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7/09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思惟苦諦(七)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raw-image


    廣泛的十善,猶如良田,長養一切善行。

    戒律猶如強勁的不老松,高高挺立於生命的原野,
    頭頂星辰,根深於大地。

    我們的生命,沐浴行善、律己的德光,
    每天都珍貴無比!

    請善待這值遇了教法的美好的自己!

    —引自《希望‧新生》心之勇士│福智文化


    【廣論‧消文】

    一、科 判   

    戊二、於共中士道次修心  
    己一、正修意樂 
    庚一、明求解脫之心
    庚二、發此之方便
    辛一、由於苦集門中思惟

             壬一、思惟苦諦生死過患

               癸一、顯示四諦先說苦諦之意趣

                 癸二、正修苦諦

                  子一、思惟生死總苦
    丑一、思惟八苦
    丑二、思惟六苦
    丑三、思惟三苦

    子二、思維別苦
    丑一、三惡趣苦
    丑二、人苦
    丑三、非天苦
    丑四、天苦
    寅一、欲天三苦
    寅二、上二界粗重苦
    壬二、思惟集諦流轉次第
    辛二、由於十二緣起思惟


    二、消文

    本週進度: P167LL1第二思維別苦有六~ P169LL2 念云如是生死以何為因

    第二正修苦分二.一思惟生死總苦.二思惟別苦。 

    分三:① 思惟人間之苦 ② 思惟非天之苦 ③ 思惟天人之苦


    第二思惟別苦有六.三惡趣苦已如前說。

    前面已經說完輪迴中的總苦,接下來要說「思惟別苦」,也就是講六道中各道眾生各別的痛苦。共下士道已經講過三惡趣苦,現在談人道、阿修羅道及天道的苦。

    ① 思惟人間之苦

    人苦者.謂飢渴寒熱.不可意觸.追求勞苦.復有生老病死等七.如前當知。又如《資糧論》云.「惡趣苦無餘.人中亦現有.苦逼等地獄.貧如琰魔世。此中旁生苦.強力於羸弱.制罰及損害.相續如暴流。有因貧乏起.餘從不足生.追求難忍苦.一切謀略殺。」《四百論》云.「勝者為意苦.庸流從身生.二苦日日中.能壞此世間。」

    人道的痛苦。人間的痛苦有因饑渴、寒熱等產生不悅意感受的痛苦,有為了謀生必須辛勞追求的痛苦,還有前面提到過的生、老、病、死、愛別離等七種苦。又如《資糧論》中所說:「所有惡趣痛苦其實在人道中就有,而且一點也不少。當身心受痛苦逼迫時感覺如置身地獄;當貧窮匱乏時有如置身鬼道;受欺凌時感覺不如畜生,加上弱肉強食、壓迫、傷害等各種痛苦,有如瀑流水般從未間歇。這些苦有的來自於貧乏,有的來自於不知足,不停地追求不只須勞心勞力,有著種種謀略算計,還可能招來殺身之禍。」《四百論》中也說:「優者勞其心,庸者苦其身,心苦與身苦,這兩種苦無時無刻地在摧壞、宰制世間的眾生啊!」

    ② 思惟非天之苦

    非天苦者。如《親友書》云.「諸非天中意苦重.由其性瞋天德故.此等由其趣性障.具慧不能見聖諦。」此由不忍.嫉天富樂.令意熱惱.由此因緣.與天鬥諍.受割裂等傷身眾苦。此等雖具智慧.然由異熟障故.於彼身中不堪見諦。《念住經》說此為旁生.瑜伽師地論說為天趣。

    非天的痛苦。非天,就是梵語音譯的阿修羅。非天的苦,如《親友書》中所說:「非天的苦,以心苦為主,因為他們生性好瞋、時常嫉妒天道。他們雖然有智慧,卻因為這些與生俱來的自性障礙,無法得到見道位。」 阿修羅不忍天界的富樂,嫉妒熱惱,因而不時會跟天人發生爭鬥,備受多種肢體割截之苦。他們雖具有思辨的智慧,卻因本身異熟障(生來就不能聞法修持)的緣故,終其一生也無法現證空性,不能證得聖諦。

    《念住經》說阿修羅是畜生道,《瑜伽師地論》則將其歸為天道。

    ③ 思惟天人之苦

    思惟天苦分二.一欲天三苦。二上二界粗重苦。  今初

    天道的痛苦。天道的苦,分為欲界天之苦和上二界天之苦。

    ① 欲天三苦

    初死墮苦中有二.死歿苦者.如云.「諸天趣樂雖極大.然其死苦大於彼.如是思已諸智者.莫愛有盡天趣樂。」謂較昔受天欲生樂.將臨歿時.五死相現.所起痛苦.極重於彼。五死相者.即如彼云.「身色變為不可愛.不樂本座.華鬘萎.衣服垢染.身出汗.是於先時所不出。天趣報死五死相.起於住天界諸天.等同地上諸人中.傳報當死諸死相。」墮下處苦者.如云.「從天世間死歿已.設若全無少餘善.彼無自在往旁生.餓鬼地獄隨一處。」

    欲界天人有三種苦:死墮苦悚慄苦、和斫裂殺害等苦

    一、死墮苦:又分為二,一是死歿苦, 二是墮下處苦。

    1.死歿苦。如《親友書》中說:「欲界天的天人,生時雖能享受極大富樂,死時卻會遭遇極大苦楚,且此苦還遠大於生時的樂受。所以智者不應貪愛有盡的天道之樂啊!」說明天人在天道享樂慣了,到臨死前五衰相現起時,內心的煎熬痛苦尤其深切難忍,遠遠超過昔日所受快樂。何謂五衰相?《親友書》中解釋:「天人身上的光環逐漸退去、坐臥難安、身上佩戴的花開始凋萎、衣服開始沾染污垢、身體出汗變臭,這些都是之前未曾有的。天人出現五衰相後一定會死,而其他天人就會傳報此消息、紛紛走避;就像世間人病危時,消息迅速在鄉里傳開一般。」

    2.墮下處苦。如《親友書》中說:「由於在天道時,福報大多耗盡,假如生時又沒有時間修善,那麼死後一定會隨業力墮落到地獄、惡鬼、畜生三趣之一。」

    悚慄苦者.謂由有成就廣大福聚及上妙五欲天子生時.諸薄福天子.見已惶怖.由此因緣受大憂苦。

    二、悚慄苦:當具有廣大福聚、得享勝妙欲樂的天子出生時,福薄的天子自然感到威脅倍至、驚惶不安,因此擔心將受欺凌而憂懼不已。

    斫裂殺害苦者.謂天與非天鬥諍之時.受斷支節.破裂其身及殺害苦.若斷其頭.即便殞歿.傷身斷節.續還如故。驅擯者.謂諸具足強力諸天.纔一發憤.諸劣天子.便被驅擯出其自宮。

    三、斫裂殺害等苦:包括受斫裂殺害苦驅擯苦散亂苦

    1.斫裂殺害苦。是天人和阿修羅交戰時,身體四肢有被砍傷、斷裂、及被殺害的痛苦。天人的頭顱若被斬斷,便立即喪命;若身體其他部位受傷,還可以復原如初。

    2.驅擯苦。是指福薄力弱的天人,如果遇到強大勢力的天人發威發怒,很可能就會被驅逐出他們自己的宮殿,落得無家可歸。

    又如《資糧論》云.「所有受欲天.彼亦無樂心.遭欲貪熾然.內火而燒煮。若諸心散亂.彼豈有安樂.非於無散心.剎那能自在。散逸擾亂性.終不能寂滅.等同有薪火.遍受大風吹。」又云.「如病愈未久.食所不宜食。」

    3.散亂苦。如《資糧論》中所說:「看似享受五欲妙樂的天人,其實從未真正享受快樂。因為以享受欲樂為緣,他們的心一直處在不滿足的狀態,貪欲之火猛烈燃燒,沒有片刻安寧。像這樣散亂煩惱的心,怎麼可能獲得安樂?其相續不寂靜,根本連剎那的自在都不可得。這種散亂擾動的體性,使得欲界天人終究無法成就寂滅。就像乾柴上的火焰,若碰到風勢助長,火焰只會燒得更旺。」又說:「猶如大病初癒未久,就吃了不宜的食物,致使舊病再起。」結果原本由於修善而生到天上,但因天上的大欲樂,增長了貪瞋癡,終究再次墮落。

    ② 上二界粗重苦

    色及無色上界諸天.雖無此諸苦.然煩惱隨逐.有諸障礙.於死於住悉無自在.故彼亦由粗重為苦。

    色界和無色界天的天人,雖然已經沒有欲界天的痛苦,但其煩惱種子未斷,只是暫時不起現行,最終還是會受業和煩惱的操控產生行苦。因為還沒有斷除煩惱的根本,所以仍將繼續輪迴,既逃不過死亡,又無自主的受生,所以也依舊因煩惱而苦。

    又如《資糧論》云.「色無色諸天.超越於苦苦.以定樂為性.住劫不傾動。然非畢竟脫.從彼仍當墮.似已得超越.惡趣苦暴流.雖勵不久住.等同空飛鳥.如童力射箭.墮落為邊際。如久然諸燈.剎那剎那壞.諸行變壞苦.仍當極侵惱。」

    又如《資糧論》中所說:「色界與無色界諸天,雖然已經超越了苦苦,以禪定喜樂為體性,可以多劫住在定境中不動搖;但這種有漏定還不是究竟的解脫,在定力盡時,煩惱即起,仍然難免要墮落。由於禪定的時間很長,讓上二界天人看似已經超脫輪迴,不再進入惡趣暴流。實際上,他們雖然努力修習禪定,但不管入定多久,長達多少劫,終不可能長久安住。就像鳥在空中飛,不管飛多久,一旦力盡終歸要降落;或如小童射箭,不管箭射多遠,終歸會落地。又如看似一直燃燒的油燈,實際是剎那剎那地壞滅,而最終趨於止熄。同樣的,看似住劫不動的上界天人,實際上分分秒秒被行苦所逼,仍活在極為憂惱的苦中,無力遮止生死遷流。」

    如是思惟五趣六趣.總別諸苦.厭患生死意欲出離.便當觀察其因.念云如是生死以何為因。

    如此思惟輪迴中五道六趣的總苦和別苦,深入瞭解苦諦的過患之後,對生死輪迴應該真正感到厭惡,想求解脫;這時就必須要觀察輪迴的原因,思惟到底為何會在生死當中不斷受生。下一章將闡述集諦的道理。


    常師父說故事:

    1. 生豬因緣
      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49b&st1=1010&et1=1281

    Q1:沒錢難倒英雄漢! 沒錢才痛苦,有錢人能有什麼痛苦 ?!

    我們來聽一段師父說的故事,來看看有錢人的苦...

    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72a&st1=1550&et1=1770

    Q2: 看來人間好像都辛苦,來做神仙又美又享受、想去哪裡就去哪裡多自在好像也不錯喔~!

    我們來聽看看師父怎麼說...

    1>修羅

    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72b&st1=0&et1=126

    2>欲界天人

    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72b&st1=271&et1=809

    3>色、無色界天人

    https://lamrim.xyz/player2/?&tch=gl1&af1=72b&st1=809&et1=966










    師父的叮嚀

    比如說我們現在說,哎呀,我們房間裡面有水呀,你把它擦掉。結果你沒找到漏洞,沒有找到水哪裡來的,你拼命去擦,擦了半天,那個地方又來了;擦了半天,那個地方又來了,越弄越糟。結果嘛自己忙得疲憊不堪哪,屋裡面照樣都是髒水,有用嗎?修行也是如此。你必定要找到根本,暫時其他地方先不管它,把那個漏洞堵死了,堵死了它沒有再來了,然後你慢慢地把裡面的髒水清乾淨。好囉,問題解決!


    所以我們修行哪,在這個地方,特別 ─這個概念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擺在腦筋裡面。不要說:哎呀,我現在要去修行去啦!人家告訴你怎麼修啊?參禪,人家告訴你念佛,人家告訴你 ……不管是哪一個法門,哦,這個密宗好,你只要去修修就行,然後你就跟著去修。實際上,根本的問題在哪裡你沒找到。有沒有一點樣子?有一點樣子的。當然就像那擦地一樣嘛,你拿著濕布一擦,那塊地就乾了,等到你濕布拿掉了,回過頭來看看,那個地方又來了。那有什麼用啊?所以我們現在太多的人修行都是忙這些,然後呢自己還不懂,還要去幫別人去,是越幫越忙啊!現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哦,這個情況這樣的,根本在哪裡呀?由此而講集諦門,那麼就找。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