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7|閱讀時間 ‧ 約 27 分鐘

我們越是否定自己的不正常,越是無法接近「正常」,閱讀歐美文學《正常人 Normal People》後的心得分享

書名:《正常人 / Normal People》
作者: Sally Rooney
譯者: 李靜宜出版社: 時報出版

raw-image


『我們害怕面對未來,也害怕面對自己』

・・・

兩年前先看了影集,當時就被劇情中的角色輪廓、細膩情感以及一直伴隨著的真實憂傷惆悵感吸引,翻閱小說後發現和影集一樣好看,只是文字多了想像空間,這本書以愛情和友誼出發談論家庭背景、社會價值觀對當代年輕人的影響以及我們的心理反應。

每個人都渴望著被愛或愛人,但受到社會主流集體意識綁架造成想展現自己又不敢完全的表達自己,書中男女主角兩人分分合合的情感糾葛看的當下會讓人覺得「他們肯定心理層面有什麼問題,一點也不正常吧!」,但是…截自一句書中很有共鳴的對話「我不知道我是有什麼毛病,梅黎安說,我不知道我為什麼就不能像正常人一樣。 我不知道我為什麼沒辦法讓別人愛我…… 」,所以反過來思考什麼才是正常呢?這世界還存在著正常人嗎?為什麼我們要追求「正常」呢?

如果說愛和被愛都是一種本能,渴望被愛是很合理的,但是在受過社會化地洗禮後,我們渴望的「愛」還有幾分純淨? 受到社會影響,我們為「愛」設下重重無形地條件,因此當我們想愛、展示「真實的自我」,但也更害怕跟別人不一樣而不被愛。我想梅黎安和康諾或許是發現有個可以接受彼此「異於常人」的存在,但是彼此又害怕若展現這份不同將失去對方,這份矛盾讓他們在四、五年間總是無法徹底分開,也無法乾脆地在一起。

如同某書評說「我們陪著這對年輕人,看著他們想離開彼此身邊,卻始終做不到。」他們享有最親密的關係,似乎能直往對方的靈魂,但又在恐懼中瞬間闔上自己的心房,將對方拒之千里。雖然兩人的情感因為反覆分合看似沒有進展,但是事實上在彼此的陪伴中兩個人都逐漸地挖掘和坦承自己的內在並從中成長。

這本書談感情,但我認為更重要的談的是生命中的成長與變化,看到有文章以「即便最終分開,世上再也找不到第二個你」的標題來介紹《正常人》若是以前的我可能會不假思索的跳入「唯一的愛」這個陷阱。我不否認有「唯一的愛」存在,但同時也認為,一個人一生中不會只有那唯一的「soul mate」,因此不會認為這是唯一的感情正解。



除了當中的愛情關係,現在的我更深刻地感受到這本書談的是我們的「恐懼」,恐懼來自於未知和不確定,以不安 、焦慮 、憤怒 、無奈等多種形式展現。我們無法和對方互通心意,不確定對方是不是能接受自己而感到恐懼;我們對未來感到惆悵不安,因此心生恐懼,至於害怕未來是因為我們還不夠深刻認識和理解自己,並全身心的專注在當下。而我們在探索的當下雖然容易感到孤單,但除了自己之外或許還有個比較能和妳感到共鳴的人和妳一起探索這份未知、陪伴妳成長,也是我在梅黎安和康諾身上看到的愛情之外的連結。




書中有一些對話特別讓我有共鳴,也很直接地反映了作者想要在書中傳達的那些訊息元素。

1)父權主義

  • 「我發現阿,通常男人對於限制女人的自由,比追求他們的自由還重視,梅黎安說。」
  • 「我的意思是,如果仔細觀察男人的生活,就會發現他們真的很可悲,梅黎安說。他們控制整個社會體系,結果自己就只能過這樣的生活? 連找樂子都不會。」

雖然很多介紹和解析都沒有提到,而大家討論這本書的時候也比較少往這個觀點去深入,但以我個人的視角來觀看,即便父權主義不是這本書中作者最想要強調的,我仍從梅黎安和男性的互動和觀點感受到這點。上面兩句是在梅黎安和康諾及朋友在討論男性是否接受和女友享受「三人行」而產生的對話,這些話要表達的我認為就是父權主義加諸於男性的不自由。

雖然父權主義中受害者往往是女性,但其實男性也時常在他們同性創造的體系下受到影響,父權主義為了箝制女性,要求女性要順重、聽話等,好讓一切的掌控權仍在他們身上,但為了維持這些他們必須不斷展現「男性=強大」的概念。強調男性就是要不擇手段的追求一切,因此不能示弱;一旦有同性想要示弱他們就會反過來取笑、苛責同性,「男人就是要...」的思想規則如同「女人就是要…」一樣,造成不論男女都只能以社會塑造出地同一種模樣生活。


2)發現自己和外界的差異以及追求歸屬、認同感的矛盾;感到迷惘困惑

  • 「我當時大概覺得如果搬來這裡,可能比較可以融入。妳知道的,也許我可以找到更多心性相同的人。可是老實說,這裡的人比我在高中時代認識的人更差勁。我的意思是,在這裡,大家都只在乎誰的爸媽比較有錢。我絕對不誇張,我親眼看到這樣的事情」
  • 「你以前常說你覺得自己被卡在兩個地方之間,她說,對家沒有歸屬感,而在這裡又格格不入。你現在還是這樣覺得嗎?」
  • 「她覺得很哀痛,自己竟然上了他們的當,竟然以為她和他們有共同點,甚至還參與了他們以友誼作為偽裝的交易市場。念高中的時候,她一心相信自己已經跳脫了這種社會資本的赤裸裸交易,但大學生活卻明明白白指出,要是高中時代友人肯和她講話,她也會表現的像任何人一樣惡劣。她並不比任何人高尚。」
  • 「為了讓社交接納他,他可以背棄所有的託付,叛離所有善意。康諾不能為此而批判他。他自己以前也是這樣,甚至比羅勃更惡劣。他只不過是想成為一個和別人一樣的人,想隱藏他自己覺得羞愧不解的部分。是梅黎安引領他看見這世界的可能性。他的人生自此迥然不同。如果不是這樣,他或許終此一生都無法瞭解這其中的差異有多大。」
  • 「我在她面前表現的就是我正常的樣子阿,他說。也許我天生就是個怪人。」

這幾句對話中是否容易看到自己的投影,又或是你曾經有類似的感受?我認為多數人的回答是肯定的,基於人類渴求他人認同的需求,我們習慣掩飾或移除自己的「異於常人」,為了融入這個社會,我們以各種形式隱藏自己的脆弱(真實),有趣的是大家都有一個共同點: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大家要採取共同行動:拿掉自己的不一樣,成為一個和別人一樣的人?

這個「別人」的模型是以什麼基準、由誰定義出來的? 假如他的原型是一個憑空的理想,那為什麼大家要一窩蜂的投入這個虛構的角色,只為了看起來和大家有的共同目標,看起來「合群」?我並非要鼓吹大家一定要不斷強調自己顯得和社會格格不入,而是我們應該要接受我們每個人都有和社會定義的標準相出入的地方。事實上我認為必須先坦承並擁抱自己的不同,才能真正地被自己和社會接納。




「知道了」跟「做到了」總是最遙遠的距離,相對於成長中的孩子,被過度社會化的我們一定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和自己坦承和解,這也是我要時常提醒自己的地方,自我價值不應該被社會標準定義,「你本身的存在就是一個價值」,永遠接受並支持自己的人不會是你的親友、愛人或老師…,而是我們自己!希望大家都能找出並接受自己最異於他人的地方,並勇敢的接受展現出來,越活越自在。

p.s 發現報導者有一篇從心理分析出發的好文,大家有空可以看看,盧郁佳/家暴的蝴蝶效應──讀《正常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