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2|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副業教練 EP1|藝術家Y想經營自媒體,該怎麼開始?

《副業教練》是個我跟朋友聊天的記錄,每次聊天我會提供給對方一些可執行的商業想法,如果你想找我聊聊,可以用1小時1000元的價格預約,如果聊完你覺得沒有收穫,全額退款~


今天想講的是住在美國的藝術家朋友的故事。

先不提Y跟Y老公認識,竟然是因為我的關係的往事。

Y是個以前在台灣上班,後來跑去美國唸藝術的女生,後來使用藝術家簽證繼續留在美國創作。Y希望可以經營自媒體讓自己的作品曝光,進而銷售作品增加收入。

原本Y採取的策略是不斷的分享作品在IG上,並附上一些作品介紹,希望透過自媒體的方式來推廣自己的作品。但老實說,Y的作品不太是一般人容易理解的風格,想要直接向大眾推廣銷售並不容易。


如果你也想經營自媒體,我建議一開始要決定兩件事「選主題」、「選戰場」。

「選主題」指的是你主要要分享的題目,可能是財經、咖啡、漫畫、新聞…..

「選戰場」指的是你要經營的平台,可能是臉書、IG、Podcast、部落格……


「選主題」的關鍵是「你喜歡」跟「能提供價值」。

.你喜歡

意思很簡單,就是你喜歡的事情或是你平常就在做的事。因為你平常就在累積相關的知識跟訊息,而且你也融會貫通、可以信手拈來,你不需要刻意”用力”去學習相關的事情。因為只要你不喜歡,就會像在上班,你會需要快速獲得回饋,才能讓你繼續堅持下去。

但經營自媒體其實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你必須找到自己的節奏不停跑下去,如果你需要誘因才能繼續跑下去,那勢必是撐不久的。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主題,只是有沒有找到適合的方式分享出來而已。而且只要你喜歡,你就會在學習跟分享的過程中不斷得到正面的回饋,你會找到跟你一樣興趣的夥伴,就算還沒有人關注你,你也能自己樂在其中。

.能提供價值

這裡的價值,不一定是實際的錢錢或是賺錢的能力,也包含娛樂、撫慰等等的情感價值。在我認識的朋友中,我覺得最珍貴但大家沒有發現的,就是自己領域知識。因為"知識的詛咒”,大家總覺得自己所知道那些事情,大家都知道,所以沒有分享的價值。No, No, No… 不然大家怎麼會那麼喜歡看醒腳節目介紹各行各業的生活。人類天生就有發現新奇事物,藉由尋求挑戰來施展才能和獲取新技能的內在傾向。只要找到適當的方式,都有可能找到喜歡你的人。

要舉個例子的話,我想分享《在家做生魚片》這個頻道,他就是個會去漁港買魚回來自己做熟成生魚片的大叔,但有人在裡面獲得了漁獲的知識、處理魚的知識、三枚切時的療癒感等等,這麼小眾的事情也已經快30萬訂閱了!


「選戰場」的關鍵是,找你「舒服的輸出方式」並選擇「適合的平台」。

.舒服的輸出方式

「舒服的輸出方式」的意思是,你擅長而且不費力的創作方式。你喜歡寫作,那就寫文字。你喜歡做圖文,那就做文圖。你喜歡拍影片,那就拍影片。你喜歡講話,那就錄Podcast。總之就是不要讓自己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因為那都會消耗你的能量跟熱情,你就無法在這場馬拉松持續跑下去。

.「適合的平台」

每個平台都有適合的內容,例如部落格以文字為主、Youtube以影片為主、Podcast以聲音為主,簡單大概可以這樣分類。所以你喜歡哪種輸出方式,就選擇哪一種適合的平台去發佈。不然你硬是把文字壓成字幕卻沒有聲音畫面的影片發在Youtube,不只是讓自己辛苦而已嗎Q^Q

而且不同的平台也有不同的特性,有些對素人有紅利,有些紅利期已經過了,如果能對平台有些基本的認識,或許就可以讓自己的勝率再提高一點點。並不是說現在FB不紅了,就叫你不要做FB,這些地方也是會有後起之秀,只是如果有勝率高一點的地方,我們何不讓自己成功的機率稍微大一點點呢?


回到Y身上,剛好Y對這幾年盛行的AI工具很有研究,而且也會把AI工具應用在自己的創作上,不管是文字生成、圖像生成或是影片生成,各類提升生產力的工具都非常的熟悉,而且幾乎都是一出現就會第一手體驗的程度。


那不如,就用分享AI工具作為主題,以IG為主要平台,來帶Y的作品吧?


為什麼會給Y這個方向?

1.AI工具現在話題風頭上,有流量紅利

2.製作圖文影片跟撰寫教學文對Y來說都很熟練

3.是Y感興趣的主題


hmm…怎麼一下子就這麼長一篇,那給Y的商業想法就下回再分享囉~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副業教練》是個我跟朋友聊天的記錄,每次聊天我會提供給對方一些可執行的商業想法。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