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8|閱讀時間 ‧ 約 29 分鐘

閱讀心得|《The Cat Who Taught Zen》

raw-image

書名:《走過,才知你的存在平凡又特別:大小貓的相遇旅程》 (The Cat Who Taught Zen)
作者:James Norbury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年月:2023/12/1。


00

這本書原文是《The Cat Who Taught Zen》,中文譯名《走過,才知你的存在平凡又特別:大小貓的相遇旅程》,中文命名多了一些意涵,走過一趟旅途,認識「你自身」的存在,也與「你的朋友」相遇。

作者 James Norbury 的作品特色是採用墨繪畫風,以及充滿禪宗哲理的故事,在前作描述關於 Big Panda、Tiny Dragon 的故事。本作仍然採用一貫的墨畫,而故事主角換成一隻貓咪,為了能領悟祥和平靜的感受而展開一場旅程,過程中遇到形形色色的動物,野兔、烏鴉、陸龜、小狼、小猴、老虎,以及小貓,並與之展開七段不同意義的對話。

讀完這本書後,接續著讀枡野俊明《別對每件事情都有反應》,意外發現這兩本書放在一起讀非常有趣,兩本書都充滿著「禪學」。所以這篇閱讀心得,想要嘗試用對照的方式來分享。


01 野兔

最重要的既不是旅程,也不是目的地,而是旅伴。

不論我們去到何方,我們都是自己的旅伴。

「旅伴」包含他人與自己。有人相伴的旅遊,不論去到哪裡、不論發生什麼事,最重要的是與旅伴的交流互動。如果旅伴只有自己,會有著近似流浪的體悟,學習與自己獨處,在這段旅途中更加認識自己。

  • 《別對每件事情都有反應》011「豐富獨處的時光」
    獨處是一段很重要的時光,思考過去和未來,反省自己,好好「凝視自我」才能醞釀出更美好的生活。

我特別喜歡這句「我們都是自己的旅伴。」活著,陪伴我們最久的其實是自己。獨處,是練習成為自己最好的朋友的時機。我們很常太過在意外界的聲音,而忽略內心的聲音,與自己相處也需要練習,就像你會溫柔對待你所愛的人,去溫柔地對待自己。獨處並不是一件孤單的事情,那是一段認識自我的一段過程,我們都需要藉由獨處確認自我的存在,靜默久了,你會發現周遭的聲音被打開,你會發現其實自己不孤單,地球像是溫厚的母親一直常伴左右。


02 烏鴉

有些我們以為的是壞事,繞了一圈會變成好事,而某些我們巴望著的事情,最後卻讓我們受到傷害。

這句話簡直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翻版。作者在後序有提到,書中的小故事其實是從東方禪學故事中獲得的靈感。如果我們能跳脫二元框架,會發現很多事情變得不那麼舉足輕重;放下好、壞的價值判斷,也就不會那麼執著結果。

命運領著我們踏上一條蜿蜒的道路,而即使局面看起來多麼不利,我們都無法真正知道事情最後的結局。

成語「否極泰來」大概也是這個道理,運勢衰到極點時,也即將迎來好運。

  • 《別對每件事情都有反應》083「事物不分善惡」
    在禪宗裡面,事物不分好、壞,也是提醒我們拋開二分法的思維。禪語有一句說「日日是好日」,不論發生什麼事,即使失敗、難過、痛苦也都是一段寶貴的經歷,所有的經驗都能成為日後成長的糧食,一切端看自己怎麼想,這也是「轉念」,心態改換了,你眼中的世界也會變得不一樣。

也許有人覺得需要一點賭運,因為結果可能有兩種:好結局、壞結局。但這樣的思考方式,不就落入了二元框架嗎?失敗的經歷也許帶給我們更深的生命體會。不論結果是什麼,那些經歷都豐富了我們的自己的生命。


03 小狼

小狼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變成一強壯的巨狼、接著變成一條奔馳的河流、然後變成一隻自由穿梭飛翔的老鷹,最後牠從天空看到一群愉快玩耍的小狼們,然後醒了過來。貓貓聽完後,並沒有給對方建議,而是扮演一名引導者,詢問小狼覺得這個夢境有什麼意義嗎?小狼沉思後,說道:

我們每個人都有可以送給這個世界的禮物,而我們都應該為了這些天賦歡呼,而不是看著別人有的東西羨慕。

小狼的故事是這本書裡面我最有共鳴的,大概是因為我也渴望自己成為厲害的人,會做很多厲害的事情,但事實上,我也老是看到自己沒有的東西,在意自己的缺點,所以才會對自己有所自卑。人們常常只看到自己沒有的,因此感到失望、難過。如果我們能意識到自己的優缺點,就不會把眼光集中在單一面向,而能更加彈性的發揮自身特長。

  • 《別對每件事情都有反應》028「正面看待自己與他人的不同」
    作者提醒我們不要與他人比較,因為那樣容易帶來自卑或自滿。「比較」讓我們不快樂,我們應該去尋找自己擁有而他人沒有的特質,這樣的過程充滿樂趣,因為你正在重新認識自己。作者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最重要的是善用這一點。」

每個人有不同的天賦、性格,每個人面對的課題、困境也都不盡相同,所以最重要的還是去探索自己是什樣麼的人,認知自己擅長、不擅長的事情,才能走出屬於自己的路,並且享受其中。


04 小猴

小猴的思緒雜亂,不知道該如何獲得平靜。於是,貓貓引領牠去湖邊,專注的傾聽河流的聲音。

  • 《別對每件事情都有反應》067「此時、此的、自己」
    這句禪語的意思是「現在,在這個地方,做自己該做的事。」我們的生命只存在於「現在」,「後悔」這一個情緒讓我們活在過去,「擔憂、煩惱」這些情緒是活在未來。如果我們專注於眼前,你會有什麼感受呢?

只要暫時轉移焦點,奔放的思緒就可以平靜,在禪學裡面冥想、正念有助於我們,收斂注意力,集中身體的感受。多多練習傾聽內在的聲音、大自然的聲音,可以幫助我們的心靈回到當下,也就回歸平靜。


05 陸龜

陸龜因為活了很久,所以對生命感到疲乏。貓貓用牠的貓爪寫了一句話給陸龜:「把握當下去好好品味,因為你只會走這一遭。」

陸龜的故事讓我想到日本動漫作品《葬送的芙莉蓮》,主角是活了千年歲數的精靈,不曾將人類放在心上,因為對長壽的精靈來說,人類的壽命轉瞬即逝,因此主角也不太了解人類的情感。直到她遇見勇者辛美爾,短短的十年旅途,只佔了她不到十分之一的時間。打敗魔王之旅結束後,開啟她踏上理解人類的新旅途。芙莉蓮一開始不懂在海邊看日出有什麼特別的,勇者邀約時還因為睡過頭而錯過,等到她收了人類弟子,被弟子強行脫去看日出時,她本來想說很普通,直到看到自己的弟子因此很開心,才領悟到,不是日出本身很特別,而是有身邊的人陪伴,所以很美好。

  •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066「每天製造小改變」
    每天看似一樣,卻又不一樣,作者提醒我們留心觀察「不一樣」的地方,我們的大腦確實很容易失去新鮮感而無聊,但是我們可以為自己創造「全新小體驗」來豐富我們的生活,

貓貓分享給陸龜的那句話,其實就是希望陸龜,能用不同過去的角度,重新看待世界,重新感受生命的希望。哪怕是小小的改變,也能讓生活越來越充實。


06 老虎

老虎總是充滿怒氣,貓貓回應他:「你在創造你專屬的痛苦」,於是老虎的怒火漸漸消解,平靜的大門因此敞開。老虎想要走一條新的路,但還沒準備好怎麼開始。貓貓說了兩句話:

如果你把時間都花在研究路標上,那你就永遠到不了你要去的地方。

比較好的做法是讓旅程開始,犯點錯,然後慢慢調整方向,而不是等著一切都臻於完美,乃至於永遠跨不出第一步。

  •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084 「自己的選擇,全部都正確」
    人生沒有正確答案,人生的每一條路都是行動後才知道結果,因此要思考的不是「哪一個選擇才是正確答案」,而是開放心胸接納每一個選擇可能帶來的結果,把心力放在選擇後,該如何行動、如何修正,如何讓過程變得有趣,這才是我們能掌握的事情。我很喜歡作者在這篇文章中引用《愛麗絲夢遊仙境》的一句話:「既然不知道要往哪兒去,不論選擇哪一條路都沒有太大的差別。」

有時候想太多,反而不敢開始;有時候害怕失敗,反而不敢投入。希望把行前準備都做好才開始,想要等到最好的時機再出手。如果每個選擇都是正確的,我們應該是去了解每一種選擇都有需要承擔的風險,只要自己能接受,那麼不論發生什麼事,中間的過程都可以去調整和修正,保持一顆開放的心,專注於眼前可掌握的事情上,順流而走,也許將迎來意料之外的美好結局。


07 小貓

遇到小貓時,貓貓也找到了那棵尋找已久的古松。一開始貓貓覺得小貓打擾了他的平靜,而且也不喜歡小貓,也許他在小貓身上看見過去的討厭的自己,所以感到厭惡。然而「小貓」的出現,讓貓貓察覺到自己的「內在小孩」——開心、天真、活在當下;大小貓的相遇,也讓這趟旅程暫時告一段落。


08 總結

貓貓在旅途上,出於仁厚之心,幫助不少動物朋友,同時也幫助了自己,施予他人也會使自己更加豐盛。最後作者在後記裡提醒我們:「好事往往誕生在乍看之下的壞事裡。」故事的最後,貓貓沒有在那棵追尋很久的古松獲得平靜,反而是對小貓的深切關懷中體悟到祥和。

「追尋」是一個常見的故事母題。「人生是一場旅途」,既是一種比喻,也是一段真實的敘述。「想要變得更好」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渴望,當你對「成長」有所期待,且保持開放的心,人生就是一場「不斷追尋」的旅途,旅途中會體驗各式各樣的活動和經驗,都是為了讓自己更接近理想的目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閱讀類型多為學習、教育、設計、個人成長、時間管理、文學小說等。 抒發閱讀後的省思、感想,嘗試將繁雜的文字轉化為易懂的圖文筆記。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