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5/15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談談「聽說大陸有六億人月收入不到1000? 想不到真相竟然是這樣!」一文~02~:誰才競爭力不足?

這一集原本想來講中國的製造業,不過在這之前,還是先來談談雪球滾滾-兩岸觀察家(以下續稱「雪球先生」)在內文中提到的幾家中國公司好了。

雪球先生說中國企業早已「紛紛轉型」、「本⼟品牌崛起」、「早就開始搞創新、研發和⾏銷這種品牌經營的腦⼒活」,而「⾼汙染、⾼⼯時、低⼯資、低效益」的代工,「留給東南亞」就好。

那麼雪球先生文中提到的幾間「已轉型」的科技品牌,它們代表經營效益的「營業利益率」,這幾年來又各是什麼樣貌呢?

華為:長期平均在6%~10%飄動(除了2021年遭受美國制裁,壯士斷腕達到19.1%)

小米:長期平均在5%~6%飄動(除了2020年曾經一度觸及9.78%)。

海爾:長期平均在5%~6%飄動。

TCL:長期平均在4%~5%飄動(除了2021年曾經一度觸及9.14%)。

光是看上面的經營成果,請問看倌們有感受到,比較起代工廠,這些「品牌經營的腦⼒活」有達成什麼「高」效益嗎?

如果把目光轉向雪球先生說的「新能源車品牌」,則結果更是令人驚嚇萬分。

蔚來汽車

數據擷取自財報狗

小鵬汽車

數據擷取自財報狗

理想汽車

數據擷取自財報狗

光看這些數據,讓雪球先生讚譽有加的「新能源汽⾞品牌」,基本上是賺越多、賠越多,其中表現最好的理想汽車,也不過是剛剛要開始獲利,還不知道是不是曇花一現而已。

而即便屬於成熟企業的比亞迪上汽集團,長期平均的營業利益率也只是在3%~5%上下震盪吉利汽車更是從2018年後就年年下降,逐漸跑到了3%左右。

當我們從台灣拉個長期被中國人嘲諷、譏笑的「納智捷」母公司裕隆集團,當對照組做個比較時,悲劇的是,自從2021年後,裕隆的營業利益率就再也沒有低於10%以下過了,咦!?

這使我們情不自禁想再問一次:「品牌經營的腦⼒活」有達成什麼「高」效益嗎?


為什麼,這些「腦⼒」忙活了這麼許久,效益卻跟代工沒什麼兩樣


從世界規模的格局來說,我們可以參考歐盟每年出版的「歐盟產業研發投資資訊概覽」(EU Industrial R&D Investment Scoreboard)來觀察。

譬如下圖所示,在研發支出排名前2500名的企業中,中國雖然高居第二,但研發支出的絕對金額卻連美帝的一半(42.1%)都不到。

2023 EU Industrial R&D Investment Scoreboard

而在TOP50的企業中,2500名中,研發支出金額佔了17.8%的中國企業卻只佔了4家(8%),反而是投資支出第三名的日本佔了5家(10%),更別提美帝一國就佔了23家(46%),換句話說,把TOP50也轉換成比例來看,中國在頭部競爭力最強的50家企業中,降到了17.8%的一半都不到

2023 EU Industrial R&D Investment Scoreboard


這些數字代表著什麼

代表著在以世界為範圍的競爭時,中國的所謂頭部企業的競爭力,其實只能在美歐日的固有架構下,於夾縫中努力求生存而已。

因此,中國除了阿里巴巴、騰訊這種規模等級的企業外,經營效益就只能在美帝老大哥先喫完肉後,才能舔舔骨頭、分一杯羹,結果當然營業利益率會與「低效益」的代工一樣低。

這其中的差別,也就只在搞了個自我品牌,忽然感覺飄了、高大上了。

所以,我們將目光再拉回雪球先生提到的李寧特步,或是雪球先生沒提到的安踏體育這些公司時,會發現除了有沒有品牌以外,營收成果經營效率等數字,都與台灣的儒鴻豐泰齊鈺甚至是寶成血汗代工廠沒有什麼顯著的差別

大夥都是得等美國大哥吃飽飯後,才能上桌吃大哥吃剩的,從結論上來說,李寧特步其實就是個有品牌的代工廠而已。

雪球先生心心念念著「全球華⼈能⼤團結,打破盎格魯賽薩克遜霸權、猶太裔霸權」,但是,要打破這個霸權,我們首先要先弄清楚,這個霸權的結構是怎麼形成的

很多人看到這裡,一定還是一頭霧水,為何中國廠商都開始出自有品牌了,為什麼還是只能吃大哥剩下的?

因為,在運動這個產業裡,作為牽引力量存在的,是NFL、NBA、MLB、英超、西甲等聯盟為主體,所建立起的競技平台。從這個觀點來看,CBA也就只能是次級聯盟的東亞分支的地位而已

而這個競技平台的背後,是巨量資本在推動的金錢世界。

當一個年輕人,發現自己可以透過天賦與努力,在這些競技平台獲得成功,有機會名利雙收、左擁右抱時,人類本能慾望的驅動,就會讓這些平台的存在更加穩固。

因此,當NBA或MLB等聯盟,形成了一個這個平台是該運動的「世界最高競技殿堂」的既有印象後,全世界的同類運動員都會趨之若鶩,爭相前往競技(=撈金),無形中產生的磁吸效應,就像這幾十年來歐洲職業籃球對NBA的頂級球員供輸,大谷與翔平在MLB上演的兄弟檔雙刀流一樣,持續不斷地正增強這種印象。

也因此,我們才會看到,如果光「研發⾏銷和設計」就那麼好賺,李寧、安特就不需要去簽美國球星、而且還幾乎是NIKE、Adidas吃撐才有剩的球星,來代言自家球鞋,把自己辛辛苦苦從中國人民手中賺來的微薄利潤,再回頭進貢給這些歐美球員。

因為,一個對打藍球有熱忱的年輕小伙,他想穿的,是LBJ的球鞋,想模仿的,是Stephen Curry的投籃方式。

因為,腳上穿著CBA那些國內一條龍,出國被打成蟲的所謂球星的代言球鞋,既不帥也不酷炫,只會顯得傻而已。

是故,當這些平台形成上述的循環後,跟著這個體系運作的企業,就會雞犬升天,例如當年的NIKE,就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吃到最大塊肉的企業之一。

只是,諷刺的是,這些中國廠商想方設法的與NBA球星簽下代言合約,實際上,反而是對邪惡美帝獨佔運動產業的霸權,起到了積極性的作用,直接間接地鞏固了美帝運動產業老大哥的地位。

因為,任何配合這個體系活動的行為,都只會讓這個體系更加強大,讓自己永遠成為這個體系的附庸。從這個觀點出發,最終依然是美帝的「品牌代工」

所以,看下面這張附圖就能理解,即便安踏、李寧的營收提升了,甚至在中國的國內份額也提升了,

研發支出不僅在絕對金額被老大哥輾壓,在研發/營收佔比上,也遠遠看不到老大哥10%的車尾燈。

艾瑞諮詢-2023年中國戶外運動鞋服務行業研究報告

因為,肉還是老大哥在吃,小弟們照例喝肉湯,搶奪價格中低階的那一坨肉屑。

做品牌做到只能在刀刀見骨的價格上討生活,就真的比做代工、穿藍白拖的還要來得「體面」嗎?

讓我們重新把目光轉回科技產業。

如果「⼩米智能家電橫掃全球,⽤過的⼈都說好」,那為什麼售價還會提不起來?毛利率還是增加不了幾個點?做不了像蘋果般的精品,只能做個電子業的小北百貨拚CP值

都已經搞了品牌了,為何還是要996「加班、犧牲周末卻只能賺少少的錢」?

因為,如同前述的運動產業、老大哥是邪惡美帝一樣,在PC時代,微軟與蘋果是唯二拉動產業的陣營;在手機時代,也是蘋果與安卓唯二的陣營在制定產業規則

不變的是,邪惡美帝依舊坐在老大哥的王者寶座上,只是下面小弟已經換了一輪又一輪了。

華碩、宏碁的PC式微了,換上聯想當老大的跟班;HTC走入了歷史的塵埃,華為、小米取而代之,接班成為了老大的護法。

老大,還是那個老大,眼看著新護法們當得有模有樣,就要長長久久的做下去時,就在有一天的早晨,情況急轉直下。

護法身後的黃皮膚小組長忽然說話了:「不⽤凡事都順著老大的規矩來,憑什麼總是老大說了算?我也要當老大!」

從那天開始,黃皮膚小組長就開始不定時被老大叫人爆揍、掌嘴,而老大則繼續大步往雲端與AI的時代邁進。

慢慢習慣把被拳打腳踢當日常的黃皮膚小組長,中間還露了一手傑出的逆向操作,把手頭上原本最能打、最可能拿來和老大戰的幾個小弟,分別壓到土裡去磨蹭、往死裡踹,讓他們從雲端上的神將,跌落凡塵變成了幾縷冤魂。

從此,黃皮膚小組長親手斬斷了自己的後路,再也沒有與老大一較長短的可能。

我們以一個局內人與見證者,一路看著黃皮膚小組長如何被老大找人圍毆、蓋布袋,時不時就鼻青臉腫時,台灣出身的雪球先生在文章裡寫到了,「希望有⼀天全球華⼈能⼤團結,打破盎格魯賽薩克遜霸權、猶太裔霸權,實現真正的⼈類平等⾃由。」

阿彌陀佛,要陪黃皮膚小組長殉葬能不能你一個人去就好了,我們做慣代工的都是粗人,只想跟著老大混一口飯吃,過過溫飽但舒服的小日子就可以了,不要拖我們下水,謝謝,感恩。


(下一集來談談製造業。)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