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一隻在紐約生活的寂寞小狗,為了想要有個伴,下單了一隻機器人陪伴。看見小狗興奮的開箱,這隻機器人的外型讓我想到1999年的動畫片《鐵巨人》,而這部2023的電影《再見機器人》,在現今科技日新月異的現代,畫風和20幾年前的《鐵巨人》一樣很樸實。簡單的線條、飽滿的顏色,沒有華麗的特效,但一樣講述了一個看完令人回味無窮的故事。
本身職業使然,除了從小到大經歷的分分合合,在學校遇見的許多學生、同事,明白相遇的那一刻,就已經在倒數分別的日子,還曾為此在網路上發文詢問帶過好幾屆畢業班的老師,要如何「提得起,放得下」?後來看到《再見機器人》,不禁覺得這部電影,是這個問題最好的解答。
電影全程沒有對白,但因為沒有對話,令人更集中精神在觀影過程,依靠畫面跟自己的理解力,去揣摩故事內容。而這絲毫不影響《再見機器人》帶給觀眾的情緒渲染,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機器人碰到海水故障,躺在沙灘上不能動彈,小狗奮不顧身的拖拉,卻絲毫抬不動。看著他們望著對方,彼此定格的畫面,深深的無力感完全不言而喻的傳達給了觀眾。 小狗只能先回家,等明年的夏天海灘再度開放,再回來拯救機器人。
劇情推進到這裡,還是不明白原文的 Robot Dreams ,機器人做了什麼夢?直到第一個白日夢被一群兔子敲擊船槳的聲音打破,才明白原來機器人每段和小狗相遇的情節,都是他動彈不得躺在沙灘上時做的白日夢。
自此,觀影過程彷彿有了PTSD,我開始擔心後來出現的 Happy Ending 都不是真的。但回到片名,其實已經可以預料到故事結局,不會是公主和王子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了。
雖然失去了機器人很難過,但生活一樣要繼續。後來,小狗陸續結交到了一些新朋友,而其中的一隻鴨子,讓我想起好友圈裡也有性格相似的友人。一樣外向、興趣廣泛。剛開始帶著小狗跨出舒適圈,做了許多活動,令小狗感到新鮮,但也正因鴨子這個特質,他後來搬去了別的國家生活,小狗又回到一個人了。
經歷過鴨子這段,也才發現電影無對白、無性別的動物角色設計,竟然讓人很容易產生共鳴 (但我的朋友沒有搬去巴塞隆納),不會侷限於猜想小狗和機器人之間是友情?愛情?親情?端看自身觀影的感受,他們的情誼,可以套用在許多關係上。
故事到了尾聲,機器人和小狗有沒有再見面呢?有人說「再見」,是再也不見,不是在放學、下班時隨口跟好友同事說的再見,你知道當明天一推開門,他們還會出現在那裡。《再見機器人》的再見是第一種。
以前不大能理解,所謂「愛對方,不一定要擁有」,看著他在沒有你的陪伴下過得快樂,自己也會快樂是什麼感受?或是「雖然不在身邊,但抬頭會發現我們在同一片星空下」,甚至當時聽到覺得很像某種精神勝利法。也疑惑就算小狗和機器人各自擁有了新的同伴,機器人也可以去和小狗相認,大家一起和樂融融的生活也很好呀!
但想到隨著年齡增長,歷經的每段關係並不是都能走到最後,久未連絡漸漸失聯的朋友、畢業後不知何時會再見到的學生、離職邁向人生另一階段的同事......你知道他們在另一邊展開了新生活,彼此從相交變成了平行線,我們不再聯絡,各自安好,況且《再見機器人》就沒有要講述那種,我們一起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的故事。( 此時腦海也浮現了玩具總動員3,安弟和玩具們告別的畫面 )。
字打到這裡,我才想到標題可以怎麼下。機器人看見小狗卻選擇不上前相認,讓我想到之前看過的《愛的藝術》裡說的:「愛就是給予。」他全然的希望小狗快樂,不求一定要在一起。
人生歷經幾次不得不散的筵席,之後的幾天日子過得像剛失去機器人的小狗,回到空蕩蕩的公寓,行屍走肉的微波起司通心粉、機械式的按著遙控器,讓電視畫面一台接一台輪播,日復一日。
但那些逝去的時光,在機器人按下撥放鈕,當〈September〉的樂音響起,看著小狗和機器人跳著往日的舞步,你知道那些回憶沒有消失,像聽到音樂就跟著跳的身體記憶一般,只是封存在心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