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士屬於貴族階級的最低層,通常只擁有一小塊封地(莊園),是專職的軍人,為自己效忠的領主作戰。
在中世紀的歐洲,騎士是平民唯一能取得的貴族頭銜,因戰功得到領主首肯後,可以直接從一介布衣晉封成一名騎士,不過中世紀貴族思想濃厚,非常重視血統及出身,故實際上這樣的情況極少發生。
兩極世界理論分析指出,騎士是中世紀歐洲保護基督教教會利益和維護封建秩序的忠誠衛士,基督教統治中世紀歐洲的政治基礎就是騎士。
一個男孩成為騎士要經過14年的艱苦訓練。在這段期間,受訓的男孩最初要跟隨領主夫人擔任侍童、學習禮儀,之後要學習「騎士七技」(游泳、投槍、擊劍、騎術、狩獵、弈棋、詩歌),又要為領主或負責訓練他的騎士工作。成為騎士後,他要遵行「騎士精神」,例如效忠國王或領主、保護教會和婦孺、鋤強扶弱以及英勇作戰等。
騎士晉封儀式程式較複雜,一般可分為三種類型。一種是世俗型,主持者為君主和世俗貴族,地點多在王宮、城堡;一種是宗教型,主持者為教皇、主教或神職人員,地點一般在教堂;一種是世俗與宗教混合型,主持者一般是君主或世俗貴族,神職人員擔任其中的禱告彌撒等宗教活動,地點或在宮廷城堡、或在教堂。
首先要出生於中古時代歐洲的貴族家庭。在七歲時,其將被送到另一個騎士家裡作侍童(page),以學習各種騎士的禮儀。在十四歲那年,將成為侍從(squire),接受各種訓練及學習「騎士精神」。
到了二十一歲時,他已準備成為一位騎士,在受封為騎士之前,首先要潔淨自己,然後穿上白色的衣服及紅色袍子:白衣表示自身的潔淨,紅袍喻意準備隨時勇戰受傷。
穿好衣服後,要禁食一天,拿著劍在盾牌面前向上帝禱告,禱告內容包括求神寬恕己罪,聖潔己身,承諾保護教會及發誓「除強扶弱」,此時,任何不認同將獲得騎士身分的侍從的人,皆可去破壞盾牌,侍從必須以劍捍衛其盾牌。
最後,將送到授與者的面前。授與者會放平其劍,按在其右肩上,有時候會有一種無劍尖的慈悲之劍來專門進行此儀式,施以祝福,這樣便完成受封儀式,他亦正式成為騎士。
中世紀早期,只要貴族子弟成年(15歲)就可以受封騎士,例如征服者威廉,但隨著時間的變遷,騎士受封儀式和要求越來越複雜化。
(部分資料來源取自網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