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3/1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南湖的熱忱

    08/29/2011

    登山的熱忱消失殆盡,踏上南湖大山步道的第一步,我就知道了。

    走在山徑上,怎麼樣也感應不到南湖大山的感覺。

    我自己知道原因,出發時的目的和動機就不正確。

    沒想到有天我自己會為了這個理由來登山。

    在山路上,再也沒有山的感應,也是這個緣故吧。


    零晨三點由南湖山屋出發走向南湖大山主峰,天空飄著細雨。

    五點半的南湖主峰,黑沈沈的,冷颼颼的。

    站在南湖大山山頂,凜冽的寒風中,輕輕撫著三角點。

    我縮在三角點旁,和南湖主峰對談著。

    我痛恨我自己這次登山的目的和動機,拿我的幸福去換取我最不需要的東西。

    我想南湖大山聽到了我的告白。

     

    回程時,在距離登山口21公里的路上,收到南瑪都海上颱風發佈的消息。

    下山立刻變成撤退。

    原本的目標放得更遠更長。

    徒步18小時後,回到登山口,我知道,這是南湖大山給我的試驗。

     

    在我重新思考登山的熱情後,我又感覺到了山的節奏。

    聽到了山對我說的話,告訴我如何面對自己登山的態度。

    在這18小時的徒步中,

    聽見了山給我的回應。找回了山裏的感覺,

    走在步道上,他告訴我接下來我該怎麼作了。

    雖然只是一個模糊的印象。

     

    但這己經足夠了讓我面對後來的

    重裝徒步。

    22.9公里的山路

    海拔3742公尺到公尺1948公尺。

    03:00到21:40

     

    南湖大山重新給我的熱情,讓我帶著夥伴們,一起共渡這最長的18小時。

    趕路,

    一段接著一段的趕。

    陡上的圈谷碎石坡,

    驚險的五岩峰,

    急行軍的審馬陣草原,

    雲稜山莊前無力的下坡及更無力的上坡。

    多加屯山的翻山越嶺。

    松風嶺後的飛流直下。

    尤其是最後那6.8公里的710林道。

    這條平坦的林道,摸黑走竟然花了三個半小時。

    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中,只有16盞頭燈在森林中穿梭。

     

    為了我們共同的目標,每個夥伴都互相幫忙著,無私的奉獻。

    分享水,食物,甚至是腳下穿的涼鞋。

    我們彼此的鼓勵,一起吶喊的加油聲,響徹了整個山谷。

     

    我在森林中找著前方的路,計算著行進的速度,預估著回到登山口的時間。

    只是亂掉的行程,怎麼也估不準了。

    黑暗的林中,芒草叢生,高繞下切,溪溝,碎石坡,泥濘地。

    在林間高高低低的走著,前方只有一片的黑暗。

    我回望了我背後的十五盞燈光,給了我希望。

    我們會平安的走出去的。

                                                                                                

    21:40

    最後一次渡溪而過,走回離登山口還有三百公尺的林道上。

    遠遠的,中巴行李箱後的燈光。

    在思源啞口的黑夜中,分外的醒目。

     

    出了登山口後,山給我的訊息由模糊變得清晰。

    山給我的訊息果然是正確的。

     

    整理背包時,有夥伴過來握住我的手,感謝我帶他走出來。

    其實,我才要感謝他們,陪了我18個小時的山路。

    讓我找到山的回應。

     

    南湖大山的夥伴,謝謝你們陪我這段路,讓我重新看清我自己。

    感謝南湖大山的安排,

    我在南湖大山失去的,又在南湖大山找回來了。

     

    豁達

    此行的隊員年齡大部份都比我大了,平均年紀快五十了。

    參加南湖大山的夥伴,大多都是有登山經驗了。

    也就是說,並非第一次跟團登山。

     

    在山上有夥伴問我里程,行程並不稀奇。

    但是第一次聽到有人問審馬陣山是不是百岳?

    才知道夥伴們,對登山的概念有,但意念是停留在旅遊上。

    原本我覺得奇怪,這樣也敢來登南湖大山。

    後來才知道百岳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名詞,沒有特殊的意義。

    登高山的人,心裏多少有點英雄主義吧。

    第一次看到一整群對登頂毫無慾望的夥伴。

    他們要的是過程

    他們對登山的豁達,是我該學習的。

     

    我總是對登頂有慾望,但他們只想來登山。

    對於登頂並不再乎,沒有一般人所想的,沒登頂回去會被人笑的想法。

    我想這個想法,真的害了不少人吧。

     

    也就是這份豁達,支撐著讓他們能平安的渡過這最長的18小時。

     

    在北山山腰和上山的隊伍交會,我們站在山徑旁,將路讓出來。

    同行的夥伴們,除了加油外,還一致的提醒他們颱風來了,要注意。

     

    看著上山的山友,他們有人穿著制服,大部份腳踏雨鞋。

    臉上似笑非笑的神情,不理會苦口婆心勸他們的夥伴們。

    繼續向南湖山屋方向走著。

     

    我站立在一旁,默默的一句話也沒說。

    發佈海上警報時,理應下山

     

    通過審馬陣草原,吹起了陣陣強風

    我佇立在審馬陣草原上,傾聽著風的方向。

    山告訴我,風從東南邊吹過來,是颱風來的方向吧。

     

    同行的夥伴們問我,他們為什麼還要往上走,不是發佈颱風警報了嗎?

    而且看起來年紀比我們還大呢?

    我不知該如何回答。

     

    常聽人說,人在山中學會謙虛。

    我認同這句話,因為在山裏可以學的道理太多了。

     

    但在山裏實際上看到的情景卻是百岳登的越多的人越不謙卑。

    我總是說登山,但不說登百岳。

    我登山,但不登百岳。

    在山裏看了一些所謂登了百岳的山友。

    我不想和他們一樣,他們忘了是先有山,才有百岳。

     

    很多人完登百岳,也不過就是跟團。

    就像有人環遊世界,但卻不會自己買機票辦簽證。

     

    我這麼說並不客觀,我知道99%的登山客都是謙卑的。

    只有不到1%的人在山裏總想讓別人知道,他有多強。

    用來形容一個登山客,真是一個多幼稚的方法。

    我無言以對。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