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9|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同溫層下的台灣—回音谷中的真實之聲


     

    昨日談到隨著社群媒體的興起,同溫層效應日益顯著,世代間的鴻溝愈發擴大,進一步加劇了對立和分歧。同婚公投與2020總統大選為台灣歷史上最能說明同溫層效應的兩個例子,本文試圖以其一為引,探尋世代對立與同溫層效應如何交織影響。

     

    2018年的七項公投成為台灣歷史上首次能理性討論重大社會議題的里程碑,其中,同性婚姻公投引發最劇烈的衝突。台灣社會對同性婚姻的態度並非憑空而生,而是受歷史、文化和政治等多重因素影響。在1949年至1987年的戒嚴時期,保守的社會風氣和黨國教育體制使同志議題長期被壓抑甚至被視為禁忌。解嚴後,隨著民主化進程和社會開放,同志權益運動逐漸抬頭。2014年,伴侶盟等團體開始發起「婚姻平權」運動訴求修改民法,讓同性伴侶也能享有結婚的權利,但也引發了保守勢力的反彈。直到2017年5月24日,司法院大法官做出了釋字第748號解釋,認定現行民法未保障同性婚姻自由違憲,要求立法院在兩年內完成相關法律修正或制定。隨後反同婚團體即發起了「愛家公投」,試圖透過公投推翻釋憲結果。

     

    在同婚公投的過程中,社群媒體成了至關重要的角色。社群媒體為不同立場的群體提供了發聲平台,促進了資訊傳播與議題討論並提高了社會對同性婚姻議題的關注度。挺同婚一方在臉書、PTT等平台上形成了巨大的同溫層,透過文章、影片、圖片等方式積極傳播支持同性婚姻的理念。然而這種同溫層效應也成為一把雙面刃。在同溫層內資訊的過濾與篩選導致偏見的強化與極端,使理性對話變得更加困難。反同婚一方則主要依賴傳統媒體和特定團體發聲,其論述相對保守,無法引起年輕世代的共鳴。在網路同溫層的放大效應下,反同婚一方的聲音相對微弱,甚至被污名化為「恐同」、「守舊」。而在雙方能夠直接交鋒的辯論會上,反同一方選擇被動,直接放棄出席,讓挺同方士氣再次高漲,這行為被解釋為畏戰、自知理虧,並持續在社群發酵,直至神聖的投票日。

     

    同婚公投的結果出乎絕大多數網路使用者的意料,卻對全國的大多數稀鬆平常。儘管挺同婚一方在網路上的聲量一面倒,但結果卻表明多數民眾對同性婚姻仍持保留態度。「沉默的多數」,即那些在網路社群中不發聲,但在投票時卻表達了真實想法的人們。這些沉默的多數可能是因為對議題不夠了解,或是對網路上的激烈言論感到厭倦,又或是本身並非社群媒體的活躍使用者(相信是多數)。至關重要的是這些人才是國民的主要組成。

    參與討論的多數並非整體的大者,誠如冰山能見處和隱藏處的比例為一比九(大約) ,所能看到的表象僅為片面,但正是這片面掌握了話語霸權,透過資訊不對等、知識暴力、情緒勒索、傳統觀念束縛等方式左右著投票關鍵的中間值。也就是說部分少數深信著所屬群體的代表性,側面反映了為何會對註定的結果如此失望及難以置信。

     

    同婚公投揭示了台灣社會在價值觀、世代差異和資訊傳播方式上的深刻變化。同溫層效應在其中扮演了推波助瀾的角色,既促進了議題討論,也加劇了社會對立。社群媒體作為一把雙面刃,在賦予人們話語權的同時,也放大了偏見與極端。

    當年的我無法為文章結論,而現在也不打算,就作個不負責任的人把想法留給讀者,然後隨便的結束文章吧。

     

    2024.06.18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