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豐二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建豐二年》

歷史學家常說「歷史沒有如果」,許多史家也喜歡用這句話嗆人,或在書裡面嗆人。但說是這麼說,我個人就認為不浪漫的人無法成為優秀史家,史家們也往往「傲嬌」,上課時喜歡講「如果」,著作裡也會忍不住寫「如果……」的一些想像,雖然他們往往會立刻扳回來。

小說家就沒有這個限制。

《建豐二年》就是一部「如果國民黨打贏國共內戰」的小說。


類似的作品還有《高堡奇人》:「如果軸心國打贏二戰」。這樣的作品並不少見,網路小說更是大行其道,中國歷朝各代幾乎都被翻過一遍。


《建豐二年》書名取自蔣經國字號,本書主要背景也是在暗示蔣經國接班後的「中國」,透過不同階層的人物,貫穿這個「如果」的世界觀。作者陳冠中選擇的IF關鍵,是在四平戰役,蔣介石不顧美國掣肘,充分授權孫立人,一鼓作氣將共軍逼出東北,國府軍取得關鍵勝利。

當然,歷史學者看到這邊會笑笑,畢竟國民黨政府內戰失利的問題不單純只是軍事,陳冠中也忽略了解放軍的群眾基礎有多麼厚實,不太可能僅憑孫立人就將解放軍逼出中國大陸。


不過,想這麼多,小說就不好寫了。《建豐二年》嘗試將戰後中國的發展和戰後台灣政治史結合起來,例如「兩岸」異議人士共同在「燕京大學旁的美麗台客情飯館」聚會,小說中不乏有這種「巷子內的」人會心一笑的地方,這也是這種「如果」小說迷人之處。


這部小說是我大學修華文系院基礎的課時,老師推薦給我的。


至今受用無窮,許多時候報告都會用到這本小說,研究所的老師都會眼睛一亮:沒想到有人居然會寫「如果國共內戰國民黨勝利」的小說。(畢竟要想像國民黨在那種糜爛環境下打贏也太為難老師們了)


當然,以份量來說,這本小說還是相當單薄,不同視角的敘事看起來比較像在閱讀一本雜誌的系列報導,如果想閱讀史詩般的那種著作,讀者可能會稍稍失望。

購買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97474


延伸閱讀:

《雪白血紅》

這是一本報導文學,作者張正隆翻遍中國檔案館、訪談老兵老將,寫成這部關於「遼瀋會戰」的巨著。既然陳冠中選擇四平戰役當作IF的關鍵點,那我們就可以去了解國共戰爭時期,東北戰場的一切。

東北,是國民黨和共產黨在日本戰敗後都相當覬覦的區域,首先,這是民族國恥的源頭(九一八事件);其次,這裡接受日本佔領和滿州國,現代化設備充足;最後,蘇聯已經進場。


因此,國共雙方都在賽跑,比誰先抵達東北。東北戰端開啟後,蔣介石更是投入最精良也最關鍵的五十萬軍隊,「三大會戰」之一的「遼瀋戰役」就在這個背景下開打。結果是:國民黨王牌的五十萬軍隊灰飛煙滅,成為國民黨在中國大陸失敗的前奏。


有趣的是,這本書在中國被查禁。兩個原因:一是林彪,林彪率領的第四野戰軍,從東北一路打到海南島,談東北戰場就不可迴避林彪;二是犯了「政治錯誤」--將「長春圍城」寫得過於慘烈,解放軍逼城中百姓不可出逃,要拖垮守方的國民黨軍。這種戰術,當然不能為「人民的軍隊」所容。最後這本書只能在香港出版。

購書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81824?sloc=main

raw-image


avatar-img
31會員
6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夏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極地惡靈》 這部小說其實是我大學的畢業恩人。當時不想在最後一門課留下遺憾,想寫一篇中短篇的歷史小說當期末報告。但欠缺靈感的我相當苦惱,想寫一篇夾帶奇幻色彩又跟台灣早期史有關(老師限定範圍在花東地區)。
《表裏柯P:迷思與真相 》 學者易勞逸(Lloyd E. Eastman)曾寫過一本《毀滅的種子》,是最早關於「國民黨為何短短幾年就在大陸一敗塗地」的系統性研究,往後的國民黨史研究(大陸時期)基本都是和易勞逸在對話。
《馬雅任務》 作者林斯諺。最初是在大學認識這號作者,看到華文系有一門課的某個星期,會專門請推理小說家來演講,只是看到海報就去了。 當時林斯諺準備到紐西蘭念博前夕,念的是哲學。他本人還自嘲說推理小說界聽到他念哲學還嚇了一跳,他們一直都認為推理小說是理工科出身的守備範圍。 結果聽了他的演講後就被圈
《朱令的四十五年:北京清華女學生毒殺疑案 》 台灣仍有一部分人認為,中國比台灣進步、中國比台灣發展得要好、中國比台灣有效率…… 如果比較硬體,比較經濟,甚至人才的競爭力(人才能不能在社會上發揮正面功用是另一回事),或許台灣真的不如中國。但這一部分人很難理解為何另一部分人不想和中國統一,甚至不想與
《蔣經國日記揭密》 作者為黃清龍。 本書是目前唯一台灣能夠看到蔣經國日記的中文書籍。蔣經國日記在去年是歷史學界的熱門話題,當然黃清龍的書也時常被拿出來討論。
《毛澤東:真實的故事》 作者是亞歷山大.潘佐夫。 這是一本毛澤東的傳記,其實毛澤東的傳記不少見,最早一本是艾德加.史諾的《紅星照耀中國》。史諾當年親自到延安跟毛澤東見面,毛澤東也抓緊能夠以好形象出現在歐美各國眼前的機會,史諾的書因此成為一個交相賊的產物。
《極地惡靈》 這部小說其實是我大學的畢業恩人。當時不想在最後一門課留下遺憾,想寫一篇中短篇的歷史小說當期末報告。但欠缺靈感的我相當苦惱,想寫一篇夾帶奇幻色彩又跟台灣早期史有關(老師限定範圍在花東地區)。
《表裏柯P:迷思與真相 》 學者易勞逸(Lloyd E. Eastman)曾寫過一本《毀滅的種子》,是最早關於「國民黨為何短短幾年就在大陸一敗塗地」的系統性研究,往後的國民黨史研究(大陸時期)基本都是和易勞逸在對話。
《馬雅任務》 作者林斯諺。最初是在大學認識這號作者,看到華文系有一門課的某個星期,會專門請推理小說家來演講,只是看到海報就去了。 當時林斯諺準備到紐西蘭念博前夕,念的是哲學。他本人還自嘲說推理小說界聽到他念哲學還嚇了一跳,他們一直都認為推理小說是理工科出身的守備範圍。 結果聽了他的演講後就被圈
《朱令的四十五年:北京清華女學生毒殺疑案 》 台灣仍有一部分人認為,中國比台灣進步、中國比台灣發展得要好、中國比台灣有效率…… 如果比較硬體,比較經濟,甚至人才的競爭力(人才能不能在社會上發揮正面功用是另一回事),或許台灣真的不如中國。但這一部分人很難理解為何另一部分人不想和中國統一,甚至不想與
《蔣經國日記揭密》 作者為黃清龍。 本書是目前唯一台灣能夠看到蔣經國日記的中文書籍。蔣經國日記在去年是歷史學界的熱門話題,當然黃清龍的書也時常被拿出來討論。
《毛澤東:真實的故事》 作者是亞歷山大.潘佐夫。 這是一本毛澤東的傳記,其實毛澤東的傳記不少見,最早一本是艾德加.史諾的《紅星照耀中國》。史諾當年親自到延安跟毛澤東見面,毛澤東也抓緊能夠以好形象出現在歐美各國眼前的機會,史諾的書因此成為一個交相賊的產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歷史上有不少謎團。
Thumbnail
歷史小說強調自己內容有很多史實本身就是一件很弔詭的事情。 要不是小說很難看,忽略小說的文學性,偷懶地用史料推砌作品; 要不就是真的搞不清楚歷史、敘事、史實的關係,這種史觀寫出來的「歷史小說」真的有人敢信?標榜真實的歷史小說要不是搞不清楚小說是什麼,要不就是商業噱頭。小說是作者的「創作」。
Thumbnail
誰的歷史痕跡被竄改越多就越容易被控制,這些話你應該讓它左進右出。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作者歷史系背景以及創作科幻小說的文章,透過文筆,作者試圖用歷史來看到未來,並探討歷史專業在現今社會的角色和價值。
Thumbnail
何謂歷史?歷史為何重要?如何理解歷史?歷史學家的任務是什麼?理解歷史之於我的人生有什麼幫助?在過往學習歷史的經驗,歷史是有客觀的、有標準答案的,但是在考卷、教科書之外,上述那些關於歷史的問題在學校教育中(包含歷史系所)並不被討論。本書便是以哲學後設的立場,打破我們對歷史刻板的認知,例如:歷史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我對歷史學程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歷史上有不少謎團。
Thumbnail
歷史小說強調自己內容有很多史實本身就是一件很弔詭的事情。 要不是小說很難看,忽略小說的文學性,偷懶地用史料推砌作品; 要不就是真的搞不清楚歷史、敘事、史實的關係,這種史觀寫出來的「歷史小說」真的有人敢信?標榜真實的歷史小說要不是搞不清楚小說是什麼,要不就是商業噱頭。小說是作者的「創作」。
Thumbnail
誰的歷史痕跡被竄改越多就越容易被控制,這些話你應該讓它左進右出。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作者歷史系背景以及創作科幻小說的文章,透過文筆,作者試圖用歷史來看到未來,並探討歷史專業在現今社會的角色和價值。
Thumbnail
何謂歷史?歷史為何重要?如何理解歷史?歷史學家的任務是什麼?理解歷史之於我的人生有什麼幫助?在過往學習歷史的經驗,歷史是有客觀的、有標準答案的,但是在考卷、教科書之外,上述那些關於歷史的問題在學校教育中(包含歷史系所)並不被討論。本書便是以哲學後設的立場,打破我們對歷史刻板的認知,例如:歷史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我對歷史學程的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