱為「反向作用」。此種心理防衛機轉是「擔心某些事情發生,反而故意做出相反的事」,例如對某人過度禮貌,其實是掩飾厭惡某人,他若不這樣做,就怕無意間露出馬腳、露出自己不敢面對的脆弱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