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7|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立法院修法爭議,直播效益與社會風險

  2024年5月17日台灣立法院爆發肢體衝突,起因於《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的修法過程引發爭議,當晚已有公民聚集在立法院外青島東路表達對修法爭議的擔憂,後續眾多社會輿論強烈關注此議題,並導致立法院院會開議日(5月21日、5月24日)皆有民間團體號召公民上街表達訴求。並且事件相關人士皆以社群平台直播發表論述與其支持者或大眾進行互動,本文試歸納分析其直播行動與效益。

  1.立法當事人以直播解釋法條,專家/學者/立法委員以直播分析法案內容與教育立法知識。如:黃國昌、沈伯洋、苗博雅...等。

  2.院會內立委以個人直播播送立院審議過程,以個人觀點傳達議場現況。如:黃國昌、羅廷瑋、葉元之、黃捷...等。

  3.議場外公民聚會以直播觀察院會內立法程序與審議過程,並藉此與上台發表言論的立委互動。如:王世堅在院會發言時間說出偽君子的代名詞就是黃國昌,場外民眾高喊:黃國昌、偽君子、黃國昌、偽君子。

  4.議場外的公民運動以直播播送活動現況,讓一般社會大眾透過直播觀看活動舞台上來自各地的學生、素人民眾、民間組織團體領導人、學者專家等針對相關立法爭議的演講內容。如:青島東路的公民運動現場,透過公民團體在社群媒體的直播,或主流新聞媒體於社群平台直播。

  5.網紅、自媒體創作者、新聞媒體及其他政治人物於立法院議場之外,透過直播報導公民運動現場動態,或分享此次針對立法爭議、公民運動的觀察,甚至是針對相關謠言進行說明釋疑。如:李正皓、溫朗東、TikTok平台上的某些主播主...等。

立法爭議事件中透過直播互動的立網公眾關係圖


  再藉由「立網公眾關係圖」可知,四類族群在此次事件中以直播達成互動,積極使用社群平台的直播用以影響社會大眾閱聽人的觀感,並試圖增強同溫層的認知,收到壯膽取暖、傳遞資訊、教育知識、拓展知名度、擴增新粉...等效益。卻也同時令人質疑,立委在院會議場內開個人直播是否有侵害隱私或洩密之嫌?甚至立委個人不斷在直播當中以情緒用語攻擊對手,是否展現出個人情緒控管問題的負面觀感?政治人物若藉由直播收取抖內贊助金,是否視為政治獻金,該如何公開透明?

  直播有雙向溝通的效益,可使政治人物與支持群眾針對相關法案內容進行多方釋疑,亦可即時將各方現場狀況或意見看法,傳遞到一般大眾閱聽人,使社會大眾立即得知目前院會立法結果及群眾聚會意見。

  但直播也有無法後製剪輯而播送出侵害隱私或具有社會風險的影音內容,更可能因為特定角度只呈現出某部分觀點或事實,產生閱聽人對事件本身的錯誤認知,有心人可辯解或誤導討論風向,更有甚者,可以此激發立場不同的雙方情緒對立,模糊立法爭議焦點並引爆社會紛爭。

  無論是國會改革、濫權立法、公民運動、政黨互鬥,都可以在2024年五月的台灣,大量看到社群媒體短影音與直播的廣泛運用。如何明辨直播內容所凸顯的意見觀點,慎思直播主所欲形塑的影響或效果,是現代社會大眾每一天接受各種訊息時的重要課題。政治人物與網紅的來源可信度是一值得反思的問題,而大眾閱聽人又是否有著媒體識讀的基本能力呢?


關鍵字:#青鳥行動 #立法院 #黑箱 #藐視國會 #社會運動 #公民運動 #媒介科技與社會變遷 #立網公眾關係圖 引用請註明出處

(作者為世新傳播博士學位學程博士生/黃一嘉電影工作室負責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正埋首於傳播博士班苦讀中。1997年起至今26年搞笑活動主持經歷、曾是公主遊輪第一位台灣籍中英文主持人。現在,創業維艱:黃一嘉電影工作室導演/負責人。編導節目:謝祖武的社會實驗、魏姐包心粉圓、廢物老闆、豐快小妹、扶輪職業百科、投資叫小赫...更多作品持續奮鬥中...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