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5|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戰敗者的觀點》


只要談到二戰戰史,就絕不會錯過李德哈特。

李德哈特(Basil Henry Liddell Hart )當過記者,走過兩次世界大戰,和各國軍中的高級將領交往甚篤,他的作品往往交錯著個人經驗、檔案、口述。與克勞賽維茲(Carl Philipp Gottfried von Clausewitz )並稱現代戰略宗師。

《戰敗者的觀點》相較於我接觸過的李德哈特作品:《人類何以陷入戰爭》和《戰略論:間接路線》,前者偏向雜談散文,後者偏重個人理論建構。《戰敗者的觀點》使李德哈特更像歷史學家,他有豐富的經驗和材料,更有許多第一線軍官的口述,在他筆下,整個戰史非常精彩靈活。

《戰敗者的觀點》回答了許多二戰史的經典問題,例如:

希特勒究竟是不是戰術天才?

希特勒的得意作品是色當戰役取得法國淪陷的關鍵,但李德哈特透過軍官訪談和檔案,勾勒出希特勒有意無意將曼斯坦因的功勞據為己有,對於戰術考量和政治考量之間猶疑不決,直接導致了「敦克爾克的奇蹟」。

希特勒對於英國的看法、對義大利的看法、對蘇聯的看法,型塑他對整體戰略的擘畫,事實上,李德哈特筆下的希特勒,更像是個門外漢,初期的勝利使他越來越跋扈,也越來越聽不進軍官團的意見,許多昏招和瞎指揮層出不窮--這點幾乎是獨裁者的通病--成為獨裁者的基礎就是「創造奇蹟」,但不能總是依靠「奇蹟」勝利,甚至「奇蹟」本身就是「毀滅的種子」。希特勒、史達林、毛澤東、蔣介石都能看見這樣的影子。

忘了是不是李德哈特這樣形容每況愈下的德軍:

「德軍在二戰中後期,像個老邁的拳王,身手依然矯健,但出拳已經不再有力,尤其還有一個愚蠢的教練在瞎指導。」

李德哈特在書中這樣形容德軍將領:「陰影底下的將軍」。

購書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13665

延伸「閱讀」

影集:《二戰大事紀彩色版》

電影:《最黑暗的時刻》

影集我是在網飛看的,電影是買mod的,請各位付費支持正版。


《二戰大事紀彩色版》 影集再搭配閱讀二戰戰史會非常清晰易懂,畢竟圖像震撼遠比文字大得多。


《最黑暗的時刻》描寫英國首相邱吉爾臨危受命,必須領導英國面對希特勒。有別於世人對邱吉爾的想像,該部作品中反而將邱吉爾描繪成緊張、猶豫不決、缺乏自信的模樣,但對大眾他還是表現出積極自信的樣子。

領導層複雜的心理是史學難以捉摸但又不得不捉摸,又很想捉摸的一個要素。這方面與希特勒異曲同工,無論是威廉.夏伊勒和李德哈特,都透過口述和檔案指出其實希特勒也是一個猶豫不決,瞻前顧後的人。

那是什麼原因,促成邱吉爾與希特勒關鍵上的不同?

延伸閱讀:

《幼女戰記》

這部一點都不輕的硬派「輕小說」,盛名遠播。我是相當早期「被欺騙」的讀者群之一。在網路上開始出現「被騙了」的文章之前,我已經津津有味讀了兩集。

本作描寫一個菁英上班族被陷害死亡,不信神的他被憤怒的「存在x」流放到異世界--至今被公認攻略難度之最的異世界--混合一戰的國際局勢與二戰政治局勢的架空世界。保留前世記憶的「她」.譚雅.堤古雷查夫,小小年紀便成為「帝國」的軍事骨幹。帶領203魔導大隊,橫掃各個戰場。她受帝國參謀本部倚重、令隆美爾印象深刻、令貝利亞著迷於她的倩影、令合眾國志願軍視為眼中釘……只要對一戰、二戰軍事史稍有涉獵,都會對不少場景、戰術觀念、戰略計畫、人物影射會心一笑。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硬派,但作者以相當柔軟詼諧的筆調,描寫複雜的戰略觀念,以及戰場上、政治上、談判上的人性,非常有助於我們理解歷史。

例如:帝國調查實施共產主義的「聯邦」民不聊生,原本預估會戰況一面倒,卻意外遭受頑強抵抗。譚雅深入調查後發現,原本鼓吹「共產主義」的聯邦居然開始高唱「民族主義」,掀起聯邦人的愛國情操。我特地拿去問相關研究者,他回答:沒錯,二戰時蘇聯有這個關鍵轉向,就是「為了祖國母親而戰」。那麼,譚雅如何解決?她建請參謀本部,允許佔領地人民成立自治政府--她做了歷史上第三帝國沒有做到的事:「差異政治」!

後來我也知道許多學霸大老,也拜讀過這部著作,認為作者確實在一戰史、二戰史下過功夫,而且不只軍事,兼論了後勤經濟、國際局勢、各國國家性格以及多數人不曾留意到的戰略計畫,真的非常可怕的著作。

購買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49124?sloc=main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書籍、影劇、遊戲、動漫相關心得。 散落在各個平台的心得會慢慢放上來。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