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1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的完美日常~觀後有感

raw-image


上個月看了電影「我的完美日常」,它似乎觸動到心靈深處一個很幽微的區塊,主角平山先生的內心世界,彷彿連結了我兒時那一段無語的歲月,重新開啟了靈魂深處的通道。

這一部由德國電影大師「文溫德斯」執導的作品,起源於日本為了東京奧運所籌劃的「東京公廁計畫」的紀錄片,但因導演提出「與其以四個工作天拍攝四部短片,何不以17天拍攝一部真正的電影?」就在這個發想之下誕生了這部榮獲多項國際影展提名的作品,飾演主角的男演員「役所廣司」更一舉拿下坎城影展影帝。

清晨巷弄中竹掃帚的掃地聲,輕輕喚醒熟睡中的平山先生,起身收拾床鋪被褥,下樓刷牙梳洗,再上樓為綠色植栽澆水,整理頭髮換上工作服,一切就緒後打開大門抬頭深呼吸,感受今天的天光,投下一罐自動販賣機的咖啡,上車挑選一卷音樂卡帶按下,音樂聲中開啟了一天的日常,平山先生出發往工作的路上前進。

無聲的鏡頭靜靜的刻畫著平山起床到出門工作的每一個片段,在鏡頭的帶領下凝望著這索然無味甚至不值得一提的日常,透過ㄧ次次地重複的儀式感,竟然充滿了詩意。

這些機械式重複,往往都是在無意識中進行,大多數人都不以為意,籠統的被定義為~日常,平山先生安靜的將每個步驟與動作,帶著意識專注的完成,抱持同樣的態度,來回在生活與工作中,平靜的渡過每一天。

他是一位公廁的清潔人員,自然不會有太多的關注目光,深深體會到平山先生很享受著如此的狀態,在自己的世界中以規律的節奏和節拍,和外在世界保持一種有距離的互動,對於工作的要求一絲不茍,正是日本奉行的職人精神,對照於功利的社會中,平山被歸類於社會最底層以勞力付出討生活的小人物,有時還會受到嫌棄厭惡的眼光對待,但平山似乎不以爲意,在強大的心念中努力維持自己的平凡與渺小,認真對待生活裡的時時刻刻。

不說話的平山,在自己打造的生活中怡然自得,工作之餘常在公園的樹蔭下看著樹葉在風中起舞,陽光穿越葉片縫隙透出的光讓他深深著迷,隨身帶著相機捕捉著當下獨一無二的瞬間光影,待假日再將相片沖洗出來一一篩選,這也是屬於平山一人獨享的美好時光。

「音樂」與「閱讀」也是日夜陪伴他的好友,當按下音樂的瞬間,彷彿又回到那個曾經美好的年代,工作結束後疲憊的身心在夜晚就寢前,打亮一盞燈,翻開一本書,沈浸進在文學的世界中,被文字輕柔撫慰,這是平山為自己打造的~完美日常。

理解平山的沈默不語,不是沒有說話能力只是不想說話,刻意維持內心的靜默是一種很醒覺的狀態,自己很清楚明瞭當下的感覺不讓外界的人事物擾動,雖然這樣的行為會被現代的社會界定為社交障礙或社交恐懼,但從平山先生內心安然的狀態與友善得體的應對,呈現出一種的互相尊重的距離,這是他選擇安頓身心與自己相處的方式。

和他一起共事的年輕人覺得平山的一切都很奇怪,冒失的闖入平山的生活中造成不小的混亂,心地柔軟的他也在被攪亂的生活節奏中難得動了氣,並向公司提出立即改正的抗議,當平山一點一滴再回到原有的規律節奏中,意外的訪客又來到他的生活。

血濃於水的親情再次讓平山的生活起了一波漣漪,但良善的他依然將僅有的生活空間和小小的世界,又做了一次重整與壓縮,在這個這片段中隱約感受到平山的內心與家人間那一道跨越不了的鴻溝,當他含淚向姪女與親妹妹揮手道別的畫面中,藏在內心深處難以言喻的傷,從平山的眼角靜靜流淌。

這一幕讓我想起小學生涯也有一段無語的時光,內向的個性在學校一條蟲,不知如何與同學互動,但回到家一條龍,只和自己的手足打鬧成一團,當時年幼沒有人重視我的這一個狀況,總覺得只要安安靜靜乖順聽話應該也無大礙,現在回想起來應該是屬於幼年的社交心裡障礙,不知如何與家人以外的人互動,當時缺乏大人正確的引導,老師也只有在成績單上的評語欄簡單寫下「沈默寡言」或是「內向安靜」的評語,同學也覺得我很奇怪都不講話,曾經有一位對我萬分好奇的同學,特別查到家裡電話打給我,在和我對話中驚呼「原來我會說話!!」現在想起都覺得好笑,當我開始與同學建立友誼是高年級後進入國中階段,慢慢學會與他人連結互動與交流,籠罩童年時的那一團謎霧,隨著自己逐漸成長向外探索後才漸漸散去。

能理解電影中平山的靜默不語是他選擇應對家人的一種方式,也是當下對自己最好的做法,就如同他對姪女說的「這個世界上,其實有很多不同的世界,看起來連在一起實際上並不相通」所以各自安好不打擾的方式,是對彼此最好的溫柔,這句話深深體現出平山對家人間情感的現況。

長大後的我在職場多年從事的是業務的工作,相較於小時候內向害羞的性格是蠻大的反差,職場的磨練讓我開展出一個新的面向,在工作領域中學習也勝任愉快,唯在職涯的主管階段卻讓我身心俱疲,在團隊中面對人性的多樣化和在不同的位階處理事情,常落入兩難和裡外不是人的窘境,對當時的我真是不小的考驗,翻開當年的日記看到我當時內心的吶喊「人為什麼不能好好的過日子!!」可見管理階層的工作耗弱我許多能量。

中年的我雖然離開職場,但目前也面臨到一些還在進行中的人生課題,多重的角色依然需要隨時就定位,生活在完美與不完美間打擋切換,對於自我理想的追求抱持著且走且行,一步一腳印緩步推進,或許無法如平山可以毅然的斷開一切讓自己歸零,但求內心層面能保持那一份悠然靜定,對世界還是充滿了探索與希望,這才是我真心嚮往的美好。

這部電影很意外會獲得這麼多的迴響與討論,很多人也表達出真心喜歡這部電影所傳達出的意境與人生哲學,在我看完這部電影之後的一個月後依然在內心迴蕩不已,一邊欣賞著平山的人生境界,一邊又共感著他內心的悲與喜,也再再咀嚼著貫穿整部電影的所謂「完美日常」。

平山定義的「完美」就是活在當下的此時此刻中,日常就是由每一個此時此刻連串而成,每一個時刻都是獨一無二,每個瞬間都只會發生一次,即便在看似日日重複的循環中,都是不斷創造新的瞬間的過程。

「日常是唯一永恆的故事」是電影中不斷勾勒出的重點,無論現在的你處於人生的哪一個階段?處於哪一種身份?扮演哪一種角色?盡可能讓自己在百忙中抽離一下,靜靜的感知大自然的光影在綠葉間的流動,那是內在連結自然的時刻。

或許那一瞬間的浮光掠影會照見靈魂深處的渴望,在深長的呼吸中感知生命最初的樣貌,於是我們在那一瞬間又飽滿了力量,當我們回到不斷重複的日常中重新感知~最是生命也最為日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