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不簡單的簡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從前有一位老阿嬤,總是勸自己的孫女不要嫁人,孫女心想,阿嬤自己都嫁人,也生了七八個小孩,卻勸她不要嫁人,難道阿嬤要養她嗎?女孩當時三十歲,沒有對象,但是對婚姻很嚮往,希望找到一個優秀的男人共組家庭。


幾年後,孫女結婚了,不久之後老阿嬤也往生了。婚後的孫女經歷柴米油鹽各種生活壓力,以及與婆家人磨合的人情壓力,才知道阿嬤當初的勸告是智慧,因為苦過,若還能選擇,為什麼不選擇另一條路試看看。泅游在婚姻的深海裡,茹人飲水,冷暖自知,婚姻從來都不容易,不過既然選擇了,就要勇敢到底,命運如此安排,也是因為婚姻功課寫得既不盡善也不盡美,得要重來一次,直到圓滿為止。


有一個女人,小學畢業就到台北工作貼補家用,父母無恆產、無一技之長,為了養四個孩子,也是吃盡生活的苦。女人在異鄉賺來的每一分錢都用來幫助父母栽培兩個弟弟讀書,過兩年,妹妹小學畢業了,一起到台北工作賺錢,在兩個女兒的幫助下,全家人的生活漸漸改善。


工作數十年,女人依然不適應台北的繁華熱鬧,加上母親晚年罹癌,她毅然決然辭了工作回到家鄉,反正她沒有婚姻束縛,由她來照顧母親、陪伴父親最為合適。女人不喜歡熱鬧不喜歡人多的地方,喜歡簡單的生活,每天的行程就是做公益,資源回收、愛心媽媽、醫療志工,還有照顧父母三餐,陪母親就診,種菜與鄰居分享等等,這樣的生活,讓女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實和滿足。


有人會為女人抱不平,當女兒的犧牲學業、犧牲婚姻,晚年還要照顧父母,兒子都不用負責嗎?如果用世俗的眼光來看,每個人都可以義憤填膺,如果用因果的道理來解釋,一切都如理如法如常。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有缺角,都不圓滿,因為不圓滿,所以有的人要在親情方面多付出,有的人要在婚姻方面多付出,有的人要在求財方面多吃苦受罪、有的人要在人際關係很忍辱,這些辛苦不是白受,而是要我們長記性,將曾經搞砸的一切重新修復。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功課,如果我們能善解家人,善解每一個人的不容易,善解人生功課的為難之處,就不會有那麼多憤恨不平,也不會有那麼多斤斤計較。因果無是非,是非無法解釋因果中的不合理以及為什麼,所以有時候有一些特殊狀況,我們求圓滿就好,不要求一個絕對是非對錯。


#人生的功課

#善解

#因緣如是

avatar-img
53會員
1.2K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柳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一間老牌麵線店,營業三十多年了,生意極好,早上八點賣到中午十二點,然而,總是十一點半不到就完售。麵線店的老闆娘大器又寬容,如果有人為了躲警察需借她的店門口擺攤,她都說好,甚至主動讓那些流動攤販到她的麵線店兩旁暫避風頭,順便把生意做一做,總是材料都準備好了,原封不動載回家總是浪費。 有一個女人
智者說,人一生要做多少事,扛多少責任是有一個固定的數目,如果少於那個數目,就會從別的地方做補足。有些老太太,從童年做到晚年,一生辛勤做不停,那些做過頭的數量存入來世「免做」的額度,她們總是邊做邊說,「來世看看會不會好命一點。」 有一個女人,工作能力出色,在大公司擔任會計主任,又得公司栽培,獨自
相信每個人都在電視上過看四川變臉,或許有人看過現場表演,一張臉換過一張臉,換臉瞬間以秒計算,精彩無冷場,觀眾驚呼連連。 變臉表演其實也像每一個人累劫累世的生命表演,如果四川變臉一次可換三十張臉,人類可能不止。 六道輪迴來來去去,每一道都待上多長的時間不知道,每一次的變身是人還是動物不知道
有一個人,每天站在街頭隨機對三個人吐口水,被吐口水的人各自反應,我們可以藉由自己的臨場反應,思考自己是哪一類人。 甲類人。走在街上突然被吐口水,雖然沒有吐中,卻也只差一步,甲類人整個惱火,不由分說吐回去,這一吐,吐在對方身上,兩人扭打成一團難分難捨。 乙類人。走在街上突然被吐口水,雖然沒
有一間老牌麵線店,營業三十多年了,生意極好,早上八點賣到中午十二點,然而,總是十一點半不到就完售。麵線店的老闆娘大器又寬容,如果有人為了躲警察需借她的店門口擺攤,她都說好,甚至主動讓那些流動攤販到她的麵線店兩旁暫避風頭,順便把生意做一做,總是材料都準備好了,原封不動載回家總是浪費。 有一個女人
智者說,人一生要做多少事,扛多少責任是有一個固定的數目,如果少於那個數目,就會從別的地方做補足。有些老太太,從童年做到晚年,一生辛勤做不停,那些做過頭的數量存入來世「免做」的額度,她們總是邊做邊說,「來世看看會不會好命一點。」 有一個女人,工作能力出色,在大公司擔任會計主任,又得公司栽培,獨自
相信每個人都在電視上過看四川變臉,或許有人看過現場表演,一張臉換過一張臉,換臉瞬間以秒計算,精彩無冷場,觀眾驚呼連連。 變臉表演其實也像每一個人累劫累世的生命表演,如果四川變臉一次可換三十張臉,人類可能不止。 六道輪迴來來去去,每一道都待上多長的時間不知道,每一次的變身是人還是動物不知道
有一個人,每天站在街頭隨機對三個人吐口水,被吐口水的人各自反應,我們可以藉由自己的臨場反應,思考自己是哪一類人。 甲類人。走在街上突然被吐口水,雖然沒有吐中,卻也只差一步,甲類人整個惱火,不由分說吐回去,這一吐,吐在對方身上,兩人扭打成一團難分難捨。 乙類人。走在街上突然被吐口水,雖然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薇絲瑪自就這樣聽著老奶奶訴說著她的故事。那孩子是她唯一的孫子,原本她有一個溫馨的家庭,兒子事業有成娶了美麗的媳婦,生下可愛的孩子,她原本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原本可以在幾年後養老,最後安詳地闔上雙眼。 但卻在那一天,他們遇見了一個奇怪的男人。 村莊原先是歡迎訪客的,純樸的村莊充滿善意,於是接
跟配偶相差了5歲,女大男小,在20年前還是會讓親朋好友擔憂和取笑,就憑著任性和執著,在交往的第11年,結婚了! 婚後父母也是把我的配偶自然當家人,但在單獨與父母聊天時,媽媽曾語重心長說過,我就不聽話,如果可以當初他們希望安排我的婚事,婚後也住離娘家近點,但他們也尊重我自己做的選擇,跟配偶在一起快2
認識一位有過三段婚姻的女性,跟第一任生了個女兒。我這種崇尚情感單一的人,為什麼會認識這樣的人?之所以如此,是她的第二任是我從小一起長大,小我一歲的朋友。 婚嫁之前,我朋友一直跟我討論要怎麼教育女兒?我的原則是該怎麼教,就那樣教,心裡不要因為不是自己生的,就刻意地放寬。他很怕生父故意用放縱來阻擋他和
Thumbnail
「我不要嫁。」齊歡對著母親說道。 「齊歡,你都上班了一陣子了,要有男朋友,也該有了,你不要怪媽媽說實話,學生時代如果沒人追,就很難有人追,這年頭,我們要向有錢看齊,我是為你好,你嫁過去,肯定不吃虧。延安他已經有個兒子,你要嘛可以生,也可以不生,過著爽爽貴婦生活,為什麼不要?」齊母說著十分流暢
Thumbnail
Adai曾跟我說,如果可以回到從前,她會選擇不婚...。 這個我懂,她本來就是那種能力很強的女子,結了婚之後,會有婆家的交際應對,養兒育女要花心思,賺來的錢還要為子女繳學費或其他必要支出,可以留給自己創業進修的資金相對就少了,等到子女長大成人之後,是否還有三十歲的衝勁? 卻已是年近半百的中年人士.
Thumbnail
感慨年長的阿嬤曾經照顧我,如今我長大了,換我來照顧她。在年老的阿嬤身上看到了偉大的女性形象。
Thumbnail
我的奶奶在我父親十歲的時候因病去世,對於她的了解我皆從父親和姑姑們的描述。因此我對她有一定的印象存在。    奶奶出生於富裕的家庭,但是在那個對於男性子嗣重視的年代,女性結婚後通常視為夫家中心。爺爺和奶奶因為媒妁之言而結婚,也是彼此的二婚。當時爺爺已經有五位孩子,這對奶奶而言是一項很大的挑戰,該如
Thumbnail
55年前的媽媽,不是國色天香,沒有家產靠山,既不識字、性格又不好相處,竟然陸續有3段婚姻關係,甚至與第2、3任皆無子嗣,但能被接納。 沒有繼親問題?比從嬤嬤身上更感受到愛?一般人都很難相信吧!
Thumbnail
我的阿嬤是一個今年要九十多歲的老人,今天我想以他的孫子來談談我阿嬤的故事。 我是阿嬤自小帶大的,阿嬤對我的記憶似乎都停留在兒時記憶,對於所有的小孩都可以知道,只要照顧你的人,它就是愛你的人。 而我也是這麼想的,身為家裡唯一的長男,是人人口中的金孫,但是看似被呵護,卻實際也並非如此。
年輕時候總會有人勸我結婚,說結婚也不錯。是啊,結婚“也”不錯,還是有個“也”字,反之結婚“也”錯。 現在年紀大了不會有人勸我結婚了,大多都說妳自己覺得一個人也好,是啊,一個人“也”好,反之一個人“也”不好。 有些人會對我說“因為妳還有父母,跟父母一起住”,我覺得是不是把我的父母或者把他人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薇絲瑪自就這樣聽著老奶奶訴說著她的故事。那孩子是她唯一的孫子,原本她有一個溫馨的家庭,兒子事業有成娶了美麗的媳婦,生下可愛的孩子,她原本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原本可以在幾年後養老,最後安詳地闔上雙眼。 但卻在那一天,他們遇見了一個奇怪的男人。 村莊原先是歡迎訪客的,純樸的村莊充滿善意,於是接
跟配偶相差了5歲,女大男小,在20年前還是會讓親朋好友擔憂和取笑,就憑著任性和執著,在交往的第11年,結婚了! 婚後父母也是把我的配偶自然當家人,但在單獨與父母聊天時,媽媽曾語重心長說過,我就不聽話,如果可以當初他們希望安排我的婚事,婚後也住離娘家近點,但他們也尊重我自己做的選擇,跟配偶在一起快2
認識一位有過三段婚姻的女性,跟第一任生了個女兒。我這種崇尚情感單一的人,為什麼會認識這樣的人?之所以如此,是她的第二任是我從小一起長大,小我一歲的朋友。 婚嫁之前,我朋友一直跟我討論要怎麼教育女兒?我的原則是該怎麼教,就那樣教,心裡不要因為不是自己生的,就刻意地放寬。他很怕生父故意用放縱來阻擋他和
Thumbnail
「我不要嫁。」齊歡對著母親說道。 「齊歡,你都上班了一陣子了,要有男朋友,也該有了,你不要怪媽媽說實話,學生時代如果沒人追,就很難有人追,這年頭,我們要向有錢看齊,我是為你好,你嫁過去,肯定不吃虧。延安他已經有個兒子,你要嘛可以生,也可以不生,過著爽爽貴婦生活,為什麼不要?」齊母說著十分流暢
Thumbnail
Adai曾跟我說,如果可以回到從前,她會選擇不婚...。 這個我懂,她本來就是那種能力很強的女子,結了婚之後,會有婆家的交際應對,養兒育女要花心思,賺來的錢還要為子女繳學費或其他必要支出,可以留給自己創業進修的資金相對就少了,等到子女長大成人之後,是否還有三十歲的衝勁? 卻已是年近半百的中年人士.
Thumbnail
感慨年長的阿嬤曾經照顧我,如今我長大了,換我來照顧她。在年老的阿嬤身上看到了偉大的女性形象。
Thumbnail
我的奶奶在我父親十歲的時候因病去世,對於她的了解我皆從父親和姑姑們的描述。因此我對她有一定的印象存在。    奶奶出生於富裕的家庭,但是在那個對於男性子嗣重視的年代,女性結婚後通常視為夫家中心。爺爺和奶奶因為媒妁之言而結婚,也是彼此的二婚。當時爺爺已經有五位孩子,這對奶奶而言是一項很大的挑戰,該如
Thumbnail
55年前的媽媽,不是國色天香,沒有家產靠山,既不識字、性格又不好相處,竟然陸續有3段婚姻關係,甚至與第2、3任皆無子嗣,但能被接納。 沒有繼親問題?比從嬤嬤身上更感受到愛?一般人都很難相信吧!
Thumbnail
我的阿嬤是一個今年要九十多歲的老人,今天我想以他的孫子來談談我阿嬤的故事。 我是阿嬤自小帶大的,阿嬤對我的記憶似乎都停留在兒時記憶,對於所有的小孩都可以知道,只要照顧你的人,它就是愛你的人。 而我也是這麼想的,身為家裡唯一的長男,是人人口中的金孫,但是看似被呵護,卻實際也並非如此。
年輕時候總會有人勸我結婚,說結婚也不錯。是啊,結婚“也”不錯,還是有個“也”字,反之結婚“也”錯。 現在年紀大了不會有人勸我結婚了,大多都說妳自己覺得一個人也好,是啊,一個人“也”好,反之一個人“也”不好。 有些人會對我說“因為妳還有父母,跟父母一起住”,我覺得是不是把我的父母或者把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