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的第174堂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Tree

Tree

Schradieck No. 3,要伸張第3&4指時(A弦D > F#),是要主動將3指定住,4指往外拉伸。如A空弦接F#,也要試圖將3指穩住,4指自己拉開(順其自然就是會1~4指全部拉開)。如果手臂會酸就是錯的,力氣要放在手指頭。

No. 4,分弓跨弦弧度要小到不能再小為止,我的右手已經近乎是畫圓圈(我以為要這樣)。後來想想也對,這個是為了練兩條弦連續換弦,弧度太大的話連弓拉起來很困難。

Carl Flesh C大調三度音,雖然分弓開始練,但是手指頭要預先張開,做好下組三度音的準備,不然連弓的時候,左手又要重練一次。(這個雖然知道,但是還是會忘記要準備手指…)。練分弓、兩兩連弓、第一個分後面兩兩連。

Tchaikovsky,ok…這新的兩面在家練的時候一直覺得右手無法跳得很好,不知道何時起跳弓變得那麼難?我只能說我盡力了,但聽起來很難聽,明明是看起來很簡單的東西。果然上課就被說了,已經在拉這些大曲子了,在練習的時候首要注意音質,右手要特別注意把音色先拉好。至於跳弓的問題,練習時都不要跳就對了。基本上跳弓也是屬於「拉」的一種,只是是短的。所以練習時全部都單純拉就可以了。

…果然單純不跳慢練了幾天後發現,欸,突然發現快一點也可以像是跳弓一樣的拉奏了。所以前面兩周到底愚蠢的在練什麼呢。

結論:定時上課還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成人,不要覺得想要在家「先練到好」再去找老師上課,以免浪費學費,實際上你在家可能練歪了很久都不知道。
avatar-img
17會員
194內容數
從28歲開始學琴,中斷後又重拾小提琴,目前約有九年琴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提琴生活 的其他內容
哪來的點五? 因為老師遲到、我又要趕時間,於是只上了一些,主要過一下要表演的曲子,以及老柴稍微過一點。 這次配表演的曲子,有到教室一樓大廳去跟平台鋼琴配,雖然一樓沒什麼人,外面也沒什麼路人,只是還是稍微會被分心。配了兩次都有腦袋瞬間放空的時候,還好練得夠好,拉錯瞬間回神繼續下去。配完後老師說不錯
聖誕節要到了,臉書被各種年終/聖誕音樂會洗版,小孩跟我都在各自努力的準備表演中,但是小孩的曲子難度比我高多了。哈。 Schradieck 加上No.3的後半首,第四指拉伸的難度越來越高。我看老師示範時候第三指幾乎都沒動,應該是這樣才能快速切換手指3>4>3>4(A弦D>F# 及 D弦G>B)。但是
Schradieck 進入到第三首,主要是音階以及分解三度(?Broken thirds)等。覺得手指好像可以越拉越開了。
這次重奏團練跟上課剛好有個共通的技巧要改進,就是上下換弓要連續、不斷掉。對於無論在哪裡拉琴都有學到新東西,覺得很開心。也因如此之前拋棄很久的長弓練習又撿回來練。之前縱使有練也只有練雙音長弓,平常只覺得長弓不知道要練什麼,感覺上下換弓已經很順、弓也直、基本上也不會抖、大小聲還可以,不知道還該注意什麼就
因為右手肘的關係,決定休息了幾周,直接不拉琴還是恢復比較快。練琴這種事情,真的捨不得放下,因為會覺得功虧一簣啊,好不容易練到這樣,幾周不練直接打回原形,非常不爽之。 也因為這樣關係,我基本上練很少,音階些微練一點,然後練Schradieck一下,就直接挑老柴的重點練。 結果上課老師第一句話說年底
Tchaikovsky,第一次配上伴奏速度好快。但其實距離譜上標準80速度還好一段距離,但我在家最快也才練到50。 拉完後老師的comment是「你太受CD的影響了」,啊哈。在家練時會對節拍器練,可是一但節拍器關了,我的拍子也就亂了,所以就按腦內音樂記憶拉了吧? 音準要注意會偏高,聽起來太明亮的
哪來的點五? 因為老師遲到、我又要趕時間,於是只上了一些,主要過一下要表演的曲子,以及老柴稍微過一點。 這次配表演的曲子,有到教室一樓大廳去跟平台鋼琴配,雖然一樓沒什麼人,外面也沒什麼路人,只是還是稍微會被分心。配了兩次都有腦袋瞬間放空的時候,還好練得夠好,拉錯瞬間回神繼續下去。配完後老師說不錯
聖誕節要到了,臉書被各種年終/聖誕音樂會洗版,小孩跟我都在各自努力的準備表演中,但是小孩的曲子難度比我高多了。哈。 Schradieck 加上No.3的後半首,第四指拉伸的難度越來越高。我看老師示範時候第三指幾乎都沒動,應該是這樣才能快速切換手指3>4>3>4(A弦D>F# 及 D弦G>B)。但是
Schradieck 進入到第三首,主要是音階以及分解三度(?Broken thirds)等。覺得手指好像可以越拉越開了。
這次重奏團練跟上課剛好有個共通的技巧要改進,就是上下換弓要連續、不斷掉。對於無論在哪裡拉琴都有學到新東西,覺得很開心。也因如此之前拋棄很久的長弓練習又撿回來練。之前縱使有練也只有練雙音長弓,平常只覺得長弓不知道要練什麼,感覺上下換弓已經很順、弓也直、基本上也不會抖、大小聲還可以,不知道還該注意什麼就
因為右手肘的關係,決定休息了幾周,直接不拉琴還是恢復比較快。練琴這種事情,真的捨不得放下,因為會覺得功虧一簣啊,好不容易練到這樣,幾周不練直接打回原形,非常不爽之。 也因為這樣關係,我基本上練很少,音階些微練一點,然後練Schradieck一下,就直接挑老柴的重點練。 結果上課老師第一句話說年底
Tchaikovsky,第一次配上伴奏速度好快。但其實距離譜上標準80速度還好一段距離,但我在家最快也才練到50。 拉完後老師的comment是「你太受CD的影響了」,啊哈。在家練時會對節拍器練,可是一但節拍器關了,我的拍子也就亂了,所以就按腦內音樂記憶拉了吧? 音準要注意會偏高,聽起來太明亮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去上鋼琴課好像不那麼害怕沒有練完了 以前會覺得自己練完一段新段落 才代表完成 代表有進展 不過現在慢慢不那麼想了
Thumbnail
從學習薩克斯風演奏到自行採譜、編譜,作者寫出心路歷程與學習建議,提供想學習編譜的人參考
Thumbnail
這次課程主要是讓大家可以習慣注意自身外他人在演奏時的變化,在團隊中有人彈錯時要怎麼調整,訓練自己上台不緊張
Thumbnail
終於來到第180堂課,如果乘以學費的話,也是六位數的價格…。自己在賺錢才會精打細算,我其實也想學日文,但語言也是要長時間學習、短期內上課頻率肯定比小提琴高不少,一但不再是兒時父母出錢補習,想想還是打消念頭。
Schradieck No.4,我拉了一行一弓給老師聽。老師說改從只用下半弓先練一小節一弓慢拉平均,之後可以D弦加重音。 DONT No.2,右手上下弓都要平均長度,音色要紮實的平均。老師說第二面那邊音準比較好,問我是不是比較多練,我說沒有。回家想想,可能是因為第二面都是A、E弦,第一頁都是G、D
Thumbnail
三味線根本是種格鬥技吧? 對手是細細的三條琴弦。 這是我上過第一次課後,第一次自主練習時的心情。老師不在旁邊指導,怎樣都打不出預期的聲音。 三味線只有簡單三條弦,最粗到最細分別是一、二、三弦。最細的第三弦聲音最清亮、中間第二弦的音色則比較圓潤。彈奏歌曲時,這也是最常會用到的兩條弦,肩負起主要旋
Thumbnail
當我拿著撥子扣擊出第一個現在回想起來根本不成樣的音,手腕傳來敲擊鼓面、弦的震動時,先前幾次質疑自己的靈魂拷問瞬間煙消雲散。 「我要學!」這是唯一的理由。 知道台灣有教三味線蠻久了,疫情前就在FB上看到體驗課程。但因為時間、地點一直很難配合。久了就忘了,直到某天中午吃便當滑網頁時又看到體驗課程跳出
Thumbnail
因為家裡一些事情,隔了好一陣子才上課。這次累積了一些問題,雖然老師有說可以傳訊息問題,但有時候覺得用訊息跟影音實在很難解釋就懶了。上課重點: 持續練Schradieck no. 1,手指力量變強、獨立性變高,是真的有感的。但是兩、三天沒練琴就會退步。 討論了下四條弦高把位的手型,如何才能按得有力
我的調音器兼節拍器是Seiko STH200(See Here),常態性的掛在譜架上。想要學拉小提琴這件事,只要提到不知道音準,需要看調音器,這時就會有很多人跟你說,不要用調音器,要用耳朵聽。 這件事我也知道,道理我都懂,可是我就聽不出來啊怎麼辦。所以我還是默默地偷偷開著調音器不敢給人知道。
Thumbnail
Schradieck No.3 第四指伸出去時候,小心手腕又往外凸出去了。No. 4 上課我拉從弓根一個小節一弓(一整行一弓還沒有練成)。第一指降記號時往再後伸張,手不要移位置。Tchaikovsky最新的那面有些段落速度不對,靠最後面的地方還沒有練完,老師聽了也知道,所以就沒聽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去上鋼琴課好像不那麼害怕沒有練完了 以前會覺得自己練完一段新段落 才代表完成 代表有進展 不過現在慢慢不那麼想了
Thumbnail
從學習薩克斯風演奏到自行採譜、編譜,作者寫出心路歷程與學習建議,提供想學習編譜的人參考
Thumbnail
這次課程主要是讓大家可以習慣注意自身外他人在演奏時的變化,在團隊中有人彈錯時要怎麼調整,訓練自己上台不緊張
Thumbnail
終於來到第180堂課,如果乘以學費的話,也是六位數的價格…。自己在賺錢才會精打細算,我其實也想學日文,但語言也是要長時間學習、短期內上課頻率肯定比小提琴高不少,一但不再是兒時父母出錢補習,想想還是打消念頭。
Schradieck No.4,我拉了一行一弓給老師聽。老師說改從只用下半弓先練一小節一弓慢拉平均,之後可以D弦加重音。 DONT No.2,右手上下弓都要平均長度,音色要紮實的平均。老師說第二面那邊音準比較好,問我是不是比較多練,我說沒有。回家想想,可能是因為第二面都是A、E弦,第一頁都是G、D
Thumbnail
三味線根本是種格鬥技吧? 對手是細細的三條琴弦。 這是我上過第一次課後,第一次自主練習時的心情。老師不在旁邊指導,怎樣都打不出預期的聲音。 三味線只有簡單三條弦,最粗到最細分別是一、二、三弦。最細的第三弦聲音最清亮、中間第二弦的音色則比較圓潤。彈奏歌曲時,這也是最常會用到的兩條弦,肩負起主要旋
Thumbnail
當我拿著撥子扣擊出第一個現在回想起來根本不成樣的音,手腕傳來敲擊鼓面、弦的震動時,先前幾次質疑自己的靈魂拷問瞬間煙消雲散。 「我要學!」這是唯一的理由。 知道台灣有教三味線蠻久了,疫情前就在FB上看到體驗課程。但因為時間、地點一直很難配合。久了就忘了,直到某天中午吃便當滑網頁時又看到體驗課程跳出
Thumbnail
因為家裡一些事情,隔了好一陣子才上課。這次累積了一些問題,雖然老師有說可以傳訊息問題,但有時候覺得用訊息跟影音實在很難解釋就懶了。上課重點: 持續練Schradieck no. 1,手指力量變強、獨立性變高,是真的有感的。但是兩、三天沒練琴就會退步。 討論了下四條弦高把位的手型,如何才能按得有力
我的調音器兼節拍器是Seiko STH200(See Here),常態性的掛在譜架上。想要學拉小提琴這件事,只要提到不知道音準,需要看調音器,這時就會有很多人跟你說,不要用調音器,要用耳朵聽。 這件事我也知道,道理我都懂,可是我就聽不出來啊怎麼辦。所以我還是默默地偷偷開著調音器不敢給人知道。
Thumbnail
Schradieck No.3 第四指伸出去時候,小心手腕又往外凸出去了。No. 4 上課我拉從弓根一個小節一弓(一整行一弓還沒有練成)。第一指降記號時往再後伸張,手不要移位置。Tchaikovsky最新的那面有些段落速度不對,靠最後面的地方還沒有練完,老師聽了也知道,所以就沒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