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5|閱讀時間 ‧ 約 21 分鐘

我們並不是真正的想聆聽對方的聲音,隱含著自己的意見的提問

    像是別人跟你訴苦,我今天被奶奶說頭髮太長,朋友說,那你為什麼要挑戰你的奶奶、為什麼你不在乎社會有男女有分。我們比較想要別人去注意自己,而不是去關心別人。我們害怕問出一個開放式問題之後,得到的回答令我們措手不及。

    隱含著自己的意見的問題一旦問出口,對方能回答的空間就被侷限住了。因為對方知道這個問題的背後代表了「你的立場」,會讓對方選擇性地隱藏心中真正的答案,否決了更多有趣的發展與探索。


    當別人問問題時,我們並沒有真的想回答他的問題,事實上是想要別人回答順著我們的問題回答。為什麼我不會想提出開放式的問題,而是侷限個人意見的問題?因為,你害怕別人不會順著你的立場講話


    這始我想起來自報導者的文章中,一位口譯員講的話,范家銘:大多數人聆聽的目的都不是為了理解,而是為了回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把看到的東西輸出成一般大眾能看得懂的東西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