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另類路徑: 從奧斯陸協議到屈從殖民的兩國方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作者:DecolonizePalestine.com

翻譯、製圖:Chia-Chen, Chu (英翻中)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巴解組織PLO)和以色列簽署奧斯陸協議,並正式通過兩國方案,已經超過25年了。經過這麼長時間,不能說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今天比 1993 年簽署臨時協議前夕,更接近一個解決方案。


巴勒斯坦國尚未實現,且生存條件持續惡化。不需要成為歷史學家,也能意識到 1993 年最初的宣言中討論的情況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兩國論,在奧斯陸協議之後,正面臨越來越多的質疑。


儘管如此,「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各自建立兩個不同國家」的神聖口號仍然存在。


但分治國家到底意味著什麼?為什麼將其作為唯一的方案提出?


當從歷史上提到分治時,大多數人傾向於想到 1947 年聯合國大會決議,這並不奇怪。然而,這並不是第一個提出的分治方案。例如,1919年,世界猶太復國主義組織提出了「分治」計劃,其中包括整個歷史上的巴勒斯坦、黎巴嫩部分地區、敘利亞和外約旦(約旦河東岸)。當時,這些地區的猶太人口還不到總人口的2-3%。


當然,這樣的提議並沒有問世,但這顯示猶太復國主義運動有權在他們人數完全處於劣勢的地區建立一個民族國家。考慮到這一點,即使在猶太移民潮湧入巴勒斯坦,以及1947 年分治計劃中分配給猶太國家的面積小得多之後,如果沒有額外的移民和定居點,擬議的猶太國家也不可能擁有猶太人多數。即使在大災難前夕,被託管的巴勒斯坦,猶太人口也只約佔三分之一。


如果我們考慮到這些人口中的大多數是在阿利約四世和五世期間(1924年至1939年)抵達的,那麼大多數要求分治這些土地的人最多只在那裡生活了20年。更糟的是,聯合國分治計畫將約56%的英國託管巴勒斯坦土地劃給了猶太國家。值得一提的是,分治計畫遭到了雙方的拒絕,阿拉伯高級指揮部公開拒絕,而伊舒夫(以色列建國前就居住的猶太人)則私下拒絕,後者還計劃在建立一支「精銳軍隊」後,接管分治後的巴勒斯坦國。無論如何,這些提議從未實現。


奧斯陸典範

如今,「兩國方案」指的是源自於 1970 年代的外交進程,當時呼籲建立一個毗鄰以色列的主權巴勒斯坦國。這一進程中的第一個雙邊突破是在當時秘密的《奧斯陸協議》中實現的,以巴解組織為代表的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就一項原則宣言達成了一致,該宣言將導致建立巴勒斯坦權力機構作為臨時政府,也就是後來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據稱這將為最終解決方案鋪平道路。這些協議主要是原則聲明,其中不包含任何關於這樣一個國家會長怎樣的可衡量參數。事實上,對巴勒斯坦人來說,「國家」這個詞從未被提及。兩年後,在埃及塔巴市舉行的奧斯陸第二次會議上,談判正式開始。在這些談判中,討論了更具體的參數、後勤工作以及建立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的方法。


不用說,這個國家未能實現,所謂和平進程被用作幌子,加速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的殖民化,並利用建國的幌子,透過國際社會資助對巴勒斯坦人的佔領。


這種解決方案忽視了以色列不是一個正常國家。這是一個定居者殖民國家。我們談論的不是兩個存在土地糾紛的自然族群。以色列人是從國外來到的定居者的後裔,他們的目標是在巴勒斯坦人已經長久居住的地區,建立一個猶太民族統治的定居者國家。


以色列餐桌殘渣

這種方法也不足以糾正歷史錯誤,因為它以1967年以前的邊界為起點,而邊界本身就是這種殖民化的產物,而不是其根源。因此,它專注於尋找解決症狀的方法,而不敢解決根本原因,即猶太復國主義定居者殖民主義,和對巴勒斯坦人的種族清洗。


這自然意味著巴勒斯坦人必須放棄數百萬難民的任何權利或希望,也意味著巴勒斯坦人必須放棄在80%以上被種族清洗的土地上生活的權利。這也意味著從水到肥沃土地的資源分配將極大地對以色列有利。


所有這些缺點,常常被巴勒斯坦人必須妥協才能實現和平的主張所抵消。以色列的控制被視為既成事實,巴勒斯坦人必須應對它,而不是尋求正義。這是兩國解決方案的全部前提,即巴勒斯坦人必須在其權利上做出妥協,才能在其祖國的一部分地區獲得一個小而無權的虛假國家。當然,以色列並沒有被要求在任何實質問題上做出妥協。以色列人被要求的唯一妥協,是停止違反國際法的行為,無論與巴勒斯坦人進行任何談判,以色列都應該停止這種行為。這種態度基本上可以歸結為「我的就是我的,什麼是你的可以商量」。


然而儘管如此,巴勒斯坦人還是願意同意這些條款。為了尋求和平並建立國家,巴解組織願意放棄巴勒斯坦人民的歷史權利。但即便如此,對以色列人來說還不夠。即使是以色列和平陣營中被視為和平聖烈士的拉賓,也不準備給巴勒斯坦人一個國家。他談到了一個沒有主權的虛假「次級國家」(state-minus),而且在整個談判歷史中,提出的條件沒有比這更好的了。


以色列人只關注被巴勒斯坦人拒絕的「和平提議」的數量,卻從未詳細討論過實際參數或實質內容,你是否曾經對此感到懷疑?


因為當討論這些參數時,很明顯這些是沒人能接受的術語。因此,即使巴勒斯坦人接受了 1967 年的邊界、難民返回的數量非常有限,以及其他妥協,這對於試圖進一步縮小巴勒斯坦班圖斯坦(指被種族隔離的土地家園)的以色列來說,仍然不夠好。這些安排旨在透過表面上的改變來正常化現狀。納坦雅胡承諾不會出現巴勒斯坦國,並且在為巴勒斯坦人做出任何有限自治安排的情況下,他談到了以色列佔領軍在西岸的永久存在,以及以色列對邊界和領空的控制。這些都是巴勒斯坦人一直在拒絕的驚人「機會」,因此被描繪成好戰的拒絕主義者。


就目前情況而言,巴勒斯坦人的願望不能超過以色列餐桌殘渣的上限。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安排也是為南非種族隔離時期的各個班圖斯坦人炮製的。所有這些安排的共同點是,它們都是專門為定居殖民主義而設計的,並試圖找到一種對定居者來說舒適且不損害任何擴張主義野心的「解決方案」。這樣,巴勒斯坦人就被迫妥協,直到沒有什麼可以妥協的了,現在他們甚至被迫在實際邊界問題上妥協。


替代方案?

當然,除了兩國解決方案的主導範式之外,還有其他方法可以回答巴勒斯坦問題。一些學者和社運人士呼籲為河流和海洋之間的所有地區建立一個去殖民的國家。然而,這需要猶太復國主義者放棄他們的種族至上的意識形態。


這並不是一個新的或激進的立場,阿拉伯國家建議建立這樣一個實體,作為 1947 年分治計畫的對抗提案。自然,這遭到了猶太復國主義者的拒絕。我們幾乎從未聽說過伊舒夫/以色列拒絕的提議,這應該表明有關巴勒斯坦的主流討論的性質,和壓制巴勒斯坦聲音的性質。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也呼籲為其所有公民建立一個世俗、民主的統一國家。當然,這些提議都不包括種族滅絕、種族清洗或大規模謀殺。


這些焦慮並非猶太以色列人所獨有,歷史上許多不同殖民地的定居者都表達了同樣的情緒。如果我們看一下有關南非反種族隔離活動和抵制活動的敘述,我們會發現驚人相似的計算和論點。


例如,肯尼斯·沃克在《環球郵報》發表的一篇題為〈白人國家南非好的一面〉的文章中指出,結束種族隔離制度並給予每個人平等的投票權將是「解決南非屠殺的良方」。辛格勒等其他人也同意類似的說法,稱反種族歧視人士實際上對結束種族隔離政策不感興趣,而是對南非作為一個社會感興趣。其他人則聲稱這些人士實際上是受到「黑人帝國主義」助長的「反白人種族主義」的動員。政治漫畫中展示了一隻巨大的蘇聯熊,向南非衝來,宣稱「我們要把南非沉入大海!」


聽起來有點耳熟?


然而,即使少數人承認巴勒斯坦難民受到了冤屈,應該返回家園,人們仍然老調重彈,說雖然這是悲劇,但以色列國是保證猶太人安全的唯一方法。再說一次,這種藉口並不是猶太以色列人獨有的,事實上,類似的論點也被用來反對美國廢除奴隸制。例如,托馬斯·傑斐遜將奴隸制比作狼:「我們已經抓住了狼的耳朵,我們既不能抓住他,也不能安全地放他走。正義是一方面,自我保護是另一方面。」


這一切現在聽起來多麼荒謬。


雖然第一種方法是粗俗和卑鄙的政治宣傳,旨在煽動恐懼和恐慌,但這對定居殖民社會來說是司空見慣的。也許第二種方法因其明目張膽的操縱嘗試而更加引人注目。為了將他們的經歷放在鎂光燈中心,並抹去受害者,定居者最後努力將自己塑造成自己悲劇的明星,最終他們成為命運的悲劇受害者,為了自我保護而被迫施加不公正的對待。

這兩種方法的邏輯背後都是種族主義假設,即被殖民者是野蠻、嗜血和殘酷的。這是一種極度非人化的邏輯,滲透在每一種殖民主義和東方主義的比喻中。一個去殖民、自由的巴勒斯坦將不可避免地導致種族滅絕的想法,也來自同樣的邏輯。事實上,儘管巴勒斯坦人聲稱要將以色列人推入大海,但現實卻恰恰相反。

1949 年巴勒斯坦大災難期間,巴勒斯坦人乘船逃離加薩海灘。

raw-image



無論你的意識形態傾向為何,現實是我們已經活在事實上的一國現實之下。以色列政客自豪地吹噓自己永遠不會允許巴勒斯坦國成為現實。以色列的教科書已經抹掉了綠線。以色列已經統治了那裡每個人的生活。巴勒斯坦人呼籲解散這種赤裸裸的殖民主義,是合法的和正義的。事實上,巴勒斯坦人甚至被要求保證壓迫者的福祉和福利,同時他們每天都被殺害、監禁和殘酷鎮壓,證明了他們完全被非人化。



解放巴勒斯坦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u Chia Chen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一次令人驚訝的邀請下,卡爾米返回位於耶路撒冷的舊家,並與《紐約時報》總編史蒂文·厄蘭格會面。卡爾米 重新訪問了她在耶路撒冷的老家,探討了在1948年以色列建國後,她所面臨的困難和衝突,描述了她在被迫離開家園後所見到的變化。反對加薩戰爭作家組織,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團結和解放。
在一次令人驚訝的邀請下,卡爾米返回位於耶路撒冷的舊家,並與《紐約時報》總編史蒂文·厄蘭格會面。卡爾米 重新訪問了她在耶路撒冷的老家,探討了在1948年以色列建國後,她所面臨的困難和衝突,描述了她在被迫離開家園後所見到的變化。反對加薩戰爭作家組織,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團結和解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年7月23日,經歷三日對話協商,巴勒斯坦14派別在北京共同簽署《關於結束分裂加強巴勒斯坦民族團結的北京宣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出席見證,埃及、阿爾及利亞、沙特、卡塔爾、約旦、敘利亞、黎巴嫩、俄羅斯、土耳其也派遣駐華使節與代表出席。
Thumbnail
巴勒斯坦 和 巴基斯坦是兩個不同的地理區域和政治實體。 巴勒斯坦是位於中東地區的一個地區,位於以色列以東和約旦河西岸,包括加薩地帶和西岸地區。 巴勒斯坦人民主要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他們追求建立一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家。 巴基斯坦則是位於南亞地區的一個國家,與印度接壤,也與伊朗、阿富汗和中國相鄰
Thumbnail
新仇舊恨 以色列與埃及。 巴比倫攻陷耶路撒冷,以色列人「是可忍、孰不可忍」,與埃及成立共同戰線對抗巴比倫,然而以色列人似乎忘記了,自家人曾經被埃及奴役、屠殺男嬰,這些血淋淋的舊恨,因著新仇與埃及交好。 「反攻大陸」「漢賊不兩立」是國民政府早期來台的政治標語,如今,「聯共制台」「化獨促統」又
Thumbnail
以色列隨時將對黎巴嫩開戰,最高法院裁定猶太教極端派需服兵役。 烏軍司令遭撤換,理由是比俄軍傷害更多自己人。 BJ:天佑人類。明天就要美國大選辯論,但世界和平的議題居然不被重視。 --- 維基解密創辦人亞桑傑遭禁14年後,與美認罪協商,獲釋重返自由。 BJ:年輕人可能不知道這位幹出啥驚天動地
Thumbnail
戰爭在這個號稱進入文明社會的現代依舊沒有絕跡,如今的巴勒斯坦正日復一日的承受以色列的軍事行動,而巴勒斯坦人的生命及鮮血也是一面照妖鏡,支持或反對巴勒斯坦建國的無非也是站在自己的利益之下,充滿雙重標準及政治算計,一場戰爭折射出國際現實及大國政治的無恥及雙標,拿支持以色列的大戶美國來說,其無恥雙重標準的
Thumbnail
從去年10月哈馬斯閃擊到今年4月伊以交火,這輪以巴衝突不僅烈度超乎想像,也嚴重衝擊以色列的國際形象。
Thumbnail
「你們這些西方主流媒體都是這樣,75年來,每當以色列人受難時,你就邀請我們來這裡,當巴勒斯坦人被殺時,你邀請過我嗎?過去48小時裡以色列發生了悲劇,但這樣的事在過去50年裡一直在巴勒斯坦人身上上演,你剛剛自己都介紹過,加薩是最大的露天監獄!」
Thumbnail
這一次換成以色列想要停火了!在昨晚的談判中,以色列給出的條件驚掉了所有人的下巴。不僅提出兩個月停火,還允許哈瑪斯官員離境。然而面對如此優渥的條件,哈瑪斯竟然拒絕了...
哈馬斯的政治舉動是一個關鍵且平衡的決策:在外部承認“可能發生了一些錯誤”,指的是平民傷亡,同時在內部正當化這次行動,稱其為“一個必要的步驟和對以色列的正常回應”,同時內外兼顧,旨在達成可能的和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年7月23日,經歷三日對話協商,巴勒斯坦14派別在北京共同簽署《關於結束分裂加強巴勒斯坦民族團結的北京宣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出席見證,埃及、阿爾及利亞、沙特、卡塔爾、約旦、敘利亞、黎巴嫩、俄羅斯、土耳其也派遣駐華使節與代表出席。
Thumbnail
巴勒斯坦 和 巴基斯坦是兩個不同的地理區域和政治實體。 巴勒斯坦是位於中東地區的一個地區,位於以色列以東和約旦河西岸,包括加薩地帶和西岸地區。 巴勒斯坦人民主要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他們追求建立一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家。 巴基斯坦則是位於南亞地區的一個國家,與印度接壤,也與伊朗、阿富汗和中國相鄰
Thumbnail
新仇舊恨 以色列與埃及。 巴比倫攻陷耶路撒冷,以色列人「是可忍、孰不可忍」,與埃及成立共同戰線對抗巴比倫,然而以色列人似乎忘記了,自家人曾經被埃及奴役、屠殺男嬰,這些血淋淋的舊恨,因著新仇與埃及交好。 「反攻大陸」「漢賊不兩立」是國民政府早期來台的政治標語,如今,「聯共制台」「化獨促統」又
Thumbnail
以色列隨時將對黎巴嫩開戰,最高法院裁定猶太教極端派需服兵役。 烏軍司令遭撤換,理由是比俄軍傷害更多自己人。 BJ:天佑人類。明天就要美國大選辯論,但世界和平的議題居然不被重視。 --- 維基解密創辦人亞桑傑遭禁14年後,與美認罪協商,獲釋重返自由。 BJ:年輕人可能不知道這位幹出啥驚天動地
Thumbnail
戰爭在這個號稱進入文明社會的現代依舊沒有絕跡,如今的巴勒斯坦正日復一日的承受以色列的軍事行動,而巴勒斯坦人的生命及鮮血也是一面照妖鏡,支持或反對巴勒斯坦建國的無非也是站在自己的利益之下,充滿雙重標準及政治算計,一場戰爭折射出國際現實及大國政治的無恥及雙標,拿支持以色列的大戶美國來說,其無恥雙重標準的
Thumbnail
從去年10月哈馬斯閃擊到今年4月伊以交火,這輪以巴衝突不僅烈度超乎想像,也嚴重衝擊以色列的國際形象。
Thumbnail
「你們這些西方主流媒體都是這樣,75年來,每當以色列人受難時,你就邀請我們來這裡,當巴勒斯坦人被殺時,你邀請過我嗎?過去48小時裡以色列發生了悲劇,但這樣的事在過去50年裡一直在巴勒斯坦人身上上演,你剛剛自己都介紹過,加薩是最大的露天監獄!」
Thumbnail
這一次換成以色列想要停火了!在昨晚的談判中,以色列給出的條件驚掉了所有人的下巴。不僅提出兩個月停火,還允許哈瑪斯官員離境。然而面對如此優渥的條件,哈瑪斯竟然拒絕了...
哈馬斯的政治舉動是一個關鍵且平衡的決策:在外部承認“可能發生了一些錯誤”,指的是平民傷亡,同時在內部正當化這次行動,稱其為“一個必要的步驟和對以色列的正常回應”,同時內外兼顧,旨在達成可能的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