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6|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蟄伏|後記

「一鳴驚人之前,我們都在土裡。」
大多數的創作工作者都是如此吧。有一個部份的自己都在詢問自己,把現實生活的工作好好做完就好了吧,不要把生活搞得太複雜呢。即使用盡了全力,這輩子可能也只是這樣而已呢。
raw-image


回顧《蟄伏》,有許多回憶。相當早期的作品,雙手用的鍵盤、使用的桌機、螢幕一切歷歷在目。在租屋處寫著這樣的作品,時不時思考著腦中的聲音。至今回想還是覺得是很有趣的過程,這一次回歸在這部作品,最需要拿捏的部份就是後段開始金的回憶篇與金、凡人格兩人對話的部份。重新回顧過程中,《蟄伏》前半段的節奏保持得還不錯,因此沒有太多更動。

以這次改版來說,進行下列的更動:
  • 刪減金的回憶篇情節(大約減了2000至3000字)
  • 刪減金回憶篇中的床戲情解(原本更為露骨)
  • 刪減尾段金與凡人格相遇的部份台詞,並且沖淡金的轉變,試著將那段對話優化成較不「過於急躁」的情緒進展
  • 刪減最終結局,金最後在潛意識的自我呢喃

尾段的更動考量到希望把那個意念的呢喃聲作為最終結尾,讓金的後續、未來成為讀者腦中自我補充的意象。下一段為九年前的後記部份,另外收錄了當時對於這部小說解密部份


九年前的後記

《蟄伏》──最早的一篇正式短篇作品。實際上是「飄骨精神皮」的概念,精神症狀的驚悚小說、電影、影集一直是寫手的常用主題,但是每個小說的核心圍繞的主題各自不同。最終,還是要寫到人心、人性。對於「蟄伏」來說也是。

創作這個主題的過程其實非常痛苦,比起《妳好》,蟄伏其實包含了很多現實中的苦澀,當時我還在思索為何會開始想寫小說這件事。每當我在電影院看完令我印象深刻的畫面與故事之後,都很想將這些故事變成「自己的」。然而這樣的習慣是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建立的。


因此金在回憶當中,有講到所謂的「埋在土裡的種子」。

有興趣的大大們可以搜尋《蟬世代》

「一鳴驚人之前,我們都在土裡。」


大多數的創作工作者都是如此吧。

有一個部份的自己都在詢問自己,

把現實生活的工作好好做完就好了吧,

不要把生活搞得太複雜呢。

即使用盡了全力,這輩子可能也只是這樣而已呢。


但是我內心的聲音卻總是提醒著我,

就像是在心底反覆低喃這樣,

有一段時間我甚至想要放棄別寫故事了。


接了一些外快工作之後,又發現這不是我想要的。

比起建立美好的模型與試著描述『自己在解決問題』的快感,

遠遠不如揮灑在自己的文字世界。


因為在我自己的文字世界之中,我就是上帝。

而在一般的工作之內,我只是螺絲


脫離了外在世俗條件之後,還能夠保持住堅持,

或許就是這件事了。

最後,這些聲音,創造出了金、凡、以及不具名的蟄伏靈魂。


蟄伏在金的靈魂提到,凡就像是會自己成長的人物。

原本只是想要耍耍金,結果她要的反而更多,


實際上這部作品也是。

從中後段開始,我也很訝異最後會變成這種結局,

某種方面我是不是被蟄伏也說不定。


最後來談談這部作品(以下有雷)


總之最後金真的沒有得精神分裂。自始自終,都是一名『意念』(所謂的飄)打造出來的假象。飄所在的空間,潛伏在潛意識之中。未來應該有更多作品可以跟大家分享到我設定的大局觀,實際上我認為飄是一種存在高等維度類似於重力的能量體。會提到重力是因為,弦論試著用一些例子來解釋重力之奇異之處。應該說,這個世紀的人類,要是清楚地解決與瞭解重力了,就達成了一個全新的里程碑。即使是弦論,也只能猜測重力是可存在於我們所處世界的『膜』以外的地方上。想成撞球台吧,撞球之間互相傳導的彈力就像是電磁力、核力。而重力就像是彈射的聲波,所在的空間並不是只是在撞球桌平面上。總之我的鬼魂世界觀就是搭接在像是重力這種奇妙引力之上,在現實之中可以創造恐怖的超距力又可以進行腦部干擾,因此我覺得最合理的方式就是能夠潛伏於人腦目前最未知的世界。潛意識,以及夢境。

註:關於詳細的重力小資訊可參考此篇文章〈肉桂粉與草莓醬,重力是個頑皮的東西

在這個前提之下,金的一切自然是無所遁形。

然而這些只是所謂的科幻類包裝設定。

實際上,內在思維才是這部小說想說的。


金所展現出來的優勢其實就是劣勢之處,實際上他就像是我們人生某些時候的縮影。無論怎麼偽裝都是需要被疼愛的孩子,因此,他的愛可能比想像得來得簡單,但是那一種排他的自虐性格,正是我們最常遇到的處理方式。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販賣懸疑、科幻、詭異的日常小說店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亂度的總和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