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茶時間 | 台灣藝術家江心靜的茶道詩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以台灣藝術家的身份,在京都百年町屋的Aotake 茶屋舉辦《京都茶時間》藝術展

以台灣藝術家的身份,在京都百年町屋的Aotake 茶屋舉辦《京都茶時間》藝術展

  • 京都茶時間 — 江心靜藝術展
  • 展期:2024/3/1 - 8/31
  • 地點:Aotake 茶屋 日本 京都市高倉材木町485(京都車站步行5分鐘)

歡迎有緣到京都,一探大隱隱於市的靜謐京庭園。不論是美術館還是茶館,藝術品是藝術家介入社會,接引有緣人一窺藝術之真善美的媒介。——策展人 林存青(小樹)

喝茶多年,京都以茶道為圓心延伸出來的優雅文化,就像取之不竭的寶庫,每次造訪都有收穫。

能夠以台灣藝術家的身份,在京都百年町屋的Aotake 茶屋舉辦藝術展,是做夢也想不到的機緣,冥冥中似乎有一條追尋的軌跡。

成長記憶的追尋

2016年在林之助紀念館舉辦《花漾年華》江心靜創作展,1928年的日式木造宿舍,窗外是台中的柳川,我在柳川畔長大,從小住在有榻榻米和紙拉門的房間,一心往外走,走到天涯海角,卻走了一條最長的路回家,遊子以掛軸、屏風和茶席,營造當代文人的生活美學。

2022年在雲林故事館舉辦《雲宇宙》概念展,1920~1923年的日式木造官邸,老房子昔日緩慢的時間彷彿音樂迴盪,那些豐富的回響喚醒童年記憶,母後一年,書藝、水墨和茶席裝置,創造了一個超越日常的空間,療癒生命中不可挽回的遺憾。

茶藝文化的追尋

回想第一次造訪Aotake 茶屋是2019年,京都火車站附近一棟連入口都不起眼的老房子,一走進門就「穿越」到另一個時空,這裡在平安時期是佛教雕刻家「定朝」居住和製作佛像的地方,他的代表作是宇治平等院鳳凰堂的主像阿彌陀如來(國寶)。

主理人田中貴子以「茶」讓老建築煥發新生命,坐在狹窄宛如洞穴幽深的屋舍,中庭的青苔發出奇異的螢光,清淡甘甜的煎茶,那是京都旅程的舒心時光。

隔幾天以茶會友,在客居的京都莊園就隨身帶的茶器準備茶席款待貴子,與恪守傳統的日本茶道相比,台灣的茶藝文化活潑包容,可以自由展現茶人性格的質地,大禹嶺高山烏龍的清香溫潤與古琴的低吟,讓人彷彿置身長年雲霧繚繞的高海拔山林,心神俱靜。

與茶友依依不捨道別,相約再見,分享彼此對茶的體會。

百年町屋的歷史可追溯到平安朝

百年町屋的歷史可追溯到平安朝

京都茶時間的追尋

2024年三月,這個約定經過四年的醞釀,成為《京都茶時間 — 江心靜藝術展》。展期長達半年的時間,心靜三十多年從茶體會到的時間感,將在Aotake 茶屋的壁龕以當代水墨、書藝以及詩文本呈現,展品隨季節更換。寫作多年深深明白,每一個字都有它自己出生的時間,等待是很美的,不要催趕,就像一朵危崖的花,必須淋過那些冰冷的雨,才能綻放。如果展覽能夠讓人有充裕的時間欣賞,喝茶,對話,那不是很好嗎?

千宗室在《茶之書》說:

壁甕是日本茶室最重要的空間,茶道準備時主人首先要考慮的是掛軸,在以掛軸爲中心選擇其他的茶道具搭配。茶會紀錄中首項記的就是掛軸內容,可見掛軸是茶道具的核心所在。

千里迢迢親送第一檔展品,當〈覓藏〉在壁甕打開時,所有人眼睛一亮,特別是田中貴子的表情就像觸電,這件蟬翼宣水墨暈染的作品,曖曖內含光的肌理,竟然和歷經歲月浸染的斑駁土牆,有異曲同工之妙。

2016 - 江心靜 - 道隱系列-覓藏--67x30-水墨設色紙本

2016 - 江心靜 - 道隱系列-覓藏--67x30-水墨設色紙本

〈覓藏〉

尋覓是一個曖昧的字眼,不,

不是特定的對象,街頭的雨

櫥窗的天光,舊報紙

回收貪食文字的眼,

尋覓是一種危險的遊戲,

眼睛老了,抗藍光保護貼裂了,

屋漏痕,老神在在。


時間,誰發明的?藏在什麼地方?

一碗茶湯,還是一張拓碑。

筆墨鬆開真空封口機的皺褶,

空氣灌入,

大小精魄回神,喚醒如金箔的記憶

啊,百年一瞬。

〈覓藏〉的肌理竟然和歷經歲月浸染的斑駁土牆,有異曲同工之妙。

〈覓藏〉的肌理竟然和歷經歲月浸染的斑駁土牆,有異曲同工之妙。

剛開展就有東京的老友造訪,傳來照片,接下來,會與多少人的生命在此交會呢?

《京都茶時間》藝術展讓人有充裕的時間欣賞,喝茶,對話,

《京都茶時間》藝術展讓人有充裕的時間欣賞,喝茶,對話,

京都火車站附近的AOTAKE茶館,大隱隱於市

京都火車站附近的AOTAKE茶館,大隱隱於市


叛逆少女,不良文青,無法無天的藝術家。 叛逆,騎單車跑了全世界。文青,出了17本書。藝術,辦了11次個展。 當代藝術沙龍的關鍵字 #旅行 #文學 #藝術 #讓天賦自由 #夢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24年2月,日本東京都美術館舉辦「2024藝象萬千展」,展出臺灣18位藝術家的作品。這個展覽不僅是對藝術家江心靜個人成長和藝術探索的回顧,也是對臺灣藝術家在國際舞臺上的肯定。
法國小說家馬賽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在《追憶似水年華》中用綿密緊緊纏繞內心的「文字」描述記憶,向讀者顯示——記憶是多麼龐大沈重的存在,等待你去發掘。 十年磨一劍,從文學跨界藝術,去年在國父紀念館德明藝廊舉辦「雲溪演算創作展」,融合水墨、古琴和現代舞,石破天驚領悟到⋯⋯
這場精彩的詩歌對話,洪根深教授用詩歌探問江心靜跨界的勇氣,巧妙描繪江心靜的文學跨界藝術之旅,從色彩的漩渦,狂鞭線條到無疆界的創作。 而江心靜則答以跳下懸崖的精神創作,勇敢面對孤寂,以指尖的羽毛翱翔於藝術領域。大師與新秀對話,勾勒出一幅關於創作、自由和藝術精神的壯麗畫卷,將觀眾帶入深邃的心靈境界。
心靜於1998年的科幻小說《為你奉茶》論及雲宇宙(Cloudverse)是虛擬多維空間,此次以「幽微組曲」於雲林故事館展示為契機,融合佛教的「中陰身」和元宇宙、NFT區塊鏈概念,在雲宇宙氛圍以奉茶體驗連結虛擬多維空間,讓觀者感受與生活記憶的連結。展覽結合日式房舍、文本、實驗書法、當代水墨、茶席錄像
2024年2月,日本東京都美術館舉辦「2024藝象萬千展」,展出臺灣18位藝術家的作品。這個展覽不僅是對藝術家江心靜個人成長和藝術探索的回顧,也是對臺灣藝術家在國際舞臺上的肯定。
法國小說家馬賽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在《追憶似水年華》中用綿密緊緊纏繞內心的「文字」描述記憶,向讀者顯示——記憶是多麼龐大沈重的存在,等待你去發掘。 十年磨一劍,從文學跨界藝術,去年在國父紀念館德明藝廊舉辦「雲溪演算創作展」,融合水墨、古琴和現代舞,石破天驚領悟到⋯⋯
這場精彩的詩歌對話,洪根深教授用詩歌探問江心靜跨界的勇氣,巧妙描繪江心靜的文學跨界藝術之旅,從色彩的漩渦,狂鞭線條到無疆界的創作。 而江心靜則答以跳下懸崖的精神創作,勇敢面對孤寂,以指尖的羽毛翱翔於藝術領域。大師與新秀對話,勾勒出一幅關於創作、自由和藝術精神的壯麗畫卷,將觀眾帶入深邃的心靈境界。
心靜於1998年的科幻小說《為你奉茶》論及雲宇宙(Cloudverse)是虛擬多維空間,此次以「幽微組曲」於雲林故事館展示為契機,融合佛教的「中陰身」和元宇宙、NFT區塊鏈概念,在雲宇宙氛圍以奉茶體驗連結虛擬多維空間,讓觀者感受與生活記憶的連結。展覽結合日式房舍、文本、實驗書法、當代水墨、茶席錄像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展覽主題「身土不二」,帶領觀者體悟生命與大地的連接。特色作品「苦行林」以抽象方式表達修行人的孤寂與堅毅。印象深刻的名畫「最後的晚餐」、「巖間聖母」等,給觀者帶來豐富的觀畫體驗與心得。藉著藝術欣賞,瞭解畫家、時代和文化瑰寶。
Thumbnail
跟著畫中的線條跟意境、或許也會勾動內心的連漪
Thumbnail
最豐富的色彩誕在藝術家心中,要從黯淡日常的反覆筆觸裡提煉... 萃取最精湛最有果效的色澤與透度。
Thumbnail
展期|2023.12.02 - 2024.03.10 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104-105展覽室 官網|https://www.kmfa.gov.tw/ExhibitionDetailC001100.aspx?Cond=f94b56a0-fe3d-4994-bacd-61f0e77dc1f8
Thumbnail
江賢二是一位充滿藝術與音樂性的畫家,他的個展將帶給觀眾一場心靈的探索旅程。無論是畫作的色彩、特殊的媒材運用,還是對於大自然的感悟,都將觀眾帶入一個全新的藝術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展覽的宣傳也聚焦在江賢二回到臺灣後的創作歷程,讓觀眾更瞭解藝術家的內心與成長。喜歡藝術和音樂的人,絕對不能錯過這場展覽。
圖 : 花藝展-開花祈福啟動儀式。 【李婉如/ 報導】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與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特約教室王愛珠老師攜手策劃「詩情花藝-中華插花藝術」特展,今(23)日於臺北市政大樓「台北探索館」特展廳盛大開展;本次展覽分為兩梯次展出,期間共有超過60件插花藝術作品,將當季花卉與傳統詩詞文化巧妙結
Thumbnail
2023年12月30日有兩個展覽於港島完滿結束。縱使已是新的一年,希望這篇篇幅較簡短的、比較多感受的藝評不會來得太遲。陳育強和翟宗浩的藝術展,以不同媒材和思考方式呈現出當代香港的山水景色。
Thumbnail
展覽主題「身土不二」,帶領觀者體悟生命與大地的連接。特色作品「苦行林」以抽象方式表達修行人的孤寂與堅毅。印象深刻的名畫「最後的晚餐」、「巖間聖母」等,給觀者帶來豐富的觀畫體驗與心得。藉著藝術欣賞,瞭解畫家、時代和文化瑰寶。
Thumbnail
跟著畫中的線條跟意境、或許也會勾動內心的連漪
Thumbnail
最豐富的色彩誕在藝術家心中,要從黯淡日常的反覆筆觸裡提煉... 萃取最精湛最有果效的色澤與透度。
Thumbnail
展期|2023.12.02 - 2024.03.10 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104-105展覽室 官網|https://www.kmfa.gov.tw/ExhibitionDetailC001100.aspx?Cond=f94b56a0-fe3d-4994-bacd-61f0e77dc1f8
Thumbnail
江賢二是一位充滿藝術與音樂性的畫家,他的個展將帶給觀眾一場心靈的探索旅程。無論是畫作的色彩、特殊的媒材運用,還是對於大自然的感悟,都將觀眾帶入一個全新的藝術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展覽的宣傳也聚焦在江賢二回到臺灣後的創作歷程,讓觀眾更瞭解藝術家的內心與成長。喜歡藝術和音樂的人,絕對不能錯過這場展覽。
圖 : 花藝展-開花祈福啟動儀式。 【李婉如/ 報導】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與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特約教室王愛珠老師攜手策劃「詩情花藝-中華插花藝術」特展,今(23)日於臺北市政大樓「台北探索館」特展廳盛大開展;本次展覽分為兩梯次展出,期間共有超過60件插花藝術作品,將當季花卉與傳統詩詞文化巧妙結
Thumbnail
2023年12月30日有兩個展覽於港島完滿結束。縱使已是新的一年,希望這篇篇幅較簡短的、比較多感受的藝評不會來得太遲。陳育強和翟宗浩的藝術展,以不同媒材和思考方式呈現出當代香港的山水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