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薇趨勢/從智到緩的省思

更新於 2024/12/2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4/12/24 00:20:33

經濟日報 王薇瑄(聲鮮時采科技營運長、科技媒體專欄作家)

你知道明年的經濟關鍵字是哪一個字嗎?《經濟日報》剛舉辦的「經濟投資展望論壇智勝2025」,讓民眾從34個關鍵字中票選「2025經濟關鍵字」,最終結果為「緩」。


在科技快速的遞進中,「緩」這一個字給了我們什麼啟示?而緊追在後的第二名,是混沌不明的「混」,難道是指出未來產業走向並不明確,仍存在變數?


2024年選出的關鍵字為人工智慧的「智」,此字代表整年度人工智慧AI與智能應用大放異彩——明年若以「緩」描述產業現況,是否預言科技前進遲緩?這讓我想起歲末年初之際,總有許多分析師朋友互相交流,他們一致的疑問是:AI還可以紅多久?它會不會像Metaverse或Clubhouse那樣曇花一現?


從這幾年的科技發展趨勢來看,我們看到智慧型手機發展遲滯,除了低配版在第三世界獲得回響外,高階機型的市場反應其實一般。


AI PC並沒有在雲端與終端間的競爭大獲全勝,成為市場獨霸一方的王者;Google面對危機四伏的廣告市場,積極開發諸多硬體產品,如Pixel 9系列智慧型手機、Pixel Watch 3系列智慧手表與Pixel Buds Pro 2無線耳機,也積極開發AI產品Gemini的生成式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似乎也在意想之中;Meta則持續以軟實力維持營收,其專注硬體開發的部門,單季虧損高達44億美元,短期內無法止損。


科技界若沒有好題目,表示AI還會紅幾年。然而,當所有玩家湧入AI這場戰局,首要步驟應該就是買設備,不論是伺服器、晶片,還是其他構築AI夢想的硬體裝置。


有的企業嘗試將原有服務AI賦能,有的則實踐市場從未見過的創意,一旦變成產品,其下一步便是:如何獲利?


以全球AI產品市占率最高的OpenAI而言,截至2024年6月的營收,在過去六個月內翻倍至34 億美元,預計2025年將達到116 億美元。


儘管營收增長迅速,構建和運行AI模型的成本高昂,OpenAI 仍處於虧損狀態。有報導指出,今年的虧損可能高達50億美元。而OpenAI主要營收來源為訂閱費用與API授權,約32億美元,另外是與Microsoft Azure的合作,通過Azure平台提供OpenAI模型的訪問權限,帶來約2億美元的收入。


倘若OpenAI繼續精進服務,不回頭審視其商業模式,它還挺得住長期的虧損嗎?


同理可證,台灣產業2024年選出的關鍵字為人工智慧的「智」,反應了不少政府政策、集團與新創投入大量資源,無論是軟體或硬體。


朋友的孩子已經跟我分享國小課程如何教他們創造出自己的虛擬人與AI編程了。從教育到產業,一向以科技島著稱的台灣,這一年想必累積了不少創意,有的可能落地成為產品,有的甚至躍上國際舞台,也是時候該緩一緩腳步了,觀察該如何更漂亮的站穩市場。


2025年全球經濟迎來疫情後的大復甦,但同時深受環境與氣候的影響,也難避免政治凌駕經濟造成的不合理的產業布局。政府、集團或是新創,都該思索下一步要怎麼走得更加穩健。


希望2025的經濟關鍵字「緩」,可以讓我們一起迎接2026年一整年的「穩」。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avatar-img
24會員
96內容數
Podcast節目【數位趨勢醬子讀】的專欄作家文章匯流 從科技新聞帶你看產業趨勢,有別於坊間搖旗吶喊式的附和,本節目提供的獨家觀點絕對讓你耳目一新! 你想知道科技新聞背後的微趨勢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嗎?跟著兩位專欄名家一起看就世界還沒發現的微趨勢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薇瑄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AI已經成為引領全球科技方向的標的,除了我們熟悉的文字、圖像、影片等內容生成技術,許多玩家還希望透過AI顛覆舊產業,創造新格局與新商機。近期Perplexity AI推出「購物助理」功能,雖然尚未公開具體的成績數據,但其創新的特性已經引起廣泛關注。
美國司法部近期對Google提出反壟斷訴訟,指控其利用市場地位壓制競爭,特別是在搜尋和瀏覽器領域。根據報導,司法部可能的處置措施包括要求Google脫手旗下的Chrome瀏覽器或其他相關業務,以緩解市場獨大帶來的不公平競爭現象。
自OpenAI推出生成式人工智慧應用程式ChatGPT之後,坊間討論熱度最高的兩個議題,一個是AI會不會取代人類的工作?另一個就是耗費巨資維持營運的ChatGPT,該以什麼方式存活?思考AI是否會取代一切的前提,是如果AI能活到取代我們的那天。
近期短影音熱潮正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無論是在抖音、Instagram Reels,還是 YouTube Shorts ,短小精悍的內容逐漸成為消磨碎片時間的主要方式之一。
Meta開發出一款名叫Movie Gen的人工智慧模型,能根據使用者的文字指令(Prompt),生成逼真的影片與聲音。Meta聲稱此產品媲美OpenAI和ElevenLabs,雖然目前這項服務還沒有對外開放,不過根據釋出的影片,其畫面細節與OpenAI先前推出的Sora並無太大差異。
Meta創辦人祖克柏從社群媒體Facebook發跡,打著尋找回憶的旗幟,背後實則靠廣告賺進大把鈔票。隨著事業版圖逐年擴大,Meta先後併購了Instagram與WhatsApps等50間企業;然而風水輪流轉,即使祖克柏英雄出少年,在數位產業浪潮不留情的往前推進下,Meta也被迫歷經幾次轉型。
AI已經成為引領全球科技方向的標的,除了我們熟悉的文字、圖像、影片等內容生成技術,許多玩家還希望透過AI顛覆舊產業,創造新格局與新商機。近期Perplexity AI推出「購物助理」功能,雖然尚未公開具體的成績數據,但其創新的特性已經引起廣泛關注。
美國司法部近期對Google提出反壟斷訴訟,指控其利用市場地位壓制競爭,特別是在搜尋和瀏覽器領域。根據報導,司法部可能的處置措施包括要求Google脫手旗下的Chrome瀏覽器或其他相關業務,以緩解市場獨大帶來的不公平競爭現象。
自OpenAI推出生成式人工智慧應用程式ChatGPT之後,坊間討論熱度最高的兩個議題,一個是AI會不會取代人類的工作?另一個就是耗費巨資維持營運的ChatGPT,該以什麼方式存活?思考AI是否會取代一切的前提,是如果AI能活到取代我們的那天。
近期短影音熱潮正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無論是在抖音、Instagram Reels,還是 YouTube Shorts ,短小精悍的內容逐漸成為消磨碎片時間的主要方式之一。
Meta開發出一款名叫Movie Gen的人工智慧模型,能根據使用者的文字指令(Prompt),生成逼真的影片與聲音。Meta聲稱此產品媲美OpenAI和ElevenLabs,雖然目前這項服務還沒有對外開放,不過根據釋出的影片,其畫面細節與OpenAI先前推出的Sora並無太大差異。
Meta創辦人祖克柏從社群媒體Facebook發跡,打著尋找回憶的旗幟,背後實則靠廣告賺進大把鈔票。隨著事業版圖逐年擴大,Meta先後併購了Instagram與WhatsApps等50間企業;然而風水輪流轉,即使祖克柏英雄出少年,在數位產業浪潮不留情的往前推進下,Meta也被迫歷經幾次轉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想以兩個近期台灣的熱門事件,談談「本質」與「價值」。 上周在南港展覽館登場的Computex 2024,可說是台灣科技界的盛事。眾多科技巨頭齊聚台灣,相關科技股大漲,科技發展成為產業顯學中的顯學。有新聞報導此活動,「整體規模盛況空前,甚至有超越美國 CES消費電子大展的趨勢」。
Thumbnail
2024年的科技趨勢有多個報告指出,包括MIT Technology Review、Gartner 和Accenture,強調了人工智能的全面融入、超高效太陽能電池、戰略科技趨勢和科技遠景。這些報告展示了科技在未來將如何塑造我們的世界。
Thumbnail
2024年是一個關鍵的年,不論對於企業還是個人。受到媒光燈關注的科技案例,包含高齡化、少子化、缺工、人工智慧、ESG、新科技、永續經營等,深深地影響到了我們的生活。此外,針對僱主品牌,以及面試和入職過程中的體驗進行分享。
Thumbnail
走過2023年的黑暗,2024年是否透露出曙光 2024年全世界的經濟在恢復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決定經營的戰略
Thumbnail
2024年的AI產業不會只是在2023年那些舊標的打轉 無人商店跟智慧醫療,光通訊就是案例,這只是基礎的產業擴散節奏 智慧型手機>電動車>綠能 都表演過了 大多贏家AI跟摺疊產業的獲利資金,都確認跟我們差不多 已經都在各處不同預期的題材標的輪流 每個人的投資階段選擇不同,就只是
Thumbnail
已經高潮過的領域就不用過度去積極,有操作的而是要設好停利策略 裡面還有很多都只是在重要突破關鍵點附近震盪,就像友威科跟華景電 還沒有任何看到慣性改變就可以只需要觀察不一定要動作 各自題材也不同,尤其2023年營收差的都可以很快速在2023/10~2024/2月有行情,因為很容易就友年增
Thumbnail
2024年,全球經濟預測將持續衰退,使企業對支出和創新投資保持謹慎態度。然而受科技和社會趨勢影響,某些領域仍具有創新和投資的潛力,其中人工智慧(AI)是明顯的例子。當前商業趨勢主要受到科技推動,將帶來對人類本質的新視角。未來的關注點包括AI等領域,預計將引領商業發展方向,為我們帶來新的觀點與可能性。
Thumbnail
📌 一句摘要: 儘管交易放緩,氣候科技創業公司仍在全球吸引數十億美元投資,展現出創新解決方案和可持續發展的強大潛力。
Thumbnail
世界的經濟脈動和科技、新創趨勢與市場資訊息息相關,在這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世代,我們透過各種管道蒐集資訊,企圖在趨勢變化愈發快速的 2024 中站穩腳步。 vocus 有許多美股與科技類型創作者,透過大量的資料、文本整理,提供會員們最新的趨勢觀察與深入分析,無論你想從分析總經開始、或是深入研究科
Thumbnail
2024已如清晨的黎明破曉,遙想2023年在科技業的風風雨雨也已是過往雲煙。如果說2023年台灣的代表字是「困」,那不管國內或國外科技業的市場在2023年,或許能用「亂」一字以蔽之。 原本2022年底OpenAI在推出ChatGPT時,大家還未意識到他會對個人、或企業帶來甚是劇烈的影響。202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想以兩個近期台灣的熱門事件,談談「本質」與「價值」。 上周在南港展覽館登場的Computex 2024,可說是台灣科技界的盛事。眾多科技巨頭齊聚台灣,相關科技股大漲,科技發展成為產業顯學中的顯學。有新聞報導此活動,「整體規模盛況空前,甚至有超越美國 CES消費電子大展的趨勢」。
Thumbnail
2024年的科技趨勢有多個報告指出,包括MIT Technology Review、Gartner 和Accenture,強調了人工智能的全面融入、超高效太陽能電池、戰略科技趨勢和科技遠景。這些報告展示了科技在未來將如何塑造我們的世界。
Thumbnail
2024年是一個關鍵的年,不論對於企業還是個人。受到媒光燈關注的科技案例,包含高齡化、少子化、缺工、人工智慧、ESG、新科技、永續經營等,深深地影響到了我們的生活。此外,針對僱主品牌,以及面試和入職過程中的體驗進行分享。
Thumbnail
走過2023年的黑暗,2024年是否透露出曙光 2024年全世界的經濟在恢復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決定經營的戰略
Thumbnail
2024年的AI產業不會只是在2023年那些舊標的打轉 無人商店跟智慧醫療,光通訊就是案例,這只是基礎的產業擴散節奏 智慧型手機>電動車>綠能 都表演過了 大多贏家AI跟摺疊產業的獲利資金,都確認跟我們差不多 已經都在各處不同預期的題材標的輪流 每個人的投資階段選擇不同,就只是
Thumbnail
已經高潮過的領域就不用過度去積極,有操作的而是要設好停利策略 裡面還有很多都只是在重要突破關鍵點附近震盪,就像友威科跟華景電 還沒有任何看到慣性改變就可以只需要觀察不一定要動作 各自題材也不同,尤其2023年營收差的都可以很快速在2023/10~2024/2月有行情,因為很容易就友年增
Thumbnail
2024年,全球經濟預測將持續衰退,使企業對支出和創新投資保持謹慎態度。然而受科技和社會趨勢影響,某些領域仍具有創新和投資的潛力,其中人工智慧(AI)是明顯的例子。當前商業趨勢主要受到科技推動,將帶來對人類本質的新視角。未來的關注點包括AI等領域,預計將引領商業發展方向,為我們帶來新的觀點與可能性。
Thumbnail
📌 一句摘要: 儘管交易放緩,氣候科技創業公司仍在全球吸引數十億美元投資,展現出創新解決方案和可持續發展的強大潛力。
Thumbnail
世界的經濟脈動和科技、新創趨勢與市場資訊息息相關,在這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世代,我們透過各種管道蒐集資訊,企圖在趨勢變化愈發快速的 2024 中站穩腳步。 vocus 有許多美股與科技類型創作者,透過大量的資料、文本整理,提供會員們最新的趨勢觀察與深入分析,無論你想從分析總經開始、或是深入研究科
Thumbnail
2024已如清晨的黎明破曉,遙想2023年在科技業的風風雨雨也已是過往雲煙。如果說2023年台灣的代表字是「困」,那不管國內或國外科技業的市場在2023年,或許能用「亂」一字以蔽之。 原本2022年底OpenAI在推出ChatGPT時,大家還未意識到他會對個人、或企業帶來甚是劇烈的影響。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