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6/12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華麗計程車行》期待與現實無法自洽的芸芸眾生

    raw-image


    台劇《華麗計程車行》,故事展開於1999 年大地震過後,全世界人類面臨千禧年世界未日的擔憂時,在嘉義的華麗車行裡,陳柏文大學畢業、陳柏翰志願役退伍,兩兄弟正面臨究竟要走入職場或接班計程車行的人生分岔路口......。


    Q:什麼是計程車行?

    講到職業是開計程車的,應該沒有人心裡有任何疑問,但講到家裡是「開計程車行」的,相信大家應該不禁冒起「開計程車,和開計程車行有什麼不一樣?」又更別提劇中華麗計程車行的老闆阿三哥,甚至是根本不會開車的人,到底要怎麼開計程車行,而「計程車行」又是怎麼運作的呢?


    我們先來釐清一個問題,就是「車行」和「車隊」的差別又是什麼?一般我們耳熟能詳的「台灣大車隊」、「皇冠大車隊」這些可不是車行,而是車隊!在台灣,剛開始要當運將的第一步,除了去考職業駕照以外,都一定要找車行靠行。因為法規規定只要是在台灣要在路上合法執業的計程車一定都必須加入「車行」,造成此種限制的原因在於:「在台灣開計程車,車牌一定只會發給車行或合作社。」


    一下子出現那麼多新名詞,大家腦袋一定開始在打結了,簡單來說,就是要開計程車營業,車子要去「靠車行」,人要去「入車隊」,但是「車隊」就沒有硬性規定要不要加入,因為車隊其實就是幫你招攬生意的業務系統而已,今天大家向台灣大車隊叫車,你有加入他們的車隊,他們自然就會派你過去接客人,當然你也可以不靠車隊的幫忙,到各個車站排班,或是在路上等路招的客人。(只有小黃可以路招,多元計程車、Uber排外)。


    圖/華視、LINE TV提供


    Q:什麼是靠行制度?

    那加入車行也有分一般車行、合作社和個人車行,一般車行就像「華麗計程車行」一樣,針對這三種名詞作以下的說明:


    ➊ 車行

    顧名思義就跟店家一樣,有老闆,也有員工(司機),因為司機只有人沒有車牌,老闆有車牌沒有人,所以車行老闆就雇用司機開車。有車的司機可以選擇靠行,沒車的司機可以選擇跟老闆租車來開,這就是車行的簡單概念。 通常加入車行,每個月要繳交1000~1200元左右的行費。


    而阿三哥的車行基本上都是司機們帶槍來投靠的,意指司機都自己有車來靠行,這種車行賺的就是行費,和提供一些行政事務的處理,屬於走「文」派的車行,驗車、跑監理所這些文書事務車行都會幫你處理,但是司機若有自備車的話,車子就需要過戶給車行,但這屬於信託形式,故此不用怕車行搶走你的車,車行只是受託人,並非《民法》第761條所規定的"物權轉讓",車還是你的,只是要過這個水,才能領牌。而另一種則是自己有很多車的車行,靠雇用司機開車的「武」派,也是台灣最早「車行」的形式。


    講古時間:計程車靠行制度的演變
    台灣早期社會買車非常昂貴,雖然「裕隆」得到政府大力支持,成功研發自製國產車「青鳥」,但因為國民所得不高,一部新車的要價不菲,將近是台北市半個房子的價錢,而另一方面,其實有錢人因為當時對國產車的信心不足,所以當時大都選擇直接從國外進口要價不菲的轎車,使得國產車淪為,中產階級買不起、富人不屑買的窘境,因而大量滯銷。而光復以後,因為汽車、公車的短缺,政府開放僑資計程車行的開設,由於僑資有外匯自備的優勢,引進的都是進口車,並對外招募司機來開車,而當時還是三輪車的天下,計程車的收費非常昂貴,加上進口車的保養成本極高,客群又只鎖定有錢人,時間久了僑資車行也覺得吃不消。

    這時候裕隆的青鳥轎車正在大滯銷,開始推出許多優惠的車貸方案,於是本地就出現了許多本地人開設的計程車行,透過大量採買裕隆青鳥,一方面價格遠低於進口車、一方面維修方便,全台都有維修地據點,久而久之,僑資的計程車行也受到衝擊,也想跟進,加速汰換進口轎車為國產車,但這又需要一筆可觀的資金,於是便把腦筋動到運將身上,乾脆不雇用司機,也不跟司機抽傭金,改成租斷方式,期滿後汽車變歸司機所有,這樣等於是讓司機們藉此機會將公司車變成私有車的雙贏做法,因而許多司機也透過這種方式成為了擁車階級。

    而不僅如此,為了讓更多人能擁有汽車,裕隆汽車改良了青鳥二代、三代,不只讓性能更舒適省油,車價也不漲反減,甚至裕隆創辦人更提出了以「動產擔保交易法」為法源基礎的「分期付款」購車先例,再加上政府一直想要處理「三輪車汰換」的問題,開始大力扶持補助購車款,爾後又迎來經濟起飛國民所得提高,購車門檻一蹴可幾,計程車司機們紛紛都擁有自己的車,不再需要跟車行租車來開,而車行也不必自己養車養司機,只要提供行政上的服務,司機每個月繳交行費即可,這也就是本地計程車行慢慢演變而成的靠行制度。


    ➋ 合作社

    顧名思義算是由會(社)員組成的團體。而會(社)員彼此沒有老闆員工的關係。簡單地說,加入合作社最重要的關鍵就是要有自己的車。 此外,合作社的每個社員,都算是合作社的股東,也就是合作社的財產為社員所共有,所以跟一般公司一樣,每個人都是老闆,每個人在加入時當然就得投資,也就是繳交入社股金(通常為一萬元)。最後就是每個月通常要繳交500元,作為合作社日常處理事務的費用。


    而「合作社」和「車行」最大的不同在於,車行因為不同於合作社各自為社員關係,車行司機之間更像是公司性質,當車輛發生車禍或是糾紛時,車行提供的服務會比合作社多。


    ➌ 個人車行

    不論是加入合作社或是一般車行,都還是需要繳交一定的費用,俗話說:「靠山山倒,靠自己最好。」如果想獨立放飛的司機們,其實也可以「靠自己」的「個人車行」,徹底成為個體戶,每個月也無需再繳交行費,但轉為「個人車行」的門檻較高,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要「計程車執業登記證須滿6年」,也就是說司機們一出來開車還是需要乖乖選擇合作社或是車行靠行,屆滿六年,才能像劇裡面的阿霞一樣轉個人車行。(其他轉個人車行的詳細規定請看交通部申辦個人計程車規則






    圖/華視、LINE TV提供


    講完了計程車行業的靠行制度,接著就讓我們來看構成計程車行的主體「計程車司機們」。



    不問過去、只看當下,海納百川的那抹黃色

    《華麗計程車行》是標準的大時代小人物的敘事視角。不同於我們現在認為開Uber只是空暇之餘用來貼補家用的時尚兼差,小黃運將卻總是淪為在社會流離、不被認同的「失敗者聯盟」,無論從原著小說裡或是在影集裡都再三提到這句「運將都是走頭無路,連勞工都屈不下去,才會來開車。」過去我們所提到的計程車司機,雖然知道一但他們願意將跑車的工時拉長,收入比一般受薪階級高的大有人在,但是社會卻往往會先入為主地為他們貼上有前科的標籤,或是認為運將是走頭無路,才會來做這一行。


    會有這樣的認知,其實得從清朝、日治時期開始說起,早在古代幫人拉車的人力車伕,大多為外鄉進城打拼的年輕苦力,這些團體多以原鄉同地作為互相照應而集結,彼此在都是底層互助,而並聚集眾人佔地為王,形成地盤勢力,不允許外人的進入以鞏固自己的地盤,甚至還會納入幫派,成為幫派組織中最底層的角色。物換星移來到了台灣早期社會,雖然計程車司機們不在尋求幫派的介入鞏固地盤,但計程車司機們為了維持生計,搶地盤、搶客人的火爆場面仍處處可見,這也是為什麼社會大眾誤認為計程車司機們跟黑色背景有掛勾的原因。


    而「運將是走頭無路,才會來做這一行。」這句,其實是因為當時面臨工業轉型,台灣社會快速發展,帶來經濟起飛,在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人人都信仰努力就能出頭,因此許多人積極創業開工廠,或是做點小生意,有些人跟上時代,因此致富,但有些人卻因為經營不善而失敗,但在快速滾動的年代下,熱錢依然滾滾,許多人能相信自己能夠很快東山再起,但是很快環境的飽和、太匆促的再創業,又讓這些人面臨失敗,但在此時,時代已不如從前,於是這些被時代沖刷的人們,只能淤積在一些技術門檻不高的行業,而計程車行業就是如此。


    大多車行也不會多過問司機們過去的背景,也成了許多過去犯過錯、想重啟人生的人,進入該產業的契機。因此,「不問過去、只看當下」的計程車行業,就包容更多形形色色的人,讓這抹移動的黃色,成了他們人生的暫時休憩港灣,亦或是重啟人生的港口,而故事中的陳柏文就屬前者。



    圖/華視、LINE TV提供


    期待與現實無法自洽的芸芸眾生

    承如上述,突如其來的驟變打亂了柏文原有計畫,使得他在現階段不得不向現實低頭,從事賣魚、當運將的工作,一邊養家一邊考試,但是當考試的結果屢屢不見成效時,使得他得面臨「期望一再落空」的挫敗感,因此我認為在《華麗計程車行》中,最大的母題在於「如何回應期待落空?」


    「期待」這個主題不只在柏文身上顯示,更是延伸到其他支線的配角身上,包含:阿三哥期待小孩接車行、阿霞姐母親對於阿霞姐的性向期待、阿信與弟弟之間...等。一樣的道理,套用在計程車司機亦是,計程車司機這個職業,之所以會被認為是「失敗者」,也源於不符合社會期待,這就是為什麼在討論《華麗計程車行》時,我並不想源用劇裡最常出現的「失敗」一詞,因為說到頭,其實我們定義的失敗只是出自「期待落空」,難道面對「自己原先預想的人生期待落空」、「無法回應社會期待」、或是「他人無法回應我們的期待」這就能定義我們走向了一個失敗的人生嗎?


    衝突的四大層次


    其實只要以家庭為主題的戲,多多少少都可以看到有關於「期待」的主題,就如同我之前在《牛車來去》上集提及的,只要是關於愛情、家庭的戲,衝突層次都鎖定在第二層次的人際衝突(詳見上表),但家庭戲的衝突不同於愛情和職場有大一部分來自於競爭衝突,更多是來源於「期待落空」所帶來的衝突,這套用在現實生活中亦是如此,父母之於孩子的衝突不會來自於競爭,而是來自「不符合他們的期望」。


    也因為《華麗計程車行》展現的面相都是這種「期待落空」的衝突,而非競爭衝突,所以我們看此劇的時候,才不會覺得過於尖銳,反之還覺得溫馨,但這部戲會讓人覺得溫馨的原因,當然不只是在因為只反映「期待落空」的衝突,因為像《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也是如此,但就讓人覺得格外壓迫,而《華麗計程車行》之所以讓觀眾覺得溫馨,是因為該劇不只對「如何回應期待落空?」提出疑問,更是在劇中給予有智慧的解套方案。


    不同於一般戲劇為了綿延戲劇張力,都會把衝突撐到最後一幕時才提出解答(角色和解),或是留下開放性結局,讓觀眾自行思考,但《華麗計程車行》卻反其道而行,在戲劇進行的過程中,就一再丟出「該如何回應期待落空?」的解答方案,雖說角色面臨期待落空時都偶有掙扎,但掙扎的都並不是很大,一下子就順應而為。因此我們在看此劇時,會有一種平緩的溫馨感,並覺得當中的角色都滿腹智慧,就拿以下例子來說:



    ➀ 當阿三哥和董娘面對孩子們不接車行時,雖說一開始偶有失望,但三舅的出現幫忙,馬上就讓阿三哥和董娘轉念,認為接車行不一定傳子不傳賢,並一致同意要將車行過戶給三舅。
    ➁ 當柏文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讓他無法去留學時,第一時間也是選擇接受,並且願意彎下腰來去市場賣魚、開計程車穩定家計。
    ➂ 柏文太太雖然很期待丈夫和自己一樣成為老師,但是面對柏文的情況,他也欣然接受,並安慰他:「開車只是他人生的一個暫停鍵過渡期。」
    ➃ 其他支線角色亦是:包含阿霞姐母親對於阿霞姐的性向期待、阿信與弟弟之間。



    從以上的例子,就得以見得,此劇不只對「如何回應期待落空?」提出疑問,更是在劇中給予有智慧的解套方案。但是唯獨在主線陳柏文身上,卻出現了兩次的關於「期待落空」的衝突,第一次面對留學機會被打亂,柏文欣然接受 ; 但爾後面對屢屢考試失利,柏文卻產生了自我逃避的問題。這又是為什麼?


    首先,因為第一次他面對的「期待落空」是來自「外部」,意指外部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他期待無法如願,此時因為還能歸就在於外部,所以他是欣然接受的,但第二次他面對的「期待落空」是來自「內部」,也就是自身能力無法達成與期待相符的現實。


    這對於他的「老師夢」是更深層次的打擊,因為此時他已無法將挫敗感歸咎於外部因素,所以與其說他逃避,不如說他是無法接受自身能力跟不上自身期待的衝擊。


    圖/華視、LINE TV提供


    ➌ 該如何回應期待落空?

    我們就拿劇裡柏文面對的兩次期待落空:「一次來自外部、一次來自內部」,一一來看劇中給出的處方籤。


    ➊「期待落空」是來自「外部」時:承認自己的渺小,接受成功更多來自幸運

    就如同我一在的強調,這是一部「大時代小人物」的戲,其實不只在嚴峻的時代裡,我才會被時代擠壓成小人物,我們不得不承認,直至今日,我們身處在這個看似太平的盛世裡,依舊渺小如豆,無論我們再怎麼努力,也控制不了一個突如其來的Covid-19對全球經濟造成的影響 ; 我們再怎麼能力非凡,也阻止不了國與國的戰爭發生,而當這些時代洪水一但沖刷下來,我們註定倍受影響,在上述當中計程車司機們因為工業化而被時代沖刷的原因也是如此。


    就如《艋舺》裡面提及的:「年輕的時候,我們都以為我們是風,但後來發現我們只是草,風往哪邊吹,草就往哪裡倒。」越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懷抱夢想、充滿鬥志,總是相信「人定勝天」的道理,但總在歷盡風霜之時,才明白:「成功更多來自幸運。」


    這並非鼓吹努力沒有用,或是說成功都是因為幸運,而是釀就一個人的成功(意指符合自身期待或社會期待),更多是來各個方面的「成全」,所造就的幸運,並非靠個人努力就能達成,就如同網紅Joeman所言:「要成功,努力是基本,更重要的是幸運。」在這個競爭如此激烈且內捲的時代裡,所有的人要得以生存,努力已經是最低門檻的必然。


    但幸運並不是指不努力就從天而降的好運,這包含先賦性身家背景造就的資源差異(階級複製),還有「天份」何嘗不是一種幸運?當你的天份剛好對上的時代的浪潮,你當然有更大的機率獲得成就與財富,以及你能不能夠躲開外部世界的衝擊,這也是一種幸運,好比Covid-19來臨,沒有人能預想全球竟然會迎來這樣的衛生衝擊,而做旅遊業的大受打擊,但做醫療器材的人卻由此大量致富,這些種種都需要「幸運」。


    而當你認知到一個人之所以能夠「達成期待」,是需要多少的幸運與成全,自然對於外部衝擊來臨時,也較能泰然的接受,也較有同理心面對他人的失敗,而「接受」才會是改變的第一步,柏文就是願意接受現實,才能接著下來提出解決方案(先穩固家計、一邊開車一編備考)。


    但若沒有認知到這些,只是一意孤行的信奉「人定勝天」,認為自己非常努力,所以一切都要在自己掌控之中時,自然面對外部衝擊,會採取一種硬槓到底的姿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加成,反而會兩敗俱傷,好比若阿三哥不能接受孩子不接車行,而用強硬都手段逼迫,相信一定會造成反效果,反而是他決定讓三舅接手車行時,孩子們開始產生了要不要接車行的疑慮。



    圖/華視、LINE TV提供


    ➋「期待落空」是來自「內部」時:就沿途看看彎路的風景,也不錯

    第二次柏文面對的就是來自「自身能力跟不上自身期待」的衝擊,這時他已無法像上述一樣欣然接受,一次次的考試失利讓他產生逃避,而面對此種狀況,劇裡給出的解套就是「先去做其他事」。


    就如同在最後,老師跟柏文所說的:「人生哪有永遠的直路,沿途看看彎路的風景,也不錯。」,有時因為外部的原因,或是自己的因素,導致我們期待的人生道路有所崎嶇時,或許正是老天再帶你看看彎路的風景,我們往往會因為太專注於自己的目標,而是視線只看前方,往往忽略了沿途的風景和身邊珍貴的人事物。


    但人生沒有白走的路,很多人原本想做A,但無意間跑去做B,這時會出現兩種狀況,一種是B做得特別好,反而覺得這條路更適合自己 ; 而另一種狀況就是雖然無意間走了B,但還是想要走A,但走回A的時候,可以帶著看過B的視野,從新展開自己的道路。而陳柏文就屬於後者。


    最後老師那句:「掌握方向盤的不一直都是我們自己嗎?」點醒了柏文,明白了自己其實不是猶豫要選當司機還是老師,而是因為不想一再的面對失敗,而躲到了司機這個避風港裡逃避,而且他和我上述的第一種情況不同,其實很多剛出社會的年輕人,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可能覺得自己適合做A,但無意間做了B,反而覺得B更適合自己,此種情況叫做「尋找」或是「選擇猶豫」,但柏文則不同,而是至始至終他都知道自己要做的事老師,這也是為什麼我從頭到尾都沒有用「迷網、找尋」二字形容柏文,因為柏文一直都知道自己路該開往何方。

    所以當他被老師點醒時,他義無反顧的拿回自己的方向盤,開往他的心之所向,但就如他在最後面試所提的:「這一段被你們認為的失敗經歷,卻是滋養我能當好一個好老師的必經之路。」韓愈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如果柏文沒有經歷過這一段「期望落空」的彎路,恐怕他真的只能當一個教導學生課業的老師,但就因為柏文走過了這條「彎路」,透過這抹移動的黃色,沿途看盡將江湖百態和人生的無奈,才造就他往後不單單只是一個傳道授業老師,更能成為一名為學生解惑人生的師者。


    要相信人生的路都沒有白走,不要過份執著於直路的「縱軸」,沿途的走過彎路更是滋養人生視野的「橫軸」。你所經歷的挫敗,終將在一縱一橫的筆畫中,為你開拓出立體且豐富的人生。






    🎙歡迎收聽【再不台就悲劇】的Podcast,聽我們完整的分析《華麗計程車行》!

    🎙並關注我們的 IG粉絲專頁,掌握更多關於台劇和國片的資訊!


    #EP45 由失敗者聯盟組成的《華麗計程車》:我們定義的「失敗」其實只是出自「期待落空」?!人生哪有永遠的直路,沿途看看彎路的風景,也不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再不台就悲劇平台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