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豐二年》
歷史學家常說「歷史沒有如果」,許多史家也喜歡用這句話嗆人,或在書裡面嗆人。但說是這麼說,我個人就認為不浪漫的人無法成為優秀史家,史家們也往往「傲嬌」,上課時喜歡講「如果」,著作裡也會忍不住寫「如果……」的一些想像,雖然他們往往會立刻扳回來。
小說家就沒有這個限制。
《建豐二年》就是一部「如果國民黨打贏國共內戰」的小說。
類似的作品還有《高堡奇人》:「如果軸心國打贏二戰」。這樣的作品並不少見,網路小說更是大行其道,中國歷朝各代幾乎都被翻過一遍。
《建豐二年》書名取自蔣經國字號,本書主要背景也是在暗示蔣經國接班後的「中國」,透過不同階層的人物,貫穿這個「如果」的世界觀。作者陳冠中選擇的IF關鍵,是在四平戰役,蔣介石不顧美國掣肘,充分授權孫立人,一鼓作氣將共軍逼出東北,國府軍取得關鍵勝利。
當然,歷史學者看到這邊會笑笑,畢竟國民黨政府內戰失利的問題不單純只是軍事,陳冠中也忽略了解放軍的群眾基礎有多麼厚實,不太可能僅憑孫立人就將解放軍逼出中國大陸。
不過,想這麼多,小說就不好寫了。《建豐二年》嘗試將戰後中國的發展和戰後台灣政治史結合起來,例如「兩岸」異議人士共同在「燕京大學旁的美麗台客情飯館」聚會,小說中不乏有這種「巷子內的」人會心一笑的地方,這也是這種「如果」小說迷人之處。
這部小說是我大學修華文系院基礎的課時,老師推薦給我的。
至今受用無窮,許多時候報告都會用到這本小說,研究所的老師都會眼睛一亮:沒想到有人居然會寫「如果國共內戰國民黨勝利」的小說。(畢竟要想像國民黨在那種糜爛環境下打贏也太為難老師們了)
當然,以份量來說,這本小說還是相當單薄,不同視角的敘事看起來比較像在閱讀一本雜誌的系列報導,如果想閱讀史詩般的那種著作,讀者可能會稍稍失望。
購買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97474
延伸閱讀:
《雪白血紅》
這是一本報導文學,作者張正隆翻遍中國檔案館、訪談老兵老將,寫成這部關於「遼瀋會戰」的巨著。既然陳冠中選擇四平戰役當作IF的關鍵點,那我們就可以去了解國共戰爭時期,東北戰場的一切。
東北,是國民黨和共產黨在日本戰敗後都相當覬覦的區域,首先,這是民族國恥的源頭(九一八事件);其次,這裡接受日本佔領和滿州國,現代化設備充足;最後,蘇聯已經進場。
因此,國共雙方都在賽跑,比誰先抵達東北。東北戰端開啟後,蔣介石更是投入最精良也最關鍵的五十萬軍隊,「三大會戰」之一的「遼瀋戰役」就在這個背景下開打。結果是:國民黨王牌的五十萬軍隊灰飛煙滅,成為國民黨在中國大陸失敗的前奏。
有趣的是,這本書在中國被查禁。兩個原因:一是林彪,林彪率領的第四野戰軍,從東北一路打到海南島,談東北戰場就不可迴避林彪;二是犯了「政治錯誤」--將「長春圍城」寫得過於慘烈,解放軍逼城中百姓不可出逃,要拖垮守方的國民黨軍。這種戰術,當然不能為「人民的軍隊」所容。最後這本書只能在香港出版。
購書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81824?sloc=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