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了,有蓋棺論定的說法。其實大多數情況,人沒死也可以論定。人老了,性格、價值觀和能力都定型了,不可能有什麼改變和提高了,也不可能再有什麼作為了。
古人對評價一個人的功過是非非常重視。一般人死後,也要在墓碑上美言幾句,再刻上副褒揚的對聯。皇帝、文臣武將死後則會封諡號,這是套學問,有專門的諡法。評價標準則非常高大上,基本上遵循《左傳》上所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意思是最高一等的貢獻是立德,然後是立功和立言。所謂“三不朽”,在德功言三方面有益於後世,就可清史留名,為後人永遠銘記,雖死猶生。
但事實上,立德不可能單獨存在。品行再好,如果沒有功業和言論著稱於世,就沒有什麼影響力。另一方面,按儒家的說法,如果德性不好,也不會有功和言,有也是負作用。德功言三者是統一的。這也與現實不符,有些人行為不端,而其事其言卻有益於社會。
一般人都達不到“三不朽”的高度,能有“一不朽”就非常了不起。歷史上的著名人物,大多也就是“一不朽”或者“二不朽”。比如孔子,就只做到了立德和立言,沒有立功。能做到“三不朽”的是鳳毛麟角。歷史上公認有兩個人達到了“三不朽”,一是明朝王陽明,平亂有功;還發展了儒家學說,是“心學“的開創人之一;德性又好。二是清朝的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又有大量著述為人稱道,影響很廣。什麼《曾國藩家書》,識人的《冰鑒》等;操守也好。
這兩人死後,當朝對他們的評價都很高。王陽明死後封諡號文成;曾國藩死後封諡號文正。文臣的諡號一般以“文”開頭,然後再搭配一字。宋之後,等級最高的是文正,其次是文貞,然後依次是成、忠、 端、定、簡、懿、肅、毅、憲、莊、敬、裕、節、義、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潔、敏、達 、通、介、安、烈、和、僖、榮,湣、思。王陽明和曾國藩的諡號都是頂配。
古人這一套評價體系挺文藝的。現在不興了,挺可惜的。還有年號,什麼開元,洪武之類,非常典雅大氣。辛亥後,年號被認為是落後的東東,也給廢了。其實這都是形式,不是本質。日本現在還用年號,不也挺好。本質變了,形式無所謂。本質未變,把舊的形式廢了,但仍然會有這樣的需求,還是只得變著法子搞個體現年號和諡號之類的東西。結果不倫不類,累贅不堪,徒增煩惱。相對而言,古文簡潔優雅,反而更好些。
2023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