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搜20期_學習筆記(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團隊紀律

3/19(二)早上,同事關心我「姓名貼」的進度。
(因為前些天,我詢問他,哪裡可以做姓名貼。)
此時,另一個同事,認識我快二十年了,好奇我,居然會做姓名貼!
(大概覺得我個性,過於不拘小節吧。)
我拿出包包裡的鉤環給他看。
他不懂什麼玩意?我解釋了一下鉤環的作用。
順便說,中搜營隊要求貼姓名。

同事問「沒有貼,會怎樣?」
這大概是人性吧,總會對額外工作,多問一句「沒有做,會怎樣?」
尤其是「上級」交辦事項。
(但對上級,要旁敲側擊的詢問「沒有做,會怎樣?」。)

我說了一個很直接的答案∶不見了,找不回來。
團體中,很多人都用同樣型號,根本無從分辨是誰的。

因為都是男生,而且都服過精實的義務兵役。所以,我多說了幾句。
軍隊跟登山隊伍都十分講求「紀律性」,為什麼?
因為都可能面臨極端狀況「生死一瞬間」。
這種肉體可能被消滅的恐懼,很難在日常生活中經歷。
所以一般人,不會培養出這種紀律性。

奇怪,「生死一瞬間」關「紀律性 」什麼事?
團隊紀律的養成,是從一系列小事做起的。
如果你知道你的夥伴,做各種大小事都是守紀律的。
不會遺忘、不會變更、不會省略、不會天馬行空。
你就能相信他。
那麼,在「生死一瞬間」的場景裡,例如他幫你確保,你才敢託付生死。

二水國中攀岩場,我上攀,小妹幫我確保。
我們體重差,應該是超過30公斤。
我在高空,小妹在地面,我們透過繩索連結在一起。
我下墜的力量,經過繩索的傳導,會把小妹往上拉。
所以不論我是take或下降,小妹都會「飛起來」。
我相信小妹,縱使雙腳離地了,也不會鬆手。
有紀律的團隊,上攀岩場,玩的不是命,而是信任。
我著地之後,還大言不慚地對小妹說∶
不是我該減肥,是你該學習如何確保胖子隊友的安全。

二水國中岩場

二水國中岩場

在軍隊的戰場或登山隊的野外,有許多這樣的場景。
有紀律,意味著,提供彼此「確定性」跟「可預測性」。
你知道,你的夥伴,是怎麼做事情的。
他不會遲到。
他會帶齊裝備。
他山域走丟了,絕不會下切溪谷。
他確保一個胖子,胖子墜落,自己飛起來了,也絕不鬆手....。

紀律所提供的價值是,讓一盤散沙,彼此信任,這才有了「合作」的可能。
有紀律是團隊,沒有紀律是烏合之眾。

好,講這些,到底跟姓名貼,有甚麼關係?
我看到的關係,就在於,姓名貼是團隊紀律中的一件小事。
而團隊紀律正是在點滴中建立的。
張學賓執行長、王憲榮營主任的許多講話,我都放心上。
因為他們是團隊紀律的打造者。

二團隊文化

在中搜上課,有許多瞬間,我會「flash back」。
回到多年前,成功嶺的預官訓。
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個跟中搜的「課程設計」有關。
說課程設計,其實不太準確,或許該說「班級經營模式」。
這兩個說法,都直接採用了「教育學」中的名詞,可以望文生義。

上課第一天,我就了解到,我花錢受訓,但絕非大爺。
每天上課要排定值日生,負責廚餘、廁所、環境整潔...。
選拔自治幹部後,便當、保險、文書編輯、公裝...通通由學員負責。

我們有超級多的戶外,乃至野外課程。
中搜營部除了提供必要資訊外,不負責學員的交通住宿等各種問題。
不管是去谷關、去合歡山、去野外溪流 。
交通問題、停車位不足、花季管制、住宿、接駁...等
由幹部組織學員,看怎麼辦?
學員自己討論、解決問題。
為了解決問題,學員之間,處處需要溝通與協調。
更需要有人站出來發號司令或身先士卒。

我自知能力有限,扛不了大任。
只能當一個配合者。
然後努力用文字,紀錄我所看到、感受到的一切。

C組組長天天,我想用一個詞來形容他,他或許會不樂意,但我不管了。
反正下一次見面,相隔快半個月,他會忘記的。
我用「老媽子」來形容他。
這是一個正面詞彙啊,各位!
天天對整組隊員的照顧,是「瞻前顧後」,有責任心的。
天天,別忘了,我在白毛隘勇線的真情流露,你是與我擊拳的。
另一位則是可欣。
除了張羅香菇袋的購買外。
谷關的過夜、石門山東稜的住宿與接駁。
都是他努力打電話,為團隊的付出。

白毛隘勇線 C組

白毛隘勇線 C組

我可以料想得到,這樣下去,這個班級會如何。

中搜,正透過獨特的「課程設計」,在打造整個營隊的「團隊文化」。
甚麼團隊文化?
在登山法律那堂課中,我們從周律師那裏學到了「生命共同體」的概念。

在山下,我們「生命共同體」般的合作。
在山上,才能「生命共同體」般的扶持。

三 大團隊

我覺得,我的生命,正在匯入一個「大團隊」。
為什麼這樣說?
因為我看到,太多的學長姐,會清楚記得,自己第幾期的。
也會記得A、B、C哪一組,編號多少。
這表示,他們記得中搜。

重點是,他們還會跑回來,在各種場合,提攜學弟妹。
例如,19期C04洪昌勳,是C組白毛山隘勇線的教練。
除了照看我們登山外,還特地找20期C04家正,一起拍照。
據他說法,有時候,會有前後幾期的某組某號,好幾個,然後合影。
這顯然是,人雖然畢業了,心卻留了下來。

再例如,我們正在學繩索。
不管是普魯士上攀,或是垂降之類的,我們很難自行練習。
因為,我們需要「系統」。
系統架設是高度專業化的,我不可能在我家三樓,綁個繩子,就開始練垂降。

垂降

垂降

那麼,課程之餘,怎麼練習?
班級幹部開始接洽學長姐,尋覓是否有人可以協助。
說實在的,我不清楚幹部與學長姐是如何接洽的。
但學長姐願意出手幫忙,我相信,跟我們是「中搜20期」肯定有關。
換句話講,就是「中搜20期」的牌子,有用,好用,好有用。
這就是我所說的「大團隊」。

一群烏合之眾,先是有紀律,然後有文化,成為一支團隊。
接著,年復一年,量產這樣的團隊。
並在前後期之間,搭建橋梁,最終,形成一支大團隊。
avatar-img
72會員
129內容數
這是一個背包客的探索之旅 更是一個英雄的成長歷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鄭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高手容錯率高,低手容錯率低。
過去,我鍛鍊與學習,是為了進入百岳。 現在,我依舊鍛鍊與學習,卻是為了離開百岳。
我認為,一支融洽有默契的小隊。 在無法形成共識決時。 要有事先約定或臨時推出的拍板人,出來乾坤獨斷。
我們不甘活在溫室裡,我們做更多的準備,想多看一眼這世界的美好。
林大很扯,將牛肉、牛排、花枝、香腸等食材掏出來後,大火熱油, 炒了起來。
山友之所以為山友,是對山的追求,所得到的樂趣,大到可以接受各種「吃苦」。
高手容錯率高,低手容錯率低。
過去,我鍛鍊與學習,是為了進入百岳。 現在,我依舊鍛鍊與學習,卻是為了離開百岳。
我認為,一支融洽有默契的小隊。 在無法形成共識決時。 要有事先約定或臨時推出的拍板人,出來乾坤獨斷。
我們不甘活在溫室裡,我們做更多的準備,想多看一眼這世界的美好。
林大很扯,將牛肉、牛排、花枝、香腸等食材掏出來後,大火熱油, 炒了起來。
山友之所以為山友,是對山的追求,所得到的樂趣,大到可以接受各種「吃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AkfYF7DxFSAYA96k9 嗨,我是紳愿: 參加過我帶領團體的朋友,常知道我有一份心意是, 想讓大家玩得開心,且得以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團體用「真名」來隱喻,是因為真名是一種個人珍貴且悉心呵護的真實, 欲使真名顯現,有一個管
規條 個人 規則 專案 規矩 組織 字為人寫 識為人學 身為人煦 心為人偕 有人奮鬥的一次 就不敢在實在了 因為怕重蹈覆轍 怕利益的糾結 讓勤奮失去了意義 那工作讓人忘記了初心 我們啊……不能忘記互助合作的美好
Thumbnail
最近幫忙弄了貼圖, 寫個心得來小小紀念一下~ 不囉嗦,先上圖~
2024/05/18 花費很多心力再溝通的案子,每位夥伴再累都能有耐心且細心的傾聽與溝通這很不容易,大家一致保持正向正確的方向,不會隨便糊弄任何一位人,這是團隊強大的默契。 三天結束,看著大家共同完成的大場面,成就感十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Thumbnail
什麼是戰友?不論是家人、朋友、同學、老師、同事,乃至於國家與人民,我們願意為了共同的目標一起付出!每個人都願意、可以替別人多做一點點、多想一些些,能夠體貼、體諒、互相幫助對方,讓每個人都不會出現那樣孤單、孤立無援的心情!
11/10/2018 同好   每次行程中,總會安排自我介紹。 除了讓彼此認識外,最主要的目的還是 讓彼此能找到同好。   這次,在某一航段,就和一位團員聊起桌遊。   當然也會遇到登山界的前輩。 這次還遇見了兩位。 聽他說出口,就是登山人才懂的術語。 我就明白了。 登山的
Thumbnail
接受新工作適應、面對職場角色及責任,以正義、職務、負責任為重點
Thumbnail
#提醒自己:詢問助理員的名字:洪阿姨 前置暖身 佈置,掛上週的創作 點名~ 討論:收手機的出發點,重新約定彼此信任。  認識大家,準備了一些問題問大家。 活動一:請大家拿著一張紙排成一排,做出選擇時,把紙放在腳下代表作答完畢。 題目一連串,都是直覺反應的那種,每一題彼此的位置都
Thumbnail
會和阿人認識,是因為工作的關係。在工作場合中能認識到變成熟識朋友,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而能在沒有一起工作後又能持續聯絡,又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能在工作場合中認識到一個正常人,更是不容易的事。 而我們都做到了,光這樣就值得為自己鼓勵。
Thumbnail
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AkfYF7DxFSAYA96k9 嗨,我是紳愿: 參加過我帶領團體的朋友,常知道我有一份心意是, 想讓大家玩得開心,且得以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團體用「真名」來隱喻,是因為真名是一種個人珍貴且悉心呵護的真實, 欲使真名顯現,有一個管
規條 個人 規則 專案 規矩 組織 字為人寫 識為人學 身為人煦 心為人偕 有人奮鬥的一次 就不敢在實在了 因為怕重蹈覆轍 怕利益的糾結 讓勤奮失去了意義 那工作讓人忘記了初心 我們啊……不能忘記互助合作的美好
Thumbnail
最近幫忙弄了貼圖, 寫個心得來小小紀念一下~ 不囉嗦,先上圖~
2024/05/18 花費很多心力再溝通的案子,每位夥伴再累都能有耐心且細心的傾聽與溝通這很不容易,大家一致保持正向正確的方向,不會隨便糊弄任何一位人,這是團隊強大的默契。 三天結束,看著大家共同完成的大場面,成就感十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Thumbnail
什麼是戰友?不論是家人、朋友、同學、老師、同事,乃至於國家與人民,我們願意為了共同的目標一起付出!每個人都願意、可以替別人多做一點點、多想一些些,能夠體貼、體諒、互相幫助對方,讓每個人都不會出現那樣孤單、孤立無援的心情!
11/10/2018 同好   每次行程中,總會安排自我介紹。 除了讓彼此認識外,最主要的目的還是 讓彼此能找到同好。   這次,在某一航段,就和一位團員聊起桌遊。   當然也會遇到登山界的前輩。 這次還遇見了兩位。 聽他說出口,就是登山人才懂的術語。 我就明白了。 登山的
Thumbnail
接受新工作適應、面對職場角色及責任,以正義、職務、負責任為重點
Thumbnail
#提醒自己:詢問助理員的名字:洪阿姨 前置暖身 佈置,掛上週的創作 點名~ 討論:收手機的出發點,重新約定彼此信任。  認識大家,準備了一些問題問大家。 活動一:請大家拿著一張紙排成一排,做出選擇時,把紙放在腳下代表作答完畢。 題目一連串,都是直覺反應的那種,每一題彼此的位置都
Thumbnail
會和阿人認識,是因為工作的關係。在工作場合中能認識到變成熟識朋友,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而能在沒有一起工作後又能持續聯絡,又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能在工作場合中認識到一個正常人,更是不容易的事。 而我們都做到了,光這樣就值得為自己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