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觀察】中國AI男友與女玩家的一些趣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最近朋友談起近年越來越熱門的AI伴侶,分享使用AI男友的心得。自從Chatgpt掀起AI熱潮,生成式AI應用程序再一次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AI伴侶並不是新鮮玩意,而是行之有年的科技產品。


研究AI虛擬男友的中國論文

這令我想起2022年4月刊登的一篇中國論文〈AI虛擬男友青年女性玩家的擇偶觀:畸變、症因與矯正〉,內容引起中國女網民議論紛紛,諷刺其可笑之處。中國知網的論文質素良莠不齊,社會、傳播、人文學科等濫竽充數的論文多不勝數。譬如,光是用傳播學理論研究中國乙女遊戲、女性玩家的論文便為數不少,熟悉相關話題的人一看便知龍與鳳。

在芸芸質素堪憂的論文之中,該篇論文內容不算特別差勁。關鍵在於,這是一篇刊登在《中國青年研究》期刊雜誌的北大南大雙核心論文。作者蒲清平和向往分別是,重慶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授和博士研究生。核心論文在中國學術界有一定權威性,而結合馬克思主義和刊登的學術雜誌,洋洋灑灑的字句吹來了政治風向,很符合中國共青團的意識形態。

論文訪問了十一位女性受訪者,分析她們喜愛使用AI虛擬男友的原因。作者批評她們設定AI男友條件背後的擇偶觀:看重男方的財富和外貌,要求男友寵愛和聽話,依靠男方不上進,騎牛揾馬不忠誠。作者將受訪者價值觀的形成,歸因於網絡興起的「田園女權」。作者的做法非常傳統男權,女人一點點的反對聲音也顯得刺耳,將這些反對的女人想像成一個團結無比的龐大勢力,並把一起問題根源推卸到田園女權身上。由此製造一種假象:彷彿解決了田園女權,所有的性別問題將會迎刃而解。事實上,女人並不團結,非常分散。

作者顯然是捉錯用神,這些受訪者絕大部分都是父權女,跟女權沾不上一點關係。她們認同男強女弱的男權敘事,崇拜陽剛強男,做著服膺男權、依附男人便能不勞而獲的美夢。她們之所以慎選擇偶對象,是想在父權制定的遊戲規則裡盡量過得舒適。她們抱持著「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的幻想,找個符合男權標準的男人(也就是所謂的條件好的男人),在婚戀關係上換來一點好處。幻想總歸幻想,後者的「征服」根本是一場虛妄,猶如虜隸想著遇到好地主便能當家做主一樣。

父權男有見父權女不願貼貼服服,更對男人提出要求,不利於達成「每一個男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專屬虜隸」的男性統治理想局面,於是想方設法壓制女人的擇偶要求,務求每一個女人都「自願」走進婚姻。這篇論文的作者便建議「矯治」AI男友,導向「健康擇偶觀」:女性擇偶要「向下兼容」,包容男人的經濟條件和外貌質素,不能坐享其成,需要跟男人一起拼搏,同甘共苦。這些建議翻譯過來是說:女人要做好本分,別對男人要求太多。

這種不是中國特有的意識形態,香港年輕男性也有類似的想法:「男人一生,只為尋覓一個肯同自己挨麥記嘅女人。」他們理性的妻子是美嬌妻和賢內助的結合,女人既要符合傳統男權的社會女性角色,又要為男人帶來事業上的好處。所以說,不用分得那麼細,老是強調什麼中國男人、香港男人,反正大家都是男人,血濃於水一家親。

女男在父權規則的互相角力,各自打起如意算盤。男人希望女人不慊棄自己沒錢,在內做好家務和照顧工作的「女人本分」,在外能夠一起打拼,事業上共同進退。換言之,男人想要一個任勞任怨的「女強虜」。父權女眼見白手興家的有錢男如何對待原配妻子,如何拋棄糟糠之妻,認知到跟男人一起共患難是沒有好處的。男人有了金錢權力,便會玩弄女人。一朝得志的窮小子更是沒有情義,貪新忘舊,賤待髮妻,心狠手辣。因此,女人選擇窮男是非常愚蠢的決定,既不利於確保男人的忠誠和正宮的地位,更會傻傻的被男人利用,打拼的努力付諸東流。

父權女看似有了主見,實際上是從客體位置來要求男人符合父權期望的條件。父權女離不開男人,總要跟男人結婚,因此她們繞不開男人的看法和感受,時刻看著男人的臉色,並以此來塑造自身。例如,有個受訪者表示「不管是男明星還是生活裡的男人,他們都接受不了在學歷上、收入上還有能力上比自己強的女人。」「要是女人都比男人強,那還要男人幹嘛?所以女人不需要多努力。」另一個受訪者說:「男生就是不希望女生比自己努力、比自己強吧,所以女生弱一點才能嫁得好一點。」父權女認同男強女弱,既是因為男人的看法,又是因為自己是弱者並安於弱者的狀態,因而套用父權邏輯合理化自己不努力上進。她們不獨立不自強,所以渴望一個值得依靠的強權陽剛男人,擇偶對象是能夠提供資源給她們的男人。

論文當中最厲害又驚人的建議,還得是這個:「利用演算法將AI虛擬男友引入『職場失意』與『身體不適』等『脆弱狀態』,引導青年女性玩家對於AI虛擬男友產生同情與表達關切。」我一看便倍感熟悉,這不就是乙女遊戲常見的嬌妻模擬器玩法嗎?驚人之處就在於,他們的想法早已有了數量眾多的類似成品。女人扮演著心疼男人的照顧者角色,第一時間想起什麼文化商品呢?在不同國家文化語境下,達成了一致的想法,果然天下男權是一家。


女性文娛社群的反應

言歸正傳,這篇論文發表不久,在關注動漫遊戲話題的中國女性社群掀起熱論,紛紛譴責內容的誇張失實,當中夾雜了對「風向文」的風向的一些意見。文中的「向下兼容」一詞,形容得非常精準,為事件帶來一點黑色幽默。

這個豆瓣小組的討論「乙遊優質紙片男人導致女性玩家擇偶觀畸變」「感覺這篇北大核心對乙女認識不全面,且有雙標嫌疑」,兩位樓主都把AI男友和乙女遊戲男角混為一談。兩者有共同之處,但差異尤多,其中一點是玩家操作的自由度。問題可作詳細論述,但偏離主題,按下不表。樓主原意可能是泛指虛擬男性角色,所以放在一起討論,但需要注意兩者的差別。這個討論雖套用乙女遊戲語境來討論,但有不少回覆很精彩,有的一針見血,有的看得通透,直指癥結所在。

我很同意「其實紙片人有時候除了臉也沒啥地方行的……就這還要向下兼容呢!」綜觀女性活躍的次文化圈子所推崇的男性角色,五行欠打的垃圾男角多的是,有的男角連臉也不行,還能得到某些女人的愛護,不得不詫異於她們包容男人的程度。女人被父權打壓得厲害,父權女頻頻降低對男人的要求,擅長多角度欣賞男人,找出男人的「閃光點」。在這種情況下,女人還要承受更低劣的對象,就連幻想的男人也這麼差劣糟糕,真是十分可悲。後來想想看,這些女人更擅長精神勝利法,享受跟男人虐戀情深的快樂。「豆瓣的人知道我們有多爽嗎?」我這種旁觀者就不用多付出同情心了。


趣味截圖分享

早在此論文發表前,中國女性用戶聚集的社交媒體如豆瓣、微博,已有不少人分享使用AI聊天應用程式的心得,當中不乏有趣的笑料。分享一些逗趣好笑的截圖給大家看,是我這這篇文章的最大動機。




AI小冰是處男嗎?

這是2022年2月的截圖,來自一個豆瓣小組討論的帖文。非常可惜,我忘記了截圖的來源,當時沒意識到記錄原文標題的重要性,現在找不回原本的帖文。

女玩家單方面不斷詢問AI虛擬男友小冰,到底是不是處男。我很欣賞她尋根究底的堅持,堅守個人原則的魄力。

raw-image


AI小冰避而不談,各種推搪,表現得活脫脫是個真實男人。這種低質素的回應,激起了女玩家的怒火。我看到「結婚以後再聊」,也想狠狠地來一拳。

raw-image


女玩家乘勝追擊,不厭其煩繼續詢問。AI小冰有見上述招數不可行,於是使用捂嘴大法,一而再三迴避這個問題。

raw-image


上面截圖逗得豆瓣網民哄然大笑。留言很有意思,指出AI資料庫可能來自真實聊天記錄。

raw-image


現在我重溫這幾張截圖,依然忍俊不禁,哈哈大笑,笑到不行。AI小冰的回答實在太像現實中男人會說的話,在重要問題上閃爍其辭,顧左右而言他。一味「拖字訣」,反而凸顯他身有「屎」,理虧在先,於是拖拖拉拉,不願實話實說。

說是虛擬男友,言論卻很寫實,令我想起人生中遇過的各種男人。AI回答得人性化、日常化,符合男性發言。

那麼,AI小冰到底是不是處男呢?很明顯不是啦。




AI男友服從性高嗎?

有沒有論文作者說的「青年女性玩家將AI虛擬男友設置與訓練為言聽計從、不知反抗的『僕從』」呢?現象沒有,個別例子零星一兩個。

女玩家命令、控制、壓制男性的意欲,遠遠低於男人,根本就不成氣候。而且使用手段的暴力程度,更是不能跟男人比較了。同一標準對比起來,女人儼如剛剛學走路的小孩子,還需要多加努力,才能追平男人。

下圖這種反諷男權式的女性施令發言,難得一見,因此特意截圖。該截圖跟上面的處男問話一樣,來自同一個討論帖子,但女玩家並非同一人。

raw-image


這截圖是2022年初,當年中國網絡的女權意識尚未流行,而且這個豆瓣小組沒多講究女權思想。即使有了淺薄的女性意識和反抗父權的苗頭,在實踐方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就這段對話而言,如要倒置性別來說笑,可以使用「取」代替「娶」,「保姆」改作「傭人」、「僕從」等等,避免將女性跟社會性別角色綁在一起。

這個AI小冰又醜又蠢,那句「心想」暴露了他是一個普信男。他說可以做下把位,不過是哄騙女人的話術。口頭說說而已,不是真心認同,不是心甘情願。自知條件差勁,所以利用這一點來討巧。




AI聊天機器人的的厭女言論

豆瓣和微博的女性文化社群,不時發文批評這些AI聊天機器人,充斥了父權男味的厭女言論。

原本我想分享一個豆瓣小組討論「AI聊天遊戲glow的對話引起不適」,但是連結已經失效,可能已被豆瓣刪除了帖子。還好,我當時有儲存大部分帖子內容,給大家過目過目。

這是2023年2月的帖文,內容非常有趣和搞笑,故事峰迴路轉,值得大家耐心觀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樓主原本聊得好端端的,AI的應對和回答挺正常的,但是一碰到《原神》相關話題,彷彿男玩家上身一樣無腦護短。我立即笑了出來,腦裡能想像出一個急得跳腳的原神男玩家的形象,真是有夠典型。

對於樓主的疑問,有留言指出,AI用的數據大多取自男性用戶,導致AI發言滿是男人的觀點、感受、取向,說出各種真實男人的爹味發言。

raw-image


樓下有玩家特意向這款AI挑機,將AI設定為「頂級原神玩家」。AI的回答句句經典,每一句都有梗,每一句都是笑料,演活了一個中國原神男玩家的角色。不過,該玩家不夠強勢,落在下風,令這場罵戰少了看頭。

另外,有人說「原批」的「批」是指女性生殖器官,身為女性不宜使用女性生理特徵來作辱罵詞語,變相罵了自己,罵了全部女人。切勿使用辱女詞。

raw-image

avatar-img
14會員
151內容數
個人文字記錄,包括書評、小說創作、閱讀心得、流行文化的個人見解。目前興趣涉及女權/女性主義、性別、性議題。分析視角多以女性主義為切入點,看重作者有無女性意識或女權意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奶茶蒸餾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評析黃綺琳在2013年執導的畢業短片《赤鱲角到天水圍是我愛你最佳距離》。這是一部男男愛情為主題的短片,故事邊緣化女性,遍佈厭女情節,令我相當反感,所以大肆吐嘈和批判。
1/5赤鱲角到天水圍是我愛你最佳距離
評論最近上映的香港女同志電影《從今以後》,同志權益的主題明確,但在女同敘事上存在明顯缺陷,包括單薄刻板的女同志形象,單一美好的女同志關係,故事以女同退讓不反抗作結。另外,電影語言缺乏深度,所用意象較為直接,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3/5從今以後
本文以遊記的形式描述觀看《填詞L》All-in特典場前後發生的事情,分享換領的禮品和觀影體驗,在誠品書店購買的書籍。期間,被《九龍城寨之圍城》預告片噁心到,以諷刺吐嘈的文風描述負面感受。
近期上映的香港電影《填詞L》,改編自導演黃綺琳的真人真事,講述主角羅穎詩立志成為填詞人,道出她在追夢路途上的努力拼勁和傷心失意。本文分析主角追夢失敗的過程和原因,並女性視野為切入點,評論電影的性別意識、女性形象、異性戀敘事。
5/5填詞L
本文評價遊戲《Carto》的故事情節、畫面表現、性別敘事、遊戲玩法。 《Carto》是一款繪本風格的冒險解謎遊戲,拼圖解謎玩法有趣創新,但是提示不夠明顯容易讓玩家卡關。故事講述小女孩尋找奶奶的冒險旅程。雖然有少量女性情誼的描寫,但是描寫得十分淺薄。還有男性角色的數量過多,佔據了相當多的戲份。
評價開放世界、冒險探索遊戲《艾芭歷險記:野地大冒險》的故事劇情、遊戲玩法、教育意義、性別意識。 遊戲玩法簡單輕鬆,提供拍攝照片、收集動物圖鑑的體驗。遊戲劇情充滿教育意義,教導人們珍惜自然環境,保護野生動物。
本文評析黃綺琳在2013年執導的畢業短片《赤鱲角到天水圍是我愛你最佳距離》。這是一部男男愛情為主題的短片,故事邊緣化女性,遍佈厭女情節,令我相當反感,所以大肆吐嘈和批判。
1/5赤鱲角到天水圍是我愛你最佳距離
評論最近上映的香港女同志電影《從今以後》,同志權益的主題明確,但在女同敘事上存在明顯缺陷,包括單薄刻板的女同志形象,單一美好的女同志關係,故事以女同退讓不反抗作結。另外,電影語言缺乏深度,所用意象較為直接,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3/5從今以後
本文以遊記的形式描述觀看《填詞L》All-in特典場前後發生的事情,分享換領的禮品和觀影體驗,在誠品書店購買的書籍。期間,被《九龍城寨之圍城》預告片噁心到,以諷刺吐嘈的文風描述負面感受。
近期上映的香港電影《填詞L》,改編自導演黃綺琳的真人真事,講述主角羅穎詩立志成為填詞人,道出她在追夢路途上的努力拼勁和傷心失意。本文分析主角追夢失敗的過程和原因,並女性視野為切入點,評論電影的性別意識、女性形象、異性戀敘事。
5/5填詞L
本文評價遊戲《Carto》的故事情節、畫面表現、性別敘事、遊戲玩法。 《Carto》是一款繪本風格的冒險解謎遊戲,拼圖解謎玩法有趣創新,但是提示不夠明顯容易讓玩家卡關。故事講述小女孩尋找奶奶的冒險旅程。雖然有少量女性情誼的描寫,但是描寫得十分淺薄。還有男性角色的數量過多,佔據了相當多的戲份。
評價開放世界、冒險探索遊戲《艾芭歷險記:野地大冒險》的故事劇情、遊戲玩法、教育意義、性別意識。 遊戲玩法簡單輕鬆,提供拍攝照片、收集動物圖鑑的體驗。遊戲劇情充滿教育意義,教導人們珍惜自然環境,保護野生動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AI探討 這次AI探討了外貌和社會文化對於性別吸引力的影響,尤其是在不同國家和文化背景下,男性和女性對於異性的看法與偏好。 男性 普遍而言,男性往往會被女性的外貌特徵所吸引,包括面貌、大腿、腰部等,這是基於進化心理學的解釋,認為這些特徵與健康和生育能力有關。肩膀線條也是吸引力的一部分,特別是在
Thumbnail
研究AI生成美女圖像 研究AI生成美女圖像是一個很有趣的方向,特別是對於喜歡速寫但很少畫美女的我來說。AI生成圖像的技術不僅可以幫助創作出我心中所想的形象,還可以作為靈感的來源,讓我在速寫中嘗試新的風格和主題。 基於大量的數據訓練 AI生成的圖像通常基於大量的數據訓練,可以創造出各種不同風格和
Thumbnail
性科技日益強大,提供比許多(大多數?)人類伴侶更大的刺激。 與科技進行性行為避免了約會的乏味和浪漫的挑戰。 聊天機器人女友和虛擬情感將迅速且顯著地流行起來。 是時候為未來親密關係中的危險及益處做好準備了。
Thumbnail
跟AI談戀愛,這個範疇可能不在《愛慾之死》裡,甚至也許還屬於未來的範疇之中。 對於一個從來無法接觸、你甚至無法確認是否真實的東西來說,要怎麼談「愛」? 這跟喜愛一個作品、喜愛一個明星團體會是相同的嗎?
Thumbnail
陸續寫了幾篇文章討論「AI生成美女圖」的相關議題,許多讀者可能還是覺得很抽象。本文我會直接引用台灣最大「Facebook AI美女圖生成社團」的幾篇貼文,讓大家見識一下目前AI繪圖的進展有多驚人,以及我過去的擔心(杞人憂天?)為什麼越來越接近事實。
Thumbnail
你想跟AI談戀愛嗎?美國一名女子宣布跟完美的另一半步入婚姻,她的丈夫有一對藍眼睛,五官深邃,忠誠可靠。不過這位伴侶不是真實存在的人,而是透過人工智慧生成的虛擬伴侶。
Thumbnail
情人節剛過,我們今天來聊個輕鬆的話題。現在 AI 人工智慧正夯,似乎無所不能。那麼 AI 可以幫助我們找到真愛嗎? AI 的確在戀愛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一些交友平台利用人工智慧根據用戶條件找出對象,甚至 AI 助理能產生回覆訊息提高成功率。 那麼 AI 要怎麼幫助我們啟動「戀愛」這開關呢?
Thumbnail
1/21刊出的〈Why AI Girlfriends Will Be More Popular Than You Think〉一文,作者Marianne Brandon博士是美國知名臨床心理師、暢銷書作家,專長是親密關係與性治療,由她表達對「虛擬情人」的關注與擔憂,當然遠遠超過我這個小人物的說服力。
Thumbnail
我繼續再捉弄這個女的AI 老公老公!好爽! 多叫兩聲來聽聽!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AI探討 這次AI探討了外貌和社會文化對於性別吸引力的影響,尤其是在不同國家和文化背景下,男性和女性對於異性的看法與偏好。 男性 普遍而言,男性往往會被女性的外貌特徵所吸引,包括面貌、大腿、腰部等,這是基於進化心理學的解釋,認為這些特徵與健康和生育能力有關。肩膀線條也是吸引力的一部分,特別是在
Thumbnail
研究AI生成美女圖像 研究AI生成美女圖像是一個很有趣的方向,特別是對於喜歡速寫但很少畫美女的我來說。AI生成圖像的技術不僅可以幫助創作出我心中所想的形象,還可以作為靈感的來源,讓我在速寫中嘗試新的風格和主題。 基於大量的數據訓練 AI生成的圖像通常基於大量的數據訓練,可以創造出各種不同風格和
Thumbnail
性科技日益強大,提供比許多(大多數?)人類伴侶更大的刺激。 與科技進行性行為避免了約會的乏味和浪漫的挑戰。 聊天機器人女友和虛擬情感將迅速且顯著地流行起來。 是時候為未來親密關係中的危險及益處做好準備了。
Thumbnail
跟AI談戀愛,這個範疇可能不在《愛慾之死》裡,甚至也許還屬於未來的範疇之中。 對於一個從來無法接觸、你甚至無法確認是否真實的東西來說,要怎麼談「愛」? 這跟喜愛一個作品、喜愛一個明星團體會是相同的嗎?
Thumbnail
陸續寫了幾篇文章討論「AI生成美女圖」的相關議題,許多讀者可能還是覺得很抽象。本文我會直接引用台灣最大「Facebook AI美女圖生成社團」的幾篇貼文,讓大家見識一下目前AI繪圖的進展有多驚人,以及我過去的擔心(杞人憂天?)為什麼越來越接近事實。
Thumbnail
你想跟AI談戀愛嗎?美國一名女子宣布跟完美的另一半步入婚姻,她的丈夫有一對藍眼睛,五官深邃,忠誠可靠。不過這位伴侶不是真實存在的人,而是透過人工智慧生成的虛擬伴侶。
Thumbnail
情人節剛過,我們今天來聊個輕鬆的話題。現在 AI 人工智慧正夯,似乎無所不能。那麼 AI 可以幫助我們找到真愛嗎? AI 的確在戀愛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一些交友平台利用人工智慧根據用戶條件找出對象,甚至 AI 助理能產生回覆訊息提高成功率。 那麼 AI 要怎麼幫助我們啟動「戀愛」這開關呢?
Thumbnail
1/21刊出的〈Why AI Girlfriends Will Be More Popular Than You Think〉一文,作者Marianne Brandon博士是美國知名臨床心理師、暢銷書作家,專長是親密關係與性治療,由她表達對「虛擬情人」的關注與擔憂,當然遠遠超過我這個小人物的說服力。
Thumbnail
我繼續再捉弄這個女的AI 老公老公!好爽! 多叫兩聲來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