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創作 1|年底別急著趕發文!創作夥伴請進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發現不少創作者到了年末,特別是週末時,開始大量發文,似乎想在最後衝刺完成年度目標。雖然努力總是值得肯定,但其實這樣的做法可能適得其反。以下幾個原因,提醒你年底創作應該更謹慎規劃:


1. 排行榜/數據提前結算,努力可能白費



問題/風險

如果趕稿的目的是衝榜,不少年度榜單或數據統計在 12 月初甚至更早就會截止。這意味著,年末的奮鬥可能無法被納入最終計算。因此,與其急著趕數量,不如把心力放在確保質量,在影響力最大化的時間點發佈。


解決建議

除了提前了解目標平台的計算規則和截止時間,將重點內容安排在更具影響力的時間發佈。也要注意,規則解釋權是掌握平台手中,隨時可能有變化,建議保守為主。




2. 週末競爭激烈,觀眾注意力被分散



問題/風險

  • 內容被淹沒:週末是熱門發文時段,觀眾在面對大量資訊時可能忽略你的作品。
  • 互動降低:觀眾忙於自身安排,對內容的回應和互動可能低於預期,降低作品的影響力。


解決建議

根據受眾分析,選擇更有利的發文時間,比如週一到週五的某些時段。如果不得以或想爭取新讀者要盡量優化標題和縮圖設計,提高吸引力,才有利殺出重圍。



3. 年末觀眾處理手頭事務,關注度降低



問題/風險

觀眾忙於處理年度總結或新年準備,對非必要資訊的關注度大幅降低。

潛在影響被延後或忽略:重要內容在此時發佈,可能被忽視或無法在短時間內產生效果。

解決建議:

提前或延後發佈重要內容,選擇更具戰略意義的時間點(如新年初期)。

針對年末的低關注度,製作輕量、易消化的內容,如年終回顧或小型互動,保持適度曝光。



提前規劃,創作更從容



還是那句老話。與其年底趕工,不如在平時定期創作,確保有穩定的內容輸出頻率。這不僅能減少年末的壓力,也能讓你的作品獲得更好的展現機會和回饋。創作是馬拉松,不是一場短跑,與其在最後壓線沖刺,不如提前規劃、預留時間,掌握節奏。

透過提前規劃與分階段創作,可以有效降低以上風險,提升全年內容的總體表現力和影響力。有的時候,我們需要以自然的步調,給作品一些時間成熟才能一鳴驚人,這個概念我會在下週的陪你讀書中介紹《慢速工作力》,不要為瞎忙奔波,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可創造永久價值的事物上。




avatar-img
352會員
238內容數
對社會脈動、產業現況提出觀點與省思,找尋進步空間或接受現況、活在當下,並有足夠智慧區分其兩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哈斯的煉金工房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整理了一系列具啟發性的內容和書籍推薦,涵蓋婚姻、財富和創業等主題,並分享個人見解和讀後感。鼓勵讀者從中獲取有價值的知識與靈感。文章中提到了多部書籍,如《別相信直覺》和《數據、真相與人生》,並探討了現代社會中的許多重要議題。讀者可以透過這篇文章,瞭解如何從生活中挖掘有意義的內容。
這篇文章整理了一系列具啟發性的內容和書籍推薦,涵蓋婚姻、財富和創業等主題,並分享個人見解和讀後感。鼓勵讀者從中獲取有價值的知識與靈感。文章中提到了多部書籍,如《別相信直覺》和《數據、真相與人生》,並探討了現代社會中的許多重要議題。讀者可以透過這篇文章,瞭解如何從生活中挖掘有意義的內容。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邊會分享幾個我近期寫文/創作用的技巧
Thumbnail
通常創作者會有『每週一篇高品質文章』還是『每日次等內容』這個困擾 目前社群演算法不會一直推送你的發文給你的追蹤者 以為頻繁發文會洗別人版面,會被洗到的正是想接受到這樣訊息的人 不用太在意別人會被你的發文轟砸 所以 有靈感時,盡快寫下,發文 去人家裡串門子發現新idea,發文 讀一本好書
Thumbnail
第一次發文 |・ω・`)(試探 這個【創作進度】的區塊,預計會是類似週記的東西。
Thumbnail
由於工作時間作息及體力負荷問題,個人創作方式將改成每週二更新。改變創作方式的初衷是為了讓創作更有深度與價值,而非輕率地湊字數。新的創作方式將包括每週紀錄和每週心得兩個部分:一篇為「每週紀錄」,紀錄每天的小進步或反思,另一篇為「每週心得」,寫出每週比較深刻對自己有幫助的想法跟見解。
Thumbnail
明明是「近期」的各種反思,但這篇文章2月就完成了,靜靜躺在草稿裡超過1個月以上....看到後順手發布。 跟創作者經濟產業有關的 過度追求流量,會迷失自我。被演算法綁架真的不是一個好事。我仍然認為,如果能服務好 1000 個人,會比討好 1000 萬個人來得輕鬆多了。演算法的紅利,會讓創作者以
這篇文章探討了創作與個人成長之間的相關性,並提出了在工作日和假日不同的主題選定和準備方式。文章中還提到了創作對於個人成長的幫助,包括進入心流、監督習慣、時間管理等方面。
    2023年12月底,訊息充斥著回顧一年的資訊,與新年的新目標,呆望著天空希望時間快速度過,逃離一事無成的一年,手裡的筆記本第一頁是來自於2022年的期許,只需要將3劃掉更改為4即可變成新年新希望       列舉的每一項目標,儘管有條理的一一列舉時間、地點、發生什麼事情,那也只是被寫下,
Thumbnail
過年又過去了,大家設好自己的年度目標了嗎?我的話是會在元旦到過年期間做設定,今天這篇想跟大家分享我的作法,歡迎大家一起來交流分享自己的作法。
Thumbnail
過年早上起來,都是幾點了?在忙什麼?又是做什麼? 過年吧!就這幾天,眼看年假就要結束,有人跟我說,過年真是一年不如一年,越來越沒有過年氣氛,可能高興的只有小朋友。 當人越來越年長,快樂就越來越少,煩惱也就越來越多,這些煩惱...全都是自找的。 寫日記吧! 從剛開始的兩個字,寫到現在長篇大論,
Thumbnail
寫出更好的文章 最近平台改版,許多人討論如何寫出更好的文章。大家紛紛分析自己的數據後台,並提出來分享和討論。在這裡,我也想藉此機會,從文化創意的角度來談談創作者的數據思維應該是什麼。 創作者的最終目的是要養活自己 首先,創作者的最終目的是要養活自己。要養活自己,就必須讓自己的文章賣得出去,吸引
Thumbnail
這邊會分享幾個我近期寫文/創作用的技巧
Thumbnail
通常創作者會有『每週一篇高品質文章』還是『每日次等內容』這個困擾 目前社群演算法不會一直推送你的發文給你的追蹤者 以為頻繁發文會洗別人版面,會被洗到的正是想接受到這樣訊息的人 不用太在意別人會被你的發文轟砸 所以 有靈感時,盡快寫下,發文 去人家裡串門子發現新idea,發文 讀一本好書
Thumbnail
第一次發文 |・ω・`)(試探 這個【創作進度】的區塊,預計會是類似週記的東西。
Thumbnail
由於工作時間作息及體力負荷問題,個人創作方式將改成每週二更新。改變創作方式的初衷是為了讓創作更有深度與價值,而非輕率地湊字數。新的創作方式將包括每週紀錄和每週心得兩個部分:一篇為「每週紀錄」,紀錄每天的小進步或反思,另一篇為「每週心得」,寫出每週比較深刻對自己有幫助的想法跟見解。
Thumbnail
明明是「近期」的各種反思,但這篇文章2月就完成了,靜靜躺在草稿裡超過1個月以上....看到後順手發布。 跟創作者經濟產業有關的 過度追求流量,會迷失自我。被演算法綁架真的不是一個好事。我仍然認為,如果能服務好 1000 個人,會比討好 1000 萬個人來得輕鬆多了。演算法的紅利,會讓創作者以
這篇文章探討了創作與個人成長之間的相關性,並提出了在工作日和假日不同的主題選定和準備方式。文章中還提到了創作對於個人成長的幫助,包括進入心流、監督習慣、時間管理等方面。
    2023年12月底,訊息充斥著回顧一年的資訊,與新年的新目標,呆望著天空希望時間快速度過,逃離一事無成的一年,手裡的筆記本第一頁是來自於2022年的期許,只需要將3劃掉更改為4即可變成新年新希望       列舉的每一項目標,儘管有條理的一一列舉時間、地點、發生什麼事情,那也只是被寫下,
Thumbnail
過年又過去了,大家設好自己的年度目標了嗎?我的話是會在元旦到過年期間做設定,今天這篇想跟大家分享我的作法,歡迎大家一起來交流分享自己的作法。
Thumbnail
過年早上起來,都是幾點了?在忙什麼?又是做什麼? 過年吧!就這幾天,眼看年假就要結束,有人跟我說,過年真是一年不如一年,越來越沒有過年氣氛,可能高興的只有小朋友。 當人越來越年長,快樂就越來越少,煩惱也就越來越多,這些煩惱...全都是自找的。 寫日記吧! 從剛開始的兩個字,寫到現在長篇大論,
Thumbnail
寫出更好的文章 最近平台改版,許多人討論如何寫出更好的文章。大家紛紛分析自己的數據後台,並提出來分享和討論。在這裡,我也想藉此機會,從文化創意的角度來談談創作者的數據思維應該是什麼。 創作者的最終目的是要養活自己 首先,創作者的最終目的是要養活自己。要養活自己,就必須讓自己的文章賣得出去,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