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東晋.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發佈之後,由於他故弄玄虛,提到這位發現「桃花源」的漁夫,曾向當地的太守通報,南陽高士劉子驥也跑去尋找,未果。引發不少後代詩人,依據《桃花源記》提供的線索,撰寫成各式各樣的續詩。
在這裡要介紹的是初唐詩人張旭所撰寫的七言絶句《桃花溪》,全詩如下: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説到張旭,是蘇州人,曾在常熟擔任縣尉。他是初盛唐之際的名士,喜好飲酒,杜甫在《飲中八仙歌》提及:「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可知他醉後書寫「狂草」的模樣。時人稱他為「張顛」,與李白的「歌詩」、裴旻的「劍舞」,並稱「三絶」。
這首詩描述他尋訪桃花源。現實上的「桃花溪」據說就在今天的湖南省桃源縣,然而歷史上從來沒人真正找到陶淵明提及的原始地點;甚至我們可以推論:桃花源根本是陶淵明心中的「理想國」,現實上不存在這樣的地方。
張旭尋訪桃花源,當然祇是一種浪漫、詩意的行為,他可沒有地理家的實證精神。因而,上半兩句描述他來到桃花溪,隱隱見到一座拱橋,隔着雲煙出現眼前,然後,於是向岩石西畔漁民詢問該怎麼走。下半兩句是根據漁民的指引方向前行,祇見到桃花整天隨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究竟在清溪的哪邊?他也不能確定。
可見張旭早就洞悉陶淵明的心思,他自己也祇是想詩意地置身在那個所謂的桃花溪,至於這條溪水到底是不是桃花源現地,張旭也並非那麼在意。
如果張旭描寫的桃花溪未必是現地,卻暗用其意境。那麼,這首詩究竟要表達什麼? 我個人認為:他是詩意地表達他認同陶淵明的「理想國」,也嚮往那種遠離現實社會、自由自在的生活境界。
這首詩的構思委婉曲折,語言却平易自然,却充滿著詩情畫意。張旭要彰顯的,祇是他的情懷;細讀之後,就能明白其奧妙。是的,他參與尋訪桃花源,但是沒找到;正因為他明知可能找不到,却偏要來找。以此角度讀這首詩,才看得現張旭浪漫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