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1|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分析」

    我常在想:版主的目標,究竟是感染讀者,還是「教育」讀者呢?

     

    社交媒體的功能,本是分享生活,留下生活剪影,再進一步則略抒己見。什麼「IG版主」、「IG網店」,都是之後才衍生。嚴格而言,購物和教育僅是附帶功能;IG、Facebook等的初衷,始終是「分享」。

     

    「分析」又是什麼呢?比起分享,分析應當更高階、更進一步。分享,是抒發情感和與人「圍爐」,注重「共鳴」;分析,是為傳達論點、告知讀者,重點在「知識」。

     

    前者是平起平坐,如同友人之間傾談;當中要有感情,甚或雜糅個人立場。後者如同教學,分析者要稍稍站高一點,向讀者傳遞論述。此論述不只是立場,而是論據、邏輯皆要齊備,理智而清晰,冷酷而抽離。

     

    既然社交媒體的原意是「分享」,那麼所謂的「XX分析」,難道全部來錯地方了嗎?

     

    讀者來IG和Facebook,本為窺探別人生活——既是「窺探」,我們當然只對掛心的人和事感興趣。如此一來,眼下遍地版主,我們自然先選同聲同氣、最有共鳴的。逆耳一點的內容,我們不大喜歡——因為我們只為共鳴。

     

    因此,理論上版主的生存之道,就是要道出別人所想。對,寫自己的內心話未必有用;但說出別人的內心話,就容易博得共鳴。社交媒體是要「社交」,要有人重視、感同身受才行;共鳴這回事,始終是感情用事多於理智。

     

    到頭來,俗套而大眾的,總比曲高和寡好;孤高不群的傑作,永遠敵不過能讓十萬人感動的一句話。誠然,情真意切的力量難以抵擋;但邏輯的縝密,真的如此不堪一擊麼?

     

    大勢所趨,現今的讀者更重視情感交流,大眾眼界內的純分析越加邊緣,不易生存——幾乎沒有人愛看冷冰冰的析述。現今許多名為「XX分析」,或「自命」分析者,要不以分析為名,行分享之實;要不以分享的語調寫分析。「分析」一詞,用來容易,做起來其實艱難。

     

    為結合「分享」和「分析」,社交媒體又演變出所謂中庸之道——「評論」。評論的巧妙,在於情中有理,理中有情;情感上,它具備鮮明立場,易於吸引同一意見者;邏輯上,它有論據、有例證,但其中論述卻未必精密。

     

    一篇評論,厲害在可以包含數個觀點,包羅萬有地論述幾件事。評論的邏輯不必全部裸露,因而減省篇幅,可以覆蓋更多話題。

     

    可是,評論狡猾在細節;正因推理上有所隱晦,反而更容易迷惑讀者,當中的疑點和紕漏不易察覺。例如,潛藏的假設和當中的推論未必成立,但評論不會把邏輯逐條列出,在此之上的論點便有瑕疵。

     

    很狡猾麼?對不起,在紛擾的時代,效率才是一切,評論來得及時方才重要。當中邏輯不很穩妥?說不定已瞞天過海去了。我只能說:只要一個城市沒有邏輯,你就知道,這個城市必定變為業餘、不認真,和像馬戲團。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