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1|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放下求不得 | 心靈小品 | 晨光雨露(113)

求不得是人生八苦之一,很苦

        人生有八苦,求不得是其中一種痛苦。(註1)求不得,很痛苦。解決的方案是:不求!如果無所求,就算得不到,也不會痛苦。但若有所求,卻得不到,就開始痛苦了!

        一個小孩和媽媽到去逛街,孩子沒有求什麼,和媽媽的相處非常愉快。但是,到了下一個轉角,小孩告訴媽媽,說:「媽媽!我要買那一瓶飲料!」小孩開始祈求媽媽,但,媽媽說:「不可以!小孩子不要喝飲料!」這時候,小孩子就進到另一個階段叫作「求不得」,於是,小孩的心情不好了!有的小孩會說算了,有的小孩會據理力爭,有的會又哭又鬧,每個人表現的方式不同。總之,「求不得」在小孩身上產生了痛苦的能量,不論他是自己消化,還是把它反彈到媽媽身上,只要沒獲得「飲料」,孩子就有一種「痛苦感」。假如,最後她獲得了飲料,被安撫了,問題就解決了,但,那個過程多少會有「痛苦」。

示意圖:孩子想要飲料,求而不得,很苦。人生不也是這樣嗎?有所求,卻不得,讓自己陷入痛苦之中。(圖片來源:Copilot AI 生成圖)

得到自己也看不上的東西會快樂嗎?

        人生求不得的痛苦,又豈止是小孩子想要一杯飲料而得不到呢?大多數人都有「求不得」的經歷,例如,學校中每一個班級有二、三十人,但是考試成績第一名的只有一人。去文昌廟拜拜,就能夠得到第一名嗎?拜拜是「求」,但是,「求」就能「得」嗎?能夠得到第一名的因素,是智力、學習、知識的整理、表達以及考試的技巧,是否比一起考試的人厲害。必須在「一同考試的這一群人」中表現比所有人更優,才能得到第一名。因此,如果沒有這個條件,即使求了,也不會得。如果真想得「第一」,就好好努力增進實力,或是到一個「相對沒那麼厲害」的團體中去競爭,就比較有機會得「第一」,但,這麼做有意義嗎?「求不得」很痛苦,但,「求得了自己也看不上的東西」就會快樂嗎?

放下、臣服、直接去「得可得的」

        求不得的苦即是如此,就別求了,就請放下、臣服吧!把祈求的能量用來充實自己,好好讀書、好好學習、好好磨練技巧、好好開創事業,直接去得,而不必求!放下「求」,就自在了!真獲「得」就快樂了!直接去「得可得的」,而不是去「求」不屬於自己的,生活必然大有改觀!

註1:人生八苦_百度百科:人生八苦,也叫佛教八苦,屬佛教用語,是指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盛。

🌳查爾斯的身心靈沙龍,晨光雨露系列,每天早上6時發文,分享新時代的正能量,歡迎追蹤、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每天早上6點發文,內容是以新時代思想作基礎的心靈小品。文字寫作以覺醒、覺悟作本質,以生活的幸福快樂為目標,希望有緣人會喜歡。喜歡某一篇文章,請不吝按讚,更歡迎加入免費的會員。查爾斯也會不定期撰寫付費訂閱內容,歡迎訂閱結緣。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