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進行「免費線上 心理師社群品牌經營的起手式」的課前問卷時, 有人提到「如何在不揭露個案資料之下書寫文章?」 從開始經營個人品牌,直到今天這個問題始終困擾著不少心理師。
我想把這個問題放大成為:「我如果不寫個案,還能夠寫什麼?」 為什麼會把題目換成這個呢?
原因在我們如果設定「如何在不揭露個案資料之下書寫文章?」 勢必會專注在寫「個案文章」,
然而如果稍微調整你的立場, 改成受眾觀點, 題目會因為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切入點。
這是如果在一篇文章裡面只寫一個個案, 該篇文章應該是屬於「個案報告」, 一五一十的個資幾乎都會寫出來, 這樣的內容不適合給我們的受眾看, 只適合研究使用。 什麼原因呢? 個案會是特例,給專家們看, 我會什麼? 我能做甚麼? 也是專業人員間期望看到你有什麼特殊做法的內容。 若用個案報告的方式書寫出來, 除了大家擔心的倫理問題之外, 還有受眾不見得會想要知道多數人不會遇到的情境, 當然少數好奇的人可能會想要看, 但
好奇心往往不是驅動鐵粉持續追蹤你的原因
此外因為個案是特例, 是有異於他人的問題表現, 也有異於別人的處理方式, 才值得拿來個案討論。 受眾如果感受不到跟他們有什麼關係,就不會想繼續看下去了。
不寫個案是因為個案是特例, 然而我們該寫的是通則, 通則是多數受眾會遇到的痛點、困境, 他們會期待看你怎麼處理, 是否這樣的做法可以應用在他們身上。 一群個案都會有著類似的遭遇, 對問題有著相仿的反應模式, 這些都是受眾會遇到的問題, 十之八九的受眾都會有的舉止, 便不容易被人對號入座了! 可以想想看 失智症病患走失的行為與反應, 幾乎多數家屬都會遇到, 他們的反應也不會有太多的不同; 另一個例子就是「情緒勒索」, 你我都遇到過勒索別人和被別人勒索, 勒索之後會有的反應也有類似的心態和想法, 即使寫你自己的經驗也不會被對號入座, 因為大家都有相同的體驗, 這些就是常見的群體思維和反應, 這些群體也就是你的受眾。
有人會說,這個大家都知道, 這又是心理師的視角了。 過去不習慣使用受眾視角, 以致於很容易被習慣拉回去。
我們可以想想看, 「失智者走失」和「情緒勒索」是不是每天都在上演, 但如果有機會在相關社群中觀察, 還是很多人不斷地在問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所以不見得大家都知道。
在課程中, 不斷的提醒學員, 這是誰的視角, 這是誰的需求, 只有不斷的校正, 才有可能敏銳到不再端出心理師視角。
另外, 不是大家都知道就不重要了。 在臨床上, 我們認為的常識, 往往是社區中有價值的知識。
除了不寫個案,第二個可以寫的項目: 以既有的知識,加上經驗導出屬於自己的邏輯。 我以前總是以為, 大師的知識才是知識, 自己無法像大師一樣, 以致於自己所產出的內容都以書本、期刊、論文為主, 寫出知識性很足, 實務性卻很低的內容文章。 這類的文章並非不重要, 如果是專業人員或許會想要吸收閱讀。 請試著用受眾的角度看看, 受眾知道了這些知識對他們有什麼好處? 如果透過自己的經驗,調整過去學來的知識,進而成為新的理論邏輯, 這樣的內容會比較容易接地氣,同時也不會太過艱深。 我自己曾經嘗試使用過以往書本閱讀的知識應用在失智症的問題解決上, 但無法跟當時國內的環境接軌, 所以很多都要再調整、刪減或增加某些概念, 才比較能適用在自己的工作上。 在2020年我所出版的「爸媽真的失智了嗎?」一書, 便有98%以上的內容都是其他失智症書籍沒有寫過, 文獻上也找不到答案的資料。 因為沒有歷史只好自己找出邏輯來解釋現象。 甚或是過去的知識不夠完備, 也只能透過自己的觀察產出補足這個缺口, 而這便是別人無法複製的內容! 這是大家都遇到的問題, 而你卻可以結合過去的知識與經驗, 找到不同的處理方法。
最後一個不寫個案,你可以寫什麼的項目就是: 跨領域應用知識。 以往在機構的時候, 跟個案及家屬諮商及衛教時間過短, 不容易得到整體的訊息, 得到的都是片段的知識, 解決的方法也因此被侷限住了。 如此一來,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離開了機構之後, 我有更多機會去閱讀其他的知識, 開始有了更具「系統性」、「大局觀」、 「策略」、「階段性」等的這些概念, 解決問題已經不再侷限只在某個框架中, 更不侷限在機構中的SOP, 有些是非常基本的概念和邏輯, 就可以在不同的類型個案去思維應用。 譬如商管作家劉潤在「底層邏輯」中用微積分中的積分概念去解釋 「為什麼你偶而努力用功不會成功, 而需要長時間的用功才有可能成功。」 就像 推動一件物品, 瞬間的加速度並不會產生速度, 而是要累積一段時間的加速度以後才會產生速度, 有了速度不會馬上產生位移, 而要累積一段時間速度以後才有可能成為位移。 親子關係就很容易用這樣的觀念去思考, 你偶爾對子女好, 請他們吃buffet, 帶他們去買東西, 平常卻動不動就罵他們, 盯他們那裡不好, 哪裡做不對。 他不會認為你在愛他。 當你的溫暖態度、行為, 時間一拖長, 才真正有可能推動他們的心, 讓他們覺得你是真心對他們好的。
如果把積分的概念放在品牌的營造上,也很適用喔。 我們產出文章, 經常需要一段長時間的經營, 讓受眾開始信任你, 知道你是這方面的專家, 才有可能來找你。
因此,我們的內容產出若以: 今天我貼發現東區的銅板美食、 明天貼文我處理個案用什麼方法, 後天要去哪裡的祕境、網美餐廳,
這樣沒有一致的資訊給受眾, 是無法讓他們知道你的專業到底是美食、專業還是旅遊。 基於人們在滑臉書是有注意力的限制的, 如果得不到想要的資訊,幾秒鐘就會離開。 心理師們使用受眾聽得懂的話, 講述你的專業, 這些社區中的受眾往往不會是專業人員, 而是市井小民, 才有可能獲得有需要的人關注。
多數的受眾期望知道與自身有關的問題, 而不是1000個人中才出現一個人的特例, 透過自身的經驗與知識轉換成可以執行的邏輯策略, 有助於讓需要的人更容易學會, 也就更容易被追蹤。
看完了這篇長文,你有什麼想法,歡迎在下方留言告訴我喔! 也歡迎訂閱「心理師的品牌研究所」免費電子報,帶您看見不一樣的世界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