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不理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理財節目總說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我開始記帳五六年了

但抓預算真的好難

理財,已經好幾年的時間

每一次都會陷入自我懷疑

沒有很好沒有很壞

到底要怎麼樣才能算得上人生無虞?

每次按計算機都覺得壓力好大

然後用複利看數字

好像又有一點希望在前面

怎麼樣解釋才會覺得有收穫?

市面上的理財工具這麼多

我還真的不知道哪一個適合我

每一次想到未來都覺得壓力好大

但也是因為我對未來有所恐懼

我才願意直視我的理財學習

可是那些理財節目只會讓我提心吊膽

真的不可以擁有暢快的人生嗎


看見:

可能是因為有害怕

迫使我自己願意去投入學習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偶爾還是會心情低落 偶爾還是會粗心犯錯 偶爾還是會生氣不爽 偶爾還是會感覺不滿 偶爾還是會孤身一人 偶爾還是會讀書閱讀 偶爾還是會放鬆偷懶 偶爾還是會偷吃甜點 偶爾還是會急躁暴怒 偶爾還是會隨心對談 偶爾還是會調皮應對 偶爾還是會抱怨生活 偶爾還是會沈迷網路 偶爾還是會眷戀
當我們一直不滿某件事在心理 而且已經好一陣子了 我最近在想~ 我是不是已經準備好去處理它了? 因為可能願意面對 才會去另外上課 我覺得上課的時候很有趣 老師只是輕微的帶到這些話語 可是這~卻一直在我的內心回盪著 如果在忙碌的生活中 願意停下腳步 好像每一個想法、行為、感受 都
台灣已是高齡社會 父母都是高齡人口 當然希望他們健康靈活 美其名為孝順 我的核心目的是它們健康 身為子女的我們面對忙碌生活 心理、財力都是可以省心的 可是長輩沒有吃保健食品的習慣 對它們而言 那一顆顆的小顆粒~ 在他們眼裡都是歸類為「藥品」 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身體退化 反倒是刻
三年來學習及探索的時間裡 我似乎對自己有比較多的瞭解了 原來~我痛苦的來源 是因為我原本是世界 只有黑跟白 堅定的立場不容動搖 是非的態度辨別每一件事物 我知道我都是對的 可是越來越不開心 內心總是疑惑 為何做錯事的人卻可以這麼自在 直到我看到類似的話 「他的錯誤遲早需要代價
上班真的是壓力的來源 但又因生活之需求而得面對 需求來源不外乎實踐際的就是:金錢 而其他夾雜些許的:成就感、自我價值⋯ 但在於面對職場許多小事的無力時 該如何支撐自己去修復? 課程提到:療癒小物 我回想我的療癒小物 就是短腿的動物布娃娃 那是我特別喜愛的 我記得我桌上的確是有這樣
最近去上緩慢且靠近心靈的課程 有點類似冥想又不是冥想 那個活動的名稱叫做「掃描全身」 找一個舒服的方式 放下輕鬆的背景音樂後 跟著老師表達的口號去執行 把注意力從外在環境 慢慢地拉回自己的呼吸 然後住的注意力從鼻腔的胸腔 然後這個注意力再到我們的腹部 就是這樣掃描我們身體的每個部
偶爾還是會心情低落 偶爾還是會粗心犯錯 偶爾還是會生氣不爽 偶爾還是會感覺不滿 偶爾還是會孤身一人 偶爾還是會讀書閱讀 偶爾還是會放鬆偷懶 偶爾還是會偷吃甜點 偶爾還是會急躁暴怒 偶爾還是會隨心對談 偶爾還是會調皮應對 偶爾還是會抱怨生活 偶爾還是會沈迷網路 偶爾還是會眷戀
當我們一直不滿某件事在心理 而且已經好一陣子了 我最近在想~ 我是不是已經準備好去處理它了? 因為可能願意面對 才會去另外上課 我覺得上課的時候很有趣 老師只是輕微的帶到這些話語 可是這~卻一直在我的內心回盪著 如果在忙碌的生活中 願意停下腳步 好像每一個想法、行為、感受 都
台灣已是高齡社會 父母都是高齡人口 當然希望他們健康靈活 美其名為孝順 我的核心目的是它們健康 身為子女的我們面對忙碌生活 心理、財力都是可以省心的 可是長輩沒有吃保健食品的習慣 對它們而言 那一顆顆的小顆粒~ 在他們眼裡都是歸類為「藥品」 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身體退化 反倒是刻
三年來學習及探索的時間裡 我似乎對自己有比較多的瞭解了 原來~我痛苦的來源 是因為我原本是世界 只有黑跟白 堅定的立場不容動搖 是非的態度辨別每一件事物 我知道我都是對的 可是越來越不開心 內心總是疑惑 為何做錯事的人卻可以這麼自在 直到我看到類似的話 「他的錯誤遲早需要代價
上班真的是壓力的來源 但又因生活之需求而得面對 需求來源不外乎實踐際的就是:金錢 而其他夾雜些許的:成就感、自我價值⋯ 但在於面對職場許多小事的無力時 該如何支撐自己去修復? 課程提到:療癒小物 我回想我的療癒小物 就是短腿的動物布娃娃 那是我特別喜愛的 我記得我桌上的確是有這樣
最近去上緩慢且靠近心靈的課程 有點類似冥想又不是冥想 那個活動的名稱叫做「掃描全身」 找一個舒服的方式 放下輕鬆的背景音樂後 跟著老師表達的口號去執行 把注意力從外在環境 慢慢地拉回自己的呼吸 然後住的注意力從鼻腔的胸腔 然後這個注意力再到我們的腹部 就是這樣掃描我們身體的每個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並不是理財專業背景的人,而且嘗試過的理財方法也很單純,就只有定存、儲蓄險、基金和股票,偏向保守的操作,基金是很年輕的時候採取的方法,但或許方法不對時機不對,定期定額反而賠了,而是單筆買的一筆基金曾經小賺而已,後來再也沒有採用。剛出社會的時候,非常省,因為租在台北昂貴的地段,超級超級小的套房....
Thumbnail
〝能理好財的人,才能理好人生〞,書中從人生的觀點,來談論理財和投資,雖無法帶你賺大錢,快速退休,但能助你活好這一生,不會淪為下流老人。 關於投資的部分,只報了0050和0056兩支明牌,少而精,畢竟道理誰都懂,但能有耐心和紀律執行的少之又少。
Thumbnail
這邊我分享我整理出自己關於錢的規劃,或許不是很成熟,但是可能很實用!希望能給同樣想要幫自己的金錢理出頭緒的人一些想法,多多吸收不同人的理財方式也可以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方法唷!
曾以為謀生就會發財~~ 其實不是的 我以為有賺,其實我花"更多"了~~ 所以還是需要"理財" 你說,根本就沒有餘裕可以"理財" 是的,沒有剩餘可以理財 那就理"才" 增加自己的能力 增加自己對財務的"信心" 在"理財"與"理才"之間游移~~ 我算是養得起自己,
Thumbnail
回顧過去,年輕時的財富自由只是一種自我安慰。隨著年紀增加,規劃退休生活也愈顯重要,了解到通膨危機與退休金之微薄,開始踏上了理財之路。文中提供年增率與活存定存之利率資訊,以及物價指數與退休金計算之參考連結。
Thumbnail
別說錢不重要,當你離職時會深深明白有錢真好的道理,「錢到用時方恨少」,而且你的家人朋友可能比你還在意。 #有人認為,人生中有70%的煩惱來自於上班。 #可是不上班,會發現100%的煩惱都來自於沒錢。 沒錯,對於我有深刻的體會,金錢焦慮感會不自覺包覆生活。
Thumbnail
累積財富之前,得先有錢。 怎麼樣有錢,很多理財書也寫了不少... 但有錢的過程中,也當回顧一下自己的家.... 總是抱怨誰誰誰...不整理家務,誰誰誰...又把家搞得一團亂... 那個誰誰誰.....會不會也有你? 在你汲汲營營向外發展時,是否有回頭看看自己家中的狀況... 家,怎麼
Thumbnail
其實我本來沒有想要寫關於理財的任何文章。一來是自己的方向還未定調,還在做各種嘗試;二來是覺得自己還算是幼幼班,在公開的地方這樣大喇喇地書寫這方面的文章有點搞笑。但某人說,連開始理都還沒的人更多,也許小幼幼的經驗更貼近現實,不會讓人覺得遙遠。 好吧,那就來試試看吧。反正,好像也沒什麼壞處。就算這樣的
Thumbnail
先想像你未來想過怎麼樣的生活,模擬未來你的生活模樣,「我要隨心所欲過生活,不被金錢綁死,退休後居遊各地,優雅健康享日子」建立清晰的財務目標,然後,懂得記帳掌握每月每年的支出,知道所需的支出是多少,算出你財富自由的數字,有個努力打拼的目標。
Thumbnail
今年在財務上做出了不少錯誤的決策,導致年中開始就開始覺得煩躁,一方面有意識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另一方面看著資產減少,還要支付各樣的貸款,兩種衝突的模式讓我覺得好疲倦,因此陷入好幾個月的低潮,每天都覺得過得很混沌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並不是理財專業背景的人,而且嘗試過的理財方法也很單純,就只有定存、儲蓄險、基金和股票,偏向保守的操作,基金是很年輕的時候採取的方法,但或許方法不對時機不對,定期定額反而賠了,而是單筆買的一筆基金曾經小賺而已,後來再也沒有採用。剛出社會的時候,非常省,因為租在台北昂貴的地段,超級超級小的套房....
Thumbnail
〝能理好財的人,才能理好人生〞,書中從人生的觀點,來談論理財和投資,雖無法帶你賺大錢,快速退休,但能助你活好這一生,不會淪為下流老人。 關於投資的部分,只報了0050和0056兩支明牌,少而精,畢竟道理誰都懂,但能有耐心和紀律執行的少之又少。
Thumbnail
這邊我分享我整理出自己關於錢的規劃,或許不是很成熟,但是可能很實用!希望能給同樣想要幫自己的金錢理出頭緒的人一些想法,多多吸收不同人的理財方式也可以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方法唷!
曾以為謀生就會發財~~ 其實不是的 我以為有賺,其實我花"更多"了~~ 所以還是需要"理財" 你說,根本就沒有餘裕可以"理財" 是的,沒有剩餘可以理財 那就理"才" 增加自己的能力 增加自己對財務的"信心" 在"理財"與"理才"之間游移~~ 我算是養得起自己,
Thumbnail
回顧過去,年輕時的財富自由只是一種自我安慰。隨著年紀增加,規劃退休生活也愈顯重要,了解到通膨危機與退休金之微薄,開始踏上了理財之路。文中提供年增率與活存定存之利率資訊,以及物價指數與退休金計算之參考連結。
Thumbnail
別說錢不重要,當你離職時會深深明白有錢真好的道理,「錢到用時方恨少」,而且你的家人朋友可能比你還在意。 #有人認為,人生中有70%的煩惱來自於上班。 #可是不上班,會發現100%的煩惱都來自於沒錢。 沒錯,對於我有深刻的體會,金錢焦慮感會不自覺包覆生活。
Thumbnail
累積財富之前,得先有錢。 怎麼樣有錢,很多理財書也寫了不少... 但有錢的過程中,也當回顧一下自己的家.... 總是抱怨誰誰誰...不整理家務,誰誰誰...又把家搞得一團亂... 那個誰誰誰.....會不會也有你? 在你汲汲營營向外發展時,是否有回頭看看自己家中的狀況... 家,怎麼
Thumbnail
其實我本來沒有想要寫關於理財的任何文章。一來是自己的方向還未定調,還在做各種嘗試;二來是覺得自己還算是幼幼班,在公開的地方這樣大喇喇地書寫這方面的文章有點搞笑。但某人說,連開始理都還沒的人更多,也許小幼幼的經驗更貼近現實,不會讓人覺得遙遠。 好吧,那就來試試看吧。反正,好像也沒什麼壞處。就算這樣的
Thumbnail
先想像你未來想過怎麼樣的生活,模擬未來你的生活模樣,「我要隨心所欲過生活,不被金錢綁死,退休後居遊各地,優雅健康享日子」建立清晰的財務目標,然後,懂得記帳掌握每月每年的支出,知道所需的支出是多少,算出你財富自由的數字,有個努力打拼的目標。
Thumbnail
今年在財務上做出了不少錯誤的決策,導致年中開始就開始覺得煩躁,一方面有意識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另一方面看著資產減少,還要支付各樣的貸款,兩種衝突的模式讓我覺得好疲倦,因此陷入好幾個月的低潮,每天都覺得過得很混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