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5|閱讀時間 ‧ 約 28 分鐘

我在《腦筋急轉彎2》看見的10個心理學思考

1.情緒可以區分為原發情緒與次級情緒

原發情緒通常是與生俱來,幾乎是環境刺激直接引發的情緒,較少有認知從中調節,例如:肚子餓了有東西吃就感到開心,自己的玩具被搶走就生氣!

次級情緒則往往相對複雜,由後天經驗累積而來,經常是為了某目的而產生的情緒,例如:害怕權益損失而產生焦慮,想要靠近某人而產生羨慕。

樂樂、憂憂、怒怒、驚驚、厭厭,就是天生的原發情緒。

阿焦、阿慕、阿羞、阿廢,就是後來才加入的次級情緒。

這樣的分類並非要區分哪個好哪個不好,但能夠辨別差異,對適應環境以及人際互動是有幫助的,這點會在文章最後再來談…

2.青春期的發展任務:學習不同場合要有不同情緒反應

青春期,人類開始發展個人的渴望,動機,需求,但還只是剛開始,正要學習適應的歷程~

當萊莉見到偶像學姊,表現出各種看起來逗趣卻好像不自然的反應,就是一種學習更複雜人際情緒回應的過程。

實際上,成熟後的人際互動,每一個小動作,往往背後都藏著多種情緒綜合的反應,不像嬰幼兒時,單純一種情緒主導行為~

3.信念是「所有」情緒經驗的累積?

信念結晶,在電影裡是透過大量情緒經驗在信念水池萌芽長出來的。

但你看到了,焦焦限制只讓焦慮經驗放入信念池。

樂樂野在兒童期把所有負面經驗排除在池外,丟到腦後區。

於是,長出來的結晶就都不一樣。

個人帶著不一樣的信念,就會呈現不一樣的行為模組。

例如:樂樂的善良信念結晶,讓萊莉樂於幫助同學;焦焦的焦慮信念,讓萊莉選擇為了未來捨棄友情。

同樣的,這沒有對錯,就是不同的性格模樣,當然每個人對不同性格的朋友,會有不同的喜好~

4.信念一定只能是正向的嗎?

前天我已經發了一篇文談到「長大後快樂變少就一定是壞事嗎?」

在電影裡,樂樂的善良信念(排除所有負面經驗),不見得幫助萊莉所出全對的行為,當然焦焦的也一樣。

最後有一幕:樂樂拿善良信念取代焦慮信念之後,發現萊莉恐慌發作依舊沒好轉,最後決定把善良信念再次拔掉,改以與大家一起擁抱所有的正負向經驗,最終產生了有正向回憶也有負向回憶的統合信念,才讓萊莉學會成熟的姿態向朋友道歉。

道歉是一種很難的行為,必須要接納自己的缺失,但又不因此而捨棄自己,要感受到並理解別人的行為與背後動機,最後統整給予回應。這需要多種情緒一同合作,才給得出這樣的回應!

5.兒時記憶的價值

除了廢廢象徵著一種餘裕的態度,也帶來意外的好行為之外。兒時記憶也總是在腦袋裡發揮創意挽救樂樂等人。

這是在說,當我們面對現實壓力,即使主導權掌控在次級情緒手上,仍舊可以透過兒時記憶,保護我們的純真,不至於像腦後區的負面記憶那樣,回不到現實~

即便是那攻擊力超弱的藍斯,依舊擊潰多個心智警察,讓樂樂一行人得以逃脫啊!

6.成長就是學習統合負面情緒…即使過程很痛

當樂樂終於看懂自己犯了跟焦焦一樣的錯:壓抑其他情緒經驗。

願意鼓起勇氣擁抱那些從腦後區衝回來的大量壓抑經驗,顯然不夠,需要所有情緒夥伴一起擁抱,然後,這些經驗終於統合出完整的信念,讓萊莉得以使用更複雜成熟的行為因應外在環境,包含向朋友道歉,面對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榜單。

7.短時間大量未梳理情緒的湧入,導致恐慌發作

先名詞解釋一下,恐慌發作,是一種精神症狀的專有名詞。

簡單說就是,個人會在相當短的時間內,感受到焦慮等級飆到頂點,而且通常沒有符合邏輯的促發因子,就突然發作了,而這樣極度不舒服的狀態可能僅維持幾分鐘之後,就會降下來。

電影裡,萊莉恐慌發作,腦中浮現大量負面經驗,正是腦後區那堆積如山的壓抑經驗衝進信念池,因為太多了,難以慢慢消化,就引發恐慌啦!

所以,當助人工作者協助梳理經驗時,可以慢慢來,不要一口氣引爆太多經驗,太可怕啦!!!

8.你的行為是被情緒主導?還是自己主導?

樂樂向阿焦說「你必須放手」,不僅體會到情緒不該越權控制個體,也意識到自己過去也犯了一樣的錯!

(但兒童時期,個體尚未發展健全,會被情緒主導,其實是很正常的發展現象)

慢慢地,個體長大了,就要取回主導權,而不再是隨著情緒控制外在行為!

這也是對觀眾的教育:當我們遇到外界事件刺激時,我們是任由情緒主導我們的行為?還是我們會透過認知與信念,主導行為,而沒有被情緒控制呢?

9.脫離快樂主導,統合行為更為成熟

快樂的回應並非一定都適合所有情境,即使多數人都喜歡正向的朋友,但依舊有例外狀況~

成熟,不再由情緒主導行為,自然更不會由樂樂統一調配,不會是樂樂霸佔主控台。

成熟,個體自己掌控,自己決定要由哪個情緒或哪些情緒一起掌控~

還記得道歉行為背後有很多元複雜的情緒在裡面嗎?

10.你以為不能說的秘密,也許不是什麼大事

什麼?你只是把地毯燒了一個洞!

到底這樣的糗事,是大是小?

即便在當時是大事,但現在還是嗎?

你還需要為這點糗事,消耗一個「心智空間」嗎?


我想你多少也有過這樣的感受:長大後,好難交朋友,還是小時候簡單些,單純些…

是啊,小時候的我們,個體還不成熟,所有的情緒反應,都是直覺回應世界刺激的

朋友哭了,我們知道他不喜歡什麼,朋友笑了,我們知道他喜歡什麼。


互相了解,多輕鬆啊!

但是長大之後呢?

你如何判斷,朋友的笑,是因為喜歡你?是因為社交禮節?還是另有企圖?

自從情緒反應不再只是單純的回應刺激,而更多參雜了個人的企圖動機。


你要怎麼分辨呢?

專家說這要靠大量經驗累積,才能長出自己的判斷策略。

但我得說:

確實存在不少人,或缺乏經驗,或缺乏這方面天資,或太害怕犯錯,或不被允許試錯,或需要更直接的指導而求不得。

導致我們很難適應成人的社交場合…


有些人很聰明,

即便他們不見得總能區分別人是真開心還是另有意圖,

但他們學會一套,

讓自己更順利在社交場合游刃有餘的系統,

比方說:見人一律說好話,永遠報喜不報憂,空洞的鼓勵給別人不合理的勇氣,放任對方失敗…


社交場合,這樣的策略或許是可行的,

但我認為,在真實深度的人際關係裡,理解,才是根本,

當你的回應讓對方無法區分是真實反應,還是另有意圖,

對方無法理解你,

這對深度關係來說,終究就是阻礙!

(哪怕妳很多時候可以瞞過很多人一段時間,但之後呢?)


或許,

要兼顧社交與深度關係,

為好的策略會是:

「先以社交策略應付社交場合,之後逐漸轉向真實面對合適的對象」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阿綸的情感對話工作室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