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9|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發現薇趨勢/產業架構的慢性毒藥

2024/01/08 23:23:55經濟日報 王薇瑄(聲鮮時采科技營運長、科技媒體專欄作家)

諾貝爾獎得主、倫敦政經學院經濟學Christopher Pissarides教授指出:「全球瘋STEM,是埋下自我毀滅的種子。」


STEM分別是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四類學科。1996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開始推廣以STEM為核心的教育。當時,全球的科技發展正起飛,一晃眼到2007年,誕生了第一支智慧型手機iPhone,數位科技正式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於是一直以來,二、三類組的大學畢業生特別受市場青睞,工程師、硬體設計、晶圓製造等科系,有的甚至還沒畢業,大公司已通過校園徵才挖人。尤其在這十年,學習新技術似乎成為年輕人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徑。


然而Christopher Pissarides教授卻認為,一味追尋STEM技能,具有風險。如今AI發展已取代一部分人的工作,更多IT產業投入技術研發,更加速了AI大量取代勞動力的過程,因此許多需要耐心、溝通、社交的職業,反而在未來比較不容易被AI取代。


STEM教育的推行成果,也反映在全球的就業薪資結構。以台灣的社會新鮮人來說,IT業、工程師、科學專業的醫生與研究人員,平均起薪就是比人文產業的高。


前陣子新冠蔓延,美國與香港都爆出醫護人員罷工的新聞,台灣雖然很幸運的沒有罷工潮,但護理師公會的資料顯示,台北榮總從2022年底到2023年上半年,就少了近200名護理師,三軍總醫院也少了120多名。除了離職潮,執業率也是屢創新低,護理師正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行業,需要耐心與溝通。


以STEM教育為核心的產業,確實可以給國家帶來極大的GDP與GNP,尤其以科技聞名的台灣,影響甚是顯著。但就長遠發展看,天平若過於傾向技術產業,未來便危機四伏。一是AI快速在不同產業落地,已見同領域同質性的AI技術;二是長期的薪資結構,讓人文科系的畢業生成為起薪弱勢,畢業後的就業市場前景灰暗,勢必進而影響其學習專業的態度。


於是STEM在2008年新增了「藝術」(Art)一門,進化成STEAM教育。2018年,全球國家已多採用STEAM,頓時變成世界教育的主流,主張學生動手做,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並融入美學與人文素養。但實踐至2024年,從就業薪資結構觀察,還是看不出社會與市場「重視人文」,而二、三類組的畢業生的薪資依舊步步高升。


近年台灣陸續調漲勞工最低薪資,對人文產業的勞工不無小補,但調漲外,不光是數字,更應該讓勞工理解自己所在的產業價值。


常聽見身邊許多創業家朋友吐苦水:「現在的員工覺得薪水低,上班只能靠打混、團購填補內心的空缺,而政府又一直要我加薪,我實在加得心好痛。」


如果產業發展欣欣向榮,公司獲利高漲,那些創辦人當然就會在員工福利上表現乾脆,該加薪就加薪,該給的福利一樣也不會少。


但就以人文為本的產業來說,產品的價格遠不如那些開發出新型科技產品的大公司。


科技的態勢愈旺,人文力愈發顯得疲弱,所以看書的人少了,出版業永遠是寒冬;轉型文創業開發產品,消費者又覺得昂貴,惡性循環。數位世界塑成的價值觀,正侵蝕著現實世界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化成需要時間,也需要起點。未來如果還有漲薪政策,不妨更貼近人文一些,這個社會需要了解背後的核心價值,遠勝過數字增加的表象。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