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該寫作

你為什麼該寫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想了很多很多天,終於下定決心再次挑戰持續寫作。這次目標不是頻率(發文週期)重點放在 #計畫性的寫作

去年底執行了66天的日更,雖然引發了一些悲劇,但是平心而論,我有許多收穫,對我自己而言是好的,如果是好的,沒有理由不繼續。

raw-image

我想跟你分享,透過日更我得到的三個好處

1.減少行動阻力

阻撓寫作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見的就是不知道要寫什麼,第二,不知道寫了別人看了會怎麼想。執行日更計畫講求的是效率、是紀律,如果還在那邊猶豫輾轉考慮他人的想法,那麼就根本沒辦法完成任務了。所以我的做法是,想到什麼寫什麼,別去想別人怎麼看你,這是與他人無關的自我挑戰,「我有發文的自由,你有不要看的自由」,所以:寫就對了!

2.讓念頭化為思考

不管是工作或者是閱讀,腦袋裡總會標飄出很多念頭,如果沒有記錄下來,這些想法就會變成碎片,遺落在日常中。如果我有一個日更的任務,就會養成日常中有意識地撿拾這些念頭的碎片的習慣,即使是小小的紙片,累積多了也會產生重量,在心裡面轉化為主體性的思考。


接下來的理由有點浪漫

3.與未來的自己相遇

臉書回顧可能是我沒有放棄使用的重要原因,孩子的成長、日常的觀察,紀錄了彼時覺得最重要的事,就像昨日的回顧遇上了一年前的工作上的關注,短短幾個字,與現在的我產生了對話,現在的我,很想跟過去的自己交流這一年的想法。很感謝過去的自己開了一個有趣的話題,

「啊~原來你是這樣想!」

「嗯~你不說我都忘了這事了呀!」


一個行動能有三個收穫,很棒了 足夠了!


#計劃寫作01

avatar-img
KT在這裡說
2會員
29內容數
AI應用是否改變你的生活、工作?對我而言,答案是肯定的。KT在這裡說說🤖 我用AI做什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KT在這裡說 的其他內容
人不能沒有目標! 兩年來,我終於真正體會到這句老話的道理。 有了目標,你會很清楚哪些事情值得你全心投入,哪些事情可以一笑置之,心中默念:「關我X事?」 如果有人問我:「你後悔沒有早點做什麼事?」 我的答案會是:設定個人目標。
推薦給聽覺型學習者的三種學習管道,Podcast、HyRead書籍朗讀和ChatGPT x iPhone輔助使用的朗讀。
因為工作任務,經常要與職業講師溝通交流,這些師者不但擁有豐富深厚的學養,我也發現優秀講師專業又令人敬佩的3個特質。 1.拆解知識與技術的能力 「會」,不等於「會教」,而會教的條件就是要能自我萃取,將腦袋裡的知識技能進行拆解,步驟或是方法,都必須是可落地、可複製,進而將這些方法論轉換成可吸收的教
人不能沒有目標! 兩年來,我終於真正體會到這句老話的道理。 有了目標,你會很清楚哪些事情值得你全心投入,哪些事情可以一笑置之,心中默念:「關我X事?」 如果有人問我:「你後悔沒有早點做什麼事?」 我的答案會是:設定個人目標。
推薦給聽覺型學習者的三種學習管道,Podcast、HyRead書籍朗讀和ChatGPT x iPhone輔助使用的朗讀。
因為工作任務,經常要與職業講師溝通交流,這些師者不但擁有豐富深厚的學養,我也發現優秀講師專業又令人敬佩的3個特質。 1.拆解知識與技術的能力 「會」,不等於「會教」,而會教的條件就是要能自我萃取,將腦袋裡的知識技能進行拆解,步驟或是方法,都必須是可落地、可複製,進而將這些方法論轉換成可吸收的教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avatar-avatar
Moonrogu
發佈於
src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