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8|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經濟週期導致代際不平等

中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經歷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長期,但現在增速回落。在改革開放之前,經濟增長起伏很大。50年代初呈高速增長態勢,之後增長十分緩慢,甚至停滯和下降,總體上經濟不景氣。根據官方公佈的資料測算,1952年-1978年26年間GDP的年平均增長率為6.71%,沒有搜集到1952年之前的GDP資料;1978年-2012年34年間的年平均增長率為15.80%;2012年-2023年11年間的年平均增長率為8.04%。這樣看來,自1952年以來,經濟增長大致分為三個階段:1978年之前,經濟處於低速增長期,1978年至2012年,是高速增長期,2012年以後,又是經濟低速增長期。

raw-image

 

經濟發展具有週期性,這是各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共同規律,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長期處於高速增長的態勢。受經濟本身的規律支配之外,經濟增長的起伏也會受到其它方面因素的影響,包括政治、外交和社會政策等,還有技術革命、戰爭、流行病,劇烈的社會衝突都會加大經濟的波動。各國普遍對經濟週期採取干預政策,儘量避免經濟週期有大的起伏,力圖熨平波峰與波谷。在高速增長期防止經濟過熱,在經濟不景氣時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

 

改革開放後經濟高速增長的部分原因是因為之前的經濟發展水準低。當然,主要是得益於市場經濟成份的擴大,私營經濟的蓬勃發展,對外開放引進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特別是加入WTO後成為全球生產基地,還有勞動參與率高和勞動投入強度大。高速增長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基建、工程和住宅專案過度投資,但品質堪憂,對環境保護不到位,這些未來需要償還的成本並沒有計入當期的經濟核算之中,只會計入未來的經濟核算之中。

 

經濟週期起伏過大有諸多負面影響。長期來看,經濟週期起伏過大的平均年增長率會低於經濟週期更平滑的年增長率。這跟開車是同樣的道理,同樣的路程,穩定的速率更節省時間,也更省油。頻繁的加速與減速耗費的時間和燃料更多。坐過山車固然刺激,但卻不舒服。

 

經濟週期起伏過大非常重要的一個後果是導致代際不平等。生活在不同經濟週期的人們的機遇相差很大。就中國這三個經濟發展階段而言,60年代和70年代出生的景況最好,沒怎麼耽誤學習,有上大學的機會。大學是免費或低收費,工作是包分配或有很多選擇機會。青年和壯年正處於經濟高速增長期,收入隨經濟的高速增長多少也會跟著增長。市場機會多,不乏創業成功者,實現了財富自由。同時由於40後和50後被耽誤,出現人才斷層,機會就多,有更多的提升階層的機會和途徑。

 

40後和50後最糟糕,年輕和壯年時物質水準沒什麼改善,娛樂也很單調,大好年華沒學到什麼知識和技能。改革開放後,年紀已大,學習新的知識就不如年輕人。大多數人在市場經濟和幹部『知識化,年輕化和專業化』的政策下被邊緣化。但體制內40後50後晚年待遇高。分配政策向體制內的40後50後傾斜,退休金比大多數年輕人的工資還高,醫療保障也處於比較高的等級。算是補償他們被耽誤的青春吧!

 

80後、90後介於中間。隨著高等教育的產業化和普及,大學學歷貶值。經濟結構轉型滯後,無法提供足夠多的與大學以上學歷相匹配的工作崗位,加之經濟下行和出口萎縮,就業非常困難。即使找到工作,也不穩定,被裁的機率高。收入也走低,還不穩定。勞動強度也大,996成了職場的普遍現象。受教育的收益率非常低,受教育時間長,花錢多,但完成教育後的收益低。而且階層固化越來越嚴重,上升機會和途徑減少。自己創業的成功率低,進入大公司難且升遷不容易,考公考編更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難上加難。內卷十分嚴重。還面房價高,戀愛結婚費用高,子女養育費高的困難處境。好在趕上市場化和互聯網時代,消費和娛樂多元化,是最豐富的時代。實在不濟,還可以依靠父母啃老,從而可以『躺平』。00後也是這個趨勢。

  

孤立來看,經濟週期導致的代際不平等應該是個很嚴重的社會問題。但實際上,代際不平等可以通過代際之間的互濟而部分消彌。由於獨生子女政策,現在的80後90後大多是是獨生子女。父母大多是60後和70後,願意和有些能力為子女提供經濟援助。子女即使沒有工作,也不會生活沒有著落。子女作為『全職兒女』也是一種兩全其美的選擇。這也可能是為什麼社會分配政策向老人傾斜的原因。通過二次分配和養老保險金政策,將勞動者每年新創造的社會財富更多地分配給退休的老人。農村的情況類似,農村的80後90後基本沒有承包責任田,也很難申請到宅基地。老人有收入和收入高而子女沒有收入和收入低,問題不大。因為中國的父母更願意為子女付出。如果反過來,可能就會出問題。因為子女對父母的付出肯定不如父母對子女的付出。而且,老年人的顧慮更少,反而比年輕人更不容易接受生活缺乏保障。

 

2024年5月28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與中國相關的話題,時事政治、經濟民生、歷史文化等;隨感和短評, 隨時更新。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