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31|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你說的話,對孩子是心靈雞湯,還是心靈毒藥?》讀後心得

raw-image

孩子們上小提琴課的時候,

我都會帶上一本書在那裡陪上,

暫時讓手機休息,

也讓自己有點充電的時間。

這是很容易閱讀的一本書,

文字不會太過艱澀、太多專有名詞。




作者是曾經在日本法務省工作的犯罪心理學家,

曾經對一萬名非行少年進行心理分析,

除了貧窮、虐待、怠忽親職會造成孩子行為偏差外,

危險的是看似沒問題的家庭,

父母基於「為孩子好」說出的話或做出的事,

反而造成孩子誤入歧途!




書中使用真實案例(已改編),

從失敗中學習如何避免重蹈覆撤,

也為「獲得成功」提供一些方法。




1️⃣

#「快一點」 這句話為什麼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快一點!」

「還不快點收拾乾淨!」

「趕快去準備!」

大多數的父母都曾經這樣催促小孩,

我也不例外,

可是孩子並不具備事前預期能力,

他們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急。




我們應該要跟孩子解釋必須快的理由,

當他們了解之後,就能自行注意時間,

加快動作。

「#你覺得現在是做什麼的時間?」

「#你打算什麼時候做?」

雖然這樣慢慢引導真的非常花時間,

可是對孩子日後規劃自己的作業時間、考試準備,甚至人生都非常有幫助。




2️⃣

「#加油 」這句話,並沒有辦法提升孩子的動力

不管動力還是幹勁,都只能是發自內心,無法因他人的指令而提升,可是我們可以做到的是「激勵」。


如果孩子開始認真讀書,

就算成績沒有起色,

可是稱讚他們努力的過程,

一定能提升孩子的動力。

要避免孩子陷入「#習得無助 」的困境中,

我們要稱讚孩子的行動過程。


「#我看見了你的努力 」、

「#你在用功讀書?這樣很棒」

都是很不錯可以稱讚孩子的話語。


在功利主義的社會裡,

我們太容易陷入結果論,

真的不建議父母「#過度重視結果 」,

反而要重視「過程」,

養成「#讚美過程 」的習慣。




3️⃣

「#好好用功讀書 」會破壞彼此的信賴關係

「到底該怎麼努力?」

很多時候孩子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執行,

而父母只會一直碎唸。


我們可以做的事是,

跟孩子一起找出原因。

如果孩子不想寫數學作業,

只說「作業好難,我都不會,」

那父母可以一起看看是從哪個部分開始不會,

先從那邊開始練習。


這個概念稱為「#小階段學習 」,

不要一開始就把目標設定太高,而是切割成許多小階段,

這樣就可以重複獲得成就感,

孩子就能夠繼續努力下去,

在學習過程中,

累積小小的成功經驗非常重要,

學習才會更加有趣!


【寫在最後】

「孩子心裡想的事情,會說出口的部分連1%都不到」

父母跟老師要隨時觀察孩子,

才能在第一時間察覺孩子的異狀。


親子之間要擁有讀書以外的話題,

如果每次看到孩子都只會說:「功課怎麼樣?考試怎麼樣?」

久而久之如果課業表現又不是很好的話,

親子之間的話就會越來越少,

而這是很危險的,

有時候誤入歧途也沒辦法即時發現。

#好好聆聽孩子的話 


這本書不是要傳遞「絕對不可以說這種話」,

而是「必須思考孩子們是怎樣接收」!

進而讓孩子變得更好的 #父母之愛 。




書名:你說的話,對孩子是心靈雞湯,還是心靈毒藥?

作者:出口保行

出版社:悅知文化




#2024莉娜閱讀 #第13本 

#悅知文化出版 #閱讀心得 #閱讀筆記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兩個孩子的媽。試圖從書中找到人生的解答。也帶著兩姊弟在童書世界裡面悠游。臉書粉專🔍茶果小農商行,蝦皮小商店🔍茶果小農商行,合作來信:babylovehana@gmail.com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