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觀點】孩子「講不聽」,這誤會可大了!

2024/04/26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相信每個媽媽都是愛孩子的。

想想,孩子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我們是多麼期待、喜悅孩子的到來。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安然歷經2-3歲的小惡魔期,4歲以後開始「收成」。


我對孩子的愛,換來的是孩子對我的甜言蜜語和體貼,這個投資真的太值得了。

親子關係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希望我走過的路可以幫助更多父母能夠享受親子關係的美好。


​【孩子「講不聽」,因為他有需求。】

拜讀羅寶鴻老師「安定教養學」一書,談到孩子的內在會啟動學習,每個時間點,孩子都有學習的事,這是非常神奇,也是神聖的事,大人需要做的就是「觀察」並「支持」孩子的學習,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而不是限制,叫他不要摸、不要碰。


孩子是學習的天才,3歲的大腦就已經發展到80%,你不讓他學、不讓接受刺激,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行,錯過了學習的敏感期,那才真的後悔莫及,有句話說「別怪孩子不會飛翔,是你折斷了孩子的翅膀。」。


有些父母把孩子的「敏感期」當作是「不乖」、「盧小小」的行為,例如:丟東西、跳沙發、玩食物、玩水、撕書、翻箱倒櫃、要求完美…,其實這都是孩子在發展能力的行為,並非「故意搗亂」,當為人父母瞭解這一切都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學習行為,便會提高對孩子的包容力與尊重。


當然孩子的行為如果超過父母親可容忍的範圍,例如涉及危險,我們可以營造安全的學習環境,移除危險物品,或其它解決危險的方法。


我自己的孩子3歲多的時候進入「公主期」,她什麼東西都要粉紅色的,一定要穿裙子,連睡覺都要穿洋裝,我知道她在建立自我意識,她睡覺不穿睡衣,我就提議穿比較舒服的洋裝,她可以接受,我也退一步,雙方也不會一直僵持,共創雙贏。


​【孩子「講不聽」,因為他還在建立習慣與認知。】

你有沒有曾經想要建立一個好習慣(例如一週運動3次、不喝飲料…),卻一直做不到,或是虎頭蛇尾呢?


有研究指出,建立一個習慣需要持續執行21天,大人自己常常也可能做不到,為何要求一個2、3歲的孩子,你說一次就要做到呢? 甚至有的家長,孩子沒做到就打罵孩子。


建立規矩很重要,但是好習慣需要「時間」。

訂了規矩就是要執行,如果無法確實執行的、例外狀況太多、或是大人自己也做不到,那就放過小孩,也放過自己吧! 或許那個不是一個好的標準。


有些真理是不變的,而任何事情都會有一體兩面。

連法律都需要修改,大人訂的規矩難道就真的是對的嗎?


訂規矩之前,想想看以下問題:

。你訂的規矩是否有普世的準則? (參考別人的標準)

。訂規矩的理由可以說服自己嗎? 是否合理? (理由充份)

。你自己也做的到嗎? (可行性)

。孩子長大了之後是否也適用呢? (禁的起時間檢驗)

。如果不訂這項規矩是否也無妨? (必要性)

。規矩之外是否有彈性空間或例外狀況? (連法律都會有但書)


曾經看過一位媽媽分享,他的孩子才2歲多,因為大便沒有說,孩子的爸爸就叫孩子去罰站,說他這樣就會記得。

上面這個案例,90%的人應該都會覺得這樣的管教是不合理的,甚至令人氣憤,因為孩子的生理尚未發展成熟,這位爸爸的要求未免太無理了。


因此在孩子養成好習慣的過程,需要父母耐心提醒,給予孩子犯錯的機會,任何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訂的目標即使無法達成,也請放寬心,以鼓勵代替責罰。


​【孩子「講不聽」,因為有聽沒有聽進去。】

很多父母說我都有「先好好講」,但是孩子仍舊如故。

其實「講道理」這一套對孩子的效果不彰,有聽沒有懂、有聽沒有聽進去、有聽沒有改,造成父母要三申五令、一再提醒。


上課的時候只有聽老師說,學習效果是最差的,就跟「講道理」是一樣的,課程如果再加上「討論」、「發表」、「實作」…等方式,學習成效就能提升。


因此應用在教養上就是要善用工具,才能事半功倍,否則只是白費唇舌。尤其是面對背景知識不足的幼兒,「單純用講的」,吸收效果更是差。


有句話說「說話要說到心坎裡」,「講道理」的方法並沒有錯,而是「講道理」的時候,父母跟孩子如同平行線,孩子「沒有感受」,對孩子而言,這些道理沒有意義。


因此教養的工具,必須是能夠讓孩子聽得進心裡的。以下是阿妮媽咪的教養妙招:

1.共讀繪本:我發現「共讀繪本」是很好的方式之一,很多重要的價值觀其實都在繪本裡了,透過故事,孩子會把自己投射在故事裡,發揮潛移默化的效果。繪本大家都會念,要如何善用孩子的學習模式和孩子共同成長,在共讀中找到樂趣與方法,需要大人回歸童心,透過戲劇教育,融入到生活中,孩子會發現閱讀的樂趣,並且終身受用。


2.善用童謠與音樂:幼兒喜愛音樂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因為大腦設計的就是如此,我常常會把耳熟能詳的童謠或旋律改編歌詞,小孩都很喜歡。大家都有聽過歌劇吧!差不多就是這樣,把音樂和要教孩子的事情連結,增強記憶。


3.善用擬人化編故事:把孩子喜歡的事物、卡通人物擬人化,我連溫水、冷水、熱水都可以擬人化,編成一個故事。有一種齒輪積木,我也把齒輪擬人化,說他們手牽手。


4.童言童語表達法:如何說給孩子聽是關鍵,我常用「誇張說演」方法表達做某件事會產生什麼壞結果,例如,小孩亂丟東西,我就演被東西砸到,倒在地上的樣子,小孩不收東西,表演東西迷路想回家,哭哭的樣子。


​孩子或許會忘了你說的話,但她會記得你唱過的歌、玩過的遊戲、抱你的感覺、還有你身上的味道。


​【以「尊重」、「溝通」取代「控制」孩子】

你有沒有發現,「愈控制孩子,孩子愈不受控」?

因為孩子不懂為什麼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大人的標準和命令,並沒有內化成為孩子的價值觀或準則,當大人不在的時候,就沒有了準則。


每個人都需要「自由」,孩子更是。

不知道您有沒有發現,孩子不會受限於別人眼光,大聲唱歌,做自己喜歡的事,穿上自己喜歡的衣服。有時候,我很羨慕孩子。


當然自由的「前提」,不是放縱,而是孩子懂的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場合該說什麼、該做什麼、不該說(做)什麼....

這些價值觀、文化、社會化行為,是在生活中潛移默化,透過生活經驗學習到。


羅寶鴻老師有提到,如果孩子出現「不尊重自己、不尊重別人、不尊重環境」的行為,就是建立規範的好時機。當然,大人自己也要以身作則。例如大人平常對孩子說話的態度也是溫柔的、不亂丟垃圾、考慮別人、時常感謝、有禮貌.....。


另外,我發現要讓孩子懂得「尊重」這件事,不只是對人,身邊的花草、使用的物品、食物...,例如吃飯前我們可以謝謝農夫、謝謝煮飯的廚師、謝謝食物變成你身體的營養、到花園時引導孩子欣賞美麗的花並讚美它、謝謝大樹爺爺為我們遮陽光、東西要輕輕放不然它會痛痛(擬人化)...,這些細微之處都可以傳達給孩子尊重、愛惜、感謝、讚美的理念,但如果本身沒有這樣的「愛」,便無法「教」會孩子。


魔鬼就在細節裡。

家長必須要隨時留意孩子的行為、情緒或說話用字,如果有發現不合宜的行為或言語,我會示範正確的,請他作或說一次,並且說明不合宜的原因,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這是讓孩子學習判斷的基礎,如果只是告訴孩子「不可以」,孩子還是不懂為何不行,大一點的孩子甚至會反問為什麼不行。


有一次,我女兒想要跟一位妹妹玩,用一個杯子裝東西假裝是冰淇淋,請妹妹吃,但是妹妹竟然把它丟到一旁。我感受到我女兒很難過,當下那位母親如果有發現她的孩子做了不尊重別人好意的事,應該要機會教育,例如她媽媽可以說,我看到這位姊姊給你玩具,你把它丟掉,你是不想玩嗎? 如果你不想跟姊姊玩,也沒關係,你可以說,我想先自己玩,但不能夠把別人送你的東西用丟的,這樣姊姊會很難過。


如果無關對錯的事(例如孩子想再玩),我們可以和孩子討論及約定,讓孩子有表達及選擇的權利,並瞭解每一個選擇所造成的後果,如同大人之間彼此尊重,而不是逼迫或控制孩子,讓孩子懂得如何做決定。


我是阿妮媽咪,歡迎來到我的沙龍,在這裡我想和你分享親子共讀心得、育兒心法、親子活動等,期待與您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