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5/06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修心|菩薩修心七要訣|修心七義|勝義菩提心

raw-image

📘學習範疇

菩薩修心七要訣|修心七義|勝義菩提心


📖文獻筆記

第三章 修心七要:修持究竟菩提心

第四節 先修究竟菩提心

第二要點:正行分二種

首先讓心平靜,一旦心靜下來,就可以展開真正的修心練習,而這正行,基本上就是開展菩提心,也就是讓菩提心一步步更加茁壯,直至此心圓滿。菩提心基本上可以分成兩種,我們首先開展「究竟菩提心」,再開展「世俗菩提心」。

修心七要正行的第一個要點,就是究竟菩提心的訓練。究竟菩提心(或稱為勝義菩提心),基本上是對自心本性的了悟與體驗,了悟到自心赤裸裸的空性本質、無我的本質。

但自心本性不只是空性,同時還蘊含著廣大無比的慈心與悲心,而空性和慈悲的合一無別,就是究竟菩提心。我們也許會問:「悲心或慈心不也是概念嗎?怎麼可能和空性合而為一呢?」

真正的悲心和慈心,其實是無概念的,它們超越概念,超脫於標籤之外。只要有任何「悲心」或「慈心」的標籤,或是「我這位大菩薩對一切有情眾生生起慈悲心」的概念,只要為悲心或慈心加上任何概念、標籤,那就不是真正的慈悲。當我們為朋友流淚,並懷有「為我的朋友……」的概念標籤,那就不是真正的慈悲心。

之所以先修持究竟菩提心,再修世俗菩提心,是因為如果對究竟菩提心沒有一些認識,或是對於沒有界限、沒有參考點的慈悲和空性,沒有一些體驗或是「瞥見」的話,幾乎不可能生起真正的世俗菩提心。只要仍有「我」、「你」、「你們」、「你們這些有情眾生」的參考點,那就已經是概念化、二元性了。

所以,我們先在究竟菩提心上盡可能修練自心,然後突破侷限性的悲心、慈心或菩提心,再來才有真正的世俗菩提心。

我們之所以先練習究竟菩提心,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由。如果不在一開始的時候,得到一些空性的見地,也就是無自性、無我的見地,那麼想要練習為了利他而完全放下、徹底犧牲自身利益的世俗菩提心,將是極為困難的。


思諸法如夢

第一句偈言是「思諸法如夢」,這是大乘佛法的根本見地:這世間的一切現象,基本上都是心的投射,都只是概念上的存在。所謂的「諸法」指的是所有現象,「法」在此處的意思就是現象。也就是說,應該把一切現象都視為如夢一般。

當我們說一切現象都是心的投射時,意思也就是說一切都只是幻象。當然,這可能很難理解,如果我們以慣常的自我角度來看世間現象,所看到的總是非常具體的物質、堅實的現象、實體的世界,怎麼會是幻象呢?為了幫助我們了解,阿底峡尊者教我們一個看待一切現象的方法,來鬆動我們對於世界的堅實體驗。他說,為了了解世界如何是心的投射,我們先來看看夢境。

我們也許會覺得「夢境是心的投射」還滿容易理解的,但難的是要怎麼看待眼前這張實實在在的桌子,我們摸得到它,昨天也看到它,今天看到的還是這同一張桌子。生活中許多其他經驗也是如此。這是因為我們的習性如此的強大。我們必須有大量的禪修練習才能超越對事物存在的執著。

不過有個方法很有幫助,就是去回想昨日的經驗、把昨天經驗到的種種,與昨夜的夢境或任何夢中經驗相比,看看它們有什麼不同?昨天發生過的事情和昨晚的夢,兩者有什麼不一樣呢?很難說它們有什麼不同,唯一的不同只在於,與昨夜的夢比較起來,我們對昨天醒著時的經驗比較執著。但是,從常下這一刻來看,兩者完全一樣,沒有差別。

同樣的,我們也可以用「明天」的眼光,來看當下眼前的體驗,想想看,明天回想現在此時會是什麼感覺呢?也是像夢一般吧。這樣的練習是非常有效的,我們甚至可以自己創造出其他方法,幫助自己體會到這種如夢的感受。

現在當下的每一瞬間,不管發生什麼,都正一剎那一剎那的走入和昨日殊途同歸的歷史之中。這樣分析時,比較夢境、昨日,以及今天的當下經驗,也許就會更容易發現一切現象就像夢一樣。所有世間現象都是心的投射,諸法如夢,都是心的反影。

問題來了:「那麼,心存在嗎?投射出這一切的心,是以什麼形狀或什麼方式存在呢?」這是個好問題,不過修持究竟菩提心的一開始,我們主要觀察的還在於外在現象,而不是心。所以偈言說「思諸法如夢」,幫助我們了解一切現象的空性,告訴我們應該將所經驗到的一切顯相,都看作是出現在夢中的事物,都視為幻象。

這是修心練習,所以此處我們沒有運用太多的邏輯分析,通常在中觀學派(madhyamaka)的禪修中才會運用大量邏輯分析。在目前的階段,我們就只是持續地一再提醒自己:「啊,對了,如夢,這一切都像夢一樣。這個站在我面前,正在讓我心煩意亂的人,就像夢一樣,就像一場夢。」

今天回想昨日,會發現昨天遭遇的一切,並不比昨夜的夢境更真實。而今天的幻象看起來非常真實,但是如果以明天的觀點回顧起來,今天遭遇的一切也不比昨天發生的事來得更真實。這是十分簡單的邏輯,卻非常有幫助,至少對我而言。用這個方法來看自身的經驗,就會感覺:「嗯,真的像夢一樣。」如果還是不相信,就從明天的視角來看,甚至從今天下午的視角來看今天上午的事情。當我們從任何一個時間點回顧過去,所回顧的經驗不就像是一場夢嗎?「嗯,對了,今天早上,那個人說了一些話,如此這般。」就只是這樣的顯相而已,除此之外沒有更多真實之處。

在這個階段,我們應該用這些方法,提醒自己將每一件事物都看作如夢如幻,如此思維諸法如夢。


觀心性無生

第二句偈言是「觀心性無生」,也可以說是「觀察無生覺性的本質」,我們觀察並思維自心這覺醒的狀態。

基本上,我們所做的是在觀察一個「所緣境」(reference point,參考點)。所緣境是什麼呢?當我們說「一切都只是心的投射」時,其中仍然是有所緣的,有一個參考點,也就是心,心成了所緣境,因此,「觀心性無生」這句偈言,實際上就是在觀照這個所緣境,這個所緣境的本質,正是心性。

心識這感知者,也如夢一般。當我們觀察它時,當我們只是坐著,放鬆,看著當下的體驗、看著心時,看著那覺性,體驗著那感知一切的心時,會發現「心」也是無生的。這分析著世間現象並想著:「這一切都如夢一般啊」的心,它本身也沒有實質的存在,它從未生起。

所以,真正仔細去檢視某個想法,觀察自心時,找不到任何堅固、真實、巨大的事物實際存在,心不是真實的,就像是幻象。我們會發現不只是所經驗到的對境像是一場夢,就連心也沒有任何真實存在,沒有相狀,沒有顏色,沒有形態。

反思心性無生的本質,照見能者(subject)和所者(object)都沒有實質的存在,於是,觀一切皆如夢如幻,這時,我們會生起一個想法,我們會發現心中總是有一個觀察者,有一個「分析著心的心」,正試圖去經驗心、理解心;當我們「觀心性無生」時,會發現有一個「觀者」,觀察著心。


對治亦自解

下一句偈言「對治亦自解」,「對治」是什麼呢?要讓它「自解」之前,要先知道「對治」指的是什麼。此處的「對治」基本上是指前一句偈言「觀心性無生」,「觀心性無生」是對治「執著自心存在」的解藥,但我們也必須放下對這「解藥」的執著,然而這解藥並不需要另一副解藥來對治它,只要直接看著它,進入它的更深層,直觀它,它就會自己解脫了。

觀心性無生,是對治執著的方法,讓我們見到非實存的本質、見到心識沒有實質。「對治亦自解」則展現出完全的空,全然的空性,顯示所有現象的本質都是空性及無我的。沒有任何東西真實存在,沒有任何東西是堅實的,對境(所者)是空性、如夢的,主體(能者)是無生的,也是空性、如夢的,對治法也是空性的。到了這階段,一切都沒有任何實質存在,一切都是空性。


道體住賴耶

「觀心性無生」、「對治亦自解」,接下來自然就可以「道體住賴耶」,安住在阿賴耶(Alaya)的本質當中。什麼是阿賴耶?阿賴耶是根本心識,最基礎的心識之流。我們可以在這個原初本質中安住,沒有任何二元分別或概念干擾。這個過程與止禪非常相似。首先平靜下來,保持在止靜的狀態中,然後觀照諸法如夢,諸法皆是心的投射。接著我們要去觀察、尋找「心」到底是什麼,尋找心的本質,也就是無生的心之本性,然後讓這對治法自解脫,接下來就試著安住在這本性中,持續保任這個本然經驗與心性。


座下修幻子

接下來這句偈言「座下修幻子」,告訴我們如何和世俗經驗打交道。「下座後,我們應成為幻象之子。」這裡所說的「幻象」意思不是模模糊糊、不清楚,所謂的「幻象」意思是「僅只是顯相」,這整個世界、一切萬法、一切現象,都只不過是顯相罷了。一切都只是顯相,並不像我們的概念所想像的那樣真實存在。一切只不過是一個經驗,純粹只是經驗,只是顯相。

下座後,以此方式體驗顯相,並回想起視萬法如夢的禪修體驗,這就是「成為幻象之子」的方法;而不是要我們摘下眼鏡,模糊不清的看世界。

下座後我們要視自己為幻象之子,四周環繞著我們的每一件事物,都像是魔術師變出來的幻象,包括我們自己,也都是魔術師的把戲之一,一個如幻的孩子,一個幻人。大乘教法中一再一再地提及這一點,每當我們下座後修持究竟菩提心時,要一次又一次提醒自己,刻意概念化地說:「這是如幻的,這是如夢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