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觀點】孩子「講不聽」,這誤會可大了!

更新於 2024/05/30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相信每個媽媽都是愛孩子的。

想想,孩子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我們是多麼期待、喜悅孩子的到來。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安然歷經2-3歲的小惡魔期,4歲以後開始「收成」。


我對孩子的愛,換來的是孩子對我的甜言蜜語和體貼,這個投資真的太值得了。

親子關係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希望我走過的路可以幫助更多父母能夠享受親子關係的美好。


​【孩子「講不聽」,因為他有需求。】

拜讀羅寶鴻老師「安定教養學」一書,談到孩子的內在會啟動學習,每個時間點,孩子都有學習的事,這是非常神奇,也是神聖的事,大人需要做的就是「觀察」並「支持」孩子的學習,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而不是限制,叫他不要摸、不要碰。


孩子是學習的天才,3歲的大腦就已經發展到80%,你不讓他學、不讓接受刺激,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行,錯過了學習的敏感期,那才真的後悔莫及,有句話說「別怪孩子不會飛翔,是你折斷了孩子的翅膀。」。


有些父母把孩子的「敏感期」當作是「不乖」、「盧小小」的行為,例如:丟東西、跳沙發、玩食物、玩水、撕書、翻箱倒櫃、要求完美…,其實這都是孩子在發展能力的行為,並非「故意搗亂」,當為人父母瞭解這一切都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學習行為,便會提高對孩子的包容力與尊重。


當然孩子的行為如果超過父母親可容忍的範圍,例如涉及危險,我們可以營造安全的學習環境,移除危險物品,或其它解決危險的方法。


我自己的孩子3歲多的時候進入「公主期」,她什麼東西都要粉紅色的,一定要穿裙子,連睡覺都要穿洋裝,我知道她在建立自我意識,她睡覺不穿睡衣,我就提議穿比較舒服的洋裝,她可以接受,我也退一步,雙方也不會一直僵持,共創雙贏。


​【孩子「講不聽」,因為他還在建立習慣與認知。】

你有沒有曾經想要建立一個好習慣(例如一週運動3次、不喝飲料…),卻一直做不到,或是虎頭蛇尾呢?


有研究指出,建立一個習慣需要持續執行21天,大人自己常常也可能做不到,為何要求一個2、3歲的孩子,你說一次就要做到呢? 甚至有的家長,孩子沒做到就打罵孩子。


建立規矩很重要,但是好習慣需要「時間」。

訂了規矩就是要執行,如果無法確實執行的、例外狀況太多、或是大人自己也做不到,那就放過小孩,也放過自己吧! 或許那個不是一個好的標準。


有些真理是不變的,而任何事情都會有一體兩面。

連法律都需要修改,大人訂的規矩難道就真的是對的嗎?


訂規矩之前,想想看以下問題:

。你訂的規矩是否有普世的準則? (參考別人的標準)

。訂規矩的理由可以說服自己嗎? 是否合理? (理由充份)

。你自己也做的到嗎? (可行性)

。孩子長大了之後是否也適用呢? (禁的起時間檢驗)

。如果不訂這項規矩是否也無妨? (必要性)

。規矩之外是否有彈性空間或例外狀況? (連法律都會有但書)


曾經看過一位媽媽分享,他的孩子才2歲多,因為大便沒有說,孩子的爸爸就叫孩子去罰站,說他這樣就會記得。

上面這個案例,90%的人應該都會覺得這樣的管教是不合理的,甚至令人氣憤,因為孩子的生理尚未發展成熟,這位爸爸的要求未免太無理了。


因此在孩子養成好習慣的過程,需要父母耐心提醒,給予孩子犯錯的機會,任何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訂的目標即使無法達成,也請放寬心,以鼓勵代替責罰。


​【孩子「講不聽」,因為有聽沒有聽進去。】

很多父母說我都有「先好好講」,但是孩子仍舊如故。

其實「講道理」這一套對孩子的效果不彰,有聽沒有懂、有聽沒有聽進去、有聽沒有改,造成父母要三申五令、一再提醒。


上課的時候只有聽老師說,學習效果是最差的,就跟「講道理」是一樣的,課程如果再加上「討論」、「發表」、「實作」…等方式,學習成效就能提升。


因此應用在教養上就是要善用工具,才能事半功倍,否則只是白費唇舌。尤其是面對背景知識不足的幼兒,「單純用講的」,吸收效果更是差。


有句話說「說話要說到心坎裡」,「講道理」的方法並沒有錯,而是「講道理」的時候,父母跟孩子如同平行線,孩子「沒有感受」,對孩子而言,這些道理沒有意義。


因此教養的工具,必須是能夠讓孩子聽得進心裡的。以下是阿妮媽咪的教養妙招:

1.共讀繪本:我發現「共讀繪本」是很好的方式之一,很多重要的價值觀其實都在繪本裡了,透過故事,孩子會把自己投射在故事裡,發揮潛移默化的效果。繪本大家都會念,要如何善用孩子的學習模式和孩子共同成長,在共讀中找到樂趣與方法,需要大人回歸童心,透過戲劇教育,融入到生活中,孩子會發現閱讀的樂趣,並且終身受用。


2.善用童謠與音樂:幼兒喜愛音樂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因為大腦設計的就是如此,我常常會把耳熟能詳的童謠或旋律改編歌詞,小孩都很喜歡。大家都有聽過歌劇吧!差不多就是這樣,把音樂和要教孩子的事情連結,增強記憶。


3.善用擬人化編故事:把孩子喜歡的事物、卡通人物擬人化,我連溫水、冷水、熱水都可以擬人化,編成一個故事。有一種齒輪積木,我也把齒輪擬人化,說他們手牽手。


4.童言童語表達法:如何說給孩子聽是關鍵,我常用「誇張說演」方法表達做某件事會產生什麼壞結果,例如,小孩亂丟東西,我就演被東西砸到,倒在地上的樣子,小孩不收東西,表演東西迷路想回家,哭哭的樣子。


​孩子或許會忘了你說的話,但她會記得你唱過的歌、玩過的遊戲、抱你的感覺、還有你身上的味道。


​【以「尊重」、「溝通」取代「控制」孩子】

你有沒有發現,「愈控制孩子,孩子愈不受控」?

因為孩子不懂為什麼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大人的標準和命令,並沒有內化成為孩子的價值觀或準則,當大人不在的時候,就沒有了準則。


每個人都需要「自由」,孩子更是。

不知道您有沒有發現,孩子不會受限於別人眼光,大聲唱歌,做自己喜歡的事,穿上自己喜歡的衣服。有時候,我很羨慕孩子。


當然自由的「前提」,不是放縱,而是孩子懂的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場合該說什麼、該做什麼、不該說(做)什麼....

這些價值觀、文化、社會化行為,是在生活中潛移默化,透過生活經驗學習到。


羅寶鴻老師有提到,如果孩子出現「不尊重自己、不尊重別人、不尊重環境」的行為,就是建立規範的好時機。當然,大人自己也要以身作則。例如大人平常對孩子說話的態度也是溫柔的、不亂丟垃圾、考慮別人、時常感謝、有禮貌.....。


另外,我發現要讓孩子懂得「尊重」這件事,不只是對人,身邊的花草、使用的物品、食物...,例如吃飯前我們可以謝謝農夫、謝謝煮飯的廚師、謝謝食物變成你身體的營養、到花園時引導孩子欣賞美麗的花並讚美它、謝謝大樹爺爺為我們遮陽光、東西要輕輕放不然它會痛痛(擬人化)...,這些細微之處都可以傳達給孩子尊重、愛惜、感謝、讚美的理念,但如果本身沒有這樣的「愛」,便無法「教」會孩子。


魔鬼就在細節裡。

家長必須要隨時留意孩子的行為、情緒或說話用字,如果有發現不合宜的行為或言語,我會示範正確的,請他作或說一次,並且說明不合宜的原因,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這是讓孩子學習判斷的基礎,如果只是告訴孩子「不可以」,孩子還是不懂為何不行,大一點的孩子甚至會反問為什麼不行。


有一次,我女兒想要跟一位妹妹玩,用一個杯子裝東西假裝是冰淇淋,請妹妹吃,但是妹妹竟然把它丟到一旁。我感受到我女兒很難過,當下那位母親如果有發現她的孩子做了不尊重別人好意的事,應該要機會教育,例如她媽媽可以說,我看到這位姊姊給你玩具,你把它丟掉,你是不想玩嗎? 如果你不想跟姊姊玩,也沒關係,你可以說,我想先自己玩,但不能夠把別人送你的東西用丟的,這樣姊姊會很難過。


如果無關對錯的事(例如孩子想再玩),我們可以和孩子討論及約定,讓孩子有表達及選擇的權利,並瞭解每一個選擇所造成的後果,如同大人之間彼此尊重,而不是逼迫或控制孩子,讓孩子懂得如何做決定。


我是阿妮媽咪,歡迎來到我的沙龍,在這裡我想和你分享親子共讀心得、育兒心法、親子活動、說故事等,期待與您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看到臉友貼文說教養的挫折感,經過多年諮商沒辦法完全解決,忍不住回文。仔細想想這不是很多人會遇到的問題嗎? 失敗感可以分成「技術」與「心態」,有些人會以為心態調整後,就能以更彈性的方式來行動,解決技術缺乏的問題。這確實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但如果我想成為跨領域的醫生,可以嗎? 可以,但短期內一定有
Thumbnail
當孩子知道我們是「玩真的」的時候,除了親子關係可以更加順暢、孩子不需要沒日沒夜的測試父母是真是假之外,也是親子建立信任的開始,更是孩子成為一個值得被信任的人的起點。
Thumbnail
我的兒子奧利佛(Oliver)大約十個月大的時候,就已經懂得用正確的方向拿起書本。朋友或祖父母來訪時,孩子的父親或我會故意把書倒過來拿給他,等著他把書轉正。這時訪客一定會興奮地稱讚他,他會看起來一臉得意。他那時真的有感到自豪嗎?也許不是像成人那樣的自豪……
Thumbnail
在「建構與女兒們之間的親子關係」的過程中,我漸漸整理出一些重點,也在太太和女兒們的認可之下,在【療癒師的癒兒日誌】粉絲專頁裡,以「親職療癒職人」自居。 但是,不得不承認,我也還是有情緒失控的時候。 第一次,對女兒們做出身體層面的傷害行為,是在⋯⋯
Thumbnail
  勉強學主要是針對孩子的基礎學業,要能自動自發寫作業、要自行安排考前複習,自行選擇的才藝與體育項目不能因為學習後不喜歡或有人際困擾就放棄,學習是挑戰,苦練與苦讀過後將會因為成就感而強化自信。勉強學還用在家庭教養上,我們認為孩子在該有的年齡就該學會的技巧與能力,即使他們沒有學習的意願,我們也會要他
Thumbnail
關於網路留言評論,帥爸作為一個「資訊把關者」,在保護帥帥的情況下,都是我先過濾
前面寫了三篇文章跟各位談這些年我在教會看到的第一個大盲點,不過我現在要先把問題拉回來:談“教會為什麼應該有同理心”也許有些人一下轉不過來,會覺得很奇怪,“一個上帝創造的好團體本來就是應該有同理心的呀”這個問題有什麼好討論的呢? 恩。這個問題乍聽之下好像合理,問題是真的是這樣嗎? 這世界上所有的團
承上。 好吧。如果我上面說的是正確的,一個有志成為教牧輔導的基督徒,要如何訓練自己的同理心呢? 恩...我是沒智慧的人,我的經驗告訴我只有一個方法。 去經歷痛苦,去體驗缺乏。因為耶穌就是這麼作的。 所以,在基督裡若有什麼勸勉,愛心有什麼安慰,聖靈有什麼交通,心中有什麼慈悲憐憫,你們就要意念相同
由於最近不斷被找工作不斷被打槍,好不容易有人給我機會,又因為以往受訓練不足無法把握,內心十分焦慮卻又無計可施,發了許多憤世文。 由於實在太酸了,連我最好的朋友都看不過去,建議我多找一些有建設性的事情來做,奈何手裡目前能把握的東西有限,老狗變不出新把戲來。 下午確認好不容易有的機會又被打槍之後,轉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看到臉友貼文說教養的挫折感,經過多年諮商沒辦法完全解決,忍不住回文。仔細想想這不是很多人會遇到的問題嗎? 失敗感可以分成「技術」與「心態」,有些人會以為心態調整後,就能以更彈性的方式來行動,解決技術缺乏的問題。這確實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但如果我想成為跨領域的醫生,可以嗎? 可以,但短期內一定有
Thumbnail
當孩子知道我們是「玩真的」的時候,除了親子關係可以更加順暢、孩子不需要沒日沒夜的測試父母是真是假之外,也是親子建立信任的開始,更是孩子成為一個值得被信任的人的起點。
Thumbnail
我的兒子奧利佛(Oliver)大約十個月大的時候,就已經懂得用正確的方向拿起書本。朋友或祖父母來訪時,孩子的父親或我會故意把書倒過來拿給他,等著他把書轉正。這時訪客一定會興奮地稱讚他,他會看起來一臉得意。他那時真的有感到自豪嗎?也許不是像成人那樣的自豪……
Thumbnail
在「建構與女兒們之間的親子關係」的過程中,我漸漸整理出一些重點,也在太太和女兒們的認可之下,在【療癒師的癒兒日誌】粉絲專頁裡,以「親職療癒職人」自居。 但是,不得不承認,我也還是有情緒失控的時候。 第一次,對女兒們做出身體層面的傷害行為,是在⋯⋯
Thumbnail
  勉強學主要是針對孩子的基礎學業,要能自動自發寫作業、要自行安排考前複習,自行選擇的才藝與體育項目不能因為學習後不喜歡或有人際困擾就放棄,學習是挑戰,苦練與苦讀過後將會因為成就感而強化自信。勉強學還用在家庭教養上,我們認為孩子在該有的年齡就該學會的技巧與能力,即使他們沒有學習的意願,我們也會要他
Thumbnail
關於網路留言評論,帥爸作為一個「資訊把關者」,在保護帥帥的情況下,都是我先過濾
前面寫了三篇文章跟各位談這些年我在教會看到的第一個大盲點,不過我現在要先把問題拉回來:談“教會為什麼應該有同理心”也許有些人一下轉不過來,會覺得很奇怪,“一個上帝創造的好團體本來就是應該有同理心的呀”這個問題有什麼好討論的呢? 恩。這個問題乍聽之下好像合理,問題是真的是這樣嗎? 這世界上所有的團
承上。 好吧。如果我上面說的是正確的,一個有志成為教牧輔導的基督徒,要如何訓練自己的同理心呢? 恩...我是沒智慧的人,我的經驗告訴我只有一個方法。 去經歷痛苦,去體驗缺乏。因為耶穌就是這麼作的。 所以,在基督裡若有什麼勸勉,愛心有什麼安慰,聖靈有什麼交通,心中有什麼慈悲憐憫,你們就要意念相同
由於最近不斷被找工作不斷被打槍,好不容易有人給我機會,又因為以往受訓練不足無法把握,內心十分焦慮卻又無計可施,發了許多憤世文。 由於實在太酸了,連我最好的朋友都看不過去,建議我多找一些有建設性的事情來做,奈何手裡目前能把握的東西有限,老狗變不出新把戲來。 下午確認好不容易有的機會又被打槍之後,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