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我是 VK~
這期我們來聊聊 Gmail 如何誕生?初期是透過什麼方法爆紅?它提供的價值又是什麼?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K 科技閱讀時間》,祝你今天一切順利~
Gmail 在今年愚人節迎來 20 週年,身為電子報作者自然覺得有趣,蠻好奇這樣的產品是如何誕生的,而且可以成長到今日,全球有超過 15 億人口都在使用 Gmail。
在這篇文章中會介紹幾個:
科技巨頭們都熱衷選在愚人節做點大事。像是 Apple 在 1976 年的愚人節成立,Google 則是選在 2004 年的愚人節,推出了免費 1GB 儲存空間的 Gmail。
當時的新聞稿是這麼介紹 Gmail 的主要功能:
今天,少數使用者將開始使用 Gmail 的測試版。和其他免費網路郵件服務不同,Gmail 建立在用戶永遠不必歸檔或刪除郵件,也不必努力查找他們發送或接收的電子郵件的理念之上。Gmail 的主要功能包括:
搜尋:Gmail 基於Google搜尋技術構建,使用戶能夠快速搜尋他們曾經發送或接收過的每封電子郵件。使用關鍵字或進階搜尋功能,Gmail 用戶可以在需要時找到他們需要的內容。
儲存:Google 認為人們應該能夠永遠保留他們的郵件。這是為什麼 Gmail 提供 1 GB 的免費儲存空間——是大多數其他免費網路郵件服務提供的 100 倍以上。
速度:Gmail 無需將郵件歸檔到資料夾中,還可以自動將單個電子郵件組織成有意義的「對話〗,在回覆郵件的所有回覆上下文中顯示郵件,可以更快、更高效地使用電子郵件。
愚人節發的消息總是讓人有些戒心,畢竟「1GB」的免費儲存空間,多數人腦中出現的第一個想法是這在開玩笑嗎?
在 Gmail 出現之前,已經有不少是普遍大家會使用的免費電子郵件服務 Hotmail、 Yahoo Mail,但通常只提供 2-4 MB 的儲存空間。
當今天市場上出現了超過百倍好的產品時,引起懷疑也是可預期的反應。儲存空間變大,用戶就不用再定時刪信、騰出空間,理論上也會讓使用體驗變得更好。
但這也會發生一件事,當信箱中有越來越多的信,肯定會有看不完、無法刪除的信,他們加上了一個很符合 Google 定位的功能:搜尋。
在新聞稿中,他們提到來自一位 Google 用戶的建議。她表示,當時既有的電子郵件服務的品質很差,她把所有時間都花在歸檔資訊或找信上,還要瘋狂地刪信。她說,「你們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於是,Gmail 成為了當時電子郵件服務的強勢新進者。擁有龐大的免費儲存空間、可以即時搜尋,幾乎輾壓當時的 Hotmail、 Yahoo Mail 等。
能順利推出 Gmail,背後的關鍵人物是 Google 第 23 號員工 Paul Buchheit。
雖然在新聞稿中輕鬆帶到這是 Buchheit 的「20% 時間專案」(這是 Google 要求工程師每週花一天時間做他們感興趣的專案,與他們的日常工作無關),但後來他在訪談中否認了這件事。
實際上,在 Hotmail 出現的 1996 年,Buchheit 開始研究有沒有新電子郵件服務的可能。在過去如果想要檢查電子郵件,他必須回到宿舍才能查看,所以他想打造某種基於 Web 的電子郵件服務。這也是他不斷再做的專案。
不過原先是 Buchheit 的個人專案,最後這又是如何成為一家公司的旗下服務?
Buchheit 先在 Google 網路論壇(Google Groups)工作一段時間。在 Google 網路論壇中,可以透過基於 Web 方式進行各種主題的討論之外,也能透過電子郵件的方式討論,和傳統電子郵件相比,它提供更多可以基於 Web 的功能,像是共享檔案、建立頁面等。
隔沒多久,第一代的 Google 網路論壇工作結束後。Google 的人問 Buchheit 想不想建立某種類型的電子郵件或個人化產品。
他一開始對這件事抱著一些存疑的想法。一來,這不是一個很具體的專案。二來,當時的 Google 廣為人知是做搜尋引擎的,突然要做電子郵件服務之類的事,這件事可能也很怪。
但最終 Buchheit 在 2001 年決定接下這個任務,他只花了一天就建立了 Gmail 的第一個版本。當然沒有一個產品的開發是順利的,Gmail 也不例外。Buchheit 提到,在他剛提供給內部使用時,有些人因為搜尋的功能而使用它,但更多的是無止盡的抱怨。
甚至很多人認為應該終止這個專案,即便在 2004 年愚人節推出,依舊有很多人看衰 Gmaill,預期永遠不會有超過百萬的用戶。當然我們都知道最終有超過 15 億人口在使用。
Buchheit 追求的是一個更好的電子郵件服務,還是一個可以允許搜尋電子郵件的服務?他的答案是兩者。
搜尋不僅是 Google 核心價值之外,更重要的是在當時 Buchheit 他一天會收到 500 多封信,要如何更有效管理這些信件,刪除是個耗時的方法,這也突顯了能夠搜尋的需求、重要性。無論是搜尋關鍵詞、寄件者等,這版本都能夠做到。
在發布這版本的幾天後,Google 內部也認為這有機會成為重要專案,可以推出。
現在往回看,Gmail 是成功的,能夠存在 20 年,而且到了現在即便有許多通訊軟體的出現,它依舊是多數人使用電子郵件的首選。
Buchheit 也在自己部落格中討論了,當初它設計 Gmail 的原則和想法,放到了今天依舊有些參考性。
如果你正在創造一個新產品,那麼有三個(或更少)的關鍵功能會讓它變得如此出色,以至於你可以削減其他的大部分東西?你是否把至少 80% 的精力集中在把這三件事做好?
他舉例,iPod 能受到歡迎的三個要素就在於:它足夠小可放在口袋、有足夠的空間來儲存數小時的音樂,以及容易於和 Mac 同步。
對他而言,他關注 Gmail 的三個要素就是:1)足夠的儲存空間,永遠不必刪除任何內容 2)可以快速搜尋到想要的結果 3)讓對話介面變得更直覺,可以直接像現在一樣像是卡片堆疊的方式,看到最新訊息,而不是一封單獨的電子郵件。
Buchheit 表示,關注第一個版本中的幾個核心功能,會迫使你找到產品的真正本質和價值。如果你的產品需要「一切」才能好,那麼它可能不是很有創新性。這裡的概念蠻接近 MVP,但功能卻做到比當時所有競爭者都要百倍好。
後來他離開 Google 之後,創了一家社群媒體聚合器 FriendFeed,在 2009 年被 Facebook 收購。之後,他以合夥人的身份加入 Y Combinator,成為天使投資人。
Gmail 除了專注開發在龐大儲存空間、電子郵件可搜尋等核心功能,不僅讓 Gmail 成為超越當時競爭者,並提供百倍好的服務之外。讓他們有個能夠爆紅的關鍵:邀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