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0|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大人不是局外人

    妹妹今天早上在床上跟我分享一個從書裡看來的知識:

    「媽媽,你知道20-23度是最適合睡覺的溫度嗎?」

    噢,我不知道耶!

    但對我來說,只要累了,每種溫度都很好睡啊!!

    所以我反問她:「你確定書裡說的是對的嗎?」

    她沒講話,我邊曬衣服邊問她:如果我們要設計一個實驗來證明這件事,你知道要怎麼設計嗎?

    我以前不太跟她討論這種問題,因為她的理解能力還沒到,通常她沒辦法給出什麼答案,都是跟著哥哥的回答附和或變化一點點。但她三年級了,也去上了資優班的課一陣子,我覺得她現在應該能夠進行一些這種討論,所以我就把問題丟出來,看看會怎樣。

    妹妹給的回答還算可以,在引導下可以說出睡覺起來之後拿溫度計看幾度,然後就知道書裡說的對不對。這樣的實驗設計算是基本正確了,不過可能我比較貪心,提出一個問題:你怎麼知道自己不是受到書本影響,看到19度或24度就覺得昨天睡得不好呢?

    妹妹一直沒弄懂我這個問題,我也一再嘗試解說,但她還是不懂,接著開始分心。我突然感到一股煩躁,於是就跟她說:算了算了,我不問了。

    她也不覺得怎樣,媽媽不問了那我就出去囉!留下我一個人繼續曬衣服。

    我帶著一個奇怪的感覺,曬完了衣服,接著清貓砂,邊弄邊想,到底是哪裡怪怪的?

    就在某一個瞬間,我從挖出的貓尿形狀中得到了啟示(並沒有),那就是:我覺得她不會、又沒有想學的樣子,於是我就不想教了,但我不教她就更不會,不是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嗎?

    於是我把妹妹叫過來,跟她說我有事要跟她講。她從外面進來,碰的一聲坐下,我就開始了對話。

    我:媽媽剛剛發現自己有一個問題。
    妹:是什麼問題啊?
    我:就是剛剛啊,我不是問妳問題嗎?結果妳想不出來,我就不想繼續問也不想繼續教了,你有發現嗎?
    妹:(一臉傻愣看著我)喔。
    我:我覺得這樣不行,因為妳不會的事情就一直不會,沒有機會學了對嗎?如果我就不繼續教了,你也不繼續想了,你就一直沒辦法學會。然後在資優班這麼好的環境,沒學到東西就很浪費,不是嗎?
    妹:嗯。我:所以我們約定一下,當你覺得不懂的時候,我們再用三分鐘,我再解說一次,你再努力想一想可以嗎?超過三分鐘就不用繼續了,下次再說。
    妹:好。


    我從這個事件得到一個感想,有時候不能只是從小孩的反應來做結果的歸因,大人往往不自覺自己也在其中扮演了一個角色,需要同時調整才會有效。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