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6|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你可能不知道的高原傳說:活佛還是情聖?情歌or道歌─倉央嘉措

這首情詩你可能耳熟「那一日,我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轉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但對於寫詩的作者也許不是這麼瞭解。我也是直到這次亞丁轉山回來,才開始搜尋創作這傳世絕句、號稱一代情聖的活佛倉央嘉措。

活佛與情聖似乎是兩個相衝突的身份,這也使得倉央嘉措的一生充滿了傳奇。綜合網路資料,大致對於倉央嘉措的生平是這樣描述的:倉央嘉措1683年出生于藏南,在他14歲時(1697年)被認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於布達拉宮舉行坐床典禮,成為六世達賴。然而於1705年被廢,1706年押解至清廷途中圓寂,得年僅23歲。這是他活佛部分的人生。

至於為什麼會被冠上情聖的頭銜呢?據傳14歲的倉央嘉措在入選達賴前,在家鄉有一位青梅竹馬的情人。進入入布達拉宫後,他日夜思念故鄉美麗的情人,於是寫成詩歌,表達對情人的思念。也因此,倉央嘉措也被指責是披著袈裟的浪子,不修佛法愛女色的叛逆活佛。然而也有人讚譽他以佛門修辭技巧寫成具有藏族特色的旖旎情歌,流傳後世。

倉央嘉措的詩歌在網路上可以查得到,比較建議在百度的網站查詢,有收錄70首也有收錄百首的網站,甚至朗讀版、吟唱版都有。可見世人對於活佛詩歌之喜愛。

為何倉央嘉措的詩歌如此動人心弦,下面的解釋深得我心:「1.和諧的音樂美:他的詩歌用了語言的抑揚節奏和藏族「諧體」民歌的特點,使詩歌韻律極強、接奏清晰、起伏跌宕、簡短有力,讀起來朗朗上口,鏗鏘悅耳,行程一種優美的音樂效果。2.悠遠的意境美:他的詩歌大量運用比筆、雙關、象徵、排比等手法,烘托選染細分,塑造鮮明的藝術形象,創設出優選的藝術境界,堪稱使用意向傳情的巨匠。3.通俗的自然美:他將通俗的語言寫入詩篇,使情歌的語言簡潔清新、平淡質樸、自然流暢、柔美委婉,開創了藏族新詩風之先河。」(上面的評論為多個網頁所引用,因此無法確定原評論者為何人)

我們現在所讀到的情詩其實已經是經過譯者轉譯的,因此也引發了譯文是否失真的爭議。根據維基百科,倉央嘉措的情詩有數種譯本,最早是由藏學家余道泉根據藏文譯出66首中英文情詩,余道泉的版本被認為最貼近藏語原文,但學者曾緘認為該版本使用白話文不夠文雅,因此譯文以文言文呈現,目前流傳最廣的是曾緘的版本。曾的版本固然較典雅優美,但也被批評失了原來藏文的原義。兩個版本的差異可以從下面這首情詩看出來:

余的版本:

「若要隨彼女的心意,今生與佛法的緣分斷絕了;若要往空及的山嶺間去雲遊,又把彼女的心願違背了。」

曾的版本: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除了譯文版本熟優的爭議外,對於倉央嘉措的詩歌究竟事情歌還是道歌,也有極為不同的看法。

有作者認為原文是使用「མགུར་གླུ།」來稱這些詩歌,而這在藏文是「道歌」、「偈言」的意思,與「ལ་གཞས」(山歌、情歌)的意涵不同,因此主張倉央嘉措所流傳下來的其實是含勸誡意義的宗教道歌。例如廣為傳送的詩歌「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更貼近原文的意思為:「第一最好不發現,免得不由迷上它;第二最好不諳習,免得以後受煎熬。」因此詩人想要傳達的是佛教的教義、想獲得相對永恆的幸福,透過詩來呼籲節制乃至克服自身的欲念。 (詳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https://www.tibet.org.tw/news/topic/17028

這樣的看法應和了我在讀「那一日,我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轉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時的領悟,詩中第二句的「我」與第四句的「你」分別解釋為佛洛依德理論中所指有意識處理現世的「自我」與完全潛意識不受主觀意識控制的「本我」,那麼,這轉山轉水轉佛塔,為的是在今世自我追尋─找回初心

不過持這樣掃興主張的人顯然是少數,普羅大眾還是希冀從活佛的詩歌中找到世俗的小情小愛。

不論是情歌或是道歌,不論你想從詞曲中尋求佛理還是情愛,你都能從倉央嘉措的詩中找到理性或是感性的依靠!且不要糾結於情歌還是道歌、活佛or情聖,一起來聽歌吧!

下面是知名的干孜藏族降央卓瑪所詮釋的「那一天」,降央卓瑪被稱為最美女中音,那渾厚的嗓音和蔡琴有些近似。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這一生,有過很多「可以說嘴說一生」的旅遊經驗,但是很慚愧因為生活總是在忙碌中,不論是參團或是獨行,事前事後都沒對景與人有更深刻的瞭解。為了不辜負我這些年來一些難得的行腳體驗,決定認真的筆記下來,就當作這些經驗帶給我的感動的一項感恩。由於想要認真的連結這些旅遊點的歷史與地理,因此將專題名稱取為「行腳筆記」。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